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地质与环境材料分析大会每3年举办一届,迄今召开了6届。前6届的承办单位是: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SC,1990年)、英国地质调查局(BGS,199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1997年)、法国国家科学中心(CNRS,2000年)、芬兰地质调查局(GSF,200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CGS,2006年)。1“Geoanalysis 2009”大会概况“Geoanalysis 2009”(第七届“国际地质与环境材料分析大会”)于2009年9月7-11日在南非召开。会议由国际地质分析者协会(IAG)主办,南非光谱协会和南非矿物协会承办。包括IAG主席和成员、南非光谱协会主席、南非矿物协会主  相似文献   

2.
罗立强,李 冰,王晓红,杜安道,屈文俊(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1 会议概况第五届国际地质和环境分析大会(Geoanalysis2003)于2003年6月9~11日在芬兰召开。大会由芬兰地质调查局和国际地质分析者联合会主办,芬兰国家地质调查局承办。会议举办地选在靠近北极圈的芬兰Lapland省会城市Rovaniemi市。国际地质与环境分析大会于1990年在加拿大举办了第一届,此后每三年举办一次。会议对地质和环境分析中所应用的专业技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主要涉及标准物质的制备与使用、采样不确定度、质量控制、微区分析、同位素测定、地质年代学、…  相似文献   

3.
第六届国际地质和环境材料分析大会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第六届国际地质和环境材料分析大会”(Geoanalysis 2006)于2006年9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地质分析者协会联合主办,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4.
国际地质物料分析学术讨论会(“Geo-analysis 90”)于1990年6月3日至7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Huntsville召开。会议由加拿大光谱学会主办,组织与支持的单位有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安大略地质调查所、国际技术协会、法国巴黎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国技术开发署、加拿大矿物和能源技术中心、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会以及美国地质调查局。会议还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支持以及许多分析公司和仪器公司的经济赞助。100余名与会者来至20个国家。中国代表有谢学锦、李家熙、钱德孙和殷宁万。现正在加拿大的邵友彬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黄跃进 《江苏地质》1995,19(3):132-140
宁镇仑山地区找金地质前提及远景分析黄跃进江苏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镇江,212111关键词:金矿,找矿前景,因子分析,杨冲组,江苏宁镇地区。GeologcalPrerequisiteandProspectingAnalysisforGoldProsp...  相似文献   

6.
国际数学地质界的盛会──记IAMG第25周年大会1968年8月,在布拉格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诞生了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nternation-aelAssociationformathematicalGeologists,简称IAMG)。虽然那...  相似文献   

