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样品在500℃灰化,用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分解,然后在2%的盐酸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的微量铜。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方法的检出限为0.55×10~(-6),回收率97%—102%。对含量为5.14×10~(-6),9.43×10~(-6)和17.63×10~(-6)的三个植物样品进行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4.62%、4.22%和2.0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痕量Bi催化鲁米诺-邻菲啰啉-H_2O_2-Triton x-305体系产生化学发光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敏化化学发光最佳反应条件,拟定了新的化学发光测定Bi的方法。方法最低检出限达3.7×10~(-10)g/ml,测定响应浓度范围为5×10~(-9)~10~(-5)g/ml,回收率为98.7%~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8%~3.5%之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拉科斯特G型重力仪特性、零漂特征、格值误差、测量精度以及《地震重力重复测量规范》中有关自差互差等问题作了讨论。认为:拉科斯特重力仪具有性能稳定,零漂小,观测精度高的优点,各仪器之间的系统误差不明显,格值误差极小;规范中规定的30×10~(-8)m/s~2自差和3S×10~(-8)m/s~2互差偏大。建议改为20×10~(-8)m/s~2和25×10~(-8)m/s~2为宜。  相似文献   

4.
试样经氢氟酸、硝酸分解,在5%—25%的磷酸介质中,可不经分离在原子荧光光度计上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锗。方法的检出限为6.25×10~(-9)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20%,回收率加9.2%—105.5%。  相似文献   

5.
拟定了用铅空心阴极灯为激发光源,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铅的方法。在2%HCl-0.08%K_3[Fe(CN)_6]-2%KBH_4体系中,铅的测定灵敏度有明显地提高。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检出限为8.89×10~(-9)g/ml,精密度为4.12%(n=11)。  相似文献   

6.
植物样品中金的分析方法很多。通过大量试验表明,植物样品的灰化温度和分解方式对金的分析结果影响很大。为此,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植物样品在650℃灰化,王水溶解,泡沫塑料分离富集,硫脲解脱金,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植物样品中金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靠,方法的检出限为0.29×10~(-9)。用3个含量分别为115.4×10~(-9).15.0×10~(-9),18.1×10~(-9)的植物样品做精密度试验。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別是5.26%、21.5%、7.37%。  相似文献   

7.
试样经王水分解,在5%—15%的王水介质中,用三苯基膦泡沫塑料对微量银进行分离富集。用ρ为20g/l的硫脲溶液解脱被吸附在泡沫塑料上的银。解脱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银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22×10~(-■),特征浓度为0.014μg/ml,可测定地质样品中0.0X×10~(-6)以上的银量。  相似文献   

8.
辽西南部中生代花岗岩为活动大陆边缘陆内型钙碱性—富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花岗质岩浆具有深源性,可能为下地壳—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安山质岩浆与硅铝层地壳的重熔岩浆混合而形成的“混熔岩浆”。各期花岗岩体的形成温度为750—1010℃,氧逸度10~(-6)—10~(-8)Pa,水逸度660×10~5—1513×10~5Pa,水分压1120×10~5—2200×10~5Pa。岩体定位深度为3.7—7.3km。  相似文献   

9.
辽北太古宙由花岗岩-绿岩带组成。绿岩生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时间在3.0—2.8Ga,火山岩属拉斑玄武质及钙碱性火山岩。花岗岩在绿岩之后侵入,具多旋回特点。块状硫化物矿床与长英质火山岩有关,具有2—3含矿层位,透镜状矿体数目较多,未发现管状细脉带。矿石中Cu>Zn>>Pb,具有明显贫铅的特点,Cu×100/Cu+Zn为88—25。矿床类型属活火山型火山热液矿床。成矿温度为350—250℃,压力为9.5—4.0MPa,fo_2为10~(-30)-10~(-44)Pa,fs_2为2.57×10~(-9)-8.13×10~(-14)Pa,pH值为4.5—5。共生有阿尔戈马型铁矿与火山成因金矿。块状硫化物矿床遭受变质、变形、伟晶岩的改造,并在主褶皱幕期迭生与基性岩有关的热液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10.
区域化探对银的测定检出限要求为(0.1—0.02)×10~(-6),金为0.3×10~(-9)。一般对痕量Au、Ag除采用发射光谱法测定外,多采用两次取样无火焰法单独测定。本试验提出一次取样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连续测定Au、Ag的方法。即取10g化探样品经600℃灼烧、高氯酸、氟化铵预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陕西省礼泉县宝鸡峡东干渠茨林地段潜水动态观测资料,通过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的途径,采用配线法求得压力传导系数a和给水度μ,然后再以公式计算法或相关模型法及断面流量法求得渠道渗入系数β。确定结果:该地段潜水含水层的压力传导系数平均值为1051.2m~2/d;给水度变化于0.0364—0.0546之间,最后取值为0.05;渠道渗入系数变化于1.14×10~(-4)—1.14×10~(-1),最后取值为1.14×10~(-1).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0.5—0.65N硫酸介质中,以氟化钾为掩蔽剂,抗坏血酸~盐酸羟胺为还原剂,用锑盐在室温催化磷显色,使磷锑钼三元配合物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多元离子缔合物,该离子缔合物在正丁醇—醋酸丁酯混合有机溶剂中经萃取后产生“析相”,此兰色胶团,经增溶后,其灵敏度大大提高,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2.55×10~5l·mol·cm~(-1)。配合物组成比为P:Sb:Mo:CTMAB=1:2:12:2。稳定时间达1O小时以上。应用在天然水、地下水及一些废水中微量磷的测定中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曲阜市近山前地区基底地层是理想的热介质,区域主控断裂对地温场起明显控制作用,含水岩组和地下水运动为地热提供了理想载体。以岩石导热特征,可将曲阜地区地层分为2 大类:即热基底地层和热盖层地层。前者热导率为25.41×10-3~36.30×10-3T/cm·s·℃;后者为18.92×10-3~23.99×10-3 T/cm·s·℃。地热资源赋存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槽形地带内,属典型的构造—盆地增温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制订的标准方法可以测定各种谷物、饲料、食品等的氨基酸含量,它是农业、食品、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饲料工业等方面的必不可少的分析项目。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认为样品的预处理是氨基酸测定的关键,并确定了我国的氨基酸测定标准方法。技术要点为:1.样品的酸水解:(1)称样量需30mg,加酸量不能低于4—10ml。(2)封口前必须抽真空至5×10~(-2)mm 汞柱。(3)水解时间,24小时、温度为110℃。(4)水解后待测液需驱除  相似文献   

