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海洋温度场数据在数据和模型共享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Web Service技术,提出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海洋温度数据与应用模型封装为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多源海洋温度场数据时空过程可视化应用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多源海洋温度数据动态集成与远程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海洋温度数据的透明的Web应用,实现了基于网络对多源海洋温度场数据的集成与交互式时空过程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当前海洋Argo观测数据在数据和模型共享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Web Service技术,提出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海洋Argo数据与应用模型封装为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多源海洋Argo数据集成与可视化应用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多源海洋Argo数据动态集成与远程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海洋Argo数据的透明的Web应用,实现了基于网络对多源海洋Argo数据的集成与交互式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地质和巷道独立建模给矿井灾害救援带来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面模型的多层3维地质与巷道集成模型,并结合可视化技术为救援决策提供可视化的技术支持.研究了复杂地质体的3维模型和巷道3维模型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基于多层3维地质建模及基于巷道断面构建3维巷道模型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3维巷道网络的弧一节点模型与地层岩性、节点相互关联的拓扑关系,实现了二者的集成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式路径搜索的A'算法,实现了应急救援路线的智能快速选择.这种集3维地质模型、巷道模型为一体的可视化系统对于矿井的事故救援或定位事故发生地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测绘文摘》2012,(3):40-42
正CH20121436基于Web服务的多源Argo数据共享与可视化应用研究=Multisource Argo Data Sharing and Visualization Based on Web Service/杨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建郑,杜云艳,肖如林//测绘科学.-2011,36(5).-62~64分析了当前海洋Argo观测数据在数据和模型共享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WebService技术,提出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海洋Argo数据与应用模型封装为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多源海洋Argo数据集成与可视化应用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多源海洋Argo数据动态集成与远程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海洋Argo数据的透明的Web应用,实现了基于网络对多源海洋Argo数据的集成与交互式可视化表达。图6参8  相似文献   

5.
面向地上下无缝集成建模的新一代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上下无缝集成三维建模是新一代3DGIS的主要标志,地上下无缝集成建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三维空间建模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目标层次与功能需求及三维空间模型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地上下集成建模的两个层次和无缝集成的基本原理;阐述以CD-TIN为纽带、以BRep-TIN-GTP为核心、以三层混合模型为成份的地上下集成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结构与典型逻辑关系。并结合城市与矿山应用,介绍该集成模型在GeoMo3D系统中初步实现后的可视化效果。同时,指出了与地上下集成建模相关的近年3DGIS的主要攻关方向和重点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6.
赫春晓  吕志慧  陈超 《测绘科学》2015,40(7):131-135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数字矿山中应用不足的现状,文章以实现露采矿山的三维可视化及空间分析为目标,研究了矿山点云TIN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基于离散平均曲率的边折叠简化算法,得到了能快速流畅浏览且保留较多特征的矿山模型,最后给出了模型的基础空间分析功能的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通过整合3维GIS,虚拟现实技术和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为电网实现3维可视化提出一个技术机构,它可以从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等多种角度实现电网的3维可视化。论文阐述了该系统的技术架构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如合成建模、可视化仿真、信息集成、可视化,为电网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3维可视化提出一种建设思路,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本文以ERDAS IMAGINE软件为基础,利用Arc GIS软件将该地形图的高程数据转换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影像的几何校正后,将DEM影像与该区域的多光谱影像图进行叠加,从而实现了三维地形的可视化。几何校正后的三维地形真实感更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应用,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冯晶  蒋胜平  郑坤 《测绘科学》2014,(5):134-138
