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线。如今,这条生命线愈发变得脆弱。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末期,即201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而2006年召开的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在审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纲要》时提出,18亿亩的耕地总量底线要坚守15年,即守到2020年。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06,(6):1-1
到2020年,至少要保证18亿亩耕地,这是底线,也是生命线。2005年中国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13亿的红线。当年保有耕地18.31亿亩,新增建设用地648万亩,一增一减,中国人均用地又较上一年少了0.1亩。如果上溯到1996年,全国有耕地19.51亿亩,人均耕地1.59亩。十年间净减少耕地1.2亿亩,这8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多了2亿亩并非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同时,由于耕地质量的下降和土地污染的加剧,我国耕地国情没有变,耕地红线必须严守。12月30日,国新办就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举行发布会。根据调查结果,我国耕地面积比过去掌握的数据多出2亿亩。对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说,二次调查数据多了2亿亩并非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我国耕地国情没有变,耕地红线必须严守,对于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把控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4.
李云 《青海国土经略》2009,(5):24-24,25
近年来,青海省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两个最严格制度的有机统一。全省自2000年开始,积极落实各地区耕地保有量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至2008年,青海省耕地实际面积820万亩,年内耕地净增加7760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平衡。2009年初在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中,提出确保耕地总量813万亩,基本农田651万亩,  相似文献   

5.
“全市中心城区出让土地50宗5983亩,成交价款143亿元;整治宜耕后备资源6万亩,补充耕地总量缺口1.1万亩,储备占补平衡指标4.9万亩;整理复垦土地1.2万亩……有效破解了‘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缓慢、耕地保有量突破省定目标、耕地占补平衡依靠异地购买补充’三大难题。”近日,在许昌市国土资源局,说起2018年的工作,该局局长刘林波高兴地说道。  相似文献   

6.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正式发布,耕地调查数多了,耕地保护是否可以松口气,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会不会松动,18亿亩耕地红线是否还要坚守?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凤荣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2009,(6):55-55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日前在“纪念基本农田保护二十周年暨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专家座谈会”上指出,20年来,基本农田保护区从无到有,基本农田比例达耕地总量80%以上、数量超过15,8亿亩,基本农田质量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是全国耕地第一大省。据二调提供的最新数据,我省有耕地2.39亿亩,扣除不稳定耕地0.24亿亩,有稳定耕地2.15亿亩,占全国九分之一强。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必须保持18亿亩,这是经过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一项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责任与愿望,是关系中华民族子孙的千秋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句话新闻     
今年前3个月,焦作市土地出让收入达2.8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张涛)近日,洛阳市国土资源局等全国54家单位被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表彰为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观测分析工作突出观测点。(周天龙袁艳品)过去5年,鹤壁市共申报批准建设用地6万多亩;市本级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由2000亩增长到3841亩,土地收入由3亿元增长到16.8亿元;通过实施占补平衡项目共补充耕地8万多亩,连续1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累  相似文献   

11.
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砂石土矿资源十分丰富,远景储量10亿立方米,可利用储量5亿立方米,历史上采砂企业曾多达79家。这里的人们在把砂子用于城镇建设的同时,也把大量的废弃坑留给了后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曾有大约5200多公顷的废弃土地。这对于一个拥有405万亩耕地,人均耕地仅6,9亩的农业大县来说是十分可惜的。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县的领导对此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从2000年就开始有计划地对废弃土地进行整理,到去年底已经复垦土地3660公顷,占应治理土地的70%。过去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阡陌纵横、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贫乏,随着城乡建设和工业发展,耕地数量以每年433万亩的速度递减,同时,人口却以每年1300万~1400万人的速度增加,更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因而势必影响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约2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因此,加强对土地复垦对策的研究,提高土地复垦率,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坚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就必须要顺势而动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实现我国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之一。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维刚作为来自国土资源系统的委员,十分关注耕地保护工作。他表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于遏制耕地锐减势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总体上讲,我国是一个耕地后备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耕地后备资源供应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将会日益尖锐。耕地后备资源不能可持续供应就会影响未来的耕地补充,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有关测算表明,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16亿,为保障粮食安全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大约为19亿亩。而2001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保有量为19.14亿亩,即大体上同2030年的必须保有量持平。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大量耕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耕地必然会进一步减少。这一形势,对耕地后备资源的…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以来,我们这个号称具有“世界上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国家,却成了世界上耕地最容易被滥用的国家。7年间,一波接一波的圈地运动使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直接引发了两个后果:一是粮食形势发生逆转。我国由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粮食相对过剩,转变为近年来粮食供应再度出现缺口;二是失地失业农民陡增。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失地农民已达4000万。  相似文献   

16.
浚县是豫北农业大县,人均耕地不足1亩,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耕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受到了挑战。如何正确处理服务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已成为该县国土资源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境内存在着大量砖瓦窑场吞噬耕地的事实,近年来,该县国土资源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全县砖瓦窑场用地进行综合治理.特别是2004年以来的集中整治.全县砖瓦窑场与1999年相比,减少58座,腾出土地近2000自,其中通过治理实现新增耕地1900亩;对废弃砖瓦窑场复垦治理,增加耕地2010亩。至此全县砖瓦窑场共“吐”出耕地4010亩,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7.
正耕地占补平衡挂钩政策是199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实行的一项政策,目的是实行"占一补一",保证我国的耕地总量不变。这项政策的实施应该说对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二调结果公布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但这一政策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必要性和持续性值得探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为什么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尤其是2008年以来,多次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国务院批复的多个相关规划均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与要求,如《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  相似文献   

19.
东营市东营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的措施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东营区针对全区土地资源“一少一多”的实际(即:耕地总量少,总面积29588.15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6%,人均耕地仅有0.12hm2,而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55.5%;耕地后备资源多,宜农土地面积8540hm2),精心组织土地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东营区在福建漳州召开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2006年10月,非洲十国考察团到东营区考察学习土地开发整理经验做法;2007年被评为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先进单位,才利民副省长到牛庄镇1133.33hm2(1.7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进行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4.优化配置的艰巨性 一是耕地占用量大,市场配置程度低,空间明显缩小。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这是当前国土资源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是土地市场配置的基本目标。但从多方面分析,守住这条红线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前20年平均每年减少的数量和未来14年所可支配的平均数相差悬殊。1996到2006年10年间,土地净减少1.2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230万亩。[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