15.
首先基于多路径延迟对BDS-3伪距观测数据进行逐历元修正,然后利用连续1个月已修正好的观测数据对BDS-3新频点11类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作估计与分析,最后比较估计的DCB产品和CAS提供的DCB产品对PPP的影响。结果表明:1)BDS-3多路径延迟中几乎不存在和高度角相关的多路径偏差,多路径延迟为0~1 ns;2)估计的DCB与CAS的DCB偏差为0.1 ns,3类DCB闭合差在0.2 ns以内,估计值的STD值与CAS的相当,比DLR的更稳定;3)估计的DCB与CAS的DCB在不同测站的PPP精度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显色剂四-(3-磺基-4-氯苯基)卟啉在微酸性介质中,表面活性剂OP与CPC存在下测定微量铜的显色反应。络合物在波长42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摩尔吸光度系数为3.44×105L·mol-1cm-1,用双峰双波长光度法测定摩尔吸光系数为6.72×105L·mol-1·cm-1,铜含量在0.5~4.5μg/2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矿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生长研究。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为135~165万尾/hm2,养殖海水盐度10.0~16.0,温度28.1~34.2℃,pH值7.6~8.8,DO5.0~6.0 mg/L。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体长(L)与体重(W)的对应关系为:W=0.01 955L2.784;体长生长方程:Lt=13.82(1-е-0.012 01(t-0.699 4));体重生长方程:Wt=29.250 7×(1-е-0.012 01×(t-0.699 4))3;体长生长速率方程:dl/dt=13.823 1×0.012 01×е-0.01 20 1×(t-0.699 4);体重生长速率方程:dw/dt=3×29.250 7×0.012 01×е-0.012 01×(t-0.699 4)×(1-е-0.01201(t-0.699 4)2);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拐点年龄为91.36 d,拐点年龄前体长增长较快,拐点年龄后体长增长相对较慢,而拐点年龄前体重增长较慢,拐点年龄后体重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8.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phosphate,silicate,total alkalinity and calculated totalCO_2 in a section between 121°E and 125°E across the Kuroshio near 22°N off Taiwan and thegeostrophic velocity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gross transport of oxygen,nutrients and carbonates. The flux of dissolved oxygen is 6.7×10~6 mol/s northward and 0.9×10~6 mol/s southward.The netflux equals 5.8×10~6 mol/s down-stream.The northward flux of phosphate is 22.6×10~3 mol/s;the south-ward flux is 1.4×10~3 mol/s.The net phosphate flux is 21.2×10~3 mol/s northward.The flux of silicateis 967×10~3 northward and 59×10~3 mol/s southward;the net transport is 908×10~3 mol/s down-stream.The flux of alkalinity is 75.5×10~6 mol/s northward,and 10.8×10~6 mol/s southward,the net flux is64.7×10~6 mol/s northward.For total CO_2 the transport is 73.4×10~6 mol/s northward and 10.8×10~6 mol/ssouthward,or a net transport of 62.6×10~6 mol/s northward.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细化了的重力和地形综合数学模型、双层锯齿形计算模板、给定区域方差—协方差函数的最小二乘配置小区域内插和精度限定等精算重力异常场值的方法,以不低于±2.4×10~(-5)ms~(-2)和±2.9×10~(-5)ms~(-2)的精度,分别获得了滇西试验场区(99°E~102°E,24°N~27°N)最新完全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展布图。依该区地震分布与重力场变异特征的对比研究,将下关—洱源—剑川一线划为7~7.5级地震潜在源区,永胜—大姚北划为6.5—7级地震潜在源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并计算了相对地应力测量附加应力值动态基线与观测值动态基线间的动态比例因子Ω值,指出该值的异变可作为震前应力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结果表明:Q值的相对稳定范围通常是5.0×10~(-3)±1.0×10~(-4)bar/μh;若出现Ω值异常时,有可能是附加应力的变化日趋加剧或所积能量急待释放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