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88年出版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主编)是以北京市域历代政区沿革为主要内容的地图集。该图集在金代(建都)以后的部分才增加了城市变迁及重要园林和陵寝图。因此这部图集还只是一部关于北京政区沿革和城市变迁地图集,作为系列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第二集,则是充分利用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环境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多学科的最新成果,集中系统地再现了北京地区史前时期人类生存环境及其特征和演变,亦即史前人地关系,形成了与第一集不同的突出的特色。一、史前人地关系研究及其地图表现20世纪后半叶,全球性人口…  相似文献   

2.
正我长期从事地图的编制和编辑设计工作,有着设计各种地图的经验。但在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最使我刻骨铭心的是在1979年,我有幸被单位领导派去北京大学参加由侯仁之教授主持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编纂工作。这是北京市的第一部历史地图集,过去我们没有做过,也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但能参与这样一项开创性的科学研究和历史地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3.
北京水问     
当北京水价上涨时,很多人有了疑虑:历史上有水乡之称的北京,也会缺水吗?当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继09年后再次降临我国时,在超过千万人因旱饮水困难的严酷现实面前,一系列关于水的疑问应该有答案了。本刊特邀编委、学会常务理事、著名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通过《北京水问》向读者揭示了生命之源——水的现实状况,警示并呼吁人们:我们做不到不用水,但我们可以做到心疼水、敬畏水、尊重水!有中央领导同志称赞此文是近些年来人民日报刊发的反映民生问题质量较高的一篇文章。本刊特此转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李东雪 《北京测绘》2021,(2):F0004-F0004
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北京四季美食地理》和《中国大运河?北京》手绘地图于近日正式出版。两版地图立足于北京,聚焦于人文,定位于地理,以北京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题,串联起散落在北京的“精华”建筑及历史遗迹,全方位、多尺度地展现了城市框架,手绘出北京特有的历史人文质感。  相似文献   

5.
提起图书馆,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里收藏着大量的书籍、杂志和报纸。实际上,图书馆还搜集一切与文化有关的资料,如地图、碑帖、书画、照片、磁带等等。特别是对地图的搜集,更是各图书馆所不可少的。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图书馆中,地图收藏量最多、最具特色的图书馆是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是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是综合性研究图书馆,是国家的总书库,在国际交往中使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名。北京图书馆收藏地图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929年9月,当时的北平图书馆考虑到地图的特殊作用,特设舆图部,专门负责地图的采访、编目、典藏、阅览  相似文献   

6.
北京旧城胡同变迁图的设计与编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北京旧 城胡同现状与历史变迁调查研究,对1949年以来北京旧城的胡同分年代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和梳理。主要对 集中表现半个世纪以来北京旧城胡同历史变迁的“北京旧城胡同变迁图”的设计与编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测绘》2009,(2):75-75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寻梦古都北京》,主要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名人故居、皇宫王府、城楼街市、商政行署。桥塔碑祠墓。学府书社。会馆戏园。寺庙教堂、胡同文化、老字号商店等等,为广大想要了解北京的人提供一个详实的文字介绍。另有北京各个时期的古地图、今天的北京街道胡同地图。《寻梦故都北京》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它集文字、地图,图片为一体,详细介绍了北京的过去、现在,把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北京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8.
《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社会实践价值俞美尔(北京测绘院)韩光辉(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尹钧科(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北京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好几年了,它以直观形象的地图语言系统地反映北京各历史时期的地理面貌,即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特征及其演变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地图》2006,(6)
资讯INFO媒体速读精新推介娓娓动听的讲述——《系列世界地图的故事》评介(2006-01)行政区划集大成之作,专题地图扛鼎之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2006-02)第一部专题汇编北京古旧地图的大型图集——《北京历史舆图集》(2006-03)地方综合地图的新典范——《武威市地图集》(2006-06)双月纪事特写FEATURE封面近代名人与天津小洋楼(2006-01)我们之间的11个故事(2006-02)世界迁都大潮(2006-03)广州生活地理(2006-04)印度魔方转转转(2006-05)中国大一统疆域的历史演变(2006-06)视点故宫国宝万里大迁徙(2006-01)“乾隆十三排图”…  相似文献   

