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的门户提起印度,人们总爱把它同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联系起来,唐僧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前往的西天,指的不就是这个国家吗?真是三生有幸。去年底,我随海军“郑和”号训练舰出访南亚四国,得以亲临这片西天乐土!我作为随舰记者,一靠码头就先行下舰抢镜头,不料竟成为中国海军从海上踏上印度国土的第一人。我脚下的这片土地叫孟买,  相似文献   

2.
郑和于1405~1433年的28年间七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航行29.6万千米,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地理大发现"要早将近一个世纪。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评价郑  相似文献   

3.
直到前往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讲学时,我才第一次听到“郑和”这个名字。当时,我刚作完题为《欧洲人的航海与地理大发现》的报告,一名学生凑上前来告诉我,古代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航海家,他叫郑和,是明朝的宦官。“郑和下过西洋,”这名学生显然在用中国人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我说这番话,“他到过许多地方,有印度、阿拉伯,还有非  相似文献   

4.
公元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至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近三十年间,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今南太平洋、印度洋一带),访问了亚非两洲四十多个国家,在我国航海史和对外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郑和下西洋,执行了“不称霸”的正确路线,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当今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印度海军是印度洋地区最强大的海军,其海军力量位居世界海军前列。最近一个时期,印度加快了海军建设的步伐,将势力范围向南中国海扩展,妄想在21世纪成为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并驾齐驱的海军强国,称霸亚洲。一、抛出新海军战咯构想,“霸心”毕露印度是印度洋地区最大的国家,作为南亚次大陆的主体,既是东南亚与西南亚的陆上交通要冲,又是中亚抵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具有得  相似文献   

6.
凡军舰都有舰名和舷号,中国军舰的舷号一般都在三位数以上,但只有一艘舰例外,她就是以郑和为舰名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远洋航海训练舰,其舷号只有两位数——81,人称八一舰。今年“八一”前夕,这艘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在第38次破浪远航中度过了7岁生日,至此,她已14次南下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行12万余海里,几乎等于绕地球6圈!她的履历表中,不仅有  相似文献   

7.
海洋三字经     
七、古中国杭海早览世界中世纪航海业即崛起哥伦布作远航首横渡大西洋历艰险到美洲喜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非洲过“好望”至印度首开辟新航路印度洋变通途麦哲伦环球行地圆说得印证最大洋他命名无风浪称“太平”两极地最神秘探险者勇相继有南森娜威人探北极众岛群靠海冰巧引牵辟航线北极圈阿蒙森赴南极遭挫折不泄气绕冰山涉冰川登极点捷足先斯科特步后尘雪暴中蒙不幸其毅力实可钦南极史垂青名古中国航海早探海路领风骚秦赢政求不老命徐福觅仙草童男女三千整涉大海到旦本唐鉴真六东渡累失败终无悔播文化传佛经中日间交往深明郑和下西洋共七度创…  相似文献   

8.
这一行船队乘风破浪、历经艰难,经过5个月的航行,终于来到了大西洋中部的英属圣赫勒拿岛湾海域。当时一支葡萄牙武装军队正在附近海面巡航,当他们航行到圣赫勒拿岛湾附近时,葡萄牙海军瞧见正在海面航行的荷兰船队。葡萄牙海军将领一眼就瞧出,这支船队是远航归来。  相似文献   

9.
谁控制了印度洋,印度的自由就只能听命于谁。因此,印度海上战略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成为海权国,足以独立地在安危攸关的海上捍卫本国的利益,从而执牛耳于印度洋。——潘尼迦 1950年,印度海军在“英国皇家印度海军”的基础上独立组建时,只有一万多名海军人员,20余艘陈旧的英制小型舰艇。经过40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印度海军已一跃成为印度洋沿岸国家中规模最大的海军,也是世界较强的海军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57年8月,为庆祝建军30周年,展示人民海军近10年的建设成就,初具规模的人民海军全面亮相胶州湾——举行首次海上大阅兵。深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毛泽东主席对此非常美心,他提前近一个月就兴匆匆赶到青岛。到青岛后,在海滨“八大关”附近原德国人建造的“提督楼”接见了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萧劲光首先向毛主席扼要地汇报了海军青岛基地的建设和这次海上阅兵的准备情  相似文献   

11.
早在60年代,印度政府就确立重点发展军事力量的政策,但是,海军力量发展并不快。近十多年来,印度政府调整了发展军事力量的方向,把发展重点转向海洋,特别注重发展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以其达到称雄南亚,控制印度洋的战略目的。今天的印度海军今天,印度已建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海军力量。这支海军力量拥有航空母舰2艘(“维克兰特”号和“维拉特”号);潜艇20艘(基洛级潜艇8艘,209级潜艇4艘,F 级潜艇8艘);大中型水面舰艇50余艘,其它舰艇100  相似文献   

