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洋测绘学是一门研究海洋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表达、管理和应用的综合性学科.介绍了海洋测绘学科发展概貌与内涵特点,梳理分析了当前测绘学科分类现状与存在问题,设计构建了海洋测绘学科体系架构,阐述了海洋测绘学科专业构成、概念定义与研究重点,为海洋测绘学科建设发展研究提供基础知识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为实验室提供了便捷、准确、及时、规范的技术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认可与应用。针对海洋监测设备动力环境实验室的实验业务与信息管理,分别从业务流程、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系统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功能层、业务系统、标准规范支撑体系与信息安全支撑体系六部分组成,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应用部分,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权限,对实验室信息、实验数据、设备数据以及新闻等信息分别有不同的权限。该系统能够满足实验人员、管理人员与一般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了对海洋监测设备动力环境实验室信息、实验数据与实验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了仪器设备预约效率,实现了测试仪器装置的最大程度共享,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便于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与用户快速获得实验室各类信息。  相似文献   

3.
系统介绍了英国海洋集料行业的发展与管理。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洋集料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贯穿始终的管理模式,在批准、勘查、采掘、监测、处理等各环节上都较好地贯彻了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宗旨。海洋采砂业者较好地处理了与海洋渔业、海域交通、海洋生物、海域考古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体现了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海砂的开发利用以及解决产生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粒度分析资料,研究了长城湾、南阿德雷湾及长城站区周围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类型与分布,讨论了采样区的自然环境因素(如物质来源、地形地貌、风暴或极地气旋、海湾水动力条件、冰川与浮冰、冰冻与融冻现象等)对碎屑沉积物的性质与分布的影响,从而揭示了冰海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耳石作依据对大亚湾丽叶鲹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报道了其年轮特征、年龄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分布;给出了丽叶鲹的体长与体重、体长与耳石长的关系和生长方程;采用重量法求得了180尾雌鱼的怀卵量,并计算了其绝对生殖力和相对生殖力及其与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分析了卵径分布、性成熟系数的月变化及幼鱼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汪海 《海洋测绘》2013,33(2):34-37
把国际标准与国内电子海图的技术实践相结合,通过各类海图数据源的集成,形成由海图、陆图、国际标准数据、外军数据、商用数据等组成的数字海图调用与显示平台,实现了不同数据源的管理、存储与查询。按照SIMS技术体系,建立了与数字海图相关的空间数据通用调显引擎,实现了多元海图数据的集成。为研制与海图相关的各类舰载、机载、导航等应用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融合外版的电子海图提供了技术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套子湾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硫化物、氮、磷、有机质、铜、铅、锌、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如下几个关系:①与沉积类型之间的关系;②其相关性与环境的关系。③与矿物的关系;④与水和风等作用的关系;⑤与水化学的关系;⑥重点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化学要素与生物的相互关系。这不仅为该湾的开发治理.生物养殖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证明沉积物地球化学.在环境化学和生态学研究等方面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海洋业务专网整合的背景,回顾了网络整合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难点、技术线路和组织实施情况,分析了网络整合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思考提出了信息化整合工作中的组织领导、顶层设计与细化落实、增量与存量、设施整合与队伍整合等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海南省海洋自然环境与资源优势, 评述了海南省海洋与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现状。包括: 法规与技术支撑体系、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水质环境状况、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污染源控制和污染整治、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等。分析了海南省海洋生态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Web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查询和分发进行了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设计了南海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库结构以及系统的详细功能模块,并且运用ArcIMS技术实现了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的共享和发布,使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库,实现了建立南海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的目的.为用户发布和获取南海海洋数据提供了更为直观、快捷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陈居成 《台湾海峡》1990,9(3):239-243
本文研究了湄洲湾潮滩的类型与分布、表层与浅层沉积、物质来源与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海洋信息》2021,36(2)
为实现陆海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测绘成果一体化显示,本文对陆海融合制图技术展开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传统地形图与海图在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信息获取技术与数据精度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数学基础一致性处理、陆海融合地理信息要素编码体系与符号体系设计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实现思路及一种要素编码体系设计方案,最后对某近海区域进行了陆海融合制图示范性研究,为陆海融合制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套子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波 《黄渤海海洋》1993,11(4):38-45
本文对套子湾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硫化物、氮、磷、有机质、铜、铅、锌、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讨论了如下几个关系:①与沉积类型之间的关系;②其相关笥与环境的关系。③与矿物的关系。④与水和风等作用的关系;⑤与水化学的关系;⑥重点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化学要素与生物的相互关系。这不仅为该湾的发治理,生物养殖等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证明沉积物地球化学,在环境化学和生态学研究等方面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比较了大菱鲆与牙鲆人工育苗的异同,在人工繁殖、发育特征、苗种培育、营养与饲料、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大力发展大菱鲆与牙鲆的人工育苗、提高苗种数量和质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由DSP和IBMPC计算机构成的二维图像声呐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重点讨论了硬件构成、采集过程与WINDOWS操作环境下的图像显示技术。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功能丰富与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快速开展,基层监测机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海洋监测的质量保证包含了为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现场调查、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实验分析、数据处理、资料提交、综合评价的全过程。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有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为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1980年7月17~28日逐日200hPa辐散环流的变化过程。讨论了辐散环流变化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台风活跃与中断、南海赤道反气旋形成与消失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一些有意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本书采撷了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院士地理学、冰川学、地貌学等领域学术著作的精品,共29篇。论文大致反映了李先生关于高山冻原与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川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探讨、冰川地貌与沉积相研究、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季风三角”理论、黄河阶地和黄河起源,黄土系列与地文明、青藏运动、西部开发研究和其他重要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基于侧扫声纳图像海底目标物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侧扫声纳数据成像原理,利用凹凸目标成像与阴影的关系,依次采用二值化处理、中值滤波处理、开启与闭合操作、Canny边缘提取等多种图像处理的手段,实现了海底目标物的提取与定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述了海南省海岸与海岛生物多样性概况,总结了海南省海岸与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效和问题。提出了海岸与海岛生物多样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保护任务,确定了海岸与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8个优先领域:1完善海岸与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2开展海岸与海岛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3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4加强海洋外来入侵种管理;5控制污染源,加强重点海域环境综合整治;6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7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领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8加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