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深井破岩试验装置,模拟了不同井深压力条件下对泥岩进行牙轮钻头单齿破岩试验,试验结果得出:随着井深的增加,岩石硬度增加,破碎岩的的力增加,石破碎体积减小,岩石破碎功增加,这是机械钻速低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解决深井条件下的牙轮钻头齿形和布齿方式,以适应深井地层的钻井,达到提高机械钻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吉东 《探矿工程》1994,(2):46-47,54
根据PDC钻头的结构特点、破岩原理及现场使用情况,阐明了进行PDC钻头井底流场试验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结合国外的有关资料,设计出能够进行PDC钻头单喷嘴射流特性、井底漫流特性及全尺寸钻头井底液流流动规律试验研究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井底流场特性的三维空间测量。  相似文献   

3.
深部地层岩石力学性质测试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川东北地区白垩系~二叠系地层岩石露头,利用国内现有设备开展常温与模拟地层环境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质测试与分析研究是解决我国南方海相复杂勘探区超深井钻井关键技术,即提高钻头破岩效率、钻井速度问题的急需。扼要介绍了试验研究目的意义与采集的岩样,简述了试验方案、试验装置、试样、试验获取的结果及试验数据的统计方法;详述依据统计结果进行深部地层岩石力学特征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获取的相关定性定量结论,进行了基于超深井破岩的机制简要定性分析。通过测试与分析研究可知,岩石的力学性能直接与钻头的高效破岩密切相关。在温度、压力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深部岩石力学性质产生的变化,致使以刮切破岩方式的钻头在深部地层破碎岩石更加困难,是超深井钻井速度不能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所在。通过试验与分析研究,获取了一整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定性、定量结论,将对深井、超深井钻井过程中钻头的高效破岩机制研究、新型钻头研制与选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董超  谭松成  吴华  李伟 《探矿工程》2014,41(12):31-33,36
南堡32-3646井是一口四开三段制定向井,设计井深5798 m。3864~4265 m(井斜29.18°的稳斜段)试验了五刀翼旋流喷嘴PDC钻头(主切削齿直径16 mm, 3个φ11 mm常规水眼和4个φ18 mm旋流喷射水眼)。针对深井超深井钻进中常采用的相对较高的钻井液密度和粘度,不利于提高钻头破岩效率的问题,在系统介绍旋转射流发生机理和破岩机理的基础上,对NP32-3646井五刀翼旋流喷嘴PDC钻头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旋转射流因具有切向、轴向和径向三维速度,可在高粘钻井液条件下更好地改善井底清岩效果,并通过剪切、冲蚀、拉伸和磨削等多种方式实现辅助破岩,从而提高钻井效率。试验钻头进尺401 m,平均机械钻速4.45 m/h,可较好地满足现场钻进需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涡轮钻和改进的PDC钻头,在硬岩钻进中的应用Robert C.Boudreaux等马保松译孙友宏校在墨西哥湾地区,采用涡轮钻进配合具有改进的导轨式切削结构的PDC钻头,提高了中硬一硬岩层中的钻进效率,与使用容积式马达的回转钻进相比,无论在什么样的钻进...  相似文献   

6.
两种最新型的PDC钻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两种最新型的PDC钻头,即双中心PDC钻头和抗旋转PDC钻头的特点。它们的出现弥补了PDC钻头的不足,为PDC钻头的应用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PDC钻头的新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保松 《世界地质》1996,15(4):94-98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的发展及应用,大大提高了钻井的机械钻速,减少了钻井时间,降低了钻井成本,本文主要介绍PDC钻头的发展与应用概况,几种新型的PDC钻头与应用,以及PDC钻头的偏转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PDC无心钻头结构参数与钻进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DC无心钻头结构参数与钻头钻进性能有密切联系,通过全尺寸钻头室内实钻正交试验,研究了各结构参数与钻头钻进速度的关系,确定了PDC无心钻头优化结构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PDC锚杆钻头的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及多次改进设计,获得了钻头的优化结构参数、优化切削齿形状,合理的钻头体材质以及热处理工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PDC锚杆钻头是钻进中硬岩层的理想钻头。  相似文献   

