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1∶5万水口幅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分析研究湘东南水口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利用DGSInfo软件对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W、Sn、Bi、Cu、Ag为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共圈出15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结合综合异常所处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划分为下湾毒砂金锑找矿远景区、联坑—渣村钨钼铜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曾子坳—鹰咀岩—田心钨锡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通过对远景区内的综合异常查证,在下湾AS1综合异常区、联坑AS3综合异常区、曾子坳AS6综合异常区均找到了与异常相关的矿化信息。结果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为研究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石厚礼  杨栋栋  姜赟赟 《世界地质》2022,(3):545-558+582
为查明沂沭断裂带西侧兰陵地区Au及其伴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优选找矿靶区,在向城—兰陵一带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完成面积840 km2,圈定单元素异常231处,综合异常9处。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地质调查资料以及本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在综合异常AS01范围内初步圈定金矿脉1条,在综合异常AS08范围内初步圈定金矿脉2条,优选出2处找矿靶区,即增光峪—扁担山—黄山口找矿靶区、拾钱庄—晒钱埠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新巴尔虎左地区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南端,现已在周边发现多个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大型及超大型热液型矿床。但本区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本次研究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其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分析18种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发现本区Pb、Zn、Ag、Mo等元素具有较好的异常。本区异常多分布于成矿有利部位,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综合考虑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的组合及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条件,圈定综合异常12处,并确定4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帕断山矿区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断陷盆地的普洱中轴断裂带上,成矿环境极为有利。通过对该区开展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背景,圈定了12个综合异常,并将其划分为6个综合异常带。在Ⅰ号综合异常带的AP6综合异常处发现并圈定了4条铜矿体、1条低品位金矿体,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找矿前景很好,是寻找热液充填交代型金、铜矿的有利地区,对该区继续开展工作,有望获得突破性找矿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以地质找矿为目的,开展的大比例尺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具有快速、准确定位异常源的特征,在找矿勘查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通过开展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在东昆仑东段铁勒木地区圈出了以W、Cu、Au等为元素组合的综合异常12处,其中以W为主元素的综合异常有6处,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相对规模大、异常强度高,具有明显的浓度分带。经过异常查证工作,在GA11、GA25、GA31号异常内发现4条矽卡岩带,圈定4条钨矿体。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的地球化学特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具备大中型矽卡岩型钨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在阳春地区发现了19处综合异常,对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作了分析,划定了6处地球化学分区。依据测区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元素组合,以及控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矿产分布情况,预测了本区的找矿方向,共划分了9处找矿远景区,为本区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甘肃临夏太子山一带开展1 ∶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初步查明了研究区1 874 km2范围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元素组合特征、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等圈定综合异常31处,其中见矿异常19处,划分找矿远景区6个,优选找矿靶区10处,结合异常查证,确认大多数异常受岩浆岩和断裂构造控制,区内与酸性侵入岩有关且强度较高、元素组合较好的异常区有利于找矿。通过矿产检查新发现金、铜、铅、锌、锑等金属矿(化)点13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找矿选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前人在研究区开展过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重砂测量,但受比例尺限制,异常面积过大,查证目标不够明确,找矿效果不佳。本次通过对前红泉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初步总结了该区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元素组合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圈定出综合异常10处;在分析综合异常特征、异常检查情况及成矿潜力的基础上划分了成矿远景区4个,分别为受断裂和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万岁山金成矿远景区、黑山头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与基性岩有关的帐房山铜钴镍成矿远景区及受酸性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的红柳疙瘩钨成矿远景区;在成矿远景区内优选出找矿靶区4处,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云南勐翁地区位于临沧—勐海稀有稀土多金属成矿亚带南端,花岗岩风化壳发育,稀土矿成矿条件优越。为配合区内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缩小找矿范围,在该区开展了针对稀土矿产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总结了La、Y、Zr等29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富集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异常特征,并圈定了综合异常。分析认为La、Y、Zr、W、Sn、Au是区内主成矿元素,且La、Y与F、P等相关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其异常特征明显。在水系沉积物测量基础上开展异常查证和矿产检查工作,圈定找矿靶区3处,其中1处转化为新发现矿产地,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凯  万欢 《物探与化探》2019,(3):494-501
