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健成,1925年生,广东中山人。1951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后留校任教。现为西南交通大学测量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58~1962年留学前苏联莫斯科测绘学院攻读研究生,获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西南交通大学航测与工程地质系系主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工程测量分会副主任、四川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测绘学报》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学博士学位点及博士导师通讯评委等职务;现任全国测绘教材委员会副主任、工程测量专业组组长,中国测绘学会名誉理事,四川测绘学会名誉理事,四川省科协委员,《四川测绘》主编。  相似文献   

2.
胡毓钜.上海宝山人,1927年7月生,1946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测量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5年晋升为讲师,1956年随同济大学测量系凋整到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地图编制教研室主任、制图自动化研究室主任,中国测绘学会第四届理事兼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届名誉理事、第六届荣誉会员,建设部科技委员会测绘专业委员,《地图》杂志主编,《中国地图年鉴》主编,《测绘通报》副主编,《测绘学报》编委,湖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湖北省测绘学会制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教育委员会中国代表,国际地图制图协会第七、八届执委会副主席等职。1986年被评为全国测绘系统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3.
宁津生,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生于天津,195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测量系。现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分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学会学术刊物《大地测量公报》和《大地测量手稿》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测绘教材委员会主任等职。他还是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的中国代表。  相似文献   

4.
宁津生教授简介宁津生,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生于天津,195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测量系。现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分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学会学术刊物《大地测量公报》和《大地测量手稿》编委,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地图学家、测量与地图教育学家、西北大学原地理系副主任张奠坤教授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 ,于2 0 0 1年元月 9日逝世 ,享年 75岁。张奠坤先生 192 5年 9月出生于陕西省大荔县 ,195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 ,并留校任教。 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于 1954、1956、1957年分别到上海同济大学、解放军测绘学院、武汉测绘学院进修 ,历任西北大学地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生在西北大学从教 4 0年 ,曾讲授《地图学》、《测量学》、《土地调查与制图》等课程 ,为地图学方向学科带头人。他先后主持多项国家…  相似文献   

6.
冯文灏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37年出生于天津市,祖籍浙江省绍兴市。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随即开始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作;1978年任讲师;1987年破格提升为教授;1991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出访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受聘担任该校测量系生物医学摄影测量顾问;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80年代初,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近景摄影测量教研室起,一直担任该教研室主任至今。曾任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并同时兼任近景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组组长,曾任《测绘…  相似文献   

7.
科技人物     
王新洲教授简介 王新洲教授,男,1954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工程测量系。在著名的测量平差专家陶本藻教授和刘经南院士的精心指导下,于1994年6月获博士学位,并留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任测量平差教研室主任,当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开始任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7年被评为国家测绘局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  相似文献   

8.
宁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祖籍安徽桐城。195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测量系,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辞海》编辑委员会委员、分科主编等职。现任教育部  相似文献   

9.
学者风采──於宗俦教授简介於宗俦教授是安徽怀宁人,1924年生,194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南京地政部土地航测队助理工程师,同济大学测量系助教、讲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武汉测绘学院)讲师、副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增选院士名单,《北京测绘》期刊顾问陈军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陈军院士1983年在原武汉测绘学院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3-1995年历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助教、副教授、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5-2017年历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主任、总工,2004年起历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大会  相似文献   

11.
郑红波 《测绘工程》2009,18(6):79-80
钟业勋教授,1939年3月出生,广西玉林人,汉族。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广西测绘局高级工程师、广西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西测绘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广西测绘》编缉委员会主任、主编。曾任广西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地理学科专家组成员。曾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科技兴桂”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广西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奖等奖项,1994年被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2.
冯仲科教授生于1962年5月,甘肃省灵台县人,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测绘与3S技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地理信息系统学科负责人,森林经理学科3S方向学术带头人,北京林业大学测绘与3S技术中心主任,国际测绘杂志《GIM》中国唯一编委,中国GPS应用研究会常务理事,资源与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博士联谊会常务理事,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第六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测绘学会理事,测绘教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测绘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客座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日,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召开了《工程测量学》新书新闻发布暨课程建设研讨会。《工程测量学》由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张正禄教授主编,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河海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等6所大学的教授参编。该书反映了工程测量学科的全貌和最新发展,于2005年10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沈云中教授1962年11月生,江苏昆山人,汉族。198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专业工学硕士,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于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大地测量研究所进修。1986年起在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任教,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被评为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主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测量学报编委、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相似文献   

15.
毋河海教授是河南灵宝人,1933年12月生.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测量制图学院地图制图系,获制图工程师称号.同年回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任教.1979年以首批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应用测量研究所进修地图制图自动化技术.1981年回国后继续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历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特邀评委,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委员,中国GIS协会第三专业委员会委员,《测绘学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编委,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助制图教研室主任等职,是我国地图制图学科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毋河海教授主要致力于地图数据库和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的研究,在地图数据库管理系统、机助制图与地图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均有较大建树,并对地图制图自动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 学院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全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全面调整,1956年由全国6所主要院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同济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的测绘专业合并组建了武汉测绘学院,隶属于国家测绘局.武汉测绘学院集中了当时我国测绘学科的教育资金和人才优势,由我国老一辈著名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学家夏坚白教授(中国首批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永龄教授(中国首批科学院学部委员)、叶雪安教授和李庆海教授主持开创了大地测量学和工程测量两个学科点,成立了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两个系.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两学科分别于1981、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点,1981、1994年成为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由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进行内部学科调整, 大地测量系和工程测量系于1993年合并成为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大地测量和测量工程两个学科已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1.3万名本科生,320名硕、博士生.  相似文献   

17.
杨凯教授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和数字化测绘工程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知名专家,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杨凯教授1965年大学毕业后至1986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摄影测量与遥感系助教、讲师、教授和系主任;期间于1980年至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曾赴荷兰国际航空航天测量与地球科学学院(ITC)进修;1986年至2002年调到国家测绘局任总工程师、副局长和党组副书记:2001年至今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及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70年代末,他致力于解析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研制了我国首例"TQ-16机航带网法区域网平差计算机程序",成功地在测绘生产中推广使用、产生效益.  相似文献   

18.
张永生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 3年 12月生于河南舞阳 ,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遥感工程、数字摄影测量、国防信息资源等。 1983年、1987年、1990年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6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系主任 ,连续两届国家 86 3高技术计划信息领域专家组成员 ,兼任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及《测绘学报》、《机器人》、《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19.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5,25(3):62-62
常本义,1938年生,湖北武汉人。196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曾任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为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测绘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  相似文献   

20.
《测绘学报》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5月25日至28日在武汉市召开。学报编委会委员31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期刊处派人出席指导会议。另邀请《工程勘察》编辑部、测绘出版社、武汉测绘学院、郑州测绘学院、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