12.
1970年5月末,正当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狂潮叠起之际,红都北京,又一颗将星陨落大地——爱国将领张学良的胞弟、人民海军的好参谋长张学思将军蒙受不白之冤,含恨九泉!张学思将军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曾几次在和海军人员谈话中提及此事,他非常痛心地说“张学思是个精通海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的参谋长,现在死了,海军少了一位难得的将才,真可惜呀!”历史匆匆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当笔者重新翻阅  相似文献   

13.
500多年前的1405年7月11日,明朝有个叫郑和的宦官开始了七下西洋的航行。2000年7月11日,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从郑和当年起航的江苏刘家港出发,开始重走郑和路的第一阶段征程。一位身处21世纪的记者,不关注当下纷繁的新闻时事,跑去造访一个5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而且,也只不过是一个炫耀皇威的明朝太监!何至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0月15日至12月14日,由大连舰艇学院院长陈庆季少将率领的“郑和”号训练舰,沿着5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航路,对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泰王国进行了友好访问。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个历时60天、航行1.2万海里、单舰跨越两大洋的远航出访活动,所见所闻至今记忆犹新。礼节·英语·知识面·素质南亚四国军队十分讲究礼节礼貌。一次,我们在依山傍湖的孟加拉卡布台训练中心参观游览,路遇一群正在拔草的士兵,我们本不想惊动他们,可他们老远就停下手中的活,原地立正向我们敬礼。又一次,我们乘坐  相似文献   

15.
主编手记     
9月转眼就到了,秋天不远了。北京又将迎来一个短暂的金灿灿的季节。8月初,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纪念郑和下西洋海洋科技暨航海”夏令营在三亚开营。8月5日下午17时许,全体营员在海军榆林基地乘船向西沙永兴岛进发。永兴岛距离陆地180海里,而西沙距离所有夏令营成员心中的距离又何止180海里。  相似文献   

16.
好望角是位于非洲大陆南端的一个岬角,它原先不叫这个名字,而叫“风暴角”。1486年葡萄牙冒险家迪亚士率远航船队沿新航线去印度寻找“黄金之国”,在这里突遇风暴,此后就把这个岬角取名为“风暴角”。后来,西欧殖民者给它取了个更吉利的名字——“好望角”,表示从大西洋航行至此,“黄  相似文献   

17.
翻开世界地图,人们不难发现有众多以一个探险家的名字命名的地名:如把亚洲和北美洲隔开的白令海峡、太平洋北部的边缘海白令海、楚科奇半岛西南部的白令角、阿拉斯加南部最大的冰川白令冰川、白令葬身之地的白令岛等等。白令(Vitus Bering,1681—1741),是丹麦籍俄国海军军官,一位睿智精明的探险家。他22岁时乘荷兰船首次远航印度,1704年开始在俄国海军服役,1730年任俄国海军准将。1725年初,白令率领的探险队从彼得堡出发,穿越西伯利亚抵达亚洲东北端。探险队员征服了西  相似文献   

18.
郑和(1371-1433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伟大航海家。早在世界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之前,从1405-1433年(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间,他7次率领庞大船队跨洋远航,遍访西太平洋再度洋沿岸亚非30多个国家。在船队规模和组织、航海技术和海洋科学、经贸谋略和文化交流,以及和平外交各方面,他都勇于开拓、善于适应,敢为天下先,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的光辉业绩使得中国当时在航海和海洋科学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因而,纪念郑和的光辉业绩,研究郑和的航海历史,弘扬郑和的开拓精神,可以强化全国…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5,(7):18-18
中国古船模型研制中心主任、厦门集美大学教授陈延杭认为,虽然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舰只数量都不一样,但是从《明史》、《郑和家谱》等书综合来看,郑和下西洋舰只的实际数量每次应在63艘左右。这些船在茫茫大洋上都是按照什么阵式航行的呢?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一名叫罗懋登的人写了一部通俗小说《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20世纪末,山东大学张维华据此将郑和舰队布局图画了出来,纸上呈现出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飞燕”。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张“飞燕阵图”与明末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所画的一张水军阵的图式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推论,郑和舰队虽然不在了,但他们在海上布阵航行的实战经验却为明代水军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20.
在千百年前,我国海外贸易就已经蒸蒸日上,东南亚地区各国对中国古代的瓷器,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这一年,一个名叫福阿德·塞夫拉的马来西亚商人,听闻中国的瓷器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于是他决定远航中国,到那儿去寻找“宝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