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鱼市场上的鱼种类虽多,但从选购的角度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档的鱼;一类是大众化的鱼。高档鱼一般个体大一些,新鲜度好一些,吃起来肉味较鲜美,但售价一般较高。大众化的鱼通常个体稍小一些,或是新鲜度稍差一些,吃起来肉味不是很鲜美,但市场售价比较低,适于在家中食用。高档鱼和大众化的鱼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限。购高档鱼的人与购大众化鱼的人也  相似文献   

2.
黄姑鱼     
黄姑鱼,温州人称,山头黄鱼。此鱼外形颇似小黄鱼,但不如大黄鱼和小黄鱼的肉味鲜美;此鱼又长期生活在近岸海域,不像大、小黄鱼作季节性长途洄游,故冠之“山头”,以示与正宗黄鱼的区别。北方人称罗鱼(北京)、铜罗鱼、铜鱼;江浙一带叫黄娑鸡,系该鱼有集群起叫的习性,其叫声酷似老母鸡“咯咯”之音,故称之。黄姑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古人对海水鱼的分类不详,故在历代方志上未见其名。而今黄  相似文献   

3.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9):F0002-F0002
<正>管口鱼,全长约80厘米,颏部有1肉质须。第1背鳍具11~12个分离的弱棘。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从橘红或棕色至黄色都有,一般为褐色。肉食性,吸食小鱼或虾等。通常独  相似文献   

4.
军曹鱼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进行解剖比较、营养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军曹鱼的含肉率为68.7%,肌肉蛋白质含量为21.2%,氨基酸总量为65.05%;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591mg.gN^-1,军曹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5.2%,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简称DHA)的含量分别为4.5%和12.0%。研究结果表明,军曹鱼含肉率高,营养质量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章鱼,说是鱼却不是鱼,它是从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而来的。章鱼身体一般很小,八条触手又细又长,故又有“八爪鱼”之称。章鱼的攻防本领之全令人惊讶,是名副其  相似文献   

6.
鳀鱼,胶东渔民称之为“离水烂”,因其只有寸把大小,离开海水在短时间内便腐烂,即便及时加工也只能每市斤卖几分钱,因此渔民往往在起网时就将其弃之。 秋汛时节,当山东省长岛县海洋与水产局副局长王庆才告诉我们,鳀鱼等低质鱼类已成为海岛渔村又一增收门路时,我们产生了极大兴趣:“离水烂”是怎样变成“金疙瘩”的?  相似文献   

7.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系鲈形目,鲈亚目,鲡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栖息于淡水和半淡半咸水域。在埃及已有两千年的养殖历史。尼罗罗非鱼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病害少,适应力和繁殖力强,养殖周期短,经济见效快;加上肉嫩,味美,刺少,肉多,深受人们的欢迎。为此,一九七六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日本东京都召开的水产增殖会上,把这种鱼作为“有希望的养殖鱼”向全世界推荐。  相似文献   

8.
怪鱼怪事     
镜子鱼临近地中海的阿尔及利亚渔村姑娘,几乎每人都有一面用以梳妆打扮的镜子。这种镜子有一个花纹精细的弯柄,背面有一组图案,镜面晶莹闪光,能清晰地映现出人的脸影。但当你仔细观察时。会发现这并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而是一条硬邦邦的鱼干。弯柄是鱼尾,背面的图案是鱼鳞,而闪闪发光的镜面却是鱼肚。因此,当地人称这种鱼为镜子鱼。镜子鱼的肉非常鲜嫩,不过,鲜鱼你是吃不到  相似文献   

9.
似刺鳊鮈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方法对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 Bleeker)进行了含肉率、可食率、肌肉弹性、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并系统评价了鱼肉品质,旨在评价似刺鳊鮈的营养价值,为似刺鳊鮈的营养生理、养殖和加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似刺鳊鮈雄鱼的含肉率为(72.76±0.89)%,雌鱼为(68.99±0.76)%;雄鱼可食率为(78.36±0.93)%,雌鱼为(83.75±1.01)%;肌肉弹性值为(547.86±21.48)g;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8.10±0.17)%,粗脂肪含量为(2.32±0.13)%,水分(78.10±0.87)%,灰分(1.07±0.12)%;肌肉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占鲜样的(14.91±0.31)%,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除色氨酸外)含量占鲜样的(6.07±0.07)%,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68.67%,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3.46,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F值)为2.21,4种鲜味氨基酸占鲜样的5.73%;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2.94%,1.26%;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钙镁含量较高;鱼肉品质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似刺鳊鮈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且有一定保健作用的鱼类.  相似文献   

10.
古化石惊起波澜1999年2月18日,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等发现的一种原始硬骨鱼——斑磷鱼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被列为封面标题新闻,同时还配发了大英博物馆古脊椎动物学权威、系统动物学家阿伯格博士发表的评述。阿伯格博士称,朱敏等所展示的原始硬骨鱼具有意想不到的特征组合,将迫使我们重新考察脊椎动物进化树;该鱼的发现对“辐鳍鱼类”  相似文献   

11.
欢休 《海洋世界》2013,(11):50-53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上78种鲸类品种之一,一般称为“印度太平洋驼背豚”。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杀人鲸的近亲。素有“长江里的大熊猫”之称,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其他俗名尚有粉红海豚、镇江鱼、白鼯等。  相似文献   

