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测报工作做为最基础的业务工作,始终是我们业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围绕如何稳定和提高测报质量,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测报质量指标年年完成省局目标,测报错情率一直稳定在0.7%。左右,消灭了涂改伪造现象。自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以来,共创百班无错情190个,250班无错情20个,分别占到全省总数的24%和40%。在全省第M、第三届测报技术竞赛中连续两次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和个人全能第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抓创优、促质量争创“百班”和“二百五十班”无错情是中国气象局为了提高测报质量而开…  相似文献   

2.
1988年玉林地区地面测报工作,在1987年成绩较好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连续两年消灭了重大差错,年错情率为0.9‰,全面完成了区气象局下达的责任目标,获1988年地面测报质量全区第一名。经地区验收区局审批公布,1988年共有29人次符合连续百班无错的要求,两人经区局验收符合连续250班无错的要求。38人次获本地区测报业务高质量竞赛奖,占测报值班人数的76%。在1988年6月全区地面气象测报知识竞赛中,我地区荣获团体第三名,还获得个人第三名和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从业务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全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管理会议于四月七日到十二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局业务科长或测报管理人员,西安、长安站测报组长,省气校测报教研组组长,省局器材物资供应站计划调拔人员,省局业务处测报管理人员共二十一人。这次会议首先由省局业务处处长杨武圣同志作了一九八○年全省地面测报工作总结和一九八一年全省地面测报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4月8日,彰武县气象站常建华等4人7个连续250班测报无错情通过省局验收,常建华等人并荣获“国家级优秀测报员”称号。其中常建华4次获此殊荣。80年代末期,彰武县站测报质量一度下滑,市局及时改组了站  相似文献   

5.
在进一步加深结构调整,加大人员分流的新形势下.围绕着“工作创一流,生活奔小康”的目标,如何保住稳住测报基本业务这一部分,实现“工作创一流”.我们通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总结了一套较完善的测报业务管理方法,效果显著:1989年至1991年连续三年获咸宁地区测报年度综合考核第一名,1991年并获省“优秀地面测报股”称号,受到地局省局奖励。实践证明加强测报业务管理是稳步提高业务质量的保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张海峰 《河南气象》2006,(2):F0004-F0004
灵宝市气象局在新任局长范学林带领下,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开创了灵宝市气象事业新局面。业务质量连年上升,年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并填补了该站测报无百班的空白,还取得了全省测报抽考第8名的好成绩。服务工作成绩显著,近年来,针对当地干旱缺雨、冰雹频繁的特点,重点抓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气象技术装备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综合管理,推进我省“八五”期间气象技术装备工作的发展,省局于5月14—16日在东沟县召开了全省气象技术装备工作会议。各市局、省局有关处室和省局直属单位的领导以及全省从事技术装备工作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局张裕道副局长、国家局技术装备司技术保障处李仲怀处长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8.
近年,河池地区地面测报业务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广大地面测报人员团结奋斗,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区局下达的各项业务目标任务,全地区的地面测报业务工作出现了崭新局面。特别是在测报管理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区局下发的《关于加强气象测报工作的意见》(桂气业发[1993]50号)中提出的七项要求,狠抓测报工作,大胆管理,严格管理,几年来,全地区地面测报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1999年全地区地面测报错情率0.1‰,全年消灭重大差错,与1991年错情率1.2‰、5起重大差错相比,测报业务质量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地面测报工作取得较大的进步,实现了质的飞跃。然而,所取得的成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各级领导重视,管理人员大胆管理,广大测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历时3天的辽宁省气象行业地面测报技术表演赛于去年11月8日在沈阳降下帷幕.来自全省气象台站和空军、海军气象部门共34名选手作了精彩的表演.省局领导和省人大、省政府的领导向获胜选手颁发了证书. 我省对测报工作一直抓得很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局在健全测报站网的同时,建立了一整套与天气预报、气象科研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使测报工作实现了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一年我从湖北省气象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利川市气象局工作,一九八五年组织上调我到鄂西自治州气象局.十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地面气象观测岗位上,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培养,艰苦环境的磨练,使我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曾三次达到连续二百五十班无错情,被国家气象局授予"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连续两次获得全省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的个人全能第一名,在今年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中获得个人全能第四名,并获得记录查算、预审第一名和报表抄录、统计第三名,被国家气象局授予"全国优秀气象测报技术能手"的称号.回顾走过的历程,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无不凝聚着领导的关怀,集体的智慧.利川在湖北的最西端,被人称为"湖北的西藏".不知是年幼无知,还是工作心情的迫切,我没有象其他分配来鄂西的同志那样,背上思想包袱,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跟了一个星期的班,我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我们遵照省局抓好“学习陈素华活动和开拓服务,调整结构”两件大事的指示,认真抓了全区的有偿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6月中旬全区签订有偿服务合同409份,合同金额达13.51万元。超额51%完成了省局下达的目标,同时超额完成了地区局下达的奋斗指标。同1990年相比合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省气象局的领导下,我市测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杜绝了伪造涂改、缺测、缺报和丢失毁坏原始记录等重大差错。测报质量已由前些年的倒数一、二名,跃居到前三名。1987年全市平均测报质量0.5‰,1988年0.6‰,今年上半年0.0‰。个人测报错情逐年减少,1984年全市91.3个,  相似文献   

