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西部煤层中若干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及迁移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不仅影响煤的加工利用,而且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有极大危害,本文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贵州西部晚二叠世主采煤层中的有害微量元素As,F,Hg,Pt,Cd等的含量,分布赋存状态及其迁移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多元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对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煤 S、Fe、As、Cd、Hg、Pb、Se、Sb、Tl、Zn分布规律进行讨论的基础上,作者运用多元分析方法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煤怪中As、Hg、Sb主要赋存地交内铁矿中:Zn、Se主要赋存于闪锌:Pb以方 铅矿形式存在于煤中,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讲Cd应赋存地闪锌矿中,但由于其在煤中的含量较低,造成分析数据的误  相似文献   

3.
煤中砷,氟,汞,铅,镉在灰化过程中的逸散规律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本文利用现代分析测试和实验模拟手段,时煤中部分有害微量元素:As、F、Hg、Pb、Cd在燃煤过程中的逸散规律进行了探讨。发现在煤炭高温灰化过程中,As主要赋存于灰化残渣中,损失率仅为10%左右,Pb、Cd约50%赋存于灰化残渣中,损失率为50%,F、Hg则几乎全部以气态形式随烟尘进入大气,损失率分别为98%和100%。对灰化过程中逸散规律不同的有害元素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环保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滩煤矿3上A煤赋存规律的研究,分析了3上A煤对矿井采掘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金、砷地球化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了秦岭卡林型金矿床中Au 、As 的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在含矿岩系中获得的Au、As 等成矿元素初始含量较高,且主要集中在成岩黄铁矿中。在矿石样品中对含砷硫化物矿物的研究表明,Au 、As 在矿物显微结构中具有强的正相关性。在大量金进入到硫化物结构之前,就已有[AsS]3 - 的存在。在含砷硫化物矿物中,金多半以一种带电类型(Au3 +) 存在, 它很可能替代铁位置上的过剩砷, 以固溶体方式沉淀于硫化物矿物中。此时, 黄铁矿构成(Au3 + ,Fe2 +)([AsS]3 - [S2]2 - ),毒砂构成(Au3 + ,Fe2 +)([AsS]3 - [AsS]3 -) 。通过电子探针(EMP) 和透射电镜(TEM) 对秦岭卡林型金矿含砷硫化物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表明,在金的成矿作用早期阶段, 金主要以固溶体形式优先富集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及砷黝铜矿之中,并且认为是以金的氧化和砷的还原的共沉淀方式发生的。在此之后的金成矿作用晚期阶段,由于热液蚀变和结晶作用程度的增高,寄主矿物耐熔性质相对降低,加之金本身的聚集能力,和因过量砷加入而造成的含砷硫化物矿物的晶格缺陷,致使已形成的固溶体金以“出溶”形式发生再分布,赋存于硫化物矿物晶粒  相似文献   

6.
煤中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氟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以及燃烧释放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煤中氟的研究总体上说滞后于煤中其它某些微量元素(如砷、硒、汞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氟+K313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是今后煤中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产15种有代表性的不同变质程度的原煤用苯作溶剂经索氏提取,采用氧化铝柱层析法对提取液进行预分离、净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上述提取液中的15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为研究PAHs在不同煤种中的赋存规律,找出造成PAHs污染的主要煤种和主要污染形式提供了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和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厘清焦作煤田二1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差异性原因,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焦作煤田瓦斯赋存规律及瓦斯生成与排放的过程,探讨了造成瓦斯赋存差异性明显的原因。深成变质作用叠加岩浆热液的岩浆变质作用是焦作煤田二1煤变质为三号无烟煤的主要原因,也是焦作煤田煤层瓦斯含量高的基础。煤层瓦斯的生、储、排过程研究表明,在喜马拉雅期之前整个焦作煤田的瓦斯赋存状态是相似的;喜马拉雅期形成的NW向峪河口正断层使两盘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产生明显差异,是造成焦作煤田瓦斯赋存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峪河口断层将焦作煤田划分为东、西两个瓦斯地质单元,西部瓦斯地质单元瓦斯含量高、瓦斯突出灾害严重;东部瓦斯地质单元主要表现为低瓦斯区。  相似文献   