10.
李大佛  李天明 《地球科学》1998,23(3):308-314
采用低温电镀工艺(室温)生产PDC复合片石油全面钻头,或者说PDC复合片镶嵌在钻头钢体上而形成完整的PDC石油全面钻头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完全不受高温影响。因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复合片和金刚石,提出了钻头使用品质。现已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指标,受到生产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锥形PDC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值模拟、现场及室内试验,而关于其切削力学特性的理论分析未见相关报道。通过数值模拟阐述了锥形PDC齿拉伸剪切破岩机理,以及切削载荷分布特性;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推导了锥形PDC齿切削载荷理论公式。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PDC齿,锥形PDC齿破岩过程更加稳定,其切削载荷受岩石性质、齿的形状参数、切削深度以及切削角度的影响,且切削载荷随着锥顶半径、切削角度以及吃入岩石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成果可为锥形PDC齿及钻头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电镀金刚石孕镶钻头的研制方法和原理。此种钻头适用于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即所谓打滑)地层的钻进。攻克“打滑地层”的途径是:(1)降低钻头胎体耐磨性,促使金刚石出刃;(2)改变钻头底唇形状,提高金刚石破碎岩石的比压,增多孔底破碎岩石的自由面,使之易于破碎岩石。从4个钻探队、39个钻头的生产试验结果来看,上述研制工作既合理又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锥形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PDC)齿是一种具有较强抗冲击性和耐磨性的新型PDC齿,在坚硬、强研磨性和软硬交错地层中取得了非常好的钻井提速效果。为了揭示锥形齿破碎硬岩机制,开展锥形齿破碎花岗岩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切削深度和前倾角对锥形齿切削力和破岩比能的影响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机和透明K9玻璃观测了锥形齿作用下岩屑形成过程及微裂纹萌生与扩展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破岩过程中岩石应力响应与损伤演化特性,结合对切削槽和大尺寸块体岩屑表面形貌及断口微观特征分析,建立了锥形齿破碎花岗岩机制模型。结果表明,锥形齿破碎花岗岩的过程可以分为挤压成核和块体崩裂两个阶段,前倾角对岩石破碎过程影响较小,切削深度的影响显著;锥形齿周围的裂纹主要由压实核、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组成,纵向裂纹和横向裂纹扩展的最大深度分别为切削深度的6.69倍和4.53倍;齿尖周围压应力集中,岩石发生压剪破坏,压应力区外围形成弧形条带状拉应力区,并在齿尖及压应力区边界处诱导出拉伸微裂纹;微裂纹向齿前扩展形成弧形拉伸主裂纹,发生块体岩屑崩裂,提高破岩效率,向岩石内部扩展劣化...  相似文献   

14.
因一字形钎头破岩效率低和几何形状结构缺陷等问题,瑞典从70年代中期就用锥体连接的十字和球齿钎头取代了一字形犴头。现在,我们建议用更具优势的复合片齿钎头逐步更新一字形钎头,新系列钎头寿命为一字,球齿钎头寿命的2-4倍,而价格仅比同直径一字,球齿钎头高1/5-1/3。  相似文献   

15.
卢义玉  陆朝晖  李晓红  康勇  赵瑜 《岩土力学》2008,29(11):3037-3040
通过对水射流辅助PDC刀具切割破碎岩石的力学分析,定量地确定出水射流对机械刀具受力的作用。试验研究表明,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割岩石时刀具受力随切割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水射流布置在刀具底部后方,并偏离刀具铅垂中性面适当位置辅助刀具破岩时,刀具受力可减少30 %~50 %,并且刀具力的减少率几乎不受切割深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截齿侵入岩石的断裂特征和相关试验数据,分析了破岩机制及不同截线间距对破岩效果的影响。在单刀旋转截割试验平台上,以不同切削深度和截线间距进行组合试验,并结合比能耗、粗度指数及截割载荷3个评价指标,对截线间距进行优化,研究截割该类型砂岩时截线间距与切削深度的最佳比值。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在单齿旋转截割作用下的破碎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初始压碎区细粒岩屑生成、密实核形成并储能、各向裂纹的扩展与连通、断裂体崩落、二次压碎区细粒岩屑生成5个阶段,且岩屑的断裂是以拉伸为主并伴随着挤压和剪切的共同作用;在最佳截割条件下,粗度指数较高,岩屑成块率增加,且比能耗低。通过分析岩石破碎过程及对截线间距的优化,可为掘进机破岩机制研究及截齿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DC钻头综合受力模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钻头上的切削齿的不同的切削断面形状、重叠切削状态及磨损状态,利用PDC切削齿对多种岩样进行了切削试验,研究了切削面积、接触弧长、切削齿后倾角、岩石抗钻强度、切削齿磨损高度等因素对PDC切削齿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切削面积相同情况下切削齿受力随接触弧长、岩石可钻性极值、切削齿磨损高度分别呈线性,幂函数和指数函数趋势变化;切削齿受力最小的后倾角在5~10°区间内。引入弧长系数、磨损高度系数,建立了PDC切削齿综合受力模型。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推导得出完整的PDC钻头受力计算模型,为PDC钻头优化设计和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密山一带休物探震源孔,外遇地层为胶泥、沙土、风化岩、青石板及河流石等。为此研制了一系列新式钻头,包括98mm三牙轮钻头、98mm刮刀式PDC钻头及118mm砾石流沙炮眼防卡钻头,前2种钻头现场共应用930口井,创造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坚硬岩层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贯入度和降低滚刀受力,高压水射流辅助TBM滚刀破岩已在工业界初步应用。为了揭示水力切缝滚刀破岩机制,基于水力切缝岩石滚刀贯入试验进行了三维颗粒流模拟,研究了滚刀贯入力和贯入刚度随切缝深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不同切缝深度滚刀纵横剖面内的裂纹扩展和力链演化过程,分析了拉裂纹和剪裂纹随切缝深度的变化规律,明确了不同切缝岩石滚刀贯入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制。结果表明,第1次贯入的贯入刚度和贯入力随切缝深度的增加大致呈线性降低,第2次贯入的峰值力和贯入刚度小于第1次。而且,50~80 mm刀间距的变化对峰值贯入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切缝深度的增加,滚刀下方力链集中区边缘的倾角变大。由此导致破坏倾向于倾斜向下发展,当刀间距增加时,破坏由切缝一侧倾斜破坏向两切缝中间岩脊倾斜破坏转变,研究结果可为TBM滚刀与水射流布置和切缝深度的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