针对三维矿山巷道点云数据的可视化效果问题,本文根据三维海量数据的可视化建模思想,提出基于扩展性四叉树、顾及可视化效果的点云数据多分辨率模型及其数据组织方式,详细研究了多分辨率LOD的细节选择算法;并基于VS2005和MapGIS TDE实现了利用一个点云数据图层插件对该模型进行显示,该方法能快速建模,满足三维矿山巷道点云数据的可视化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地质和巷道独立建模给矿井灾害救援带来的问题,建立了基于面模型的多层3维地质与巷道集成模型,并结合可视化技术为救援决策提供可视化的技术支持。研究了复杂地质体的3维模型和巷道3维模型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基于多层3维地质建模及基于巷道断面构建3维巷道模型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3维巷道网络的弧-节点模型与地层岩性、节点相互关联的拓扑关系,实现了二者的集成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式路径搜索的A~*算法,实现了应急救援路线的智能快速选择。这种集3维地质模型、巷道模型为一体的可视化系统对于矿井的事故救援或定位事故发生地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探索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GIS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模式.本文利用GIS技术构建数字化工厂空间信息可视化集成平台系统,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支撑企业生产管控、能源管理、HSE管理、供应链管理、设备管理、运营决策六大核心业务域.基于GIS技术实现了工厂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到运营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新业务应用模式,研究了通过企业集成总线将GIS平台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进行无缝集成的技术路线.以基于SuperMap GIS开发的三维工艺仿真GIS系统与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系统集成为例,实现了GIS平台与企业应用系统之间的双向调用.验证了该技术在解决异构系统集成问题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为GIS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孙庆珍  董晓马  任忠斌 《测绘科学》2011,36(1):24-25,142
本文针对目前城市环境中大气污染扩散的可视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大气点源扩散模型和GIS技术相集成的方法对点源污染扩散的可视化问题进行了探索。在研究中,首先在总体上介绍了点源扩散模型和GIS技术的集成框架,然后描述了大气点源扩散模型可视化实现的方法和过程,并给出了典型条件下的可视化结果图,它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大气点源扩散的动态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于海量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管理、应用分析以及可视化的系统GeoDEMDB,采用部件对象模型技术,实现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大范围三维场景漫游的集成,并提供了灵活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研究现状分析,提出了利用SuperMap SDX+空间数据引擎的数据直接访问模式来实现多源图像情报空间数据集成的构想;设计了空间数据库的多源图像情报内容体系结构,构建了多源图像情报空间数据的存储模式和集成管理模型;研究了组件式GIS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分析了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的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源图像情报空间数据集成应用技术方案框架结构,最后开发了原型系统,验证了本文理论的合理性.研究成果较好地实现了多来源多影像格式和多情报样式的空间数据集成,并基于数据集成进行了目标图像情报查询、对比辅助判读和目标专题制图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3维虚拟校园建设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维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可视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本文选取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研究对象,集成机载式和地基固定式激光雷达(LiDAR)作为建筑物3维建模基准,辅以航空遥感影像、地形底图CAD图件等多源数据实现校园场景的多层次精准表达。同时,通过3维虚拟平台和可视化编程工具整合各类地物模型,实现3维虚拟校园可视化发布。该研究技术路线3维虚拟实现效果良好,对于虚拟现实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合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业务工作需求,本文充分利用实景三维技术快速灵活、低成本、高精度地构建三维场景模型的优势,着重介绍了三维实景技术在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的应用技术方法与路线,通过分析阐述监测的具体实施流程,为露天矿山精细化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将GIS技术与环境模型相结合,集成应用于大气污染扩散评价中,不仅发挥了GIS强大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功能,也能将环境模型的分析预测功能直观应用于对各类污染源的宏观与微观模拟表达,实现了对大气污染扩散评价的可视化管理,为工程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方案。基于ArcEngine组件和.Net集成开发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评价系统,实现了电子地图管理、大气污染扩散模拟、污染源评价及空气质量评价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了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处理的优势,实现了对大气污染源的可视化管理,从而为相关应用决策机构提供了一套面向应用、操作灵活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评价专业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矿山可视化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计算可视化和体视化技术等,对矿山可视化技术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基于普通数码影像的矿山三维可视化技术。首先将检校后的数码相机以物方控制的单模型摄影方式对目标拍摄,取得原始影像并逐一校正;然后自动进行像对定向、立体匹配,采集影像点云;最后根据影像匹配点云三维建模,并依据前期地形数据、终采境界设计图、地质勘察数据对露采矿山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实现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20.
矿山可视化技术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矿山可视化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计算可视化和体视化技术等,对矿山可视化技术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