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林 《国土资源》2006,(11):36-39
祁连山冰雪融水汇成河西走廊三大水系: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曾经是美丽丰腴的绿色走廊。今天河西走廊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大量湿地消亡,天然植被大片枯死,荒漠化和沙漠化日趋严重。保卫河西、保卫西北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西端北侧的黑山断裂不仅构成了河西走廊重要组成部分——酒西盆地的北部边界,同时也是青藏高原北部边界重要断裂——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组成和转换的重要部分。通过对黑山断裂野外调查、典型断错地貌面的测量以及年代测定,获得了黑山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逆冲滑动速率为每年(0.26±0.06)mm,同时证实该断裂为一条以高角度逆冲为主要运动特征的断裂,其运动性质与阿尔金断裂存在明显的不同。结合对阿尔金断裂东端部运动学特征的讨论,总结前人在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内NW向断裂定量研究成果,得到河西走廊西端这些NWW向逆冲断裂和褶皱在平行于阿尔金断裂走向上的缩短速率总和为每年1.4~2.4mm,这与阿尔金断裂东端部每年1~2mm水平走滑速率相当,由此推断阿尔金断裂东端的左旋走滑被活动的逆冲断裂、第四纪褶皱隆起引起的地壳缩短吸收和转换了,阿尔金断裂在其东端部水平滑动速率逐步降低,断裂终止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宽滩山一带,而河西走廊西端酒西盆地北侧的黑山断裂与其走向上相联接的磴磴山断裂、金塔南山断裂可能共同构造了青藏高原朝NE向扩展的最前缘。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打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让河西走廊从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介于祁连山和北山山脉之间,常年的冰雪融水使其成为宜农宜牧的丰饶之区。然而,曾几何时,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批流民涌入,肆意垦荒,致使河西走廊东部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广义逆速率模型及拟稳速率模型处理了祁连山与河西走廊地区近20年来的水准测量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70年代垂直形变曾出现逆继承性;80年代恢复了祁连山上升,走廊盆地沉降的继承性运动,并有强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甘肃河西走廊有悠久的开采金银矿的历史。采金至少始于唐代,鼎胜于清代;采银主要在明代。采金范围包括今酒泉、张掖、武威等地区。清代,敦煌金矿,曾是我国最大的金矿。本文不仅探讨了河西开采金银的历史,而且列举了古代具体产地数十处,对当前河西寻找金银矿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山区地下水流动受到区域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限于资料有限,其流动模式与控制机理尚不清晰。特别是地处甘肃北山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区、河西走廊以及祁连山北麓区域地下水的流动模式,直接决定了处置库在万年时间尺度上的安全性。基于区域遥感构造解译、地质构造演化分析、地球物理勘探以及水文地质钻探,获取了典型剖面的水文地质结构与渗透特征;综合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数据,构建了甘肃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区的水文循环概念模型;并通过构建区域地下水流动数值模型与多情景模拟,分析了甘肃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区的地下水流动模式。结果表明,地形对于该地区的地下水流动模式具有主控作用,祁连山山区地下水难以越过海拔最低的河西走廊至北山山区排泄,河西走廊是祁连山山区地下水系统与北山山区地下水系统的边界;北山山区地下水在地形与岩性的控制下,仅发育局部流动系统且渗流速度缓慢。同时由于该地区地质构造的阻滞作用,北山新场地下水无法径直向南穿越构造向花海盆地排泄,渗流路径长度明显增加;仅有F95断裂构造以南山前地带地下水可向花海盆地排泄,但由于集水流域有限、渗流速度缓慢、循环交替能力差,排泄量较小。本研究探究了山区-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候选场址的适宜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在河西走廊,张掖的位置举足轻重。古时河西有酒泉、武威、敦煌、张掖四郡,张掖居其一。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河西四郡均为丝路重镇,但张掖还处于丝绸之路与居延古道的交汇之处,其重要性又比其他三郡多出三分。历史上张掖远比今天要辉煌,这里曾是北凉国的国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肃省省会,最差也是历朝历代设州置府的治所,称它为“塞上锁钥”一点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河西走廊东部地区早二叠世地层研究的有关问题,认为甘肃山丹青羊泉下二叠统剖面是北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代表剖面之一。以该剖面研究为依据,提出走廊东部地区下二叠统的进一步划分方案,分析该区早二叠世地层岩性特征差异的原因,并与走廊西部地区同期地层进行对比,进一步明确了大黄沟组的含意。  相似文献   

9.
