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孔介质中酚醛树脂冻胶动态成胶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认识酚醛树脂冻胶在多孔介质中动态成胶行为,通过测定黏度和注入压力随成胶时间的变化,研究酚醛树脂冻胶在安瓿瓶和多孔介质中的静态成胶及多孔介质中动态成胶过程;考察聚合物和交联剂质量分数对成胶时间和冻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酚醛树脂冻胶在多孔介质中的初始和最终成胶时间分别为安瓿瓶内成胶的1~1.5倍和1.5~2倍;多孔介质中,动态初始和最终成胶时间分别为静态条件下的2倍和2~3倍;随聚合物和交联剂质量分数增大,成胶时间缩短,冻胶强度增大,但在成胶过程中冻胶向深部运移的能力降低.后续水驱结果表明:动态成胶过程中,冻胶封堵位置主要集中在岩心入口端,封堵率达99.8%以上;只有当酚醛树脂冻胶可以在多孔介质中产生明显的运移时,冻胶体系才具有深部调剖的能力;当多孔介质的渗透率为8μm2左右,HPAM质量分数小于0.2%,酚醛树脂预聚体质量分数小于0.6%时,冻胶可以进行深部调剖.多孔介质中静态成胶形成的为整体冻胶,而动态成胶形成的为分散的冻胶颗粒.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注气开采过程中油层纵向动用程度不均匀及气窜问题,实验优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热敏可逆凝胶调剖剂主剂,给出其适宜的质量分数为3.0%;通过选择性地向热敏可逆凝胶添加无机物或有机物,调整热敏可逆水溶性凝胶的成胶温度和成胶时间,提高可逆水溶性凝胶的强度;分别试制A、B添加剂,提高热敏可逆凝胶的耐温性和抗盐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磺酸甜菜碱型两性聚丙烯酰胺/铬凝胶的自修复行为,分析体系中聚丙烯酰胺的类型、酸的种类,以及重铬酸钠、硫脲的质量分数、硫酸钠质量浓度对凝胶自修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甜菜碱型两性聚丙烯酰胺/铬凝胶的自修复行为主要与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有关,凝胶经剪切破碎后,聚合物分子的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导致凝胶的重新聚集而实现自修复;无机盐硫酸钠质量浓度是影响凝胶自修复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最佳硫酸钠质量浓度为220~1 600mg/L;酸的种类与凝胶的自修复性能无关,主要是影响凝胶的成胶时间,其中乳酸能够形成有机铬,铬离子经过水解和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再与聚丙烯酰胺中的—COO—配位形成网络结构的凝胶;重铬酸钠和硫脲为体系提供Cr3+,它们的质量浓度与凝胶的自修复行为无关.南5-10-P50井组应用结果表明:60d后凝胶黏度恢复率超过60%,调剖后启动压力平均提高3 MPa以上.  相似文献   

