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该书由黄民智和唐绍华著,是国内典型矿床的第一部矿石学专著。所研究对象——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矿田之一,其中长坡—铜坑锡矿不仅是世界级的超大型复杂锡矿床,而且以其繁多的矿物种类,特别是富含罕见、复杂的硫盐矿物而享有“世界矿物宝库”的美誉。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石及多种伴生有用元素有规律的富集及其组合的多样性、复杂性赋予本矿田的系统矿物学和矿石学研究以极大的经济意义和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铜坑-长坡92号矿体Rb-Sr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铜坑-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一个规模最大、特征最为典型的超大型锡矿床,矿体呈脉状、层状两种形式产出,其中的92号层状矿体是该矿床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矿体.本文应用Rb-S等时线法获得92号矿体成矿年龄为93.4±7.9 Ma(1σ),这一年龄值不仅与矿田中部龙箱盖黑云母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93±1 Ma吻合,而且在测试误差范围内与前人所获得的龙头山100号矿体、铜坑-长坡91号矿体以及亢马矿床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表明区内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92号矿体成矿流体的87Sr/86Sr初始值为0.71351±0.00100,与龙箱盖黑云母花岗岩87Sr/86Sr的初始值0.7110接近.成矿年龄与成矿流体的87Sr/86Sr初始值均表明铜坑-长坡92号矿体的成矿作用与龙箱盖岩体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3.
大厂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带地质特征及成矿系列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国大厂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带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从矿带地质特征、控矿的各种因素和矿床形成的主要规律,提出了本矿带内形成的与燕山期浅成花岗岩有关的锡石-硫化物多金属成矿系列及其成矿模式;总结研究了长坡-铜坑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此外,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厂矿田高峰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海  苏文超  沈能平  谢鹏  蔡佳丽  甘文志 《岩石学报》2018,34(12):3553-3566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著名的锡矿产地之一。矿田内绝大部分锡锌资源量分布在西成矿带的高峰和长坡-铜坑两个矿床之中,其中赋存在中泥盆统生物礁灰岩中的高峰100号体以其品位高(Sn 1. 79%、Zn 10. 1%、Pb 5. 21%、Sb4. 8%、Ag 235g/t)、规模大(矿石量超过1300万吨)而在整个大厂矿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SEM-CL)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对高峰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早期锡石-毒砂-磁黄铁矿阶段和成矿晚期硫化物-硫盐-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及其气相成分的激光Raman光谱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早期锡石-毒砂-磁黄铁矿阶段石英和锡石中主要发育富含CO2和CH4气相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360~410℃和3%~6%Na Cleqv;成矿晚期硫化物-硫盐-碳酸盐阶段石英中则仅发育气-液两相盐水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对低的均一温度(270~310℃)和盐度(3%~6%Na Cleqv)。石英和锡石的H-O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对比矿田内其他矿床,进一步发现高峰矿床富CO2气相流体的盐度(3%~6%Na Cleqv)与拉么矽卡岩型Zn-Cu矿床富CO2气相流体的盐度(7%~9%Na Cleqv)相近,认为高峰矿床与拉么矿床可能具有相同的成矿流体来源,两者均来源于深部岩浆房中分异出的超临界流体。高峰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深部矽卡岩阶段富CO2气相流体的压缩和冷却(vapor contraction and cooling)。流体冷却过程可能是锡石-硫化物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高峰矿床-200m中段以上矿体,锡石和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富CO2和CH4气相流体包裹体为主,而缺失多子晶流体包裹体组合,推测高峰矿床-200m中段以下可能存在富含成矿金属的高密度卤水,从而形成高品位的锡多金属脉状矿体或矽卡岩型Zn-Cu矿体。  相似文献   

5.
大厂锡矿田位于环太平洋锡矿带的西部,南岭纬向构造带的西端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的复合部位。矿区内岩浆岩与褶皱、断裂均很发育,矿体主要赋存在中上泥盆统富含碳质的碳酸盐、硅质岩、及礁灰岩中。矿区中部有龙箱盖黑云母花岗岩产出,岩体西侧接触带有夕卡岩锌铜矿床,岩体东侧有钨锑脉状矿分布。锡石—硫化物矿床多集中于岩体400~200米以外的东西两侧(见图1)。水平方向显示近铜锌远锡的矿化分带,垂直方向矿化分带也明显(图2),215队称之为“上锡下铜中间锌”。  相似文献   

