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个大型红土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虞人育 《地质与勘探》1996,32(1):1-6,32
蛇屋山金矿床是我国首先在湖北省发现并探明的大型红土型金矿床。矿床经渗流热卤水成矿作用,形成原生金矿化(体);再经表生同化成矿作用形成风化型金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渗流热卤水-表生成因的残积粘土型金矿床,工业类型为红土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广西红土型金矿基本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湖 《广西地质》2000,13(1):29-36
广西红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金矿。文章通过对广西红色风化壳及红土型金矿分布的研究,依据含金红土类型及金矿源体矿化特征将全区红土型金矿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其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的剖析,认为广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提出碳酸盐岩类、火山岩类及蚀变构造岩类红土型金矿是广西红土型金矿的主攻类型,主攻地区为桂西百色-平果、桂中横县-贵港、桂西南凭祥-崇左等地。  相似文献   

3.
云南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志群 《矿产与地质》1998,12(3):160-166
红土型金矿是云南找金工作的主攻类型之一。云南新构造期运动是红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地壳的快速抬升,古气候与古地貌的变化,表现出红土型风化壳剖面发育不全,成熟度低,厚度不大,对基岩含金性依存度高等特点。云南红土型金矿成矿作用为红土化作用的初、中期阶段,其金矿类型有岩控型、层控型和构控型三种。  相似文献   

4.
印度尼西亚红土型镍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土型镍矿分布在环太平洋亚热带-热带多雨地区。镍矿体产于趟基性岩上部的红土风化壳中,受地形控制明显,成因类型为红土型硅酸镍氧化矿,以褐铁矿型和腐岩型为主,矿石质量和可利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李志群  任治祝  刘继顺 《矿床地质》1998,17(Z3):457-460
红土型金矿是云南近年新发现的矿床类型之一。新构造运动期是云南红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由于地壳的快速抬升,红土型金矿表现出了对基岩含Au性依存度高的特点,分为岩控、层控和构控三种类型。红土型风化壳剖面一般发育不全,成熟度低,厚度较小,长期保持在红土化作用的初期一中期阶段。铁质层对金有明显的次生富集作用。金矿物成色多大于850,为显微-次显微状,多呈不规则状镶于褐铁矿中。矿石组构依风化程度不同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6.
红土型金矿床的勘查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土型金矿床为一种难识别的金矿床类型目前多注重红土化剖面的空间结构及成矿条件,对红土型金矿床的成因分类及定义尚存歧义,矿床地质勘查及评价的总体水平不高。应找矿准则,评价标志及经济有铲的勘查技术方法研究,从成矿动力学的角度探讨红土型矿金矿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7.
何灿  孙建平  程迁群 《地球学报》2013,34(S1):221-228
红土型镍矿为含镍基性-超基性岩体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地表风化壳型矿床, 具有矿床分布相对集中、矿床规模大、矿床勘查类型简单、找矿标志明显等显著特点。本文简要总结了红土型镍矿的成矿环境、成矿条件、地质特征, 在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〇八队“走出去”实施多个红土型镍矿找矿勘查实例的基础上, 系统对红土型镍矿的找矿、勘查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 提出红土型镍矿的“三段五步法”找矿勘查程序、有效找矿方法和快速勘查评价模式, 并对红土型镍矿勘查评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最具开发利用价值的镍矿床类型为岩浆硫化镍矿床和红土型镍矿床。本文在全面收集、整理和综合世界红土型镍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对世界红土型镍矿的资源概况、地理分布、地质特征以及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 文章对我国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走出去勘查和开发利用国外红土型镍矿资源具有现实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铝土矿资源现状、成因类型、预测类型、资源潜力等方面总结了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中国铝土矿划分为古风化壳沉积型、堆积型和红土型3大矿床成因类型,对应于铝土矿3大预测类型;根据中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分布,从成铝区带、省区市和主成矿期3个层面,重点分析了中国铝土矿资源潜力,提出中国南方红土型铝土矿和中国北方煤下铝土矿是今后主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红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评价标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红土型金矿是80年代新发现的金矿类型,它可分为初生型和改造型两类。矿床规模大,矿体成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产状平缓。矿石呈松散状,品位低,金主要呈次显微状或微粒状的游离自然金存在,其沉淀富集主要发生在地下水流动带。形成红土型金矿的条件为:相对稳定的地质区及地台区,存在含金矿源体,古气候为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干草原气候,准平原及低山丘陵地貌,找矿评价标志为:发育红土型风化壳是找矿前提,金矿源体存在是找矿基础,化探异常、红土发育区残留的“硅帽”及红土化剖面中的铁质带为重要的找矿标志,网纹状红土下面的高岭土层为矿体顶板的标志层,砂金为指示其上游红土发育区可能存在红土型金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色粘土型金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表生作用有关的新类型金矿床,在中国发布广泛,其与工土型金矿虽然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本选择了云南上芒岗、贵州老万场和湖北蛇屋山3个红色粘土型金矿床,研究了它们各自产出的地质背景、红色粘土层特征及矿体和矿石特征,讨论了中国工色粘土型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土型金矿类型、成因和找矿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根据典型矿床的剖面结构、控矿构造、与矿源关系等将中国红土型金矿划分为残积和迁积型两种。对比研究了中国红土型金矿与澳大利亚博丁顿金矿( 典型红土型金矿) 的差异,认为中国红土型金矿主要是由矿源( 矿体、矿化体)经风化残积、坡积而形成,其红土化仅为初级、中级阶段,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贵州“红土型”金矿成因类型新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学仕 《黄金地质》2000,6(2):31-36
在贵州的西南部地区已探明了几处大、中型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残坡积型金矿床,它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及品位较低和暴露地表易采选的特点。在邻近的云南、广西地区也有发现。在此之前,其成因类型被认为红土型金矿。根据最近的成矿区划,科研,勘查等资料证实,该类型金放是微细浸染型岩金矿床作为矿源地质体经近地表风化堆积形成。矿床具有特殊的风化,堆积、保存条件。矿体形态受下伏茅口组古今岩溶喀斯特形态的制约,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履安 《地质论评》2000,46(6):628-637
对贵州西南部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与相关岩石(矿石)和喀斯特红土等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阐明了矿床的各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追溯了矿术的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本类红土型金矿的物质来源是高硅质(石英)、富铁质(黄铁矿等)的富金矿(岩)石;具有Au-As-Sb-Hg-Tl-W-Ag-Ba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卡林型金矿十分相似,是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演化的产物。常量元素和稀土元  相似文献   