4.
制备条件对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由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TS)混合交联得到一种水凝胶,考察了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的配比、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吸水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了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具有最佳溶胀性能时的条件:聚乙烯醇与壳聚糖的摩尔比为6∶1,交联剂戊二醛的体积分数为0.05%,反应时间9h。测定了该凝胶在不同pH值下的吸水率和吸附铜离子的性能,得出聚乙烯醇/壳聚糖凝胶在酸性介质的吸水率远远大于碱性介质,对铜离子(Cu2+)的吸附量比壳聚糖凝胶提高了33.7%,因此该凝胶吸附剂在工业废水处理重金属离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从甲壳素出发,先制备了3种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选择过硫酸铵_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合成了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壳聚糖不同脱乙酰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出了在脱乙酰度为68.5%时聚合物的接枝率最大为250%,其最佳合成工艺为∶m(壳聚糖)∶m(丙烯酰胺)=1∶5,引发剂用量为体系质量分数的0.3%~0.4%,温度55~60℃,反应时间为2.5~3.0 h。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N5区西部P1试验区块聚合物驱后含水率上升速度加快,产油量降低,且尚存大量剩余油的现状,提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凝胶与二元复合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技术,通过实验分析铬离子凝胶体系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聚合物驱后凝胶体系与二元复合体系(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万的聚合物和RMA-1型表面活性剂)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的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聚合物驱后凝胶与二元复合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凝胶与二元体系段塞式交替注入驱油阶段采收率在聚合物驱基础上提高10%以上,说明该技术可以作为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SiO2/SDS复合体系CO2泡沫在调驱方面的应用潜力,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该泡沫体系的封堵及分流性能,并对SiO2纳米颗粒在岩心中的滞留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SiO2纳米颗粒质量分数升高,泡沫体系封堵性能增强,当颗粒的质量分数达到1.0%时其封堵性能增幅减缓;随着温度升高,其封堵性能下降;随着压力升高,其封堵性能增强,当压力达到8 MPa时其封堵性能趋于稳定;并且泡沫体系的分流性能也随着SiO2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强,当颗粒质量分数升高至1.5%时能够实现流度反转;当颗粒质量分数低于1.5%时,在多孔介质中的滞留量较少,对于多孔介质的影响较小,而当颗粒质量分数高于2.0%时,对多孔介质产生较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子实验及均匀实验设计,考察了影响丙脒盐酸盐收率的因素,经回归分析,得出了合成丙脒盐酸盐的优化工艺条件:物料配比n(CH3CH2CN)﹕n(CH3OH)﹕n(HCl)=1﹕1.1﹕1.1;整个反应体系为无水体系;在反应前期,溶液温度为0~10℃,pH值为4.0左右,反应时间为9 h;在反应后期,溶液温度为0~20℃,pH值为8.0~8.5;氨-甲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0%。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丙脒盐酸盐的收率为94.0%,含量≥99%。  相似文献   

9.
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米曲霉产蛋白酶的分布,优化了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以及培养基的最优组成。研究发现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能力为最强。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为:m(麸皮)∶m(豆粕粉)=4∶1,水的质量分数为60%,培养基中各无机盐质量分数为:KNO30.2%,MgSO40.05%,Na2HPO40.13%,pH值为6.0,接种量为每10 g培养基接种1.0×108个孢子,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时间为48 h。在此培养条件下,最高酶活力达3 999.2 U.g-1。  相似文献   

10.
从甲壳素出发,先制备了3种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选择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合成了壳聚糖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壳聚糖不同脱乙酰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得出了在脱乙酰度为68.5%时聚合物的接枝率最大为250%,其最佳合成工艺为:m(壳聚糖):m(丙烯酰胺)=1:5,引发剂用量为体系质量分数的0.3%~0.4%,温度55~60℃,反应时间为2.5~3.0h。  相似文献   

