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小秦岭金矿田东闯、出岔、杨砦峪3个矿区的研究表明,小秦岭地区黄铁矿热电性特征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典型金矿床有所不同,即矿脉和围岩中的黄铁矿绝大多数为N型,混合导型出现在矿体的中心部位。通过黄铁矿热电性与矿脉金含量、黄铁矿晶形、黄铁矿中的微量元素等关系研究,总结出小秦岭地区黄铁矿的找矿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金矿田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秦岭金矿田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找矿意义马宪,左大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30)黄铁矿热电性,是金矿找矿评价中重要的矿物标型特征。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表明 ̄[1],金矿体上部为空穴型导电黄铁矿带(P型热电场,V_NP>+10mV,热电系数为较高的...  相似文献   

3.
张二法 《黄金地质》2002,8(3):43-46
小秦岭地区不同矿化类型的含Au石英脉Au/Ag值有不同的特点,多金属硫化物型一般小于0.8,黄铁矿型介于0.8-2.0之间,少黄铁矿型一般大于2.0。利用Au/Ag值可以大致确定矿脉的矿化类型,判断矿脉的水平,垂向分带和剥蚀深度,预测深部矿脉的矿化类型,东闯金矿床深部Au/Ag值为1.39,预示其深部有可能出现黄铁矿型矿化,深部探矿仍有前景。  相似文献   

4.
根据秦岭地区金矿床中黄铁矿特征,总结出典型的微细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矿床特征。黄铁矿与金矿关系密切,含金黄铁矿多产于成矿的富集地段。通过对该区黄铁矿标型特征(晶形、粒级与热电性和微量元素)的系统研究,认为黄铁矿标型特征的研究,对深部找金矿与远景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岗岔金矿为甘肃甘南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其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本文希望通过对该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的研究,可以为深部找矿有所指示。采集该矿主矿脉(Au3号脉)24件样品,挑出主矿化阶段黄铁矿共1200粒,采用BHTE-6热电系数测量仪对进行了热电性测量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热电导型以P型为主,占总导型94.9%。根据热电性计算的矿床剥蚀度为25.5%~38.5%,平均31.1%;黄铁矿形成温度范围主要集中在200~280℃。基于以上测量结果,结合Au3号矿脉金品位纵投影等值线趋势图,预测第18-26勘探线、第2-5勘探线标高3000m以下,以及第5-23勘探线标高2800m以下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缘东段,是我国重要的岩金生产基。灵金一矿是小秦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石英脉型金矿之一。本文在前人总结灵金一矿找矿模型、矿床成因的基础上,结合黄铁矿热电性系数,运用Gocad软件进行三维地质建模,进行深部  相似文献   

7.
陕西洛南寺耳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贵聪 《地质与勘探》2011,47(6):1091-1098
陕西寺耳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在小秦岭地区具有代表性,为了揭示其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潜力,为本区及小秦岭其它地区找矿提供借鉴,文章在分析寺耳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其成矿特点,发现矿区内矿化带、矿脉(体)多呈等距性分布,硅化、黄铁矿化、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烟灰色石英、钾长石和黄铁矿组合对金矿化具有明显的指...  相似文献   

8.
龙水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水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具有五角十二面体为主,立方体为辅聚形的粗晶压碎的特征;其热电性标型在I号矿脉带、17号、19号矿体160m中段以上为空穴型,其深部出现电子型,根据黄铁矿热电性变化特征,预测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龙水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水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具有五角十二面体为主,立方体为辅聚形的粗晶压碎的特征,其热电性标型在Ⅰ号矿脉带、17号、19号矿体160m中段以上为空穴型,其深部出现电子型,根据黄铁矿热电性变化特征,预测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阴翠珍 《矿物学报》2003,23(2):153-157
研究了撰山子金矿床中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黄铁矿的形成世代、黄铁矿热电性的一般特征及黄铁矿的热电性与晶体形态、化学成分及金成矿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中,黄铁矿的导电类型既有n型、p型,又有n—p中间型,并以p型为主;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其热电性特征不同;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在矿体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段的马坞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8号矿体黄铁矿的热电性标型特征,结果表明:8号矿体的黄铁矿热电导型以N型为主,总含量达到71.2%;成矿温度主要集中于200~300 ℃,属于中温矿床;黄铁矿热电导型及热电性参数特征反映出矿体被剥蚀到中部偏下的位置,向深部仍有一定规模的延伸;P型黄铁矿出现的频率从浅部到深部呈减小、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金品位的高值区域、P型黄铁矿热电系数平均值的高值区域与热电系数离散度的高值区域三者相互对应。  相似文献   

