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玉海 《地理研究》1984,3(1):41-46
竺可桢副院长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纪念他逝世十周年之际,我们广大地理工作者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他对发展我国地理科学所做出的丰功伟绩。竺可桢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回国后在高等学府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成为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启蒙者和播种者。  相似文献   

2.
张其昀先生的区域地理学思想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沛东 《地理学报》2021,76(1):235-247
张其昀是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为中国近代的地理学教育、人文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区域地理学方面,他较早地将西方近代区域地理学作品介绍到国内,将"Regional Geography"翻译为"方志学",引入并阐释了西方区域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并积极地...  相似文献   

3.
近代地理学传入我国以后,涌现了一批成就卓著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吴尚时教授(1904—1947年)是其中的一位,先生对华南地理研究,可谓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硕果累累,当之无愧为近代地理学在华南的开山大师;他献身科学,坚持在实践中探索真理;不慕虚荣,鄙视权贵,对科学和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情操堪为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先生壮年病逝,是我国地理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成就和为人,至今仍在激励着人们沿着他开创的科学道路拼搏前进。  相似文献   

4.
竺可桢同志关于发展地理学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竺可桢同志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科研前沿,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科学事业受人爱戴的领导人之一。竺老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在科学事业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吴传钧  张家桢 《地理学报》1999,54(5):385-390
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年来,我国地理学经历了由近代地理学向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国地理学会在团结了广大地理工作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展望新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地理学应加强在基础理论,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保护,地区资源系统,区域综合发展,地理信息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齐彦磊 《地理教学》2023,(18):28-31
中国近代图文识字教科书中的地理教育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以世界眼光推论时事、以求真精神划分经纬、以科学方式观测气象、以广阔胸怀欣赏形胜。中国近代图文识字教科书主要涉及地球学、地貌学、地图学和气象学等领域的知识,旨在帮助儿童了解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概况,深入认识地理环境和地理规律。伴随着中国传统舆地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转型,中国近代图文识字教科书开始走出“国朝中心,四海夷服”的“天下观念”,融汇西方近代地理学的空间观、知识观和科学观,倡导唤醒儿童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7.
吴凤鸣 《地理研究》2011,30(11):2109-2114
白眉初(1876-1940)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家,是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从古代地理常识向近代科学地理学发展阶段新地理观的倡导者之一。他最早提出地理学研究要着重于人地关系因素;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时效性、社会功能性的学科。白眉初的《地理哲学》一书,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地理学思想。他主要负责编辑的《地学杂志》,为中国...  相似文献   

8.
张其昀的地理思想和学术成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其昀(1901—1985)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他在地理教育以及人文地理学的广泛领域卓有建树。本文阐述他的学术成就,并探讨他的地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董锁成  杨旺舟  石广义 《地理研究》2011,30(11):2115-2122
陈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是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创建者,他开创性的学术研究及实践,为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陈才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主要贡献可简要归纳为五个方面:(1)较早提出经济地理三个研究侧面的学术思想;(2)系统开展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和实践,创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3)...  相似文献   