乐平涌山地区隶属于钦杭成矿带东段塔前—赋春铜多金属成矿带。在该地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共圈定18处综合异常,通过对综合异常进行分类评价及评序,优选出较好的3处异常开展异常详细查证工作。经地表探槽揭露,新发现金矿(化)点2处,揭露金矿体2条,金矿化体2条,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认为该区找矿前景良好,是寻找矽卡岩型铜矿、韧性剪切型金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探索分析引入盾构技术直接开发利用基础地热能的可行性。地热梯度及地热资源的分布特点揭示,只要有足够的深度就能获得足够的地温。传统的地热勘查和地热开发技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使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引入盾构技术开发利用深部基础地热资源,将是一种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地热开发技术。本文通过分析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结合盾构技术的特点,探索一种广泛利用基础地热能的技术、方法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质工作贯穿于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围绕各城市规划建设、运行、转型升级、选址布局、防灾减灾、美化环境等所亟需的自然资源与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结合甘肃省情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提出甘肃省城市地质工作在未来8年里的总体战略构想,开展基础性综合地质填图、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城市地质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对城市开发建设、地质资源绿色利用、地方重大工程建设、城市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提供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钾镁煌斑岩是将原生金刚石从地幔带至地表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携带了岩石圈地幔金刚石源区和基底岩石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由于风化作用影响,出露地表的钾镁煌斑岩岩石结构和化学成分均发生明显变化,岩石组成和成因的原始信息很难保存。但是钾镁煌斑岩携带的锆石和尖晶石等副矿物/捕掳晶,可成为研究地幔深部岩浆–构造作用过程、钾镁煌斑岩金刚石含矿性等重要科学问题的探针。本文对黔东南苍蒲塘钾镁煌斑岩中的锆石和铬尖晶石分别进行了SHRIMPU-Pb定年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定年结果显示,苍蒲塘钾镁煌斑岩携带有古老的基底物质,较为年轻的岩浆锆石暗示其侵位年龄为451±7Ma,与黔东南其他钾镁煌斑岩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苍蒲塘钾镁煌斑岩中铬尖晶石表面具有明显的溶蚀现象,具有高Cr(Cr#>0.6)、Ni(300~1026μg/g)和低Ti(TiO2<0.13%)、Ga(12.9~33.4μg/g)的特征,与全球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橄榄石捕虏体中的铬尖晶石特征相似;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铬尖晶石与受俯冲作用改造的地幔橄榄岩有关。依据铬尖晶石Cr#值(0.56~0.87)及其存在条件,推测其原始岩浆的压力范围为(30~53)×10^2MPa,对应于99~175km的深度,部分达到了金刚石稳定区的上限,暗示苍蒲塘地区具有较好的金刚石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周缘发育的多个变质核杂岩,很好地记录了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以来的地壳伸展过程。文中以渤海湾盆地西部献县凸起和饶阳凹陷为研究区,试图揭示盆地内部变质核杂岩的发育特征。根据井、震结合的方法,通过精细的构造解释,厘定了献县断层及其上盘的构造变形特征;利用凹陷内的钻井资料对献县凸起上发育地层的时代和岩性进行限定;结合区域上变质核杂岩的发育特征和形成背景,讨论了献县变质核杂岩的发育时间和成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呈弧形展布的献县断层具有主拆离断层的特征,断层上盘的饶阳凹陷南部残留有中元古界和下古生界,且凹陷内发育有数量众多、不同倾向的次级断层;献县凸起上发育的地层为太古宇-古元古界,岩性包括角闪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局部发育有花岗片麻岩。研究认为,献县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其形成时间为晚中生代(K1?),发育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大规模减薄的背景下,并以滚动枢纽模式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斑岩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机制,对该铜矿带南段日曲岩体开展了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两件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8.2±0.2)Ma、(38.8±0.2)Ma,为喜马拉雅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斑岩具有C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未经明显的地壳混染;源区残留相主要由角闪石、石榴子石、金红石组成,并经历了较弱的壳幔混合作用。研究表明,日曲岩体的形成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诱发妥坝-芒康左行走滑断裂活动有关,下地壳部分熔融及少量幔源物质的混入使斑岩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综合物探的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诟病的有效途径,城市强干扰环境下地下空间精准探测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以大西安西咸新区为研究区,采用钻孔揭露、实验测试、多参数地球物理测井、地面地球物理勘探组合方法开展了地下空间精准探测与建模研究。通过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获取了每层土体的多参数地球物理特征。结合钻孔揭露与实验测试资料,建立了基于钻孔资料的地面物探与测井校准与耦合,为地下空间地质结构模型赋予了物理属性。提出高密度电法、微动台阵观测和浅层地震勘探与多参数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相结合,可作为城市强干扰环境下地下空间物探工作的最优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7.
