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提高各级用户对实时气象资料的使用效率,改变以往用户从省气象信息中心调取资料的传统方式,由主动调取变为自动获取,省气象信息中心采用LDM作为底层通信传输和管理系统,根据需求将实时资料以省气象信息中心为中心向各地市级用户进行推送,实现了实时资料的主动分发服务。本文论述了LDM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及基于LDM软件的实时气象资料分发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日益增长的农业气象产品服务需求,构建了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台采用省、市、县三级产品共享机制,采用统一产品格式、统一管理接口等方式对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统一管理和网络共享。平台基于Internet运行,选择Meteo GIS作为地图服务,使用Flex技术和JSP语言进行开发。为了灵活适应不同地区的服务产品格式和服务需求,平台设计了产品自动转换程序,将不同的产品类型转换为统一的格式;开发了各区域展示页面和产品类型可以定制的功能。通过分级用户管理,实现全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展示、气象资料的地图查询分析、特色农业、预警信息及农事建议的发布、专家在线指导、数据管理及用户管理等功能。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业务运行。业务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省、市、县三级共享机制的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分级管理和分级共享,扩大了农业气象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了农业气象服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一体化微信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基于微信公众服务号"江西微农"进行二次开发,集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天气雷达、卫星云图等天气服务,病虫情报、农事指南、农业政策、农技推广等农业服务以及灾情互动、农情反馈、提问咨询等互动交流功能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功能齐全、信息丰富、专业权威的气象、农业一体化综合服务。服务平台开发包括了"江西微农"后台管理系统,可以为省、市、县各部门管理员进行用户管理、消息推送、产品维护以及与用户交流提供方便易用的管理工具,显著减少业务维护工作量,实现省、市、县一体化管理,保障各项服务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3月23日,省气象局和省气象学会,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天气。气候与健康”的主题,召开了纪念世界气象日暨“121”气象信息服务座谈会。省局局长、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宋达人作了“天气、气候与健康”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天气、气候与健康的关系密切。自50年代以来,气象工作者与医疗卫生工作者合作,广泛开展了医疗气象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大批天气、气候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医疗气象预报服务。我省气象部门近期内将通过多种方式,尤其是“121”电话答询气象服务方式,开展医疗气象预报服务。“121”用户代…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的农业气象服务主要通过计算机远程网络终端进行.目前本中心已经开通省计委、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和省政府办公厅的远程终端服务,形成了“省级农口决策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网”,在气象为农业服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服务内容主要是数据和文字材料,缺乏直观的图形图@产品。因此,我们设想开发用户终端农业气象图形图像显示系统,使用户能在远程终端上看到直观的农业气象服务图形图像产品。1总体设计系统基于中文WidOSS95平台、利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相似文献   

6.
近 2 0年来 ,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很快 ,也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 (市、区 )气象部门科技服务与产业营销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推销模式上 ,往往是营销人员凭借多年不变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靠经验、找关系 ,以一种吃苦耐劳的韧性四处推销 ,用户很难长久稳住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用户 ,只是把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略加包装就传递过去。这种习惯性的营销观念及模式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 ,我国已经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 ,我国的商业气象服务市场将逐渐开放 ,国外许多气象服务公司已在准备或正…  相似文献   

7.
我们省气象台的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工作是从1982年开始的,前三年只是资料服务和电话服务,到1985年开始使用气象警报系统,到现在包括无偿服务的用户在内共有500多家,其中使用气象警报接收机的用户有300多家。现在,我们台专业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各个领域,有党、政、军、事业单位、交通运输、文教、商业、厂矿企业、农业、建材、科研、仓储等单位,甚至于个体户。服务内容不断增加,除了  相似文献   

8.
瞄准海西建设需求破解福州气象服务发展瓶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通过对福州市32家涉海工作部门气象服务用户进行走访调查,针对用户对气象服务提出的新需求,分析了气象在服务福州市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进程中的瓶颈,并提出了加强气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调整优化气象观测站网等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专业气象服务作为适应商品经济需要而走向技术市场,从1985年国务院批文之日起,已有五年了。五年来,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已有很大发展。据11个省(区)统计,1989年拥有市场用户46442家,毛收入2420万元。其中山东省拥有用户5719家,毛收入400多万元,占国家下拔的事业费1/2—1/3。  相似文献   

