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近代建筑的房屋质量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房屋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内容,并结合实例,着重阐述了在近代建筑质量检测中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余中明  丁强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82-184
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针对消除干扰的方法、关于防空洞探测、关于公路路面检测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地下岩溶探测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蔡跃云 《探矿工程》1986,(1):60-62,27
一、概述岩体声波探测技术是为解决工程施工和设计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初,我国声测技术用于地下工程,到目前为止已有四、五百个单位应用了这种技术。岩体声波探测主要用来探测地下硐室围岩松动范围;对工程围岩进行分类及稳定性评价;测定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检测一些工程的施工质量等等。过去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及有关地质特征的测试方法,主要是建立在静力学基础之上,这种方法虽然直观、明确,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测试周期长,难度也比较大。采用声测技术加快了探测速度,测试受外界条件干扰小,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的工程岩体探测震源──超磁致伸缩声波发射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柏勋  刘明贵 《地学前缘》1996,3(2):198-202
针对工程岩体质量快速精细检测中极为关键的震源问题,提出并采用新型的超磁致伸缩材料,研制成一种特殊的工程岩体探测大功率声波震源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岩体的探测之中。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特性及其声波发射器的设计制作思路以及应用情况,并给出了实例。这种新型的震源具有小体积、大功率、高频率、短余振等优点,在工程岩体检测中有着其它现有各种震源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探测震源。该震源系统除直接应用于工程岩体的地面检测之外,还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工作实践对房屋质量中的砌体裂缝和常见裂缝所产生的原因,危害性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建筑材料等方面对防治裂缝的产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质雷达探测工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中明  丁强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82-184
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针对消除干扰的方法、关于防空洞探测、关于公路路面检测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地下岩溶探测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技术在某铁路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利锋 《福建地质》2010,29(3):260-263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数据质量好、抗干扰性强和准确高效的先进技术在铁路隧道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福建省某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实例,介绍地质雷达的探测原理,阐述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衬砌、仰拱等部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瞬态瑞雷波法在地基强夯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强夯地基质量检测是强夯地基处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介绍了瞬态瑞雷波法的探测原理、工作方法及瞬态瑞雷波法在地基强夯效果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隧道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地质雷达检测的方法可以对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厚度,密实性,脱空,钢格栅数量等进行快速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不仅克服了目测不准确及打孔抽查检测不全面的缺点,而且以其高分辨率,高准确性,探测快速及无损检测的优,点,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所暴露的技术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实际应用,研究了在不同的隧道衬砌设计条件下的雷达探测方式,雷达天线频率的选择、参数选择和检测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杨萍  刘康和 《探矿工程》2004,31(11):18-20
为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发挥其应有的设计功能,对其质量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而传统的钻孔、开挖、围井等方法,不但破坏墙体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费时费力,局限性很大,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无损检测已成为工程质量检查的必然发展方向。详细说明了地下连续墙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实测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及其应用效果,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膨胀土地区的基坑支护一般采用土钉墙型式,但出现了较多的垮塌事故。详细介绍了邯郸市某小区综合楼的膨胀土基坑喷锚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法。考虑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基坑支护结构验算的相关参数,依据膨胀土地区情况给予了相应的调整。基坑分层开挖进行喷锚支护后整体稳定性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本实例旨在为膨胀土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一个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强夯法在加固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方面较为欠缺这一现状,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强夯加固砂土地基与天然状态砂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对强夯法加固的砂土地基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并探讨了影响强夯加固效果的因素。