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河北省冬麦区1971~2005年5月10日至6月10日逐日降水、气温、湿度、风速及1981~2005年逐年小麦千粒重等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冬麦区35年来干热风时空分布、周期等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还就河北省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轻度和重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布具有一致性,而轻度和重度干热风的年代际变化等也具有相同特征,干热风总日数与小麦千粒重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风是危害我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轻干热风年份可使小麦千粒重减少1—3克,减产5%左右;重干热风年份千粒重可减少3—5克,减产达10%以上,因此,给我省小麦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文依据干热风危害程度、天气特征和生理机制而确定的干热风气象指标,统计分析了35个台站廿年的资料,研究其发生规律;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气候区划指标,作出我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一、干热风的天气类型 及其指标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1-1991年11年小麦生长情况,我省各地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年际变化不大,二要素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千粒重年际变幅大,最高的1989年全省平均为37.1克/千粒,1991年只有30.5克/千粒。千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5月份小麦灌浆期的阴雨寡照、青枯、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出现,影响小麦灌浆,导致千粒重下降而减产。选育早熟品种,可避开5月下旬的气象灾害对小麦灌浆的危害;中后期在叶面上喷施磷酸二氢钾可防御干热风和青枯危害。  相似文献   

4.
干热风对小麦灌浆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热风对小麦危害,主要是使小麦千粒重下降,而造成减产。为了进一步研究干热风使千粒重下降的原因,本协作组分别在黄淮海、宁夏河套、河西走廊和新疆主要冬春麦区,布设泰安、荷泽、徐州等14个站,按照统一试验方案,从小麦开始灌浆起,逐日  相似文献   

5.
干热风是我区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严重威协着小麦的生长。七五年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干热风天气造成春小麦大面积青秕,千粒重下降8—10克。七七年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干热风天气使春小麦逼熟,千粒重下降2—4克。因此,防御干热风危害是抗灾夺丰收的手段之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地区干热风天气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地区干热风是夏初灾害性天气之一,对本地冬、春小麦影响尤为严重.1977年6-7月共出现干热风25天,其中属重型5天.在西郊地区调查,干热风发生在小麦开花、乳熟阶段,造成小麦不孕,籽粒干秕,千粒重下降,小麦减产20%.因此,  相似文献   

7.
陈昌毓 《气象》1982,8(2):23-24
干热风是影响河西走廊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发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小麦开花一乳熟期的干热风天气,可使西起敦煌东至景泰的15个县的400万亩春小麦中大约2/3以上的面积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据小麦干热风灾情调查和试验资料,干热风严重的年份可使小麦千粒重下降6克以上,减产可达10—20%。因此,农业生产部门多次提出要求解决这种农业气象灾害问题。 本文根据几年来观测试验资料和有关调查报告,分析研究了河西走廊干热风危害的农业气候特征和区划,并提出防御措施。 一、干热风农业气象指标 河西走廊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程度,主要是由干热风出现的时段和强度及其前期的气象条件、小麦本  相似文献   

8.
1981年5月6日一8日,大荔地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强干热风天气过程。8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8.1℃,14时空气相刘湿度>8%。这次过程具有出现早、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干热风影响时,正值本地小麦杨花——乳熟阶段,造成部分小麦小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减产10%左右。本文就干热风天气过程的原因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小麦受干热风危害为扬花至灌浆期。扬花期可造成小花不孕,灌浆期影响千粒重。其中受干热风危害最敏感的时期是小麦进入乳熟中期后的十天内,此期若出现干热风。轻则可使小麦减产5%左右。重则可使小麦减产10—20%。我县历史上的严重干热风年。曾经造成小麦大量减产。因此,在小麦生长后期管理中,积极做好小麦干热风的预防,是夺取小麦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作物模型提取小麦干热风灾损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将干热风灾害对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从全部产量损失中提取出来,是目前小麦干热风研究的一个难点.根据小麦生物学特性以及产量结构与干热风发生规律的关系,构建了小麦作物模型,并利用河南省1981-2004年气象资料与小麦产量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作物模型方法得到的小麦产量损失与传统方法得到的产量损失相近,两者的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为0.36,平均准确率为68.69%,决定系数(R2)为0.81.这表明利用小麦作物模型来提取干热风灾损是可行的,可以用于干热风非典型年份的灾害产量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11.
关中地区是我省小麦主产区,每年五月中旬——六月中旬,小麦自东而西陆续进入灌浆中后期,这一时期正是陕西省干旱少雨温度急剧升高的时段,也正是小麦受干热风危害的时期。几天的干热风天气常可使即将丰收的小麦大面积减产,少者百分之十,多达百分之二十或以上,因此  相似文献   

