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第十五届国际地球化学勘查会议于1991年4月26日—5月6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里诺召开。 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学会主办,里诺会议执行委员会筹办的。大会分为会前考察、大会交流和会后考察三个部分。会间还有技术讲座。 会议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475名代表出席,美国和加拿大代表占会议代表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他代表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西班牙、委内瑞拉、南斯拉夫、牙买加、澳大利亚、伊朗  相似文献   

2.
1984年11月1日至7日,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稳定同位素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小组和有机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小组联合举办的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有72个单位的158名代表和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大会收到论文90  相似文献   

3.
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国内和国外,环境地球化学的酝酿过程,大致都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 1963年11月17日,美国地质学会在纽约召开了一次“地质学和微量元素与营养的关系”讨论会,会后发表了专报。1964年10日7日,美国地质学会与公共卫生学会一起召开了第二次会议;1964年12月28日,在蒙特利尔举行了第三次会议。会议的频繁,显示了美国科学界对这一领域的兴趣。1968年除夕,一次对环境地球化学面世至关重要的学术讨论会——“环境地球化学与健康和疾病”在美国的达拉斯召开。来自地球化学、化学、土壤学、地理学、流行病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和牙科医学的科学家们,在会上竭力主张建立一个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持的全国第二届层控矿床地球化学学术会议,通过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研究院的积极筹备、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七日至廿一日在天津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八个系统94个单位的154名代表,不仅有老一辈的矿床地球化学的专家学者,而且有大批的中青年学者,充分说明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大会共收到论文237篇,其中在大、小会上宣读的论文117篇,不少论文具有创见,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涂光炽教授;地学部委员,南京大学徐克勤教授等著名的矿床地球化学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向大会作了很好的学术报告、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敏之同志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5.
两年一届的国际勘查地球化学(22届IGES)暨第一届国际应用地球化学会议于2005年9月18~23日在澳大利亚珀斯(Perth)召开。来自23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澳大利亚代表占一半以上(125人),加拿大30人,其它国家的代表大概在10人左右。中国2人参加会议,提交论文4篇。本次会  相似文献   

6.
《地球化学》1972,(2):201-201
由日本学术会议和国际地球化学、宇宙化学协会共同召开的1970年国际水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会议于1970年9月6日~12日在东京召开。 会议关于水地球化学的讨论课题如下: 1.地球演化和水; 2.热水起源和热水作用; 3.水圈的放射性和地质年代;  相似文献   

7.
1981年10月17日至10月24日在贵阳召开了陨石学、空间化学和空间地质学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36个单位的78名代表。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省地质学会岩矿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电化学分析经验交流会,于84年11月13日至17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除有关岩矿分析专业  相似文献   

9.
第15届国际勘查地球学会以于1991年4月27日在美国内华达州雷诺(Reno)召开。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共分八个专题进行了连续三天的报告。这8个专题依次为:1.分析技术和方法的改进;2.内华达州西部和加州东部之间的三叠—休罗纪的岩浆弧带;3.Au,Pt矿床的地球化学;4.隐蔽矿床的历史状况和勘查方法;5.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区域制图;6.勘查工作中的遥感和生物地球化学;7.Au的搬运、沉淀和元素的原生分散;8.综合技术类。我国有南京大学、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和台湾大学受到该次会议的邀请。南京  相似文献   

