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研究基于图像的三维全景构建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基于实景图像色分技术的三维全景展示方法。该方法依据人体视觉差异,通过在顶视CAD图上标定一维用于描述实景图像层次的信息,重构全景图中各像素点的深度,自动生成全景图视觉偏移,运用色分法分离图片色彩通道实现立体显示。最后利用Flash3D设计引擎,实现三维全景展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图像的三维全景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基于深度影像绘图(DIBR)的三维全景展示方法。该方法在二维视图中定义一维用于描述实景图像层次的信息,通过对全区域进行深度指派,重构全景图中各像素点的深度,自动生成全景图视觉偏移,形成左右影像;并利用Flex3D设计引擎,实现了华清池景区的三维全景展示。  相似文献   

3.
720°全景技术当前广泛应用于城市街景、校园环境、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等虚拟展示,因其交互体验逼真、制作成本低廉而备受关注.本文对基于OpenCV和OpenGL的720°全景场景构建关键技术及原理进行了剖析,并利用普通数码相机拍摄获取的相片,完成了全景图的拼接和观察场景的构建,较好地实现了场景的720°全景浏览.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景图的增强地理现实平台是一种新的空间认知工具,研究其空间认知问题是进行技术研究的基础。文中介绍全景图增强地理现实的主要技术流程和优势;阐述基于全景图增强地理现实进行空间认知的基础模型;分析全景图和地理信息数据的信息匹配问题,包括比例尺和位置匹配两个方面;介绍地理信息在全景图像上的表达方式,重点解决增强目标和属性信息的选择问题;最后通过与街景地图、虚拟现实平台进行空间认知比较,得出全景图增强地理现实平台的有效性和主要适用范围,表明该平台具有独特的空间认知优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移动互联网现有硬件性能不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全景地图切片技术。首先将全景图投影到立方体的六个面上,然后分级裁切全景图,形成多级切片金字塔。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全景图的加载显示速度,很好地满足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6.
车森  杨辉  葛磊  陈晓慧 《测绘工程》2021,30(5):38-42
针对目前三维模型构建工作量大与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并实现全景漫游制作方法,并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鉴于Kprano良好的扩展性,文中选择Krpano作为全景漫游的制作工具,详细介绍全景漫游数据预处理及制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三维地图上同步场景点位置和雷达扇面的形状和位置,达到全景漫游与地图联动的效果,然后通过全景图上标记点位置投影到实际三维模型上,实现在全景图上距离和面积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测绘》2019,(5)
针对当前防灾减灾平台中存在多源异构信息集成困难、运行速度慢、展示效果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灾情信息可视化应急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重建技术、快速可视化等技术集成了多源异构应急数据,实现了三维灾害场景的快速构建。同时制作了针对灾情信息的空间分析工具,通过功能组合可实现灾情的地理分析,并支持多源、多期、异构、海量灾情信息的有效分析、管理及三维可视化。实践证明,该平台可为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预防、评估、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全景图进行地理现实增强的构造方法,根据空间认知的规律分析了全景图中增强目标的确定、待增强属性信息的选择、地理空间信息到全景图的空间定位、信息表达模式等4个关键技术,结合实例构建说明了基于全景图进行地理现实增强的主要流程和预期效果,可为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突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无人机全景图配准算法,处理过程包括局部配准和全局配准两个步骤。实验表明,本文采用的局部配准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匹配精度,全局配准也有效避免了全景图中的扭曲现象,最终得到了合格、精美的无人机全景拼接影像。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虚拟旅游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旅游景区网站建立三维全景虚拟展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旅游三维全景导游系统所涉及的GIS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全景技术,介绍了旅游三维全景导游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问题,并最终设计和实现了基于GIS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三维全景导游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与变化分析是检测地球表面变化的重要方法,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应用广泛。合成孔径雷达(SAR)可以穿透云层,实现洪水期的对地观测,但侧视成像会随地形起伏产生叠掩、阴影等现象。DEM可以提供地面点的高程信息,反映地形的起伏变化,但无法提供地物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遥感影像、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变化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12.
华蓥山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及面积大且区内降雨量丰富,建立相应的区域预警系统,可以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选择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将其量化,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区域内已划分各单元格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值,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地区实时监测降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降雨量引发地质灾害的概率值。依托MapGIS平台分析生成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降雨量危险性分级图和预警等级图,并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13.
丁国章  徐敬海  张云鹏 《测绘科学》2012,37(5):167-169,186
为满足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的需要,本文利用ArcGIS Mobile技术,基于PDA设计和开发了移动地震灾情速报系统。结合地震灾情速报工作的特殊性,设计出灾情速报基础空间数据库,实现了灾情信息编辑、灾情区域绘制、灾情速报员GPS定位、灾情同步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位于三峡库区的秭归县为研究区,选择国产2 m全色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地质灾害范围信息提取,选用国产HJ-1A/B CCD数据提取NDVI、土地利用分类、土壤含水量等动态地质灾害致灾因子,结合坡度、坡向、降水量、沟壑密度等静态因子,采用单因素叠加的信息量模型进行了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对利用国产遥感数据进行区域地质灾害信息提取和评价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线特征的鱼眼图像与地面激光雷达点云配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激光扫描数据(LiDAR)与全景图像进行联合分析在虚拟场景建设、文化遗迹保护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将全景图像在其视点与LiDAR点云对齐是开展两种数据联合分析的基础,但需要克服数据维度差异转换和特征匹配的困难。本文提出了基于线特征的半自动配准方法纠正图像,将鱼眼图像和LiDAR点云投影为透视成像的柱面全景图像,采用Hough变换提取图像直线特征,并利用修正迭代Hough变换方法,实现在鱼眼全景图像视点约束下与离散激光点云的三维对齐。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较少的人工干预下实现二维到三维数据对齐。  相似文献   

