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源地理大数据为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相互作用及动态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感知手段。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产生了多种地理大数据,并支持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城市内部的分异格局是城市研究和规划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社会感知数据提供了从"人-地-静-动"4个维度刻画城市分异格局的途径。梳理了不同类型大数据对于表达这4个维度特征的支持,并借鉴"生态位"模型,通过一个实例研究展示了集成多源数据量化城市空间分异特征的应用,最后讨论了相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PNT智能服务     
杨元喜  杨诚  任夏 《测绘学报》2021,50(8):1006-1012
定位导航定时(PNT)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智能PNT服务.智能PNT服务必须首先感知用户PNT服务需求,以及用户所处的相关环境,进而实现多源PNT信息智能集成、观测模型智能优化及多源PNT信息智能融合,最终实现PNT信息的智能推送.本文从PNT智能感知、智能模型、智能数据融合到智能服务各个环节论述"智能PNT"的关键技术,并分析其内涵;提出PNT信息智能集成的"可用性准则",PNT观测函数模型智能优化的"可靠性准则",PNT多源观测随机模型优化依据的"不确定性准则",多源PNT信息融合的"精确性准则",PNT服务的"高效性准则"及高动态用户的"连续性准则".分析认为,综合PNT是弹性PNT的基础,弹性PNT是智能PNT的基础,智能PNT是PNT服务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构建基础时空信息底板,是实现智慧城市内部多源、异构、海量数据间的关联与融合,保障各类智慧应用正常运转,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前提.文中提出"地楼房权人"多层次城市实体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地楼房权人"实体建库、城市多源信息关联融合的业务框架,并通过应用展望,从教育学位配置和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举例说明基于"地楼房权人"实体模型的多源信息关联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地楼房权人"等城市实体数据,并基于此关联集成各类城市数据,最终形成面向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基础时空信息底板,将为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黄亚博  廖顺宝 《遥感学报》2017,21(5):757-766
随着遥感数据获取能力的不断增强,自动化程度已经成为大尺度遥感土地覆被分类面临的关键问题。然而,现有训练样本的人工选取方法成为制约土地覆被分类自动化的瓶颈。本文以河南、贵州两省为研究区,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覆被样本自动提取方法,以构建适用于大尺度的土地覆被自动分类。首先,以201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CHINALC和30 m分辨率全球土地覆被数据Globle Land30为样本数据源;然后,利用空间一致性分析及异质性分析确定样本初选区域;最后,通过样本提纯去除无效样本。结果表明:(1)应用多源数据的土地覆被样本自动提取方法获得的分类产品总体分类精度高于人工样本提取方法制作的全球土地覆被产品MCD12Q1。(2)与单源样本自动提取方法相比,应用多源数据的土地覆被样本自动提取方法,可获得更好的分类稳定性。综上,多源数据的土地覆被样本自动提取方法可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升土地覆被分类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在水利工程监测的工作中,随着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发展渗透,带来了愈发多样及更高精度的数据源,对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进行有效整合,是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实现大坝监测快速处理与反应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研究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大坝监测技术,根据数据类型和内容的差异,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框架,研究多源数据融合及应用方向,消除信息孤岛,打通信息壁垒,提高多源异构数据感知及利用效率。为大坝监测管理工作探索了更加方便的信息感知汇集、数据分析处理等新的手段及方向,为相关工程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冯准准  程晓  康婧  惠凤鸣  刘岩  程铖  王芳  王显威  赵晨  赵硕  陈廷彪 《遥感学报》2013,(2):410-422,399,409
美国NASA于2009年启动的IceBridge"冰桥"科学计划利用航空平台搭载的多源遥感传感器已在极区获取了连续的、高质量的观测资料。本文从多源航空遥感传感器及其采集数据的角度,对冰桥(IceBridge)科学计划做了详细介绍。其航空平台搭载的遥感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数字相机、激光雷达、雷达、重力以及辅助设备5类。本文又从冰雪3维立体制图、冰盖高程变化监测与物质平衡估算、海冰厚度与分布时空变化探测、卫星遥感校正与验证等4个方面对冰桥极地多源航空遥感数据的应用研究做了展望。冰桥科学计划将会大大促进人类对于气候变暖背景下两极所发生变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前期对成渝地区城市扩展监测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利用多源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城市扩展监测的方法,并优化了多源夜间灯光数据整合过程中拟合样本选取的方法.本文利用2004—2018年成渝地区多源夜间灯光数据进行示范应用,围绕夜间灯光总量、夜光标准差椭圆和首位度等指标,开展了成渝地区近15年城市扩展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整合后的多源夜间灯光数据一致性明显上升,可提高宏观尺度上长时间序列的城市扩展监测的可靠性;近15年,成渝地区"成都-重庆"双核发展趋势增强,重心逐渐东移,建成区夜间灯光总增长率超过154%.  相似文献   

8.
不动产登记工作是对以往分散在各个部门登记工作的集中整合,不动产权籍数据的采集、使用及存储,展现出特有的"多规性"和"多源性"。为了满足不动产权籍管理的需要,就要求通过不动产权籍调查所建立的不动产权籍数据库实现"多规多源"数据快速、安全、有效的存储并实时更新。据此,在对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的"多规多源"数据特征及对时空数据更新模型比较分析基础上,为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对"多规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存储的技术方法及基于基态修正的时空数据更新模型,并在连云港市不动产权籍管理系统建设中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面向智慧城市信息获取与综合服务需求,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可视化表达,实现泛在网络下的信息共享、智能服务,解决智能感知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融合、共享、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深圳大学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及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是新组建的实验室,研究领域为时空数据挖掘、多传感器集成测绘新技术、海岸带测绘及海岸带遥感和应用,以及位置服务与智能交通等;研究思路是将空间信息智能感知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多源时空数据快速获取以及时空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并与地理信息服务相结合,应用于位置服  相似文献   

