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Z系列拼装组合式大直径牙轮钻头可适用于嵌岩灌注桩钻孔和水井的钻进。该系列钻头直径从400mm到2000mm,本文对钻头的外形设计、底面结构形式、牙轮的选择和分布以及水力学设计等进行了阐述,该型钻头经100多个单位使用,效果良好,作者也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地勘牙轮钻头CAD软件系统,是在配置了较好硬件环境基础上,以AutoCAD为开发平台,使用可视化语言-VisulLISP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软件系统,针对地勘牙轮钻的设计特点,从孔底牙轮钻头的运动分析入手,进行牙轮钻头的运动仿真计算,从而生成孔底击碎图以指导牙轮的布齿设计。  相似文献   

3.
阮广招  陈亨顺 《福建地质》1995,14(2):144-148
本文通过大口径桩孔基岩钻进,探讨了PZ系列组合式牙轮钻头结构特点、合理钻进参数的确定及碎岩机理。工程实践证明,牙轮钻头是我国目前大直径桩孔嵌岩施工较为理想的工具,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研制的三牙轮钻头,经江苏伏牛山、东风等矿区几台钻机试验,在提高钻进效率和钻头寿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钻头由钻头体、牙轮和卡销组成。牙轮安装采用轴心向里、齿心向外的形式;牙轮与轮轴成一整体,轴端以一钢球为轴承,牙轮与钻头间以卡销固定,只要拔出卡销,即可更换牙轮;轮齿用5×10八角合金镶焊而成,可随时补镶。  相似文献   

5.
井底轨迹图CAD软件系统的开发,以大幅度提高牙轮钻头布齿设计的效率为目的,它是在较好硬件环境基础上,以AutoCAD为开发平台,使用Visual LISP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软件系统,该系统以井底牙轮运动的仿真计算为理论基础,结合地勘牙轮钻头的设计特点,最后通过生成孔底击碎图以指导牙轮的布齿设计,整个设计系统都以友好的对话框界面进行控制,便于具备CAD基础知识的设计人员进行地勘牙轮钻头的CAD设计。  相似文献   

6.
硬岩中钻进是基桩孔钻进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工地试图用牙轮钻头钻进基岩,但一直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大口径牙轮钻头在硬岩中钻速低,磨损快。不少研究者指出,其原因主要是由钻压过低而又无法加压所致,便在现场,一些用石油钻牙轮装配的钻头,不加压也难以转动,因而根本无法增加钻。本文从运动学方面分析了钻头所存在的这一问题,提出了纯滚动牙轮钻头的设计方法,并考虑了如何使钻头上内外周牙轮等磨损以提高钻头寿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牙轮钻进中钻铤直径的选配及孔壁特征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水文局二队李改成1钻铤直径的选配牙轮钻进在水文水井钻探中得到日益广泛地应用。但钻进时如果钻挺的外径和钻头的直径不相匹配,则在下入相同外径井管的情况下,须比取心钻进钻出更大直径的钻孔。在内蒙准格尔煤田唐...  相似文献   

8.
硬岩中钻进是基桩孔钻进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工地试图用牙轮钻头钻进基岩,但一直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大口径牙轮钻头在硬岩中钻整低,磨损快.不少研究者指出,其原因主要是钻压过低而又无法加压所致.但在现场,一些用石油钻牙轮装配的钻头,不加压时难以转动,因而无法增加钻压.本文从运动学方面分析了钻头所存在的这一问题.提出了纯滚动牙轮钻头的设计方法.并考虑了如何使钻头上内外周牙轮等磨损以提高钻头寿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油钻井终孔钻进时曾用过大量直径 118和 140毫米的№5、№6三牙轮钻头。用此类钻头在深孔钻进上白垩纪坚硬灰岩结果证明,其钻进指标比标准直径钻头并不降低(表  相似文献   

10.
从牙轮钻头的常规保径结构在现代钻井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了研究开发新型保径结构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牙轮钻头保径结构的发展动态,强调了研究和应用具有主动切削功能的保径结构对牙轮钻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徐巧 《地质与勘探》2023,59(2):271-284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为促进区域锡多金属找矿突破,以在黄岗-甘珠尔庙地区多年的野外调查研究工作为基础,运用年代学测试、化学分析及地质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区域锡的成矿作用。认为二叠统基底地层及锡林郭勒杂岩是成矿物质的初始来源,经历的变质过程具有进一步富集的作用,大部分锡矿均遭受了多期次的火山-岩浆活动,最终决定锡多金属成矿的是燕山期酸性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同时成矿作用还受到控岩控矿构造、围岩性质、氧化-还原条件、开放-封闭环境的制约,认为在氧化性花岗岩浆侵入钙质地层条件下成矿作用以铁锡为主;还原性岩浆在侵入具开放性特征的围岩时,成矿作用以花岗岩外带围岩中的热液型脉状锡矿为主,而在侵入具封闭性特征的围岩时,成矿作用以花岗岩内带岩浆凸起部位的花岗岩型锡矿为主。因此,建议将主攻矿种由铅锌调整为锡银,部署重砂及化探方法圈定异常,针对硫化矿体部署电法,针对隐伏岩体部署磁法与重力,还可部署烃、汞、氧气测量等非常规化探方法预测隐伏岩体。  相似文献   