9.
安徽二叠纪龙潭组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因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二叠纪龙潭组煤层中S、Fe、As、CA、Se、Hg、Ti和Zn等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结果表明:煤层中Pb以方铅矿形式存在于煤中;As、Hg、Sb主要赋存于次生黄铁矿中;Zn和Se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讲,Cd应赋存于闪锌矿中,但由于其在煤中的含量较低,造成分析数据的误差较大,从而掩盖了它与Zn之间的相关关系;Ti的赋存状态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贵州遵义黑色岩系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逐级化学提取和重液分离,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研究了遵义地区黑色岩系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沉淀富集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铂族元素主要赋存于硫化物类矿物中,其中Pt和Pd的赋存形式有所不同,有一部分Pt还存在于粘土矿物中,Pd则除部分在粘土矿物中外,还可能有独立矿物存在。结合前人的研究,可以认为成矿溶液中铂族元素可呈不同形式的络合物迁移;粘土矿物、有机质及金属硫化物在PGE富集过程中起着地球化学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张杰  陈代良 《矿物岩石》2000,20(3):59-64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方法研究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矿物组成,结构特征及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通过EDAX能谱仪进行矿物成分分析,得出Y2O3质量分烽与胶磷矿物密切相关的结论。对伴生矿物作了相关研究,初步探讨了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沙脉钨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发现银主要赋存于铅铋矿物中,阐述了铅铋矿物的种类、嵌布特征和银的主要载体矿物及其分布规律,并提出了银应以生产银-铅-铋精矿的形式加于回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中铬的分布、赋存状态及富集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铬是煤中的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在煤利用过程中铬会发生迁移与转化,并可能释放出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分析了中国煤中铬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其富集因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中国煤中铬的含量为0.02~971μg/g,平均为17.18μg/g;煤中铬的赋存状态多样,主要以无机态存在;煤中铬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受成煤环境、成煤植物和后生地质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煤灰中金的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煤灰中金的分布规律,煤燃烧时金的迁移规律、金挥发的影响因素与利用可行性。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煤灰中金含量比原煤中要富集,仅发现部分地区煤灰中金含量比原煤中低。煤中金的赋存状态、成煤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及燃烧条件是影响燃煤过程中金挥发的主要因素,其中赋存状态对燃煤过程中金的再分配起控制作用。煤灰中金储量的初步计算结果表明,黔西南煤与煤灰中金颇具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煤灰中金的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煤灰中金的分布规律,煤燃烧时金的迁移规律、金挥发的影响因素与利用可行性。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煤灰中金含量比原煤中要富集,仅发现部分地区煤灰中金含量比原煤中低。煤中金的赋存状态、成煤地质地球化学环境及燃烧条件是影响燃煤过程中金挥发的主要因素,其中赋存状态对燃煤过程中金的再分配起控制作用。煤灰中金储量的初步计算结果表明,黔西南煤与煤灰中金颇具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江西银山矿田伴生金银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锦章 《矿产与地质》1997,11(3):192-198
叙述了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田铅锌成矿系列和铜硫成矿系列6个成矿带中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和成矿规律,并进行伴生金银相关性分析。认为伴生金银是以独立矿物存在为主,主要载体矿物有黄铜矿,含砷铜矿物、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Au、Ag与Pb、Zn、Cu、S密切相关。同时分析了金银生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综合回收金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生金赋存状态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文凤  黄松 《矿产与地质》2005,19(5):558-561
作者总结了在多年研究伴生金赋存状态中常采用的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探针分析法、元素的化学分析法、选择性溶解法及元素平衡配分法等几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并给出一些应用的例子.通过这些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快捷地查清伴生金的赋存状态特征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自60年代起,由于Zn冶炼工业的建立,位于塞佩蒂巴湾区的恩热纽海湾正在发生着变化。在化学生产过程中,As用于纯化矿石。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高于正常As含量水平,在靠近工厂排污口强的结合部分中,As达到360mg^-1。在剖面28cm深度的弱结合部分中As达140mgkg^-1。  相似文献   

19.
在平桂地区含锡夕卡岩锡的赋存状态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不同成矿阶段所形成的矿石里锡的赋存状态不同;找出了形成不同工艺类型矿石的地质成因,进而对锡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不同类型矿石(岩石)中锡的赋存状态和锡石的产出特征,初步认为锡元素在夕卡岩早期(450—500℃),主要呈类质同象分散在钙铁榴石中;在夕卡岩晚期(300—450℃)  相似文献   

20.
贵州银厂坡银矿床银矿物特征及其赋存状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电子探针、化学分析、显微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等方法,对贵州威宁银厂坡银矿床的银矿物物理性质、化民分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银矿物主要有三种:自然银、螺硫银矿、银黝铜矿。在银黝铜矿中,Ag的摩尔数与Sb、Zn的摩尔数呈明显正相关。银主要呈独立银矿物的形式赋存于Pb-Zn-Ag和Pb-Cu-Ab两类矿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