胶西北寺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寺庄金矿床位于胶东金矿集区焦家金矿田南部,是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沿NE向焦家断裂发育大规模的热液蚀变带,金矿体均产于这些蚀变带内。热液蚀变空间分带明显,距离焦家断裂由近到远向下盘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钾长石化蚀变带。时间上,钾长石化为成矿前蚀变,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叠加在钾长石化蚀变之上,为成矿期蚀变,伴随金矿化。质量平衡计算表明:钾长石化过程,主量元素SiO_2、Al_2O_3、Fe_2O_3、FeO、MgO、CaO、Na_2O、P_2O_5,成矿元素Au、Ag,亲铜元素As、Hg、Sb、Bi和稀土元素均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中迁出;而K_2O、MnO和Cu从流体中迁入玲珑黑云母花岗岩。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过程元素迁移行为高度相似,主量元素SiO_2、Fe_2O_3、FeO、MgO、CaO、K_2O、MnO,成矿元素Au、Ag,亲铜元素As、Hg、Cu、Sb、Bi和轻稀土元素均从流体中迁入钾长石化花岗岩,而主量元素Al_2O_3、Na_2O和重稀土元素均从钾长石化花岗岩中迁出。二长石温度计估算钾长石化蚀变形成的温度约为392~449℃。玲珑黑云母花岗岩(δEu=1.45)和钾长石化花岗岩(δEu=1.38)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绢英岩(δEu=0.97)和黄铁绢英岩(δEu=0.93)具有轻微的Eu负异常,指示钾长石化发生于相对氧化环境下,而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发生于相对还原环境下。综合分析表明,成矿前高温、氧化、碱性流体作用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形成大范围面状钾长石化蚀变;成矿期中低温、还原、弱酸性的流体与钾长石化花岗岩发生水岩反应,形成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在此过程中硫化作用引起金硫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8.
李婉珠  刘鹏  申巨波  王海潮 《地下水》2018,(5):26-27,39
以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乡地下水勘查为例,对该区域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含水岩组划分及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将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岩夹碎屑岩裂隙溶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五大类,富水性分级与区域地下水一致。根据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离基岩山区近的村庄可以采用引泉方式解决供水,而远离基岩山区的低山丘陵村庄人畜饮水集中供水水源可采用大口井廊道取水工程来解决。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来解决当地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9.
江南造山带东段皖南地区的历口群,通常被认为是Rodinia超大陆形成后的早期裂谷沉积,记录了扬子板块东南缘东段晋宁造山作用后皖南地区新元古代盆地演化。但迄今为止皖南新元古代地层同位素年代学数据仍比较欠缺,且对历口群缺乏典型剖面的沉积学研究,沉积物物源仍不清楚,制约了对扬子地块东南缘东段新元古代盆地演化的全面认识。因此,本文选取出露于江南造山带东段的镇头组和邓家组典型剖面,运用沉积学、地层学和锆石U-Pb年代学方法,系统分析历口群沉积相及其物源特征,认为历口群形成时代在820~760 Ma之间,镇头组形成于近岸水下扇环境,主要物源为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和与双桥山群岛弧岩浆活动有关的地区,邓家组形成于滨岸环境,主要物源来自于扬子板块内部,部分与南华系裂谷火山岩和双桥山群岛弧岩浆活动有关。本研究对新元古代江南次级盆地演化时限提供制约,为扬子地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格架的建立和盆地的重建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勘单位应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地勘单位目前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展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简称贯标,下同),建立健全质量体系,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地勘单位的现实意义。根据地勘工作及其成果的特点,将地勘工作划分为地质调查研究和勘查技术方法两大类,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模式,提出了贯标工作的几项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