10.
尹钩科 《地图》2009,(1):20-30
北京,自古就不是凡城俗地,这座装气恒晟的帝王之都可以说是苍天赐予我们的风水宝地。已建城三千多年的北京城,与世界上其他古老的历史名城一样,依水而建、傍水而生,而之所以被历代君王选为都城,并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千年不衰,也是与它所拥有的优越水环境分不开的,因为水是万物生灵的源泉,是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最近的新闻里有关北京城规划布局的说法又有了新的进展.当我们尚未见到确切和权威的规划地图时,性急的网友已经在网上出具了其他的“证明”.不过,网友提供的只是最近关于北京地铁建设的新路线布局图,所谓的“新规划”只是传闻而已. 不过,这倒使我想起了一段人们不常说起的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虽然大家不愿提及这段历史,但它在北京城的规划中还是有着一定的作用,至少局部地影响着今日北京城西部的布局.  相似文献   

12.
王均 《测绘学报》1998,27(1):92-92
近现代北京城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URBANINTERNALSTRUCTUREOFMODERNPEKING王均(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近现代时期的北京城经历着从封建帝都向现代都市的历史性变革,是城市地理学及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典型案例。认识...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技术的北京旧城胡同现状与历史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IS技术,通过挖掘历史地图、影像、文字资料,对不同历史时期北京旧城胡同的现状和历史变迁情况进行研究,制作了旧城胡同GIS数据,建立北京旧城胡同的时空数据库,对旧城胡同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揭示建国以来旧城胡同变迁的时空关系,为旧城胡同深化研究奠定基础,为旧城胡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论《北京地图集》的设计特色北京市测绘院董怡国《北京地图集》是一本大型的城市综合性地图集。它以直观、形象的地图,结合照片、图表、文字,全面、系统地反映首都北京的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城市建设、科教文卫、旅游事业、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历史变迁和总体规划等情...  相似文献   

15.
吴寒 《地图》2021,(1):108-121
"帝京高拥九重尊,直北山河紫翠痕".北京是一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它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凝聚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北京城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这里分布着宫苑园林、坛庙建筑、商业集市、街道坊巷、城市水系等等,既包罗大气雍容的都城气象,也不乏繁华热闹的市井趣味.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的城市中轴线,延伸出北京独有的秩序之美;宫城、...  相似文献   

16.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其街巷地名大都带着浓厚的人文色彩。大街小巷的基本格局奠基于元代,形成于明代,清代虽有变动,但总格局未改变。它们与古都一起经历了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17.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古都。根据北京市对1972—1986年从琉璃河商周遗址所发掘人殉墓葬和车马坑中出土的大量青铜礼器和金古器物等文物的研究,证实北京琉璃河乃3000年前燕之都城,与《史记》所载相吻。由此说明,北京建都城始于西周初期,这就使北京的都城历史从金代提前2000余载,迄金已3035年。这样悠久的都城历史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8.
邓云艳 《地图》2011,(4):130-131
北京是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她的建筑布局不仅是中国古代都城的杰作,也是现代与未来城市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地图是富含信息的文献类型,它以简洁的符号和文字,将复杂的自然和人文元素映像到时空的大背景下,任由读者研读并获取各自所需的养分和乐趣。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街区及其房屋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又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持续的更新和发展。本文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着眼,以北京市老城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物肌理及第五立面特征为研究内容,对建筑物的第五立面色彩及形态特征、临时建筑的分布及演变等进行了分析。加强对第五立面的规划管控,在对历史文化传统风貌保护、实现旧城有机更新,提高北京老城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目标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1月2日,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的提炼,数百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经过7轮大研讨,292.97万公众参与投票评选之后,北京市正式公布了“北京精神”,也就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四个词既凝聚了北京这座城市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文化,又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这里不仅是“北京城”,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更是国家的政治核心、科学技术发展的沃土、四方文化的汇集之地、中华儿女传承信仰的精神家园。它的方方面面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笔者对北京的地名进行归类整理之后发现,在北京的地名当中不乏很多能够充分体现北京精神的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