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提高分析预报中心主任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业务水平,2006年8月7~9日中国地震局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分析预报中心主任培训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代表参加了这次培训。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刘桂萍处长主持开班仪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局长、党组书记张云峰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中国地震局陈章立研究员给学员作了报告,介绍了地震预报对策及决策、地震预报的科学性研究等内容,并引据大量的地震实例对预报对策及决策原则进行了剖析。云南地震局陈立德研究员、中国地震局杜安陆处长、高级工程师孙士戗及新疆地震局副局长王海涛研究员分别就地震预报的内涵、管理及会商运行机制、评比办法等内容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2.
《国际地震动态》2009,(12):40-42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重庆市地震局于2009年10月24—26日在重庆市举办了汶川地震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重庆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原副局长岳明生,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副司长车时,重庆市地震局局长陈铁流、副局长吴晓莉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地震局于2007年5月22—25日在安徽合肥联合举办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与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内容包括第七届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成立、数字地震研究与应用以及地震预测新技术和新方法研讨。来自中国地震局、有关直属单位、各省市地震局、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29个单位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震局原局长陈章立,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车时副司长,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处李永林副处长,安徽省地震局张鹏局长、姚大全副局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张国民研究员、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震动态》2012,(2):35-36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长期关怀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8月15—21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11年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联合举办。中国地震局阴朝民副局长、监测预报司宋彦云副司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王海涛局长、第八届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薛兵研究员、副主任高景春研究员、朱元清研究员和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庄灿涛研究员,以及西北片区陕西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管监测工作的副局长和监测处长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代表共52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民乐6.1级地震短期预报的简要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交界发生了Ms6.1地震。震前,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分析预报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甘肃省地震局于9月20日提出了祁连山中东段地区短期内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预报意见,并采取了多种短临跟踪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震动态》2007,(12):39-39
在中国地震学会的关怀和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7—9日在上海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协办,上海市地震局承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阴朝民主任,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吴书贵副司长、上海市地震局张骏局长、朱元清副局长、张奕麟研究员、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庄灿涛研究员等出席了会议,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代表共5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气氛热烈而融洽,取得了圆满成…  相似文献   

7.
正应山西省地震局和山西省地震学会邀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研究员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王东明副研究员于2014年8月8日在山西省地震局举行了学术报告会。省地震局机关有关部门、预报中心、监测信息中心、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省地震灾害研究所等下属事业单位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各市地震局、专业台站也通过视频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省地震局田勇副局长主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6月25~27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了GPS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研讨会. 到会代表45人, 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机关、湖北省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地震预测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一监测中心、第二监测中心、北京市地震局、同济大学、河北地震局、河南地震局、新疆地震局、广西地震局、山东地震局、广东地震局、海南省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等各地震学会会员单位.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22日,山西省地震局和山西省地震学会邀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孟潭副所长在山西省地震局做了题为"新一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制及国际修订情况介绍"的学术报告.山西省地震局预报中心、监测信息中心、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地震灾害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局机关有关部门、太原市防震减灾局、太原基准地震台60余人听取了报告.山西省地震局郭跃宏副局长出席并主持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0.
纪念黑龙江省地震局成立35周年座谈会暨地震监测预报学术交流会于2007年9月27日在北国江城-哈尔滨市举行。来自部分省(市)地震局和黑龙江省直机关、市(地)、县地震局、黑龙江省地震局机关及各地震台(站)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岳明生、省政府副省长刘学良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王庆良 《内陆地震》1992,6(1):46-53
近20年来河西-祁连山东部地区三条规模较大的北东向构造带在区域垂直形变图上反映明显。因受区域应力场强度的控制,其垂直形变表现出随时间波浪状演化式。区域垂直形变图像与莫霍面等深线相似,说明这几条北东向构造带的深部成因机制。它们对区内的中强地震起着很强的控制作用,与北西西及北北西向断裂构造共同构成了本区的控震构造网络。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中氡含量离散度变化与地震的短临前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邢玉安  邢如英 《地震学报》1987,9(3):312-318
国内外已有较多的观测资料表明,强震前地下水中氡浓度会出现异常变化.为了深入研究这些变化,进一步提取可靠的前兆信息,寻找定量判据,作者最近研制了水化前兆数据处理专用程序包,对地下水氡含量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用一阶差分法发现,在一些观测条件较好的水点上,震前氡测值出现了离散度加大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可能成为判别短临异常的一种新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大华北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成片迁移”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板块间的作用及有关物理参数,分别组构了大华北第Ⅲ(1484-1739年)、第Ⅳ(1815年至今)地震活动期的动力边界和厚度非均匀的“薄板”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并根据地壳屈曲的研究,作了屈曲变形计算.所得屈曲图象与大华北新生代隆起、凹陷分布的基本特征一致,也与近30年来大华北垂直形变速率的分布特怔吻合.不同期高变形梯度区不同,7级以上地震均分布在这种区内.由此得出了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成片迁移”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水的渗透作用及新丰江水库地震的特点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具有孔隙的岩石中水的渗透作用及Mogi的地震分类原则,提出水的渗透过程形成了库区有效应力分布的非稳定的不均匀状态,水库地震的序列特点与其密切相关;讨论了水的渗透对引起主震的作用,得出水库区的渗透率约为10~(-4)达西,认为在蓄水前库区的构造应力场未达到临界状态,库水与地下水形成新水系,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孔隙压力增加,构造应力进一步集中,激发主震;根据库仑准则讨论了应力场的转换,提出主震后应力场的转换是造成前震和余震的震源应力场方向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隆起与拗陷地区地温场的特点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地表热流和5公里深度内区域地温场时,考虑构造形态对地温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通过对几组不同导热系数比值和盖层厚度模型的数学模拟,讨论了隆起和拗陷地区地温场的特点,以及岩石导热性变化对地温场影响的程度,为研究一些特殊构造部位局部热异常带形成的原因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壳上地幔深地震探测的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为剖析咸水进水位异常,我们对位于唐山地震区附近的双桥1号井,双桥2号井及东台子井进行了多次井内垂向电导度的测量。在1991年10月5日宁河ML4.6级地震及1992年7月22日宁河ML4.9级地震前井下水电导度特别是含水层部位水电导度都曾出现过高值异常,这对于判别不异常是由于咸水层压力变化还是外来水的侵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便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地震电磁辐射研究的进展与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板内块体的刚性弹塑性运动应变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块体应变参数唯一性与速度残差中误差最小检验.根据中国大陆及周围地区的速度场,估计了8个块体的应变参数,分析了这些块体的应变状态.本文估计的各个块体的应变状态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方法估计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由喜马拉雅块体主压应变方向估计的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力的主方向为北东7.1.   相似文献   

20.
应用射线追踪方法及由震源参数和速度联合反演获得的地壳速度结构, 对吴忠、灵武地区1982~1993 年发生的全部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根据该地区中强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震源机制和地震烈度考察结果,对4 次中强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1988年1 月4 日灵武5.5 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与灵武北断层有关,而其它3 次5 级地震可能与吴忠、灵武地区的沉陷和拉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