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使得空间聚类分析更加适应实际情况,发展了一种同时顾及空间障碍约束与空间位置邻近的空间聚类方法。该方法采用Delaunay三角网描述实体间的邻近关系,并且不依赖用户指定参数。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尧  樊红  黄旺 《测绘学报》2012,41(3):461-467,474
研究如何利用Delaunay三角网构建等高线树,提出一种新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Delaunay三角网在领域分析中的优势,通过两次利用Delaunay三角网来判明等高线的空间关系进而达到统一被图廓截断的等高线以生成等高线树的目的。本文将等高线作为约束边构建约束型Delaunay三角网,利用Delaunay三角网查找具有邻接关系的等高线,在此基础上结合邻近等高线的高程关系判明、识别,最终统一被截断的等高线;然后对统一后的等高线再次利用Delaunay三角网查找具有邻接关系的等高线对,利用等高线对的高程关系判断出其为父子关系或兄弟关系,据此将等高线插入到相应的位置,逐步生长成等高线树。同时给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等高线树生成方法的算法设计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多约束的空间聚类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启亮  邓敏  石岩  彭东亮 《测绘学报》2011,40(4):509-516
借助Delaunay三角网构建空间邻近关系的优势,通过施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约束,提出一种空间聚类的新方法。通过试验分析与比较发现,该算法可以探测复杂结构的空间簇,对噪声点稳健,并且能够同时顾及实体间空间位置与专题属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泰森多边形和狄洛尼三角网的林木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oronoi图依据地物之间邻近关系对空间进行剖分,Delaunay三角网是Voronoi图的对偶图.文章以单株木为平面点构建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网,Voronoi图多边形面积表示林木影响范围,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边长表示对应林木之间距离.在岳阳平江福寿林场设置12块标准地进行试验,计算基于Voronoi图的角尺度、传统的角尺度、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集聚指数和Voronoi图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这4个指数均能反映样地林木之间的空间分布,变异系数对空间均匀分布和聚集分布有较好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5.
空间离群模式探测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带有空间位置属性的点事件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在扩展了空间离群模式定义的基础上引入层次约束Delaunay三角网,发展了一种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探测方法(简称层次约束TIN法)。首先,借助Delaunay三角网粗略地构建空间点事件间的邻接关系;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针对Delaunay三角网的边长特性进行三个层次约束分析,以精化空间点事件的邻近域;最后,对具有空间邻接关系的点事件集合进行统计分析,以形成一系列空间簇,并通过一个统计约束指标提取数量较少的空间簇,即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该方法不需要人为输入参数,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稳健地识别各类空间点事件离群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地形三维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利用逐点插入法建立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上,为快速搜索插入点所落入的三角形,引入了一种改进的空间栅格索引机制,并充分利用三角形的邻接关系进行三角形检索.提出了一种由三角形出发内插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试验表明,所提出的构建Delaunay三角网和内插格网DEM算法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Delaunay三角网空间聚类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顾及属性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聚类方法。首先将Delaunay三角网空间位置聚类作为约束条件,采用广度优先搜索方法,以局部参数"属性变化率"作为阈值识别非空间属性相似簇的聚类过程。以城市商业中心为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更客观地识别非空间属性相似的簇,且自适应属性阈值可以满足不同聚类需求,为城市商业中心等空间实体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田洪军  闫浩文  王丹英  张彦丽 《测绘科学》2008,33(1):200-201,181
空间距离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类空间关系。通过先考虑二维空间中两任意实体之间不同的相对位置关系,再利用构建Delaunay三角网寻找两者的邻近区域,从而计算出两者之间的最近距离。本文还提出了基于约束圆寻找并计算任意两个实体多边形之间的最近距离方法,并给出了约束圆的特征。这种方法适用于不用区分实体多边形的形状与位置的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毛政元 《测绘学报》2007,36(2):181-186
空间点模式是一个2维离散点集,点集中的每一个元素代表地球表面一个点状目标的空间位置。当2维离散点集具有集聚特征时,称其为集聚型空间点模式,它与空间聚类、制图综合和空间分析的许多具体应用紧密相关。如何提取集聚型空间点模式的结构信息(集聚子群的个数和对应的集聚中心)是其中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作者以几何概率为理论基础,提出测度正方形区域内2维离散点集分布特征的H函数并推导其解析表达式,运用H函数设计和实现了集聚型2维离散点集结构信息提取的通用算法。利用该算法处理一个由居民地坐标数据得到的具有集聚特征的空间点模式,提取出其结构信息并进行可视表达。