16.
曾凡洋  钟若飞  宋杨  任苗 《遥感学报》2014,18(6):1230-1236
全景相机车载移动系统可以获取带有精确位置和姿态信息的序列全景影像,针对该影像数据,提出一种构建全景核线影像的方法,描述了在球面全景模型下构建全景影像之间核线几何约束的过程,并推导出具体的公式,然后在两张全景核线影像之间使用SIFT算法匹配同名点,最后根据摄影中心、像点、物点3点共线的原理,推导出全景影像的共线公式,利用前方交会的原理计算出物点的空间3维坐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降低全景影像匹配的难度,提高匹配点数量和精度,适用于实现基于全景影像的量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Terrestrial Linear Array CCD-based panoramic cameras have been used for purely imaging purposes, but they also have a high potential for use in high accuracy measurement applications. The imaging geometry and the high information content of those images make them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quantitative image analysis. For that a particular sensor model has to be established and the inherent accuracy potential has to be investigated. We developed a sensor model for terrestrial Linear Array-based panoramic cameras by means of a modified bundle adjustment with additional parameters, which models substantial deviations of a real camera from the ideal one. We used 3D straight-line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to tie points to conduct a full calibration and orientation without control point information. Due to the similarity of the operation of laser scanners to panoramic cameras the sensor model of the panoramic cameras was extended for the self-calibration of laser scanners. We present the joint sensor model for panoramic cameras and laser scanners and the results of self-calibration, which indicate a subpixel accuracy level for such highly dynamic systems.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e systems’ accuracy of two typical panoramic cameras in 3D point positioning, using both a minimal number of control points and a free network adjustment. With these new panoramic imaging devices we have additional powerful sensors for image recording and efficient 3D object modeling.  相似文献   

18.
在汶川-芦山两次强震作用下,先天脆弱与高风险并存的山区县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理单元。针对灾区地理信息离散度高、可变参数多、收集难度大等现状,选取雅安芦山"4·20"地震重灾区宝兴县为实证研究区,应用3S技术,基于信息数据库逻辑设计原理,构建了震后统一投影坐标系统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介绍了数据库的应用:叠加分析、专题图可视化。灾区宝兴县震后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集成化,通过数据库支撑下的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可为灾区重建规划选址和灾害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场景的全景影像拼接过程中,易出现行人运动目标引起的“鬼影”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顾及行人的室内全景影像拼接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对整幅影像进行逐像素目标级分割,保持行人目标的完整性,并结合重匹配、显著度检测等对运动类型进行判定,生成带权的运动区域掩膜,结合灰度、梯度差及纹理复杂度等特征,融入基于图割算法的拼接线检测能量方程中,对行人区域进行补偿,最终生成背景干净、无“鬼影”的全景影像。  相似文献   

20.
针对灾后水中悬浮物质增多和高含水量农作物导致常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缨帽变换的农田洪水淹没范围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对灾前、灾后遥感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其次,通过缨帽变换获取绿度分量和湿度分量;然后,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湿度分量进行分割,结合绿度分量提取水体信息;最后,叠加农田矢量数据,确定农田洪水淹没范围。以湖南省岳阳市及其附近区域为研究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边界清晰,范围准确,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0.97和0.90。该研究能够为农田灾损评估、洪涝灾害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