15.
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系统研究了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并从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入手,分析其形成条件,认为是本区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对矿区增储和区域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再论蛇屋山红土型金矿的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松生 《矿床地质》1998,17(2):114-124
蛇屋山金矿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红土型金矿床。它具有规模大、品位低、易采、易选、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是黄金矿业中建设大型露采堆浸场的理想基地。这个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奥陶系碳酸盐岩硅化破碎带,成矿活动以第四纪化学风化作用为主。在中更新世热带雨林条件下,在岩石的红土化过程中,金从原岩中析出,与风化产生的铁质水溶液一起,沿着红土裂隙向下渗透,停积于地下潜水面,形成似层状矿体。  相似文献   

17.
湾地沟金矿床主成矿期为印支—燕山期,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矿床,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通过对湾地沟区金矿体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地质找矿标志,并证明该区有很大的找矿空间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英格庄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成矿带上的一个中型金矿床。该矿床矿体严格受金牛山断裂带控制,呈脉状、透镜状和囊状平行斜列式产出;矿体平均厚1.58~1.98m,平均品位3.96×10^-6~4.77×10^-6。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银金矿、自然金、黄铁矿等。围岩蚀变包括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研究表明,英格庄金矿床为一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属Groves等提出的造山型金矿范畴。  相似文献   

19.
冉瑞德 《贵州地质》2005,22(1):14-21
本文以安龙戈塘金矿床为例叙述了以岩溶构造为容矿空间的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其成矿机理,简要阐述了安龙戈塘地区卡林型金矿与红土型金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振 《矿产与地质》2006,20(2):128-132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等方面介绍了修水西部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并对控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矿石具有不同的矿化组合特征,应属同一成矿机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