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正式全面展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新规划。在时间与空间标注的方位中,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如何布局?如何落子?记者就此采访了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各类国土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和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托。本文通过研究省级"一张图"系统建设体系,构建省级"一张图"系统建设框架,探索省级"一张图"系统设计与实现,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实施—监督"全周期信息化管控闭环,提升了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规划实施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3.
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实施监督的若干意见》文件颁布,从国家层面构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规划体系正式进入"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时代.湖州市"五山一水四分田","山水林田湖草" 自然资源要素完整,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和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加快构建面...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交流编制思路和基本框架,并就具体工作作出部署,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空间资源和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对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对科学构建新时代河南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新格局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底基本完成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全部自然资源均纳入规划,实现全类型资源要素用途管控……4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规划内容:全省建立4级3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介绍,河南为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央文件  相似文献   

6.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评估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国土空间治理、实施动态监管具有积极意义. 2019年初,作为河南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试点城市,洛阳在评估先行先试工作中,专项对标"黄河战略"发展要求,探索构建"嵌入国土空间—生态、文化融合—提升发展能级"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中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国土空间利用方式从增量主导的外延式向增存并重的内涵式发展转变。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初步构建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以空间治理为手段,通过全域全要素管控、整治、修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的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动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启动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一、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大意义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  相似文献   

9.
<正>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空间规划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等问题。为此,党中央作出组建自然资源部、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决策。文章结合鹤壁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探  相似文献   

10.
国土空间规划是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蓝图,地球信息科学技术改变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方式,其强大的数据获取、分析、预测和管理能力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数据、方法和平台支撑,提高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归纳和对比分析等方法,试图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全流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公众参与和智慧化转型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 地理空间数据、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大数据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数据基础;② GIS分析方法、地理模拟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③ GIS平台、云计算和城市智能平台等技术方法推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智慧化转型。随着2021年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建立,未来应关注智慧化规划技术和方法在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应用、构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体系,并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层级传导机制是保障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治理效力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与完善,作为其重要专项规划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需要明确各层级规划的定位、内容以及传导路径。本文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实践,探讨了规划层级传导的基础与策略,提出了“4+4”规划层级传导框架,明确了规划层级传导要素及其传导方式,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提出了规划层级传导的运行机制,以期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和分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需要以维持区域生态保护格局为基础,聚焦核心生态区、重要生态带和重点生态绿心,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以山东为例,在生态问题诊断基础上,基于省域生态保护格局,构建了“两核、三带”的生态修复总体格局,提出了“六心、六原、多城”的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提出了筑牢生态保护基础框架,锚定重点生态绿心保护修复,因地制宜开展平原土地整治修复,差异化推进城镇生态修复,以期为省域生态修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筑牢生态本底、优化空间格局、提升生态功能、塑造美丽生态国土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国各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处于探索和初期规划编制阶段,体系框架和具体思路尚未明确,本文以莒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例,从本底分析、问题识别、目标定位、格局优化、修复分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体...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与关键环节,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引导和刚性管控作用,而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城市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工作基点。随着当前“三区三线”的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进入关键期,经过两轮试划,问题和矛盾也已充分暴露出来。鉴于此,本文以龙口市为例,分析如何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不到位、建设总规模超标等问题,总结出县级城市应该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规划能用、管用、好用。  相似文献   

15.
烟台市不动产数据整合建库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全面收集土地、房屋、林业、海域登记图形、属性和档案数据,实施清理、外业核查、信息补录等工作,得到完整、齐全的数据。按照建库标准和入库要求,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转换,分别对土地和房屋的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及档案数据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开展关联校验工作。将土地和房屋各自关联后的数据成果进行空间逻辑组建及权属关联,实现"房地合一"。按照不动产数据库设计规范要求,将已整理完备的不动产数据统一入库,为不动产相关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编制的基础性空间规划。目前3个规划之间相互脱节、相互抵触的情况十分普遍,影响这些规划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对不同层次区域规划信息的分析,研究提出支持3个主要空间规划整合的核心指标体系,并提出这些指标对应的空间要素类型及其空间配准方法,对区域社会经济统计、遥感解译、规划分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区域规划指标进行结构化设计。为统一构建支持多目标区域规划整合的空间信息平台提供可操作的数据模型。该成果已经在重庆等区域规划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及一些重要规划研究、制定中得到应用,并为今后强化区域空间规划之间的整合,促进地区规划体制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信息逻辑模型。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筑牢生态本底、优化空间格局、提升生态功能、塑造美丽生态国土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全国各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处于探索和初期规划编制阶段,体系框架和具体思路尚未明确,本文以莒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例,从本底分析、问题识别、目标定位、格局优化、修复分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生态修复体系框架,为编制其他城市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是国土空间规划最重要的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需求及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特征基础上,研究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制作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的工作流程及关键技术,构建了底图数据内容体系,探索了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和衔接转换方法,以及底图数据处理、底图数据衔接、底图数据叠加使用等技术方法,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促进空间科学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解决以往各类规划交叉重叠等问题的同时,对空间规划基础底数提出了新要求。将客观、精细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作为重要关联数据整合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本文首先梳理地理国情内容指标与国土空间规划核心内容之一的城市(镇)总体规划用地分类体系之间的差异,然后构建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与规划用地数据关联转换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方法,最后以武汉市为例开展具体应用实践并提出地理国情监测的优化建议。研究表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与规划用地数据的关联转换方法可以用于2种分类体系地类关联关系的建立并实现两类数据的对接转换,但不同地类的转换效果存在差异;地理国情内容指标与城乡用地分类以“多对一”关联关系为主,较难实现两类数据的直接转换,但城镇综合功能单元与城市建设用地部分地类的关联关系较明确且数据转换一致性较高;要实现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与规划用地数据的无缝衔接和有效转换,应进一步完善监测内容,统一技术标准,优化分类体系。研究结果为优化完善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促进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夏津县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实际需求,充分利用该县现有的规划和国土资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成果,对该县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功能设计进行了介绍,重点探讨了平台建设中应用到的基于大数据的空间数据管理、基于微服务架构和云服务管理支撑、统一门户管理和统一运维管理三项关键技术,解决了空间数据高质量管理和应用、业务应用的多变性、系统应用安全等相关难点。平台经试运行测试,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稳定,能满足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业务应用需求,大大推进了全县自然资源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实现了自然资源数据共建共享和政务办公高效集约自主化,为其他地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