10.
呂炯教授(1902-1985)是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在襄助竺可帧教授开创我国的气象事业中,在组织、发展中国的气象学,海洋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古气候学,气候学研究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是一位深受我国气象、海洋、农业和地理界尊敬的老前辈.他的逝世对我国科学事业是一大损失.悼念吕炯教授莫过于从他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中吸取教益,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兼容并蓄,拓展科学--怀念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陈传康教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传康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代自然地理学者.他早期在名师林超教授的培养下,积极学习前苏联先进的自然地理学理论,在创立我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在推动新中国高校地理教学做了大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他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富有远见并卓有成效地提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方向,如旅游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感应与行为地理学及建设地理学等;指出现代地理学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站在现代科学前沿的综合学科,并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他身体力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和景点设计、旅游文化与区域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应用研究,并不断总结提高,提出建立高层次综合地理学、地段地理学、地理建设和建设地理等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深深影响着我国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令人痛惜的是:就在他学术思想最成熟最活跃的90年代,却积劳成疾,于去年秋天永别我们而去.我们为我国地理学界丧失一位中坚力量感到无限悲痛!缅怀他为发展地理学和地理教学艰辛付出的一生,他那种始终站在学科前沿,呕心沥血,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和业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前理事长施雅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他专心致志于地理与环境变化、中国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研究,并且是我国地理学诸多专门领域研究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他在50年代参加了中国地形区划的研究和我国第一个科学远景规划的编制,1958年开拓了中国现代冰川研究;60年代领导和开辟我国冻土学,泥石流、干旱水文研究新领域,并积极领导和推动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70年代施雅风教授创立波动冰量平衡方法预报冰川变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巴基斯坦公路通过巴托拉冰川区的问题.80年代以来他积极推动和参与倡导了西北水资源,全球变化与海岸带灾害,冰芯与环境等新领域的研究,他重视科学研究的国家目标,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和用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先后主持了许多重大研究项目,著述颇丰,硕果盈枝,为我国地理学、地理环境、冰川等科学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施雅风院士80寿辰,本刊发表这一组笔谈,回顾数十年来施雅风院士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祝福他健康长寿,并祝贺他为我国的地理学、冰川学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赫特纳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Hettner,Alfred 1859—1941),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创始人,更以关注并系统阐述地理学方法论而著称。1895年他创办了《地理杂志》,不断撰文阐述地理学理论问题。集这方面研究之大成的,就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  相似文献   

14.
从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看教育地理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地理学在中国的提出时间虽然不长,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当前地理学者很少涉猎这一研究领域,这与教学地理学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不相称的。在总结分析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研读罗明东教授的著作,初步探讨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并提出今后地理学者应该重视教育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及其协调、教育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在这些方面寻求教育地理学研究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张亚华 《地理研究》1994,13(2):95-97
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它既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因之长期以来,气候学研究的科学论文,多刊登在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学术刊物上,其中以气象学刊物为最多。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及快速城市化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高温热浪作为其中的典型效应,增加了与热相关的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气象学、医学与地理学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梳理了高温热浪的定义,从地理学视角,以空间评估作为切入点,总结分析了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估中的空间指标、空间制图方法与空间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明该领域已从单一视角逐步深入到气象学、医学、地理学等复合学科的交叉研究,地理学作为桥梁将气象学与医学有机结合,为脆弱性评估提供空间指标参数、为制图提供思路与方法,并提供空间对策连接规划和风险预警等实践工作。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空间指标综合各学科研究需要、集成各学科优势进行构建,空间制图在社区小尺度到区域大尺度的耦合机理分析基础上探讨跨区域研究表达方式,空间对策针对不同风险人群采取差异化研究,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84年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联合召开了“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对竺可桢教授的学术贡献作了全面的评价。 竺可桢教授(1890—1974年)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地理学术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 1.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综合性科学。 2.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即研究地球外壳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转化与相互制约。 3.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都很重要。 4.地理学家必须对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有一定了解,对其某一部门要有深入的研究。 5.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料是研究地理学的宝库,要十分重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罗士培与中国地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雷 《地理学报》2015,70(10):1686-1693
罗士培作为20世纪著名地理学家,根植英国地理学术脉络,研究宣讲中国地理,并以地理学服务中国,沟通中英理解,是近代中国地理学国际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主持的利物浦大学地理系成为民国地理学的中心之一,为中国培养了以林超为代表的一批地理学家。罗士培在中国地理研究、中国地理学国际化以及中国地理学人才培养方面都甚有成就,是民国地理学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古代地理学思想内涵丰富;而近现代地理社会应用广泛。100年前,随着西方科技文化的传人和渗透,以及与中国传统地理学发生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近代地理学。100年来,中国地理学逐渐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从教育到研究都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近30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理学的社会需求十分旺盛,地理学研究成果数不胜数,地理学和地理学家的社会知名度快速攀升。  相似文献   

20.
何沛东 《地理科学》2021,41(5):872-879
《方志月刊》是中国近代唯一的一种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选择、编辑特色等均受到了主编张其昀地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方志月刊》载文及相关史实的梳理与考证,解析其办刊特色和地理学贡献。研究表明:该期刊注重科学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地图、照片的运用,注重国外地理学成果的介绍和地理学史的整理,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特别是区域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