为强夯法加固砂土地基的检测积累了经验,对提高强夯法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州某地下车库深基坑工程,地基情况为苏州典型土层,最大开挖深度5.25m,原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水泥土止水帷幕进行支护。本工程原计划到2011年3月份完成基坑部分施工,但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等周边高层住宅施工至10层时才进行地下车库的开挖。于2011年7月份在开挖地下车库基坑时,在支护桩墙外侧出现水平方向裂缝,且发展迅速,第五天就发展为10cm,后采用坑内被动区旋喷桩加固+钢管内支撑的形式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险情得到了控制,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杜文义  蒙学礼 《探矿工程》2010,37(11):45-47,5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的设计计算、施工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与结果。检测结果证明,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是可靠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静力触探探测具有原位性、连续性、高效性以及高分辨率的优点,利用海洋静力触探探测成果计算海上平台桩基承载力具有非常大的应用空间。以胜利油田埕岛海域某平台为例,使用ROSON100型海洋静力触探仪对平台各桩腿开展原位探测,同步进行钻探取样及室内土工参数测试。分别利用静力触探和钻探取样测试成果计算了平台桩基承载力,对比讨论了3种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应的桩侧摩阻力随埋深变化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基于一定区域工程经验,钻探规范法和静探间接法得到的桩端阻力、单桩极限承载力基本吻合,而静探直接法得到的桩端阻力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相较前两者明显偏大;考虑以粉砂作为持力层的前提下3种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表现出较好的兼容性。研究成果可为海洋工程桩基承载力计算提供新的借鉴,具有一定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声纳渗流检测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其测量结果精度的高低对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依托南宁某基坑工程,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同时考虑天然流场和人工流场,分三个阶段对基坑止水帷幕进行声纳渗流检测,对比不同阶段渗漏缺陷暴露的情况,同时根据渗透流速量级变化判断其检测结果精度的高低,并在实际工程中验证其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降水阶段的渗透流速大小变化显著,基坑地下水位降深每增加10 m,声纳检测到的渗透流速平均提高1~2个量级。其原因为降水导致基坑内外水头差增大,水力坡度的增加使渗漏缺陷附近的渗流场发生变化,高水头作用下渗透流速变化明显,渗漏缺陷定位更加精准,声纳检测精度也越高。可见,抬高基坑内外水头差对墙体渗漏缺陷的精准定位十分必要。因此,在对基坑止水帷幕采取声纳渗流检测时,建议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板以下,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有效探测止水帷幕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17.
隔水帷幕渗漏是影响软土基坑稳定性的关键问题。针对隔水帷幕渗漏检测技术,开展了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深入研究了不同采集装置类型三维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法对渗漏异常的反映能力及在探测剖面上表现出来的异常特征,给出了判断帷幕是否渗漏和确定渗漏点位置的解释方法。结果表明:温纳装置、偶极装置和温纳-施龙贝格装置都能有效反映渗漏点的存在;降水后帷幕未发生渗漏时,与基坑外侧软土含水层相比,内侧软土层电阻率表现为高阻异常;帷幕渗漏后基坑内侧底部软土层电阻率降低,外侧电阻率升高,并呈现漏斗状异常,两侧低阻异常与帷幕的交叉点可正确指示渗漏点位置;帷幕发生渗漏后,基于基坑外侧的探地雷达探测剖面中会出现双曲型反射波同相轴,通过其顶点可确定渗漏点的位置。研究结果证实了两种地球物理手段开展软土基坑隔水帷幕渗漏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尹改梅 《城市地质》2012,7(2):52-54
以北京市昌平区某地基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CFG桩设计方法、施工工艺与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作为基桩完整性检测的常规方法,低应反射波法因为野外数据采集快,成本低,效率高,便于大面积普查等优点,而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检测中往往由于不严格按骤步进行检测或采用方法不当等原因,而使实测波形不能真正反映基桩的实际情况,因而造成错判、误判等,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单位的正常工作。介绍了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几个步骤,并着重提出了现场检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The Dalongtan Reservoir Project is located in Jingxi County of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of which the masonry dam, is 249 meters long; it was completed and impounded in 1963. The dam foundation occurred a large number of water leakage; a number of vortex of leakage appeared; water flows under the dam into lower reaches. When emptying the reservoir, it is found that some karst collapses in the reservoir bottom. The past used conventional methods can only understand a single exploration drilling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not conducive to identify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orizontal and cave with broken spatial distribution. CT-between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with drill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t can make up for this deficiency. CT-between electromagnetic detection Dalongtan Reservoir dam foundation in the exploration of kars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