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通过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增耕地2100余亩,有效解决了补充耕地指标不足问题,既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又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还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近日,在沁阳市国土资源局,说起2018年来土地综合整治取得成效,该局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由沁阳市政府与合作方联合实施的2017年沁阳市第一批补充耕地项目已经完成,项目涉及西王召、东申召、西申召、东祝策4个行政村,整治规模约11.67公顷,增加耕地11.6公顷。"这只是我市实施大规模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沁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陈和平表示。截至目前,沁阳市已经完成了紫陵镇西紫陵土地整治项目、山王庄大朗寨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我们把土地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打造的重点项目,项目完成后,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耕地质量,而且可以增加耕地446.85亩,还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谓是‘一举多得’。"近日,在沁阳市西紫陵土地整治项目启动建设现场,该县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道。近年来,沁阳市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全力解决耕地占补平  相似文献   

4.
“自实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以来,沁阳市有35万多立方米的土壤用在了7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上,新增耕地3139.78亩,既解决了补充耕地项目建设缺少土壤的难题,又确保了补充耕地的质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近日,说起全市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沁阳市土地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詹建武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正>"自实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以来,沁阳市有35万多立方米的土壤用在了7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上,新增耕地3139.78亩,既解决了补充耕地项目建设缺少土壤的难题,又确保了补充耕地的质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近日,说起全市的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沁阳市土地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詹建武如是说。完善政策强化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眼下,校尉营村东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正在推进之中,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我们立足于将该项目打造成田园综合体,不仅可新增1748.98亩优质耕地,而且有利于实现"田园美""乡村兴"目标。"近日,在沁阳市土地整治项目区,该市土地整治综合指挥部项目组负责人詹建武说道。校尉营村东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只是2018年以来沁阳市土地整治项目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面对项目建设占补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尉氏县国土资源局为有效预防耕地减少,确保粮食安全和缓解县域经济建设用地带来的压力,始终坚持把耕地保护、土地整理和后备土地资源整治纳入第一责任目标管理,每年都把土地整理和加大后备土地资源整治作为补充耕地数量的重要途径抓实抓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促进城乡统筹、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广西自2001年开展土地整治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有幸去德国开展土地整治考察,从此次考察中获得一些启示,以此来分析广西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并就广西土地整治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日前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该省自2001年以来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新增耕地43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提升。山西省坚持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坚守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连续11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做到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有提高。2001年以来,山西省累计投入32.97亿元,整治土地168万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大规模土地开发整理是从1999年开始的.近几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有效补充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优化了利用结构,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土地开发整理打破了旧的土地产权关系,重新确认了土地产权,保护好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承包者、耕作者等各种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好土地产权问题,关系到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常德市地处湘西北,土地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692.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99.3万亩,境内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粮食产量居全省首位. 2010年以来,常德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形成了"442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常德模式,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新增耕地7.4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年初以来,沁阳市太行办事处为规范居民住宅用地秩序,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人地突出矛盾状况,实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整治居民中存在“划新不交旧、一户多宅”等超标准占用农村土地,由此形成的“空心村”问题,已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在西沁阳村的试点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涉及农户39家。其中,21家愿意交出多占土地,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各户均出具了保证书。其余农户正按法定程序进行处理。该工作已延伸到其他行政村。■沁阳市太行办事处整治“空心村”见成效@崔伍 @宪莹 …  相似文献   

13.
“眼下,校尉营村东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正在推进之中,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我们立足于将该项目打造成田园综合体,不仅可新增1748.98亩优质耕地,而且有利于实现“田园美”“乡村兴”目标。”近日,在沁阳市土地整治项目区,该市土地整治综合指挥部项目组负责人詹建武说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兰溪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全域土地整治,有效发挥土地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保障作用,促进耕地集中连片建设,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实现土地增值、生态更优、乡村更美。近五年来,全市面上共有150个土地整治项目完成验收,其中,垦造耕地新增5940亩,旱改水新增4451亩。100个建设用地复垦项目验收,新增耕地面积达1703亩,其中水田755亩。2020年兰溪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获浙江省政府正向激励。2021年灵洞乡洞源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被评为省级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5.
正"土地整治真好,为俺村打了很多机井,如今浇地再也不愁了。"早春时节,在沁阳市柏香镇南西村,说起土地整治带来的好处和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史瑞京高兴地对记者说。2005年以来,沁阳市先后有3个土地整治项目落户柏香镇。通过实施打井、修渠、架线路、装水泵等工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农田灌溉条件。其中,2010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额达3398万元,涉及25个行政村,整治土地22.03万平方米,新打机井523眼,配套井房523座,修建变压器房52座、低压线工程132.27千米硬化渠道0.655千米,建设田间路32.556千米,新增耕地55.55公顷。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菏泽市充分利用土地后备资源,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耕地排灌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农民称之为“  相似文献   

17.
<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在县域内统筹规划、乡(镇)内具体实施,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治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各类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土地整治模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自然资源部印发多个相关文件,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安排。浙江、广东、河南、湖北等省积极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笔者从沁阳市国土资源局获悉,2011年以来,该市共有1772万元社会资金投向工矿废弃地整治领域,整治规模2871亩,新增耕地2749.65亩。近年来,沁阳市在实施工矿废弃地开发利用工作中,为解决资金瓶颈难题,着力拓宽融资渠道,由过去政府投资为主,转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由过去政府组织实施,转为由企业自主负责,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土地整治之  相似文献   

19.
<正>"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共复垦土地319.5亩,修建给排水工程17000余米,清运土方26900余立方米、垃圾20000立方米,新修道路6条,硬化道路2条,美化墙体10800平方米,让土地资源的利用效应最大化、合理化、有效化、规范化。"沁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卫星介绍说。近期,沁阳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为平台,走出了一条通过优  相似文献   

20.
程建华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3/26-2007/6/16
近年来,菏泽市充分利用土地后备资源,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耕地排灌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农民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5年来,该市共争取国家、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5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5个,建设规模24664.7hm^2;省级项目28个,建设规模9139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