13.
陈发喜 《山西气象》1995,(1):39-40,49
强化测报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陈发喜(晋城市气象局048000)我们晋城市气象局,组建于1986年,所属国家一般站4个,国家基本站1个。全市现有地面测报人员23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名,中专文化程度15名,跟班带徒的5名。建局以来,测报工作年年完成省局...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最后一年,我站地面测报质量经过全体测报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从排在全区全省的最后一位,向前挪动了一步。1989年首次杜绝出站错、取得全年报表无明显差错和字迹全部被评为甲等的好成绩,受到省地气象局表彰奖励。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从“三职”教育入手,做实实在在的思想工作民乐站地处海拔2300米处的祁连山北麓,气候高寒阴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站  相似文献   

15.
我是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新同志。五年多来,在领导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下,经过老同志的热情关怀和辛勤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做出了一些成绩。从1983—1985年,连续三年全面完成省订工作指标。1985年1—5月的探空质量经省局验收,达到百班无错。根据工作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热爱本职工作是提高测报质量的前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季度,半年和年底,地、市局测报管理人员都要对本地,市各台站每个测报人员的测报质量进行统计,得出测报(重大差错、观测、发报、报表)错情千分率,以便对测报质量进行客观分析比较,并上报省局业务管理部门。这项工作比较繁锁,当台站较多,进行全年统计时,工作量很大。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我们设计了一个在APPLE—Ⅱ机上用于测报质量检索和统计的中文系统(以下简称CG系统),经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玉山县气象局是国家气候基准站。近几年来,我局测报工作未出现一起责任性事故和重大业务差错,测报质量名列全省前列。我局二人三次获测报250班无错,三十多个百班无错。1996年在四个基准站中排名第一。在参加省、地测报竞赛中,我局多次获团体、个人前三名。在进一步深化部门改革的形势下,我就如何强化基础业务的主业地位,加强测报工作,结合我局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测报工作的根本。多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向陈素华、陈金水等模范人物学习的契机,多次组织测报人员开展“学先进,…  相似文献   

18.
《四川气象》2005,25(3):F0003
2002-2004年,在全省气象部门综合目标任务考核中,凉山气象工作跃居全省气象部分前列,分别夸得全省第2名、第1名和第4名,被省局连续授予“特别优秀达标单位”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9月的朝阳,秋高气爽,景色宜人。25-27日,辽宁省气象装备工作会议在燕都宾馆召开,来自全省14个市局的分管局长、装备科长和部分县局代表以及省局有关处室和有关直属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邵桂芳副省长到省局视察工作时的讲话(1995年4月13日)刚才,听了蒋局长前段气象工作情况的汇报,总的感觉不错。全省气象部门为全省经济发展,抗灾减灾和为各级领导当参谋的过程中,工作比较主动,成绩比较突出。气象工作很辛苦,年复一年地为全省经济发展辛勤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