12.
鯒鱼(Platycephalus indicus Linnaeus)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各近海的肉食性鱼类,习见于我国沿海各地,为拖网及定置网具的兼捕对象之一。鱼类性成熟,是其生活史中的重要转折阶段。性成熟的速度、开始性成熟的体长、体重及年龄等,是该鱼对环境条件适应的结果。鱼类性成熟特性是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动和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黄海鯒鱼性成熟特性的研究尚未见专题报导。本文是对鯒鱼性成熟的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接吻鱼     
《海洋世界》2014,(2):78-78
<正>有读者来信,希望小编们推荐适合家养的观赏鱼,那就趁着本月的情人节主题推荐给大家一种很有意思的热带鱼——接吻鱼。接吻鱼又叫亲嘴鱼、吻鱼、吻嘴鱼、香吻鱼、接吻斗鱼等,属鲈形目、吻鲈科、钉嘴鱼属,体色为浅红色,以鱼喜相互"接吻"而闻名。实际上,同性鱼也有"接吻"动作,故一般认为接吻鱼的"接吻"并不是友情表示,也许是一种争斗。接吻鱼游动起来十分缓慢,显得仪态万千,是极具观赏性的热带鱼。因为鱼体微红带白好似初放的桃花,所以还有很多行家叫它桃花鱼。接吻鱼喜欢栖息于热带河流中,在原产地常被作为一种食用鱼。它对水质的要求不严,群居性不太明显,游动起来十分缓慢,显得雍容大方,具有迷人的魅力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梅童鱼的群体发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重要的海洋生物噪声现象是海洋生物的群体发声。这些声音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是某些地区海洋环境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海洋动物发声中,鱼类发声是很主要的。如石首鱼类,国外俗称鼓鱼或鸣鱼,以能发出明显的声音而著称。在我国沿海近岸石首鱼类分布很广,其中尤以大黄鱼群体发声最为强烈,其他如黄姑鱼、(鱼免)鱼、毛鲿鱼等石首鱼类也有明显的群体发声现象。梅童鱼属是我国石首鱼类中常见的一种小鱼,体长一般为80—160毫米,其分布范围较窄,一般限于中国沿海。在南海近岸海区,每年春、夏之间梅童鱼生殖季节,大量个体鱼发出的群体声所造成的噪声是这一地区海洋环境噪声的主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鲐鱼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前言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eus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每年进行季节性洄游,游泳能力强,速度快,春夏时多栖息于水温和盐度较高、透明度大、潮流较缓、风浪较小的海区产卵索饵。此时,也是台湾海峡生产鲐鱼的旺季,有较多产量,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本文是一次对台湾海峡的鲐鱼食性进行较详尽的研究,现整理报导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沿海进行海底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奇怪的生物,其中一只外形怪异的无鳞尖牙黑鱼就是在海底火山发现的。据悉,科学家们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在这次研究旅程中还拍摄了这些奇异的新物种的照片。除了无鳞黑鱼,专家们还发现了酷似鳗鱼的奇棘鱼科鱼和长有巨型门牙的蝰鱼科鱼。参与这次研究旅程的海洋生物学家伊恩教授称,这次的发现转变了他们对海底鱼种的研  相似文献   

17.
南麂列岛岛礁区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底层拖网方法,以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进行了南麂列岛岛礁区域2011年4月、8月、11月和2012年3月4个季节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鱼类有69种,鱼类种数夏季>秋季>冬季>春季;(2)六指马鲅、海鳗、棘头梅童鱼、龙头鱼、赤鼻棱鳀、白姑鱼、、中颌棱鳀、六丝钝尾虎鱼等15种鱼占鱼类总渔获量的89.13%,是调查海域底层拖网的主要捕捞鱼类;(3)不同季节的鱼类渔获量组成相差较大,优势种季节演替现象明显;(4)渔获率的季节变化明显,渔获率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夏秋季渔获率较高的区域一般在调查海域西北方向的开阔海域。  相似文献   

18.
台湾乌鱼子     
在台湾访问期间的多次宴会上,我吃到了颜色黄褐色肥美的乌鱼子,味道清香可口。台湾乡亲介绍说:“这是闻名中外的台湾名特产,是海中奇珍”。乌鱼是台湾名产,学名鲻鱼,头背和体侧颜色黑灰色,腹部银白色,在水里只能看到乌黑的影子,故俗名乌鱼。乌鱼的肉嫩,味道鲜美,且有营养价值。东南沿海江湖均有产鲻鱼。明代孙文恪有“家在越州东近海,鲻鱼肥美胜鲈鱼”之句。鲻鱼生息在  相似文献   

19.
吃鱼的讲究     
单迪 《海洋世界》2014,(1):76-77
<正>父亲擅制馔,母亲这方面也不差,尤其擅长做鱼。记忆中,儿时只要家中买来条大鱼,姑且不论种类(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多是鲤鱼或者花鲢),晚上必定是有四菜一汤吃的。首先鱼头被斩下来,加上豆腐放进砂锅做成鱼头豆腐汤;鱼腹被分成两片,一片用来做清蒸鱼,一片用来做香糟鱼片;脊背剁成块,先炸后沁做成熏鱼;鱼尾是活肉,是全鱼除了鱼眼窝外最好吃的地方,做成名菜红烧滑水往往是下酒的佳肴。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但我依旧能够清晰地记得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样的四菜一汤几乎是一种奢侈的行  相似文献   

20.
1 养殖现状 日本紫(鱼师)鱼在50年代中期开始试养。该鱼种隶属于鲹科、(鱼师)属,在日本大量养殖的主要有三种即黄尾(鱼师)鱼、黄条(鱼师)鱼和紫(鱼师)。紫(鱼师)鱼的主要栖息海域,分布于南方的亚热带,在日本、越南及中国的南海、台湾水域。最大鱼体长为1.5米。体重达50公斤。一般养殖的商品鱼体重为2~3公斤,养殖期仅为1~2年。据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