12.
薛农 《气象》1984,10(12):30-30
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产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受干热风危害的区域,东起黄淮流域,西到新疆,受害面积约两亿亩。对我国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所以,开展小麦于热风的研究与服务是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1984年9月8—1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小麦干热风防御措施推广应用研究课题开题会议。会议首先交流了干热风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经验。如河南省气象局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用化学药剂防御干热风已有3—4年,在每年小麦乳熟中后期,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它是引起年际小麦产量波动的气象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气象和农业部门都很重视干热风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一些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即对干热风危害作过不少研究。七十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委托原华北农业大学主持的北方麦区干热风科研协作组,曾对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生理机制、天气形势、气候特征,以及防御措施效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八十年代初,中央气象局又委托陕西、甘肃、河南省气象局召集,由山东、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宁夏、天津、江苏、安  相似文献   

14.
包头市小麦干热风统计及灾害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包头市1971-2010年气象资料的分析,统计了小麦干热风天气和干热风天气过程,计算了干热风天气过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今年小麦干热风发生情况: 根据各县反映和实地调查观测,我区西部5月22~25日、29日发生轻干热风,6月8~10日多数县有轻干热风,6月12日是重干热风日,只对日照、莒南小麦成熟晚的社队和墨西哥小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之今年属轻干热风年。 二、石油助长剂防御小麦干热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合法 《气象》1993,19(1):1-1
前言 漯河地处沙颖河流域,在1986—1992年的7年间,小麦平均亩产281.6kg(最高315kg,最低241.4kg)。产量不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小麦倒伏却是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990年小麦倒伏41.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1.5%,千粒重为18.6g,比未倒伏小麦下降10.8g;1991年小麦倒伏56.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9.2%,千粒重下降5.52g。造成小麦倒伏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不外乎两条:一是气象条件不  相似文献   

17.
北方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干热风危害程度、天气特征和生理机制,分别不同气候区和小麦生态型,采用不同气象要素组合,确定北方小麦干热风气象指标;依其指标统计分析了155个台站20年的干热风资料,研究其发生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气候区划指标,作出我国第一个北方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菏泽市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翠英 《山东气象》2004,24(2):46-47
根据1954-2001年菏泽市小麦干热风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干热风的气候特征,通过相关分析寻找干热风发生前期的显著相关因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干热风发生日数预报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喷洒草木灰水防御干热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万顷麦浪,丰收在望。这时,如果突然刮起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偏南风,连续几天功夫,就会使小麦叶片凋萎卷缩,麦芒炸开,穗子发灰,籽粒干瘪,产量下降,丰收就成了“风收”,群众把这种受害后的小麦籽粒,形象地比喻成“雀舌头”,千粒重大大降低,可减产10—40%。 干热风为什么对小麦生育后期会产生这么大的危害呢?小麦从灌浆到成熟阶段,植株体内物质的合成、转化和运输都很活跃,在这个时期如果遇到了干热风,在高温、低湿和风综合影响下,植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的生长后期,常受到干热风的危害,造成减产。为了找出多种措施预防干热风,本文试图通过草木灰水浸种小麦的方法,探讨这种措施预防小麦干热风的生理机制和增产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