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三峡井网所在地的地质构造背景、气压变化特征和井孔结构,分析了整个井网井水位气压变化特征及其差异,以及与含水层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等.分析结果表明,承压井水位气压效应特征差异与含水层岩性、井孔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井口空气压力变化对井水位影响的试验,分析了井水位对空气压力变化响应幅度和滞后时间,认为在相同的井口空气压差情况下,压力变化周期越大,井水位响应幅度也越大,而位相滞后越小。水平层状承压含水层的理论研究表明,井水位对气压响应的滞后时间主要取决于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气压变化的周期,这两种参数越大,则滞后时间越小。因此,井水位对气压响应的滞后是由于水压井孔与含水层间渗流需要一定时间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地面气压传递到含水层时产生衰减和滞后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MATLAB可用于地震地下流体数据求均值、去趋势性变化、频谱分析、自定义函数拟合、井孔水温梯度曲线绘制等操作。基于以上应用,本文进行井水位潮汐因子与气压因子计算,并讨论井水位中潮汐与气压成分的剔除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一种用褶积滤波处理井水位对气压响应滞后的新方法,考虑了气压对井水位“记忆”影响的特点,对水位的气压改正采用了非线性的处理方法。用新方法对鲁03井进行气压改正后的平均中误差为0.65cm,而用一般相关方法则为1.96cm。最后讨论了褶积滤波积分区间长度与水井含水层系统性质的关系。含水层的导水系数越小,井孔截面积越大,则这个区间越长。  相似文献   

5.
从井水位中潮汐与气压效应的原理分析入手,着重解决输入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对水位数据中的潮汐与气压效应进行计算发现,该方法得到的潮汐与气压响应系数可正确反映潮汐引力与气压波动的物理过程;潮汐系数、气压系数、气压作用的滞后与延时常数等与含水层参数(储水率、孔隙度、渗透率、体积模量等)以及井孔区域的地壳应力应变状态密切相关。通过川03井连续60 d井水位(步长为9 d)的计算,可从响应系数里识别明显的地震同震响应、震后调整过程和清晰的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6.
深井水位能够反映地球固体潮体应变、气压变化、地震波等多种应力应变变化。利用天津高村、河南范县和北京洼里井各两年的井水位与气压整点观测值资料进行频谱分析和回归分析,求出了井水固体潮相对于体应变固体潮理论值的振幅比、时间滞后以及含水层系统中井水的气压系数。初步确定了气压系数与气压变化的频率和气压基值的关系,并对含水层系统中井水的特点给以定性的物理解释。这对于研究含水层性质及水位资料的数据处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分析丹江口井网3口井水位、水温2013~2015年的观测数据,建立各个测项的正常动态,总结井网对2015-04-25尼泊尔M8.1地震的响应特征,探讨同震响应差异的可能原因,初步得到水位同震响应幅度与震级、井震距的关系。结果表明,井网水位年动态受降雨影响有一定规律,月正常动态普遍显示出固体潮效应与气压效应;水温年动态平稳,年变幅度在0.1 ℃左右。对于尼泊尔地震同震效应,唐扒井水位阶升-阶降式脉冲变化和水温陡降-缓升式脉冲变化是由水位和水温的变化机理不同导致的;雷庄井与唐扒井水位表现出不同的同震响应特征,判断与它们所处断裂的不同走向有关;盛湾井水温阶降型同震响应幅度较唐扒井小得多,可能是观测层岩性及地下水类型等差异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P.Melchior教授和蔡祖煌等先后指出,深井水位固体潮与引潮力位之间的相位差为180°。本文根据固体潮理论论述了深井水位固体潮的相位差,给出了京14井井水固体潮的相位差;O_1波,178°;M_2波,150°。文中还从井孔含水层系统对引潮位的非弹性响应出发,结合水文地质学,讨论了影响深井水位固体潮相位差的主要因索。结果表明,深井水位固体潮的相位差是由井孔含水层系统对引潮位的非弹性响应所致;它依赖于潮波频率、井孔半径、含水层厚度以及含水岩层的渗透率和储水率。最后,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井孔半径、含水层厚度和渗透率对井水固体潮相位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利用井水位的固定潮效应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新方法。通过菏泽地震深井水位的变化,估算了鲁西应力场的调整变化。其中豫01井在这次地震中应力调整变化最大,达—1160hPa。利用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比利用气压效应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陕西石泉井不同频带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的响应特征,采用频谱分析、相干函数和时移分析方法,对石泉井2015-11-01~2016-02-29的井水位、气压和理论重力固体潮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低频带(f<0.5 cpd)井水位对气压响应较为一般且波动较大,对固体潮响应很差;中频带(0.5~8 cpd)井水位对固体潮响应很好,同时,对气压成分中的K1、S2和S3频点有较好的响应;高频带(f>8 cpd)井水位与气压和固体潮的相干性均较差,这可能由于该频带井水位的信噪比较低和气压能量较弱等因素所致。此外,在全频带内,随着气压周期的增大,井水位的滞后时间也相应从1 min增至720 min;在中低频带的某些频点或频段,井水位对气压响应的时移存在超前和异常波动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体应变与气压、水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对山东省体应变与气压,水位,温度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对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等参数的计算,得到了各台站的特征量值;基于不同井孔条件下资料变化的特点,探讨了气压,水位,温度等对各台站产生不同影响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京五里营井观测资料,分析了汶川Ms8.0和日本Ms9.0地震前后的水位、水温变化,发现两次地震前后北京五里营井水位、水温的变化为震前上升、震后恢复,两次地震前后变化基本一致,不受地震方位和震中距离的影响.这种变化可能是井孔区域受地震波的作用,岩石中裂缝系统出现弹一塑性的张开和闭合,而张开程度小于闭合程度,岩石的孔隙度减少,含水层被压缩,致使井水位出现明显的抬升;而地下较热的水上涌是导致水温突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扫描三峡井网对2013~2022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同震响应,评价三峡井网各井的映震能力,分析影响映震能力的因素,探讨产生台阶型同震响应的条件,并以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21年玛多7.4级地震为例,利用井水位同震响应对三峡库区的应力调整进行反演。结果显示,地震能量密度与同震响应幅度呈正相关关系;能够引起各井水位产生同震响应的地震能量密度阈值有数量级的差异,反映的是各井的映震能力不同;三峡井网各井映震能力与导水系数正相关,与体积压缩模量、断层距负相关;当地震能量密度大于10-3 J/m3,且区域构造应力积累较强时,三峡井网井水位同震响应以台阶型为主;通过反演汶川8.0级地震和玛多7.4级地震后三峡井网的应力变化情况,发现应力调整受区域断层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井水水位固体潮的调和分析方法,介绍了自动排除水位记录中短期扰动影响的预处理方法。对京14井水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后,获得了包括长周期波M_1在内的各类波的调和分析结果。其结果令人满意,表明调和分析和预处理方法可行,也说明京14井的井孔-含水层系统的封闭性和抗干扰性好,具有较强的记录井水固体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求解承压水井水位固体潮的扩散方程时增加了井孔压力的边界条件,使扩散方程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得到在理论上更为完善的起潮力位与水位固体潮之间的关系式。文中讨论了气压作用于承压含水层的水力扩散方程和气压对水位固体潮的影响,导出了相位滞后与含水层参数的解析式,为求解含水层参数建立了基础。根据水位固体潮观测资料和气压观测资料,在给定地球模型的勒夫数的情况下,全面地解决了求定观测井含水层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铅电极和固体不极化电极测量的地电场变化特征、地面场与区域气压及测向与附近断裂走向的关系等发现:1)2种地电场与断裂走向近垂直的测向日变幅相对较小,与断裂走向近平行的测向日变幅相对较大;2)活动断裂附近,基于铅电极测量的地电场有气压非周期变化形态,且各测向地电场和气压变化的相关性与测向和附近断裂走向的夹角有关,夹...  相似文献   