12.
辽宁小塔子沟金矿床黄铁矿的热电性及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小塔子沟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产生的机理;不同晶形、不同世代及矿体、近矿晕和围岩黄铁矿热电性具有标型性,探讨了黄铁矿热电性标型作为确定地质体含矿性、判别矿体与围岩、判断矿体剥蚀程度以及预测金矿床深部找矿远景指示标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河北大西沟金矿石英热释光与黄铁矿热电性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成矿阶段的演化,石英热释光曲线的峰形由复杂趋于简单,发光强度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黄铁矿热电性以N型为主,热电系数α值相对集中,离散范围小.通过石英热释光特征与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特征分析,结合成矿地质规律研究,对大西沟金矿床矿化远景提出了科学的评价,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黄铁矿热电性研究方法及其在胶东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本文概述了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研究所涉及的黄铁矿热电性理论。阐明了矿物热电性测量最新的仪器和测试方法。论述了对胶东地区7个典型金矿床在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研究中关于黄铁矿热电性方面的应用成果,包括:(1)胶东地区各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的一般特征;(2)金矿床成矿阶段黄铁矿热电性的演变特征;(3)判断金矿规模;(4)判断矿体延伸规模;(5)矿床的黄铁矿热电性分带;(6)判断剥蚀程度;(7)根据矿物热电性标型特点及其应用经验,提出了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罗山县金城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罗山县金城金矿Ⅱ号矿体黄铁矿产出特征、金在黄铁矿中的赋存状态、化学成分、热电性等一系列标型特征的研究,认为本区含金黄铁矿主要为热液成因。黄铁矿中硫同位素具有变化范围窄(2.75‰~5.5‰)、极差值小(2.75‰)、平均值为4.195‰的特点,表明硫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热电性测试显示,黄铁矿的热电系数(α)变化范围较大(-281.0~466.0μV/℃),平均为-148.9~268.2μV/℃,热电场导电类型N型、P-N型、N-P型及P型均有,总体上具有N-P混合型特征,同一世代黄铁矿热电性在空间上具有正向垂直分带的规律,表明本矿区的黄铁矿成分复杂,具有受多期次热液叠加的特征。黄铁矿热电性数据统计直方图明显出现两个峰值,表明本矿床至少具有两次金成矿作用阶段。通过经验公式计算预测该矿体的剥蚀深度为矿体中部位置,深部尚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这一研究反映了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对进一步扩大矿床规模和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西镇(安)旬(阳)地区主要分布着微细浸染型、钠长石碳酸盐角砾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黄铁矿是区内金矿中分布最广、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通过对诸金矿中黄铁矿的形态、主成分、微量元素、晶体结构、红外吸收光谱及热电性标型特征的总结和研究表明,黄铁矿标型特征的明显差异反映了其成因的不同,其形态和热电性标型特征是预测成矿远景地段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铁矿热电性与矿石含金量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使用本单位研制的矿物热电图谱仪,对辽宁某地金矿中黄铁矿样品进行统计性测试研究,初步探讨了黄铁矿热电性与矿石含金量的关系,得出空穴型导电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越高,矿石中含金量也越高的规律。同时,也对不同深度的黄铁矿进行了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矿物热电性进行了简要介绍。研究了金牛山金矿黄铁矿热电导型与微量元素、晶形的关系,并开展了黄铁矿热电性填图工作,说明矿体在深部趋于尖灭。  相似文献   

19.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黄铁矿热电性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金属或半导体矿物在温差条件下产生的热电效应原理,系统研究了烂泥沟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及其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认为矿物热电性对卡林型金矿深部找矿方向和远景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矿物热电性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辽宁五龙金矿黄铁矿的热电性标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铁矿是五龙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之一,热电性以P型为主,占总数的90.8%,变化范围为4.3-392.0uV/℃,N型占9.2%,变化范围为-28.6--177.1uV/℃;不同世代黄铁矿热电性不同,第一世代为P型,第二、三世代为P、N混合型;横向上从矿体到围岩;热电系数由小变大,As使其呈P型,而C0、Ni使其呈N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