10.
第七届国际水—岩作用研讨会(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Rock Interaction)1992年7月9~23日在美国犹他州花园城(Park City)召开。国际水—岩作用研讨会是国际地球化学、宇宙化学协会(IAGC)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大型学术会议。本届研讨会是自1974年第一届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35个国家的410名代表参加,其中我国代表10人。 从学术活动来看,本届大会主要讨论与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的有关问题,诸如“地热系统”、“沉积盆地”、“地下水环境”、“全球变化地球化学响应”等,专题总数20个。另外,会议还设立了两个纪念性专题讨论会:一个是为纪念国际著名地热—地球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Donald E White而设立的“大陆地热系统”;另一个是为纪念国际知名矿物—地球化学家、美国地质调查所矿产资源部主任John Hem博士而设立的“铝地球化学”。 会议的主要学术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汪明启 《物探与化探》2005,29(2):96-100
第21届国际勘查地球化学会议于2003年8月29~9月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召开,本次会议由于见证勘查地球化学历史转折事件而被载入史册。本次会议的常规化探方法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测量等成熟方法研究较少,岩石、水化学方法再次受到较大关注;而覆盖区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及其机理成为各国研究热点,代表现代勘查地球化学发展方向;一些特殊方法如矿物、同位素、生物等勘查方法在特殊景观区寻找特殊矿床发挥作用;在分析上,全面进入ICP/MS时代。虽然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经多年努力在环境领域有所进展,但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二届构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这是一次检阅我国构造地球化学实力和理论水平的会议.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71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论文详细摘要132篇,有6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分别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了论文.论文涉及面广,从大地构造、大区域的构造地球化学、矿田和矿床的构造地球化学,直到微构造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宏观与微观齐备.在方法上,从野外观察、剖析,到室内各种测试和模拟实验,也一应俱全.这充分显示了当前我国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较之1983年第一届学术讨论会有了较大的进展,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年轻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代表很多,使会议开得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召开的单矿物分选经验交流会6月9日至13日在广州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03个单位的代表105人,列席代表56人。会议收到论文材料134篇,在大会宣读了18篇,小组交流91篇。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我国单矿物分选工作的发展情况。代表们认为召开全国性单矿物分选会议在我国是第一次,它对今后单矿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云南石油学会举办的全国浊流沉积现场考察及学术交流会议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四日至廿一日在广西召开。会议分两阶段进行:十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全体代表在广西田林县附近观察了各类浊积岩的露头点;十九日至廿一日在南宁进行论文宣讲和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全国层控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已于1988年10月10—14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地质学会联合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生产、科研、教学等部门的代表近百人。收到论文155篇。会议期间进行了学术报告和讨论,并现场考察了昆阳群层控矿床和穿刺构造。会议自始至终充满浓厚的学术空气,讨论热烈,广泛地交流了经验和信息。代表的反映会议开得好。从会议论文和交流情况,大体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层控矿床研究的状况和水平。主要进展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于1986年8月22至25日在秦皇岛市召开了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十四个专业委员会,四川、陕西、湖北(筹)对口学会的秘书、秘书长或代表,各学报编辑部的代表,本会正副秘书长和秘书处的同志共30人。本会秘书长李正瑞主持了会议。本会出席中国科协“三大”的代表、学会副秘书长刘若新传达了科协“三大”的主要文件和精神;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秘书长曹亚伯、本会同位素地球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津  相似文献   

17.
21届勘查地球化学国际会议(IGES)于2003年8月29~9月3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共有来自27个国家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主要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各40人左右),中国只有作者一人参加,而原地球化学强国俄罗斯及前独联体国家无人入会。从提交论文数和大会发言看,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相对活跃的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生物及有机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会议于1985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四川省新都县召开。代表来自生产、科研、院校从事生物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会议期间23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出。报告内容广泛、新颖,介绍了有机地球化学、油成气特征、煤化作用、生物地球化学、生态环境、矿物生物结  相似文献   

19.
《地球化学》2011,(3):306-F0004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承办,广东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广东省地质学会协办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于4月7日至9日,在广州华泰宾馆召开。来自国内外158个单位的近800名专家、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代表中既有德高望众的老一辈科学家,也有年富力强的科研中坚,更有朝气蓬勃的新生代力量,包括丁仲礼、欧阳自远、傅家谟、李曙光、刘嘉麒、翟明国、郑永飞等院士,28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显示了此次会议的高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8月24-27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具体承办的第九届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专业委员会议在贵阳召开。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刘丛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任建国处长也应邀出席了会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和平研究员主持开幕式,金振民院士、刘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