17.
利用小波变换、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在时域和频域内研究气压短时扰动对常熟台伸缩仪观测的影响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影响频段主要集中在8-256 min;8 min以下气压影响较弱;8-32 min伸缩仪测量值与气压的相关系数、气压影响系数均由正值变为负值;32 min以上伸缩仪测量值与气压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大于0.7,气压影响系数呈高值且变化较为平稳。气压对NS分量的影响大约是EW分量的2.5-3倍。最后,使用小波分解与重构方法实现气压短时干扰的有效排除。  相似文献   

18.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能够客观真实地从非线性、非平稳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地震观测井的井水位表征的波形信号也是典型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因此,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在获取井水位同震响应信息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通过观测河北唐山井2016~2023年多次井水位同震响应,研究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井水位分析处理的优缺点,识别唐山井对远震、近震的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应用地震能量密度经验公式推测唐山井记震能力。结果表明:唐山井水位观测数据秒值在经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后,对合适的高频分量进行重构可以压制噪声干扰,有利于观察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对于远场大震引起的振荡型同震响应可以客观真实地进行识别和提取;对于近场地震引起的脉冲型和阶变型同震响应,需结合原始数据进行研究;井水位观测数据秒值有利于揭示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因观测数据秒值记震精度提高,唐山井能够记录到地震能量密度为1.77×10-7J·m-3的地震,观测井对不同方位地震的敏感度可用于研究其所在断裂带的裂隙走向。对于超过一定距离的远场地震,井-含水层系统能够记录到的井水位同震响应频率可在一定的范围内估算观...  相似文献   

19.
两次相反的典型气压扰动过程对淮北台洞体形变观测(DSQ仪、SS-Y仪)影响特征差异显著,相同的气压变化对同一套仪器不同分量的影响也明显不同。针对这一现象,在假设3种地表模型(水平、凸面、凹面)的情况下,结合SS-Y仪的实际观测结果,确立了凸面地表模型的适用性。再根据仪器自身工作原理,以大气压力作用下的球冠形变为基础,从数理角度分析气压与洞体形变观测结果的内在关系和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气压P可以表示成DSQ仪观测对象地倾斜角θ和SS-Y仪观测对象线应变ε的二元一次方程,洞体形变DSQ仪、SS-Y仪观测结果与气压存在同步扰动规律,且其变化速度与气压扰动速度线性相关,气压扰动幅度越大,速度越快,DSQ仪、SS-Y仪观测结果的变化幅度也越大,速度也越快。  相似文献   

20.
青岛台体应变短周期(小于128 min)气压系数2018-01出现阶变,通过对观测系统、台站周边施工情况、监测环境等逐项现场核实,排除观测系统、周边施工的影响。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和回归分析发现,钻孔水位的气压系数与体应变气压系数同步阶变,结合台站钻孔施工当天体应变钻孔水位变化、体应变趋势变化、其他相邻台站水位气压系数变化等数据认为,台站钻孔施工是导致体应变气压系数变化的原因,并定性分析其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