石炭系是宁南地区油气勘探的新层系。石炭纪宁南地区位于北祁连-河西走廊沉积域的东南部,与北部巴彦浩特盆地及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联系紧密,后两者石炭系已作为其重要烃源岩。宁南地区沉积了近千米厚的石炭系,暗色泥岩和煤层发育,值得进一步开展油气远景调查。研究区经历的多期逆冲推覆运动使石炭系大规模出露,在逆冲推覆带后缘形成多个新生代凹陷盆地,是油气勘探重点。根据露头区地层展布、剖面岩性分析、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及与邻区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的对比来分析宁南地区石炭系沉积演化、凹陷区不同层系暗色泥岩和煤系地层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与对比表明,宁南地区石炭系在凹陷区保存较好,具有很好的生烃潜力和良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十年的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的分析和研究,以及连续两年夏季在嘉峪关实地探索滑翔所取得的资料证实,河西走廊特别是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热力上升气流。本文指出:该地区每年3—9月都适宜于进行滑翔运动,其中以5—8月较理想,以6月份气流最强。从滑翔机上测得的资料可知,7月份的热力上升气流—般可达2—3米/秒以上,较强的有5—6米/秒,最强的有8—10米/秒以上。因此,本文的结论认为:河西走廊的西部地区不仅是很好的滑翔运动训练、竞赛基地,而且可以作为创造优异记录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1.
<正>跨越祁连考察完青海湖的地质情况后,孙健初决定继续北上,横跨祁连山脉。祁连山脉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祁连山脉东西长1000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面积2062平方千米。祁连山西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底,与秦岭、六盘山相连,北临河西走廊,南视柴达木盆地,山势巍峨,好像一条飞龙,在甘肃、青海境内逶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灌溉水田间入渗机理的研究 ,确定灌溉水田间入渗系数 ,制定合理的灌溉定额与灌溉时间 ,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及节约用水 ,发展高效农业非常重要。 1985~ 1996年间 ,在河西走廊的张掖平原堡进行了针对包气带水分运移的专门研究试验工作 ,以此为基础 ,对灌溉水田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有这样一块绿洲,她像一把锲子阻隔了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的合拢,这里就是甘肃省民勤县。民勤全域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而各类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就达到了1.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0.34%。这里生态区位极为特殊,被国家列入“两屏三带”重点生态功能区北方防沙带,属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分析共检波点域折射波叠加成像技术原理,分别在共中心点域和共检波点域对二维断层模型的初至折射波进行叠加成像,并对河西走廊一条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处理。模型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共检波点域折射波叠加方法较共中心点域具有更高的横向分辨率,结合其他资料可较准确地判定活动断层上断点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5.
正"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千百年来,祁连山一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数百万民众繁衍生息的沃土。倘若没有这一方水源的涵养,武威绿洲将不复存在,民勤也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祁连山区矿藏富集,靠山吃山,长期"重开发、轻保护",也让这座防风蓄水的"母亲山"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如今,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全面整改,开发的轰鸣声和尘灰逐渐散去,山林间复归宁静,祁连山迎来了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地壳现今运动的GPS测量结果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利用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 1991~ 2 0 0 0年间一系列全球定位系统 (GPS)观测资料 ,计算了 340个GPS站点的位移速率 ,得到了统一的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率场。这些站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喜马拉雅、川滇、河西走廊、阿尔金、天山 ,以及华北、福建东南沿海等主要构造活动区。固定测站速率精度优于 1mm/a ,流动测站速率精度优于 3mm/a。根据GPS结果对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位南方记者在15年后的今天重走大漠戈壁,回去后不久,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15年前,曾穿过这条跨越时空的河西走廊,沿途的大漠、烽燧、清泉、洞窟.充满了无尽时历史传奇.积淀了厚厚的文化涵养,而今重访.依然心跳不已。当一座座历史名城扑面而来,当一截截古老的长城跳入眼帘.当一缕缕孤烟升起在大漠深处.一个沉重的话题引发我们思考——我们该如何保护这份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2018年,回过头来,再问21世纪是什么世纪?是海洋世纪?还是信息世纪?一位曾任地质工程师的人这样说过:"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绿化国土,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将是",是一个预言式的回答,21世纪来临前的回答。作答的地质工程师何许人?他是曾在祁连山、河西走廊和巴丹吉林沙漠工作10年的温家宝同志。在《温家宝地质笔记》中,我们了解到:在河西走廊,他曾经见到老乡砍伐祁连山的植物当柴薪,试图在祁连山找到煤矿以代之,以减轻环境问题;在巴丹吉林沙漠,他感叹一条叫穿心河的河流:"穿心河地处甘肃省临泽  相似文献   

19.
西北干旱区分布的巨大内陆盆地,如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等,被认为是典型的戈壁沙漠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5%。由冰雪融水与降水补给形成的山区河流,流入山前平原,在戈壁带入渗地下,转化为地下水,并在绿洲带溢出地表,成为绿洲耕地的主要灌溉水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的水利化建设,导致水资源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最终导致大片土地荒漠化。因此,重点论述干旱区在人类经济活动影响下,水文系统的演变及其与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山势巍峨,高耸入云。自阿尔金山起,沿河西走廊,一路向东,隐于华北板块西北缘。在匈奴语中唤天为祁连,故祁连山又称"天之山"。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为了打通去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大破匈奴,通达酒泉。至此,祁连山的名称,便载入史册,沿袭至今。纵横万里关山揽胜千古圣情祁连山在中国西北地域文化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有汉以来,东来西往的文人墨客、商贾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