6.
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的西矿带,层状矿体广泛发育,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其成因还存在较大争议。利用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对采自92号层状矿体的三个锡石样品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n(206Pb)/n(207Pb)—n(238U)/n(207Pb)等时线年龄为95.8±2.6 Ma(MSWD=6.3),与通过石英40Ar/39Ar法、透长石的激光原位40Ar/39Ar法及石英Rb-Sr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91.4±2.9~94.52±0.3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通过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定年在该类型矿床的年代学研究行之有效。同时,通过年代学佐证了锡的成矿与龙箱盖岩体第二阶段侵位(96.6~93.86 Ma)为同一时期,认为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床之五,它包括长坡、巴力和龙头山锡-贱金属矿床,大福楼黑色页岩和容矿岩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以及拉么Cu-Pb-Zn近端矽卡岩矿床。这些矿床产于泥盆纪富碳酸盐质沉积岩相到靠近下伏燕山期龙箱盖花岗岩91Ma的角闪角岩相。深成侵入岩和有关的矿化受N-NW走向的龙箱盖和长坡背斜控制,F1逆断层为远端矽卡岩溶液之通道。长坡锡矿化成因上与S型龙箱盖花岗岩有关,靠近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厂锡矿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探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广西大厂锡矿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桂西北海西-印支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断裂凹陷盆地中,是中国重要的、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矿床。它主要由长坡-铜坑和高峰矿床、拉么矿床、大福楼矿床和亢马矿床等组成,其铟资源量约6 000 t。文章在对长坡-铜坑矿床、高峰矿床以及拉么矿床不同类型围岩(包括花岗岩质岩石)、矿石以及不同矿床类型中矿石矿物(硫化物和氧化物)中的In、Cu、Cd、Sn、Fe、Zn等微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矿床、不同矿物组合中硫化物的微量元素电子探针测试以及硫同位素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大厂锡矿岩浆源区是富铟的,在正常的沉积岩中不存在铟的初始富集;In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与层状和块状的矿体关系密切。在成矿作用过程中,In的分布和富集对矿物组合和矿石类型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大厂铟矿的形成是富铟的岩浆源区重融产生含铟岩浆,在岩浆侵位冷却过程中,由岩浆结晶所产生的流体携带In、Cu、Fe、Zn、Sn等成矿元素从岩浆中出溶,形成含In的成矿流体。水-岩反应以及在大气降水来源流体的参与下,导致In、Cu、Fe、Zn、Sn等从成矿流体中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
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床成因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西大厂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大厂矿田内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多数地质工作者认为:锡多金属矿床是花岗岩成因的;矿床属于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矿床,锡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龙箱盖花岗岩岩体。 1983年以来,笔者通过对大厂矿田特大型锡多金属矿床——长坡矿床详细研究后发现,按地质产状和矿物组合可将该矿床划分为两种矿化类型,即层状含锡硫化物矿化和脉状锡石-硫化物矿化。这两类矿化不仅发育特征差异明显,而且成矿时间也不同。层状含锡硫化物矿化具有典型的同生沉积特征,形成时间较早;脉状锡石-硫化物矿化则具有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时间较晚。然而,两类矿化间又存在着极  相似文献   

10.
徐明 《地质与勘探》2012,48(2):352-358
[摘 要] 铜坑 - 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大厂矿田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矿床,本文通过该矿床大量铅同位素资料的系统分析,运用全方位对比法和△β- △ч示踪法对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不管是层状矿体、细脉带矿体还是大脉带矿体,其成矿物质主体具有统一来源,主要来自岩浆岩、泥盆系及基底物质,但也有少量的幔源物质参与。铜坑-长坡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的基性岩脉阶段和晚期的燕山期岩体阶段。  相似文献   

11.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锡基地之一.长坡似层状网脉浸染型92号矿体是区内最大的矿体,占长坡矿锡总金属储量近53%.92号矿体的发现与勘探,不但对锡基地的建设具重要意义,而且在找矿科学理论方法上也是一个突破. 92号矿体的发现长坡锡矿以广西冶金地质215队探明储量为基础,于1956年建成日处理100t矿石的选厂.随着探明储量的不断增长,1963年选厂规模扩大到400t/日.同年,冶金工业部指示要根据1000t/日选厂建设的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2.
郭爱民  廖兴钰 《湖南地质》2002,21(4):271-274
临武铁砂坪锡石-硫化物矿床位于香花岭多金属矿田内,属断裂充填交代型脉状锡矿床。矿区有锡石-硫化物和锡石-石英脉两种类型锡矿脉,严格受中泥盆统跳马涧组碎屑岩和棋子桥组灰岩中的NE、NW向断裂控制,IV号锡石-硫化物矿脉带长约2500m,宽500m,平均品位Sn0.36%,最高品位Snl.36%。矿脉产状与容矿断裂产状一致,赋存于棋子桥组的矿体为特殊的深浅相间的条纹岩,它是一种特殊的锡矿工业类型,在湘南地区具有找锡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坡锡矿床成矿规律与隐伏矿体的找矿勘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厂矿田是我国的重要锡矿基地之一.长坡矿区是大厂矿田的主要矿床,分布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是一个以锡为主并伴生铅、锌、锑、硫、砷、铟、锡、镓、银等的大型锡石-硫化物矿床. 矿山生产30年来,我们在上部采区进行矿床地质研究,探索成矿规律,预测隐伏矿体,获得了  相似文献   

