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简单介绍了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研发背景,对GPRS业务做了一定的阐述,着重介绍了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网络结构、功能特点和系统组成。本系统在台站端采用嵌入式模块作为数据传输与控制终端,在台网数据中心采用C/C 、PHP和MySQL数据库技术组合开发,利用WindowsSockets的网络通信模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socket连接,建立传输控制链路。系统具有强震事件准实时传输、连续波形实时传输、事件短消息通知、反向控制与数据监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等功能。GPRS强震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自2005年6月测试运行以来,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一系统将被应用于“十五”广东省数字强震动台网数据传输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和无线网络传输的构筑物强震监测仪器,仪器由MEMS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无线网络传输模块及存储模块组成.该强震监测仪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价格低的优点.测试证明,其性能可以满足强震观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在地震观测系统中采用CDMA无线技术传输地震数据的传输系统构成,以及设备选择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密集布设的MEMS强震仪台网获取的准实时强震观测数据,可以为震后灾情快速判断和平时地震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阐述了利用3G/4G无线通信和L2TP(Layer Two Tunneling Protocol,第二层通道协议)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基于互联网组建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强震仪监测网络的主要步骤和实现过程,实现了MEMS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组网模式,为建立灵活、实用、覆盖面广,并具有一定安全性的密集监测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因其具有短报文通信功能,进行相应的软硬件开发,可以用于传输包括烈度在内的强震动台网观测数据.通过北斗卫星传输烈度速报的性能测试和在芦山7.0级大地震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北斗卫星系统目前在强震动台网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方式和效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基于B/S模式的新疆测震台网的数据传输系统,描述了该系统的特点、结构、主要功能、实现方法及部分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7.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和油气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逐渐向更深地层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传感器节点数和数据量也变得更加庞大,同时数据分析端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却更高,这要求海量节点上的数据要快速准确地上传到数据储存服务器,其中实现实验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成为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难点.针对地球物理勘探和油气勘探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地震勘探仪器数据传输系统的高可靠传输协议,既能提高整个数据获取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又能提高数据的可靠性.该协议通过对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采取充分的检测和处理算法,使得传输错误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有效数据能正确地上传,并结合DAQ(Data Acquisition,数据获取系统)实现数据存储的容错机制,有效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物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极大提升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测井资料远程传输是服务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测井数据远程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测井数据的传输问题,同时与CifNet多井数据管理系统有机结合,使测井数据传输、入库、管理及查询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测井资料周转时间。该技术采用了数字签名技术,实现了数据传输的断点续传和错误恢复功能,保证了测井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十五”网络项目中测震台站CDMA数据传输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网络到台站,IP到仪器",从台站数据的采集到数据传输,台网中心数据的接收与实时处理,全部建立在网络化的平台上.因此,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本文从CDMA数据传输方式的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数字地震项目建设过程中测震台网试运行的数据特点,研究表明:测震台站CDMA数据传输模式的连续率较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地震数据的传输应尽量采用专用信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即将全面启动,面对未来地震预警系统中大量地震烈度仪的接入,为了方便数据的传输、汇集、共享、使用和管理,设计一种地震烈度仪数据传输协议。本文介绍烈度仪数据传输协议设计思想和特点,并给出一种参考实现,重点表述各个模块的功能和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地震时数据传输系统存在时延高、安全性较差及数据传输拥堵等问题,提出并设计基于Python的地震时大数据拥堵实时传输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视频转码模块、Python交互平台、数据流传输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几部分组成。利用解协议、解封装、解码、视频数据存储、编码、封装等实现视频转码;利用Python交互平台实现测点与地震数据监测中心之间的交互;结合CDMA传输方式与VPDN组网方式作为无线传输模块;由区域中心运维管理和通知下发等单元组成系统维护模块。系统软件分为收包与发包两种数据传输模式,以收包为主完成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快、延迟低,且安全性较为优越,解决了地震数据拥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震前兆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报文处理到进入数据库角度出发,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应用Visual Basic、Foxpro数据库语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地震前兆数据的多途径传输;完成报文分检与检错;报文的电报码转换为真实值及追加中等功能。并对建立的“地震前兆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的系统技术思路、功能和特色做了一定介绍。  相似文献   

13.
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刚  何案华 《地震研究》2004,27(3):265-270
介绍了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前兆组网方案,利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地震前兆台站数据的无线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地震流动台网组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顺  李晓东  王宝柱 《内陆地震》2008,22(4):332-338
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地震流动台网在不同地理环境及通信条件下的快速组网方式,利用目前的各种通信方式根据不同的通信条件组建与其相适应的网络。通过这些通信方式的组合交叉使用来克服通信中遇到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同时,对流动台网中心的组网也做了阐述,包括数据的接收、转发、分析以及对数据的处理和备份。  相似文献   

15.
SEED数据压缩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SEED交换文件格式中Steim2数据压缩算法的原理,并且分别对周期信号、随机信号、地脉动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进行压缩分析比较,得出Steim2压缩算法的特点,并进一步说明Steim2算法是一种效率高、优异的压缩算法,但对于大地震数据的压缩率较低甚至不能压缩,建议对于区域性台网,在通过Steim2算法进行压缩传输时,为了防止在大地震发生时的传输阻塞,系统应该保留一定的带宽裕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在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中,有关数字地震信号的数据传输,信道复用方面的技术,结合山西数字地震台网数字通信工程的实施,提出了适合目前山西省实际情况的地震数据传输方式,考核 运行证明了山西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传输系统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GPRS无线应用平台的成熟,尤其是传输质量技术(QoS)日趋完善,为地震数据远程采集和传输提供了基础平台。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地震数据传输的手段和发展需求,结合GPRS平台的特点和传输质量技术提出了一套无线应用平台的解决方案,利用GPRS平台规划、设计和实施地震数据远程传输、转发、显示、存储、移动处理。  相似文献   

18.
地震勘探仪器是集当代先进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通讯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地震仪是一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勘探仪器,一般用于小范围内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简称,这种简化的UDP协议和服务在很多情况下是足够的.UDP协议不需要建立和维护连接,所以只需要极小的系统占用.由于这个特点,UDP可以对一些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通信传输.DZG-1型数字地震仪是采用FPGA芯片作为采集模块控制器,工控机为主控单元的48道工程地震仪.在仪器的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发现数据传输速度是制约此类仪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DZG-1型数字地震仪为例,讨论UDP协议在工程地震仪中的实现,数据传输速度达50Mbps以上,解决了数据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锥束CT的实时成像系统经常要求实时获得投影数据并快速重建,如何将获得的投影数据不丢失地快速传递到图像重建单元进行重建是系统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和以太网的数据获取方案,通过在探测器和重建计算机之间引入投影数据缓存系统,较好地解决了重建计算机和CT采集模块间由于实时性能差异所造成的通讯不稳定和数据丢失。本方案所设计的系统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并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对一个快速数据获取和重建系统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援巴基斯坦地震监测台网”中的通信和网络系统,从需求分析、载波规划、链路计算及设备配置等方面介绍用于巴境内台站数据传输的卫星通信系统,以及近距离台站传输的网络电台传输系统,分析从国内获取巴方数据以及对巴台站进行远程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