11.
《测绘》2021,(2)
本文结合"天地图"数据整合的实际,对"天地图"数据融合中POI融合的技术流程、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多源空间数据POI数据快速准确的融合,可以为以后其他多源空间POI数据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成为卫星遥感数据大国,但是在多源异构海量遥感数据的系统建设和技术研发方面,现行的遥感数据存储、处理以及服务技术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式,设计了一套"空间-属性-体化"的多源异构卫星数据标准化数据结构,开发了多源异构卫星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原型系统,实现了多源异构卫星数据的自动化入库、统一查询检索和多样化处理等功能,为多源异构卫星影像数据及其辅助元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8·8"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应急测绘保障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探索利用多源多途径方法,快速获取九寨沟核心景区多源灾情地理信息数据,开展相关数据的融合应用。实践证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应急测绘保障工作中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利用精度,而且可以快速提高应急保障数据的使用效率和用途。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还可为指挥决策等部门的灾情侦查、灾害调查、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内容丰富、多维支撑的决策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江威 《测绘学报》2023,(2):347-347
陆表水体是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治理及洪水应急监测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多源卫星遥感为研制陆表水体产品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论文首先对目前陆表水体制图产品和方法进行总结,构建全球地表水体产品验证样本集,分析评估全球中高分辨率陆表水体产品制图精度,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大数据平台开展2000年和2018年中国区域陆表水体频率产品研制,提出了针对多源国产中高分辨率陆表水体智能提取方法,分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区域陆表水体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仕峰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0):19-21,25
针对时空大数据多来源、多粒度、多模态、海量和时空关联复杂等特点,建立了一套涵盖"源数据获取-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全过程的多源异构数据时空融合的技术路线,重点研究了多源异构数据汇集和时空数据融合技术,建立了相关的技术体系和软件工具,结合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实践开展了诸多应用,可为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建设提供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龚健雅  许越  胡翔云  姜良存  张觅 《测绘学报》2021,50(8):1013-1022
我国遥感对地观测等项目顺利实施,获取了大量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信息量丰富的遥感数据.但遥感影像智能化自动处理技术发展仍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区域/全球大范围地物信息快速提取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显著提高了影像特征提取成效,但由于所使用的深度学习样本数量和类型有限,对于多源遥感影像的自动解译能力仍然不足.本文面向大范围多源遥感影像地物信息智能解译需求,在分析现有样本集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样本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样本协同采集与共享服务框架.本文将为多源遥感影像样本库建设提供参考,为大范围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物联网信息获取、传输与交换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开发了面向智慧城市的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了海量多源空间目标的地理位置及状态信息的实时获取、海量数据云存储和服务分发,可满足智慧城市多源信息实时感知获取的需求。通过车联网的实例应用,证明了该平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南美洲湿地面积广且类型多样,但湿地制图相关研究匮乏,通过遥感手段可为南美洲全域湿地制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本研究依托GEE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面向南美洲湿地提出一种多源多特征集成的湿地制图方法。研究选取南美洲典型湿地地区为研究区,首先利用已有土地覆盖数据集提出一种有效的湿地样本采集流程以保证样本质量,其次结合哨兵1号、哨兵2号和SRTM数据构建多源特征集合,并基于随机森林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RF_RFE)进行特征优选,构建不同特征组合方案对比多源特征对湿地分类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研究区湿地进行分类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样本采集方案可有效提高样本质量,多源特征集合能够提升湿地分类精度,特征优选能够减少特征冗余并提升分类精度。研究区分类总体精度为85.62%,Kappa系数为0.8333,其中湿地类别的精度最低为69.85%,最高为95.18%。  相似文献   

19.
针对遥感数据具有多源化且数据量大等特征,同时缺乏统一的空间组织框架,对于数据间空间关联关系建立存在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全球剖分网格的多源遥感数据空间关联模型解决方法:首先采用GeoSOT剖分框架对多源遥感数据进行统一组织与管理,然后根据提出的"网格-数据块-数据"的三层组织概念模型,建立基于全球剖分网格的多源遥感数据空间关联模型;最后进行关联影像的表达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源遥感数据的结构化组织,有效建立了多源遥感数据的空间关联,并与传统的坐标系统建立对比分析,提高了数据利用的应用效能,整体上促进了遥感数据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多源空间数据尺度集成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在空间尺度上集成统一的过程,是空间数据集成的研究难题之一。针对多源空间数据尺度集成问题,在自然法则的基础上,提出将视距作为空间尺度集成的标准,并深入探索了视距与比率尺度、级别尺度的转换方法,并以"对象-空间形态-样式"3层数据结构管理存储多尺度集成数据。实验结果表明:①以视距作为多源数据空间尺度集成的标准是符合认知规律的;②利用视距进行多源空间数据尺度集成是解决多主题、多尺度GIS数据集成与管理的有效方法;③多源数据空间尺度集成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需要空间尺度转换、多尺度空间数据索引等关键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