分别以该空间点模式中的各离散点为顶点和发生元生成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在Delaunay三角网中保留面积最小的前1/10、前1/100三角形的顶点,在Voronoi图中保留面积最小的前1/10、前1/100邻近多边形的发生元,将可视表达的点集结构信息分别与依据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用H函数能够有效地提取出集聚型空间点模式的全局性结构信息,而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虽然能够反映其局部密度,但在提取全局结构信息时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中的聚合与融合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针对土地利用图中多边形地块具有全覆盖、无重叠、语义上多层次的特点对土地利用数据综合中的地块合并给出了多边形聚合与多边形融合两种操作;前者针对具有同属性的语义邻近地块的合并,后者针对不同属性的拓扑邻近地块的合并;两种操作的区分是基于同时顾及空间、语义特征的邻近分析,算法的实现均建立在Delaunay三角网模型上由骨架线支持;详细讨论了两种操作的算法过程并给出了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邻近图的点群层次聚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空间聚类是点状空间目标群在地图综合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分析点群的几种常用邻近图的特征及其层次关系,并基于原始的点集合生成的DT构建相应的GG,UG,MST和NNG,然后在所选择的密度适应性约束、距离适应性约束和偏差适应性约束这三种条件下,利用所生成的邻近图进行了点群的层次聚类。研究并改进现有的点状空间目标群的无监督层次聚类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李翔  王卫安 《测绘工程》2007,16(6):29-33
使用具有完备空间拓扑信息表达能力的数据结构-四方边缘结构(Quad-Edge),快速地构建Delaunay三角网和它的对偶Voronoi图,进而实现了限定Delaunay三角网(CDT)的创建,生成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TIN。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等高线和断面的生成,对带洞的TIN也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朱为  马劲松 《测绘科学》2008,33(3):100-102
针对数据量大、关系复杂情况下的空间邻近关系处理需要大量磁盘I/O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空间邻近索引来加快空间邻近关系处理速度的方法,给出了该索引建立、维护的方法以及用该索引实现邻近关系处理的过程。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使用和不使用邻近索引时邻近关系处理速度的差异,并用南京公交站点数据来验证,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在空间数据引擎的基础上使用邻近索引进行空间邻近关系处理的速度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Delaunay三角网的交互编辑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石松  陈崇成  唐丽玉 《测绘科学》2005,30(6):113-114
本文在基于四叉树分块构建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面向大地形编辑的以四叉树为空间索引的三角网交互实时编辑系列算法,其中包括约束点的加入、约束线的加入以及共点三角形的快速查找算法。以上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是地形编辑的基础算法,算法的执行效率对以地形为代表的三维实体的实时编辑以及相关地物模型的拟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建立约束Delaunay三角网算法的研究现状,采用“逐点插入法”和“多对角线交换算法”构成“两步法”,在此基础上,从建立高精度三角网模型的需求出发,研究以大数据量等高线为约束边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的改进算法。针对“逐点插入法”,采用网格分块的方法对构网点集和已生成的三角网建立索引,提高了点的查询速度和点在三角网中的定位速度,提高了三角网的生成效率;针对“多对角线交换算法”,增加了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提高了算法的健壮性和交换速度。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thods and process of spatial aggregation based on semantic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objects and relations among the objects with the help of spatial data structure (Formal Data Structure),the Local Constrained Delaunay Triangulations and semantic hierarchy.The adjacent relation among connected objects and unconnected objects has been studied through constrained triangle as elementary processing unit in aggregation operation.The hierarchical semantic analytical matrix is given for analyz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objects types and between objects.Several different cases of aggregation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thods and process of spatial aggregation based on semantic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objects and relations among the objects with the help of spatial data structure (Formal Data Structure), the Local Constrained Delaunay Triangulations and semantic hierarchy. The adjacent relation among connected objects and unconnected objects has been studied through constrained triangle as elementary processing unit in aggregation operation. The hierarchical semantic analytical matrix is given for analyz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objects types and between objects. Several different cases of aggregation have been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增长算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DEM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安召  兰燕 《四川测绘》2009,32(2):65-69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角形增长算法建立Delaunay三角网DEM.首先通过最优边找首三角形,其次通过直线与点几何关系来寻找可能扩展点,通过找最大夹角来判断满足狄洛尼法则的扩展点,最后通过新加入边与已扩展边的数目来判断是否为重复狄洛尼扩展点,符合条件则构建三角网.然后通过空外接圆法则验证了所构三角网符合狄洛尼三角网的条件.狄洛尼三角网的建立和空外接圆的验证程序采用M语言来编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