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满足天地图·南昌数据现势性和准确性的需求,提出了天地图·南昌数据融合解决方案。本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天地图·南昌数据融合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天地图·南昌市级节点数据与省级节点数据、国家导航数据的融合工作,实现了矢量、影像以及地名地址三大类数据的融合更新,从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准确、权威、时效性好的地理信息服务,不断深化和拓展天地图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2.
《测绘》2019,(4)
为方便多源综合地理数据的共享及综合查询而建立了"天地图"国家地理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本文针对不同数据节点、不同精度及不同模型的地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矢量融合、地名地址与兴趣点融合及影像融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天地图"数据融合的内容和方法,为多部门、跨地区、跨行业之间的地理信息查询、交换、共享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基础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监测地理国情,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工作的拓展和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汶川地震核心灾区人文经济专题数据分析为切入点,以满足省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了相应的人口信息融合方法,分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人口数据动态获取、综合分析及其成果表达,以期初步形成区域的地理国情监测人文经济数据融合方法,为全面开展四川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拓展测绘服务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人们对地理空间数据迫切需求,介绍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产生的管理与技术原因及其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和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是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本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方法.最后,讨论了地理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以及通过地理要素语义融合消除地理要素数据描述和属性差异的矢量数据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源地理矢量空间数据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灿  汪齐松 《测绘通报》2019,(12):112-115
随着地理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与多个行业领域日益深度融合,产生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多源丰富的空间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作用的同时,其异构性也给数据共享和应用带来了问题与挑战。针对地理空间数据多源、异构、不一致性的现状及特点,本文提出了数据库模式融合与数据库实例融合为一体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流程与方法,并以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普查等实例数据进行了分析,为多源空间数据共享与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福建省1∶10 000核心要素与天地图国家主节点数据研究,分析天地图国家主节点与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现状,结合天地图数据融合的技术要求,充分考虑融合与共享,设计了福建省1∶10 000核心要素与国家天地图数据融合的总体流程,并分要素阐述处理要求,有效解决了多源多尺度异构数据的融合问题,该技术已经在天地图·福建数据融合项目中得到了应用,为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参与国家天地图数据融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海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阐述了数据库系统建设中图库一体化、数据质检入库以及数据动态更新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全面描述了海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思路与技术方法,为其他数字城市或数字省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域数字化用地现状图是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考核评估城市发展与规划实施的重要参照.为解决高精度数字化用地现状图快速编制,对多源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多源空间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通过基础地理数据、国土规划审批成果数据、各类调查数据的融合实践,探讨了快速编制高精度数字化地现状图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国民经济和城市大数据建设,城市政府各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但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采用地图基准不同、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导致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数据难以融合、共享.通过对常熟市委办局各类多源矢量数据整合更新技术流程的研究,实现了统一的城市多源矢量电子地图更新,为常熟市地理信息规范化共享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蕴含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政治等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大数据资源的快速增长以及数据挖掘和地理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为高效、智能化的地名信息获取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针对非结构化和结构化大数据资源的特点,重点探讨了文本中地名名称、时间和空间位置等地名信息获取方法和多源地名数据库语义融合方法,分析了地名信息在科学研究、智慧城市和大众化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人们对地理空间数据迫切需求,介绍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产生的管理与技术原因及其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和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是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本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方法。最后,讨论了地理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以及通过地理要素语义融合消除地理要素数据描述和属性差异的矢量数据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应用现状,提出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概念,开展基于框架数据的制图与可视化表达技术及数据更新机制研究,生产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地理信息产品,促进基础地理信息在各行业更加深入应用,为提高北京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奠定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3.
OSM作为开源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与传统的人工实地测量、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获取道路网信息的方法相比,成本更加低廉、获取更加方便,在基础地理信息道路网更新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郑州城区的基础地理信息道路数据和OSM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的问题,探索了基于OSM数据更新道路的流程和方法,研究了同名实体匹配、道路变化检测等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更新基础地理信息道路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其中省级基础地理实体改造与建库是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遵循自然资源部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湖南省的地理实体分级分类标准规范,融合1∶1万基础地理信息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年度变更等多源数据,以地理实体编码为统一标识符,提出了基于知识-规则的省级地理实体多源数据融合转换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存量数据,实现了省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的标准化改造,避免了重复生产的资源浪费,极大地提高了基础地理实体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基础地理实体在行业中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面向浙江省现有省级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与海洋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开展数据融合这一问题,剖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数据特征差异性,提出了基于空间相似性的同名实体匹配方法和基于数据特征的要素融合方法,以辅助实现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的无缝融合。基于上述方法,在浙江省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研发了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融合工具,并进行了试生产,建立了相适宜的数据融合技术路线,为最终建立陆海一体的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库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和宝贵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矢量地形图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数字城市空间基础数据建设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初步探讨了外业南方Cass6.1地形数据与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之间的异同,给出了解决方法,并应用于实际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哈尔滨市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项目及"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调查"项目所获取的地名地址数据,通过研究该类数据的概念模型、基本属性项,以及几何表达规则,阐述"天地图"市级节点地名地址数据的建设、获取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整合国家、省、市各级节点的数据资源,提高天地图·辽宁数据的现势性、精细性和全面性,全面丰富数据内容,拓展天地图辽宁的应用,把天地图辽宁打造成为辽宁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高效、标准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天地图·嘉兴"省市级与市县级电子地图分级节点数据融合实施的必要性与实现方法,介绍了分级节点电子地图数据融合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流程,可为天地图其他城市级节点电子地图数据融合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目标、途径和方法、驱动力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问题,从如何认识地理信息产业和大数据入手,提出大数据的时空观和时空大数据的理论;针对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问题,提出时空大数据平台理论和“通用时空大数据平台+”模式,通过军民融合实现时空大数据产业化,使之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版;针对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提出构建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技术体制和技术方法,探讨从基础研究起步的时空大数据产业化之路,构建由硬件产品、软件产品、软硬件集成产品和各类(种)数据产品组成的时空大数据产品体系;针对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问题,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并分析人工智能的算法、数据和计算能力三要素在时空大数据产业化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