12.
岩石多次全过程压入硬度的测试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MTS815型岩石力学试验机上配置专用夹具和平底圆柱压模后成功地进行岩石表面多次全过程压入破碎试验的情况,分析了这种试验方法与传统的单次压入硬度测试法相比在反映岩石破碎过程特征、表征岩石压入硬度方面所具有的优点。最后邮进一步研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钻井岩心机械特性的测试方法--三轴应力试验,通过对两地区部分岩心的测试,得出了岩石泊松比,杨氏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等岩石力学参数,数据分析表明,岩石泊松比和杨氏弹性模量都随围压增加而增大,并给出了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陈乐求 《地质与勘探》2017,53(5):1025-1031
以玄武岩为试样,开展了中低应变率下的岩石单轴抗压试验。本次研究分析应变率对岩石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的影响,分别提出了岩石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与应变率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以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和峰值后的软化模量为脆性评价指标,分析加载应变率对岩石脆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岩石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2)岩石泊松比随应变率增加而减小。(3)随着应变率增加大,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增大,峰值后的应变软化程度减小,岩石脆性减弱。(4)应变率对岩石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对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较小。(5)曲线拟合效果良好,提出的拟合关系式合理。  相似文献   

15.
王占彬 《地质与勘探》2020,56(1):102-112
河北怀安朱家洼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金银铅锌铁硫铁矿成矿带,为火山热液型金多金属矿。为查明该区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在区内开展了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通过对元素分布、元素相关性、元素异常等特征研究表明,Au、Mo为本区主成矿元素;各元素异常平面分布具有分带性,高温元素W、Sn、Bi异常位于骆驼山火山机构中心,中低温元素Pb、Zn、As、Ag等异常分布于火山机构边部及周边围岩中,成矿元素Au、Mo异常主要位于火山机构西侧围岩中。异常查证发现金钼矿化体2条,金钼矿化受火山机构和北西向构造带控制。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及查证成果认为,朱家洼矿区Au、Mo成矿潜力大,火山机构西侧围岩区是该区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6.
刘江斌 《地质与勘探》2021,57(1):231-240
山2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致密砂岩气生产的重要层段,目前对其流体赋存规律认识明显不足。因此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测试的基础上,分析该储层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2储层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溶蚀孔和晶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粒间溶孔显著发育。山2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4.74%~91.83%,平均为69.94%,T2谱多为双峰态,呈左低右高型。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类型、孔喉特征及胶结物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孔隙为可动流体提供主要空间,平均孔隙半径越大,平均喉道半径越大,孔喉比越小,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硅质含量越高,粒间孔保存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铁方解石含量越高,孔隙破坏越明显,可动流体饱和越低。高岭石含量较高,长石溶孔及晶间孔发育较好,有利于流体流动,可动流体饱和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辅助破岩可有效降低刀具磨损,提高破岩效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选取了10种火成岩进行微波加热试验,发现岩石的升温速率主要与岩石所含矿物的种类、含量,及岩石中的Fe元素含量有关.岩石所含矿物越敏感、含量越多,岩石中的Fe元素含量越大时,其升温速率越高.整体而言,火成岩中基性岩的升温速率最高、中性岩次之、酸性岩最低...  相似文献   

18.
厦门海底隧道顶板厚度选择及其开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廷春  李术才  白世伟 《岩土力学》2005,26(12):2010-2014
在厦门海底隧道轴线的地质剖面图上,选取了4个典型的剖面,应用多裂隙岩体三维弹塑性本构关系和损伤演化方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得到了应力分布、洞周位移、塑性区、损伤区等结果。通过对应力扰动区的分析,以及隧道轴线位置、轴线升高或降低后各剖面应力扰动范围与弱风化层厚度的对比,很容易确定厦门海底隧道的最小顶板厚度;根据应力分布、洞周位移、塑性区、损伤区结果,评价了海底隧道的开挖稳定性。二者的有机结合,说明了将设计方案的轴线位置提高4 m后隧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东昆仑东段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主要分布于东昆南断裂带和东昆中断裂带之间的红水川—托索河一带。笔者分别对出露于宝日禾日俄地区和可可沙地区洪水川组底部层位砾岩的砾石成分、磨圆度和粒度进行综合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可可沙地区砾石成分主要为灰岩和变质岩,宝日禾日俄地区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和变质岩。从宝日禾日俄地区花岗岩砾石中获得的LA-ICP-Ma锆石U-Pb年龄为(464.9±9.3)Ma(MSWD=2.9)。砾石特征表明可可沙地区物源来自可可沙地区下伏地层哈拉郭勒组,而宝日禾日俄地区物源主要为早古生代岩浆岩,表明洪水川组底部层位物源主要为加里东期弧岩浆岩,而晚滇西—印支期弧岩浆岩并未提供沉积物质。结合前人资料认为,布青山—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于晚二叠世开始向北俯冲,洪水川组为一套弧前盆地的沉积产物,早三叠世早期布青山—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处于向北俯冲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20.
刘先珊 《岩土力学》2006,27(Z2):91-95
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工程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裂隙岩体饱和渗流应力耦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很多工程领域不能简单地采用饱和渗流分析。根据DDA力学计算和非饱和渗流计算原理,提出了新的基于DDA方法的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并给出了在库水位骤降工况下的边坡水力耦合算例,其计算结果显示在库水位骤降情况下:考虑水力耦合且库水位下降较快时的安全系数要小于库水位下降慢时的安全系数;考虑水力耦合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要小于不考虑耦合时的安全系数。仿真实验和工程应用表明其计算成果是符合实践规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