10.
针对省级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业务需求,结合四川省现有气象服务产品和信息网络实际,采用先进网络服务技术,提出了省级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包括省—市—县级基础服务产品的集成、特色产品的生产、服务对象的分类等,旨在通过在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践,将此设计提升为一种通用模型向全国推广,提供业界借鉴与参考。该系统于2013年6月正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高效、稳定可靠、资源利用率高、实用性强。目前该气象服务系统模式已经在云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从这期开始,我们新辟了一个“气象用户园地”,主要刊登气象用户在使用了气象服务产品之后在生产中得到的效益和对气象服务的建议和意见、要求。从这块园地中我们可以看到气象服务后的反馈信息,了解气象工作的价值,以及如何改进服务工作和拓宽服务领域。这期我们仅刊登了有气象台提供的用户反馈信息,我们希望各级气象部门加强服务效益或意见的搜集,把这些用户的客观的评价提供给全省的气象界同行们,供大家借鉴、思考,以促进气象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的《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4)》,目前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迅速而政府拨款相对减少,气象服务市场的潜力巨大,商业气象服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公众、企业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日益增多,气象服务也出现了基于移动社交平台、用户体验和智能天气设备的新模式。但是我国气象服务体系目前尚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相关部门急需促成气象服务的市场化,增强气象数据的共享,同时气象服务公司需要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积极培养专业气象服务人才,努力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特色气象服务。本文还基于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针对风力发电和航空运输两大领域,为相关企业开展了定制专业气象服务的实践,阐述商业化特色气象服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实现气象精准为农服务,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气象服务需求分析,融入现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发了山东省智慧气象为农服务业务系统。该系统依托Web API、HTML5、LBS、数据加密同步等技术,开发了精准农业气象服务接口API、智慧精准农业气象服务平台、“锄禾问天”APP智慧为农服务客户端,解决了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难题,实现了集用户需求信息采集、气象服务指标用户自我订正、气象服务产品加工、智慧服务产品制作、服务产品智能推送等功能。该业务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一体化智慧为农服务,在山东省全面推广应用,提升了为农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气象软科学》2009,(3):75-80
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基本气象业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天津市的气象科技服务始终坚持“用户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以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服务用户的信任和赞誉,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根据青海省气象短信服务平台两年多的工作实践,针对手机气象短信用户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产品质量提高、短信亲和力、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丰富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和加强用户服务工作、认真对待并及时妥善处理用户投诉意见等方面,探讨了扩大用户资源、拓展手机气象短信服务市场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1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省各级气象台站天气预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实施正不断趋于完善,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专业气象服务的方式和流程。如何使气象服务产品经过深加工,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并能快速准确地传送到用户手中,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研制设计的。2系统结构及功能系统分为基本信息采集、服务产品加工、自动分发、数据库4个子系统,各部分主要功能叙述如下:2.1基本信息采集子系统基本信息:与省台的实时业务网络互联,可随时采集各种气…  相似文献   

17.
陈京华  邓莉  王舒  罗岚心 《气象科技》2020,48(4):496-502
气象数据服务应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从"我们有什么数据"向"用户需要什么数据"的现代服务方式转变。文章分析了气象数据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服务效率有待提高、服务方式有待转变等问题,从当前气象数据服务的发展和WebGIS的功能特点入手,提出了WebGIS技术与MUSIC接口相结合的气象数据服务方式。在气象数据服务的过程中,用户不必在多种工具软件间进行复杂的操作,WebGIS技术与气象数据统一服务接口(MUSIC)的结合,实现了集空间位置查找、地理空间分析、浏览器端作图、数据检索、数据下载一站式气象数据服务,该方式简化了气象数据服务过程的复杂度,极大地提高了气象数据服务效率,真正实现了气象数据的"所见即所得,所见可分析"效能,有效提升了国家气象业务内网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专业气象服务面临的难点和发展对策徐强(兰州市气象局兰州730020)1难点与问题1.1专业服务产品质量与用户要求有差距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气象服务产品进入了科技市场。作为用户,都希望每次使用气象服务产品能产生一定的效益,这也是气象服务得以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和短信平台互动评价的方式,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客观评价,对气象短信服务的用户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认为提升用户感知服务质量(感觉到"是")是提高气象短信服务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在引导用户期望方面,需要把握用户吸引和用户满意的平衡,进一步转变服务观念,落实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度、用户价值为依归的服务理念,优化气象短信服务产品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达到提高用户使用服务的"黏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目前气象服务的现状,发现气象服务业务对天气短信依赖度太高,受到商业化气象服务冲击非常大;在目前市场化的气象服务中,天气app面临用户量大但是盈利小的困境,原因在于天气信息本身不具备社交性。因此,气象服务要开辟新的服务模式,最大的方向在于通过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最大规模地积攒用户;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调动用户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