11.
考虑海上稠油油藏严重非均质性和海上平台寿命短、大井距开采的情况,也为解决疏水缔合聚合物在长时间高温、高盐度和高剪切条件下分子间疏水缔合比例降低问题,选择疏水性交联聚合物微球与疏水缔合聚合物进行复合.通过黏浓性质、抗剪切性能、填砂管封堵实验和人造岩心驱油实验,发现复合体系中微球能够与聚合物发生疏水缔合作用,改善聚合物在高温下的流变性能和抗剪切性能;且复合体系兼具交联聚合物微球的深部调剖和聚合物的增黏驱油性能,封堵性能和驱油效果均优于单纯聚合物驱.由于微球和AP-P4之间的疏水缔合作用使两者具有较好的复合效果,为改善聚合物驱提供新方法,为研究微观机理和指导聚合物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选良好储层适应性起泡剂及评价注入参数和封堵性能,通过实验静态评价泡沫高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表面张力最低的起泡剂.模拟真实储层环境,采用动态方法优选泡沫气液比、起泡剂质量分数、注入参数和在多孔介质中生成泡沫的封堵有效期,其中气液比对储层压力比较敏感,优选时需要设置回压;质量分数优选可以在无回压的条件下进行.结果表明:氮气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封堵有效期远大于在体相中的有效期.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对氮气泡沫封堵性能进行评价是合理的,可以为矿场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海上油田深部调驱效果,研制一种易于配制、施工简便的由聚合物FP、交联剂和助剂组成的冻胶体系.基于合适的成冻时间和成冻强度,优选适合该油藏条件的冻胶调驱体系配方,即聚合物FP(1 500~2 000mg.L-1)+交联剂(750~1 250mg.L-1)+助剂(1 000~1 500mg.L-1).利用三层非均质岩心进行调驱体系用量和调驱时机对调驱效果影响的评价,优化调驱体系的注入用量和注入时机参数.结果表明:当水驱至目标油藏含水率70%时,随着注入调驱体系用量的增加,采收率增加值越高;基于采出程度和经济效益双重考虑,优选调驱体系的用量为0.2PV;当注入用量为0.2PV调驱体系,油藏综合含水率低于50%条件下,早期注入调驱体系进行深部调驱,采收率增加值高,能够达到很好的调驱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盐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和疏水层析等分离纯化,同步进行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生长检测,从赤魟(Dasyatis akajei)组织获得强抗血管生成成分福安肽-03(Fuantai-03,FAT-03)的纯品(纯度>95%);使用Edman降解法测定FAT-03 N-末端氨基酸组成和序列,RACE系统技术解析FAT-03的一级结构。结果表明:FAT-03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和BALB/c裸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及肝转移,且其效果与剂量相关。FAT-03分子的一级结构即其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已被确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了解塔中区块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失效问题, 基于储层特征和流体特性的深入分析, 结合封堵层微尺度物理结构特征, 对高温高压裂缝性气藏封堵层失效特征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概念, 构建了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的物理模型, 并借助颗粒物质力学和液桥理论, 对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基于反向气蚀原理, 开展了室内反向承压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裂缝性封堵层"气蚀剪切"失效作为一种气藏封堵层特有的失效模式, 其发生过程分为3个阶段: 气体扩散降黏破坏、气蚀剪切剥离破坏和气液置换错位剪切破坏; 正向承压6 MPa的统一封堵层, 对于不同属性的流体其抗剪切破坏能力不同, 当反向驱替流体由柴油转变为氮气时, 封堵层的反向承压值由原来的2.0 MPa(22 min)和2.5 MPa(30 min)分别减小到后来的1.5 MPa(10 min)和1.0 MPa(12 min), 综合抗剪切性能降低了约50%, 表明气体具有与液体不同的破坏能力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The urban heat island(UHI) effect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ublic health. Numerous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HI and the increase in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 area(ISA), but few of them have considered the impact of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ISA on UHI.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 may be affected not only by urban land cover, but also by neighboring land cover.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abundance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of ISAs on LST. Taking Harbin City, China as an example, the impact of ISA spatial association on LST measurements was examined. The abundance of ISAs and the LST measurements were derived from Landsat Thematic Mapper(TM) imagery of 2000 and 2010, and the spatial association patterns of ISA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local Moran's I index. The impacts of ISA abundance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on LST were examined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LST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s with both ISA abundance and the Moran's I index of ISAs, indicating that both the abundance and spatial clustering of ISAs contribute to elevated values of LS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LST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clustering of high-ISA-percentage areas(i.e.,50%) and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clustering of low-ISA-percentage areas(i.e.,2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abundance of ISAs,their spatial associ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UHIs.  相似文献   

17.
从GenBank上选取40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微卫星引物,分别在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83系)、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02系)和尼罗罗非鱼的基因组上进行扩增。40对引物中有37对(92.5%)可进行有效扩增,32对引物(80%)可检测到个体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其中引物UNH168与奥利亚罗非鱼的性别相关,在雌性个体中可扩增出二条大小不同的特异带(分别为135和171 bp),在雄性个体中则只有一条(171 bp)。将特异条带回收、克隆并测序,结果显示雌雄个体中171 bp条带的序列完全相同,包括103bp的侧翼序列和34个CA重复,在雌性个体中获得的135 bp条带则只有16个CA重复。引物UNH846、UNH860和UNH995可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UNH890可鉴别出红色奥利亚罗非鱼。可见,大部分的尼罗罗非鱼微卫星位点存在于奥利亚罗非鱼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