7.
李兆麟 《广东地质》2002,17(1):1-11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2000年8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总报告的主要内容涉及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成矿与物质转移过程中的变质作用”研究方向,从理论,机制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变质作用中物质转移与成矿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的地质研究现状,并对当前我国地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4):404-404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现称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Program)506项目于2005年11月1日-4日在南京召开项目正式启动会议暨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侏罗系界线及地质事件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Jurassic Boundary Events),来自美、英、德、法、日、澳、俄罗斯、阿根廷、加拿大、罗马尼亚、波兰、印度、匈牙利、泰国及国内的70名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共同研讨国际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界线事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举行IGCP 506项目的首次国际工作组会议。研讨会的召开将有力推动“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对比及地质事件”这一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以促进中外科学家的密切合作并展示中国非海相侏罗系研究的新进展,为解决我国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的对比及建立非海相侏罗纪地层学统做出贡献,使中国侏罗纪研究立足于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9.
陆松年 《地质论评》2001,47(1):109-110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召开,有关大会的一般概况已由记者们在《国土资源报》上作了报道。我作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人员主要参加了与专业有关的学术会议和野外考察。像这样的大型国际会议,作为一名参会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0月20~24日,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6)在中国青岛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的第一届全球规模的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海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护”,设置了海洋沉积物工程特性、海洋地质灾害、海岸带工程地质、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和数据分析、海洋沉积物-工程结构相互作用、海洋新能源开发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6个专题。研讨会共设13个会议特邀报告、57个专题口头报告、15个优秀展板报告,还安排了会前短期课程、会后考察等会议内容,为全球海洋工程地质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分享科研进展、促进全球合作的平台。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体现了我国在国际海洋工程地质界的学术地位与号召力。总体而言,我国以及世界海洋工程地质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初期阶段。我国的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应顺应国家战略需求,着力解决海洋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介绍了“地质分析2000”(Geoanalysis'2000)国际会议的概况、主要议题,并据此和相关文献评论并介绍国际地质分析技术发展的主要倾向,同时分析了我国地质分析的现状和当前地学研究的需求;从而提出构建我国现代地质分析技术新体系的设想,并就我国地质分析走向世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建平  金小赤 《地质论评》2023,69(3):1075-1084
2022年10月25至28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在西班牙Zumaia召开的“庆祝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正式向全球公布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球遗产委员会承担的国际地学计划(IGCP)731项目的成果之一:首批100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名录,并发布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Zumaia宣言”,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和关注地质遗产地的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引起国际地学界和公众极大的关注。基于全程参与该项工作,本文系统介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名录的由来、发展、遴选程序和过程、地质遗产地的定义和标准,指出建立地质遗产地名录对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对今后地质遗产地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地层委员会 (ICS)大约有 4 0 0个成员组织 ,在它的许多活动中大约有 4 0 0 0名地层学家参与。在 2 0 0 0年 8月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IUGS)委员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ICS委员会组成人员。主 席 :FeliyM .Gradstein(挪威 )副主席 :StanleyFinney(美国 )秘书长 :JamesG .Ogg(美国 )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J櫣rgenRemance(瑞典 )和RichardH .Lane(美国 )被选为第一副主席。同时在里约热内卢会议期间 ,由ICS分组会议组织的“早第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0月9—24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和中国国际前寒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SHRIMP国际工作会议暨高分辨二次离子质谱(HR-SIMS)及LA-ICP-MS地质年代学进展及其地质应用国际研讨会(包括‘锆石年代学讲座’)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分别在北京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成功举行。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德国、俄罗斯、法国、古巴、韩国、加拿大、美国、挪威、瑞士、日本、西班牙、印度、意大利共17个国家的百余名代表(其中境外代表40余名)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简称IAEG)隶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该协会的宗旨是促进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和技术的发展 ,改进工程地质教学和培训方法 ,以及迅速收集、评价和传播世界各地工程地质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IAEG有三类会员 :1 代表国家的工程地质学会、联合会和学会的国家小组 (NationalGroups) ;2 对工程地质感兴趣并愿致力于促进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宗旨的个人会员 (IndividualMembers) ;3 对工程地质科研、教育或应用感兴趣并支持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活动的科研机构、组织和合同…  相似文献   

16.
《地层学杂志》2007,31(4):414-414
6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石炭一二叠系地质大会”开幕式在南京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及我国石炭一二叠系研究领域最活跃的科学家共150余人(其中外国专家近100人)出席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经过二年多精心筹备 ,首届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和IGCP4 4 8国际工作组会议将于 2 0 0 1年 8月30日 - 9月 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中国水利学会和国际教科文组织 (UNESCO)、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 (IAH)、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IAEG)、国际地理联合会岩溶委员会 (IUGKarstCommis sion)国际发展地球科学家协会 (SGID)国际洞穴协会 (IUS)等国内外学术…  相似文献   

18.
由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主办,金泽大学日本海研究所(日本)、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吉林省地震局协办的“国际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新技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23日~27日在长春市召开。随着经济和资源趋向全球化,人口、资源、环境制约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地质工程与地质灾害技  相似文献   

19.
秦明宽 《铀矿地质》2005,21(5):F0004-F0004
2005年8月18-21日,第八届国际矿床地质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700位专家学者出席,其中,外国专家学者有350余人。这是矿床地质研究领域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召开的最高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岩溶》2010,29(2):190-190,195
2009年12月13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桂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岩溶地质馆贵宾厅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袁道先院士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