14.
错那洞穹隆是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隆带(NHGD)中发现的新成员,穹隆由核-幔-边3部分组成。核部由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幔部由早古生代云母片岩和夕卡岩化大理岩组成,边部由变质沉积岩组成。在穹隆核部后期侵入有淡色花岗岩和伟晶岩脉。祥林铍锡多金属矿位于错那洞穹隆北部,矿区内发育多条南北向、北东向张性断裂。通过系统的地表工程控制,在穹隆幔部和断层破碎带内新发现了铍锡多金属工业矿体。通过错那洞穹隆北部祥林矿区的解剖,矿化类型可初步划分为夕卡岩型、锡石-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夕卡岩型矿体赋存在穹隆幔部的夕卡岩化大理岩内,矿化以铍、锡、钨为主,锡品位变化较大。锡石-石英脉型矿体受北东向张性断裂控制,矿化以锡、铍、钨为主,矿石品位相对较富。锡石-硫化物型矿体受大理岩内的层间滑脱构造控制,富锡,而铍、钨相对较贫。伟晶岩型矿体矿化为铍为主,伴生铷等。钻孔深部验证发现夕卡岩型矿体、锡石-硫化物型矿体、锡石-石英脉型矿体深部延伸较稳定。通过岩浆与铍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祥林矿区两期次铍锡钨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分别与弱定向二云母花岗岩及白云母花岗岩两期次淡色花岗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在矿体特征研究和矿床类型总结的基础上,明确了下一步的找矿标志和方向。锡石-硫化物型铍锡多金属矿和锡石-石英脉型铍锡多金属矿铍、锡、钨品位相对较富,为今后主攻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5.
广西大厂96号矿体的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厂96号矿体是近年来在我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中发现的最大单体锌多金属矿体,产于巴力-龙头山矿床与拉么矿床之间,埋深600~800 m,在巴力区下部以锡多金属为主,往北东至黑水沟-大树脚区过渡为锌铜矿体,含锡甚低,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锌和锡含量自西向东呈降低趋势,相反铜有富集趋势,锑与铅仅在浅部富集,往深部愈近岩体,银富集程度愈趋于降低。主要成矿元素随着深度的加大,其含量呈现波状起伏变化而不是截然变化。96号矿体北段锌铜矿体有较为明显的充填交代特征,不管是锡多金属矿段还是锌铜矿段都产于同一层位的层间破碎带中,其成因与长坡-铜坑、拉么矿床一样,属燕山晚期岩浆热液交代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层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厂长坡-铜矿锡多金属矿床规模大,成因十分复杂,对其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客观地分析其成矿规律,有助于该区进一步的找矿。从赋矿地层、构造、矿体组合、矿物和元素分带几方面分析了长坡-铜坑锡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认为地层与构造对矿床的形成起了不同的控制作用,矿床具有层控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杨眉 《矿产与地质》2014,(3):284-286
从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矿床地质出发,分析其热水沉积成矿和岩浆热液成矿的证据,认为其主要成矿作用为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则对早期的热水沉积矿体进行叠加改造,故矿床是热水沉积成矿-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箭猪坡矿床是丹池成矿带上以锑铅锌为主的多金属矿床。近年通过老矿山找矿勘查项目,首次发现了石英脉型锡矿体,锡以锡石为主。通过对矿床流体包裹体、矿石稀土元素、氢氧同位素及硫同位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成因。通过与大厂锡矿田垂向分带的对比,推测箭猪坡矿床浅部所揭露的脉状铅锌锑矿体及钻孔中揭露的石英脉型锡矿体,仅相当于大厂矿田上部脉状矿[中低温脉状(锡石)硫化物矿床矿带],中深部的中高温—高温矿带、隐伏花岗岩体尚未揭露,箭猪坡矿床找矿空间宽,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铜坑-长坡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铜坑-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桂西北大厂矿田中的一个超大型矿床,由浅部的脉状矿体和中-深部的层状矿体组成。文章应用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坑-长坡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参数和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铜坑-长坡矿床脉状和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同特征,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CO2型和NaCl-H2O型。3个成矿阶段的均—温度分别为:270~365℃,210~240℃和140~190℃。早阶段(Ⅰ、Ⅱ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CO2和H2O,含少量CH4和H2S,密度为0.324~1.093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1%~7%;晚阶段(Ⅲ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且Ca^2 和Mg^2 含量增加,密度为0.893~0.972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3%~10%。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e、Ar、S同位素组成共同表明,铜坑-长坡矿床脉状及层状矿体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相同的成因,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有关。基于^3He/^4He比值高和富CO2流体的存在,认为在铜坑-长坡矿床成矿过程中有深部地幔流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临武铁砂坪锡石—硫化物矿床位于香花岭多金属矿田内,属断裂充填交代型脉状锡矿床。矿区有锡石—硫化物和锡石—石英脉两种类型锡矿脉,严格受中泥盆统跳马涧组碎屑岩和棋子桥组灰岩中的NE、NW向断裂控制,Ⅳ号锡石—硫化物矿脉带长约2 500 m,宽500 m,平均品位Sn 0.36 %,最高品位Sn 1.36 %。矿脉产状与容矿断裂产状一致,赋存于棋子桥组的矿体为特殊的深浅相间的条纹岩,它是一种特殊的锡矿工业类型,在湘南地区具有找锡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