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业已渗透到许多学科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领域中。笔者讨论了地质灾害领域中的灰色系统特征,列举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地震、城市地面沉降、滑坡等地质灾害中的应用实例,为我们展示了灰色系统理论这门80年代的新兴学科在地质灾害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地质灾害领域中灰色系统  相似文献   

2.
灰色系统理论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横断面宽、渗透性强,应用领域广。文中介绍了灰色系统基本理论及方法,并指出了在地球物理勘探中若干应用方面,采撷的几个实例佐证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物探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可以确信,灰色系统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愈来愈广阔。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实测电测深找水资料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在电测深找水资料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解决地质研究中常可遇上的“小样本量系统”,“非确定量系统”富有成效的一种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概述了灰色系统理论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讨论了深化灰色系统理论在地质研究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地质矿产部教育司批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今年四月二十一日——六月五日将举办“灰色系统理论在地学中的应用”学习班.其内容有灰色理论数学基础,灰色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试对渭南市白杨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分类,结论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深井底板突水预测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具有模糊性、灰色性和不相容性的特点。建立了深井底板突水的主控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主控因素,应用熵值调整法确定了各主控因素在突水过程中的贡献权重。根据灰色物元分析理论,分别建立了线性灰色物元判别模型和最优灰色物元判别模型,采用VB6.0开发了深井底板突水组合灰色物元判别系统。该系统两种模块的并列运行和相互验证提高了判别结果的准确程度,使系统初步具备了受承压水威胁的深井工作面的危险度预测功能。应用该系统进行深井突水案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这表明该系统对深井复杂条件下的矿井底板突水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判断各地水下系统的水力联系是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十分翻天覆地的工作,它是正确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前提,本文引进灰色系统理论,借助于水化学资料,应用灰色联联度法,对滕南矿区侏罗系地下水各系统水力联系进行判断,取得了理论效果。  相似文献   

9.
危岩块体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谢全敏  夏元友 《岩土力学》2002,23(6):775-77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危岩块体稳定性的灰色聚类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可靠性理论和时序分析方法对危岩块体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用该方法对清江电站V号危岩块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危岩块体稳定性的灰色聚类评价、可靠性分析和时序分析结果相吻合。所提出的方法简单、实用,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程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理论的基坑变形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坑变形系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一个灰色系统,其监测变形值具有一定的灰色特征,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等步长与非等步长基坑监测变形值GM(1,1)预测模型是可行的.工程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基坑变形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分形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中国断层系分维及其灰色预测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断层系分维及其空间变化特征;其次,在计算中国大陆和南岭地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断层系分维、揭示断层系具有的跨尺度分形特征的基础上,对分维变化进行了灰色预测,其结果表明:分形理论与灰色理论结合是研究断层系时空间特征的有力工具,中国大陆下一期断层系分维预测值为1.5995,预示中国大陆下一期断层系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优势分析在煤层对比中的应用李务论,毛宝安(东煤地质局第三勘探公司四平136000)关键词煤层对比;优势分析;数据处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28.1地质勘探对象是一个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的系统,即灰色系统。煤层对比也是。应用灰色理论中的...  相似文献   

13.
灰色预测系统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平  任春  夏响华 《物探与化探》1999,23(2):107-11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油气地球化学勘探资料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作区油气分布规律.灰色关联度预测是新的油气化探异常圈定方法,可以提高油气圈闭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华中工学院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首创的一种新型系统理论,在科学上有较大突破,受到了国内外许多权威学者的重视。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清楚、部分信息不清楚的系统。相对于黑色和白色系统而言,它更加真实地刻画了更为广泛的自然及人类社会现象。灰色系统理论创立以来,不仅成功地应用于工程控制、经济管理、未来学研究、社  相似文献   

15.
以某矿三维地震勘探资料为依据,建立了岩浆侵入的正演模型,在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属性优化的基础上,借助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中的BP网络方法,建立了岩浆侵入范围预测的BP网络模型.通过误差分析证明,将灰色关联分析与BP网络结合起来进行岩浆侵入范围的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注水井与采油井间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进了两种进行注水井和采油井关联分析的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法和秩相关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理论,秩相关分析法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秩差平方和,用t-检验来度量其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河流年径流量的R/S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径流过程具有分形和灰色特征。基于此,将R/S分析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R/S灰色预测模型以预报河流年径流量。针对黑河正义峡水文站60a(1949~2011年)的年径流量资料,首先进行R/S分析,确定径流量序列的Hurst指数H和平均循环周期T;然后在一个周期内进行年径流量灰色预测。结果表明:R/S灰色预测结果的精度明显高于直接进行灰色预测的精度。该方法拓宽了分形和灰色理论在径流过程研究的应用范围,为河流径流量的科学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地面沉降动态分析与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上海市地面沉降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特征,进而以市区和近郊区典型地段的地面沉降监测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在某些假定前提下预测了上海市地面最终沉降量及“沉降寿命”。  相似文献   

19.
沈阳地区地下水水质污染逐年趋向恶化。本文在阐明区域环境条件、地下水污染特征及地下水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型集中供水城市地下水常量组份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应用模型对该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详细的预测研究。由于在模型中引用了溶液理论,建立了水化学平衡控制模型,使预测结果的可信程度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并对等间隔的灰色模型GM(1,1)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任意间隔的非时序改进灰色模型。通过具体工程实践,给出了两种模型对路基沉降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灰色模型的预测沉降量与实际沉降量更接近,精度更高,更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