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土地整治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做好项目建成后的管护工作,确保工程发挥预期效益,成为摆在土地整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土地整治活动,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产业聚集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广西"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文章对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做好广西"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土地整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土地整治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然而腐败的滋生,给这项工程蒙上了阴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非议和质疑,但是土地整治工作却没有在质疑声中停下,许多地方顺势而为,推行阳光行政,开创出土地整治新天地。据统计,2000~2013年广西共批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 165个,实施面积66.67万公顷。新时期的广西土地整治工作不仅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还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将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扶贫致富、耕地保护相结合,使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几年来共解决了200多万人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浚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农村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薄、农民人口多的基本县情,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效挖掘农村土地潜力,科学合理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全县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截至目前,浚县实施土地整治(整理)项目10余个,已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3亿元,开发整理各类土地20余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正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个,涉及村庄44个,申请到位建新区基础设施补助资金2407万元。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为城市建设、产业区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项目落地置换土地指标近万亩。  相似文献   

5.
矿区复绿不只是“覆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矿区土地整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节约土地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在完成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基础上,与农业土地开发、基本农田建设、工矿废弃地复垦、新农村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等相结合,构建矿区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 近年来我国矿山开采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且土地修复率(本年恢复面积/累计占用破坏面积)有下降趋势.对此,笔者认为应着力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构建矿区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14日,山东省平阴县组织省、市农业、财政、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认证组,对“山东省平阴县汇东片区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方案”实施科学论证。专家组通过细读方案和实地现场踏勘了解情况后,认为此方案科学可行,一致通过。汇东片区综合整治示范项目规划方案,通过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和项目区21个村庄的整合,对项目区实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将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与土地复垦有机结合,将多种资金集中投入,从根本上提高土地整理效能,打造汇东片区土地整理的精品项目,走一条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婺城区响应中央和省、市号召,围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精心谋划了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分两期实施,涉及区域总面积25665亩(一期13013亩,二期12652亩),含农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修复整治三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万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是今年国土资源部推出的一项重大行动。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当前还能有效地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溆浦县桥江镇新坪村是怀化土地综合整治的首个试点村,近来就该村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正一、《通知》出台的背景近年来,广西土地整治规模逐年加大。目前全区土地整治项目已立项1 479个,实施面积880 613公顷,总投资243.05亿元。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提升了各项目区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综合效益明显。但是,部分市县对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审查把关不严、合同条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看,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生产、生活设施等硬建设,也包括乡风、民主等软建设。实现新农村硬建设目标的重点是搞好农村土地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按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统一实施项目建设,实现土地整理与流域建设治理、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建设、宅基地改造相结合,使土地整理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27个,总投资4.49亿元,建设规模达50 400公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了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了较高的综合效益。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管理机构。该区政府成立了土地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处理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区国土资源局联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来,济源市以归并零散地块、整治矿区塌陷地、规整农村居民点用地以及配套建设农田道路、机井、沟渠、护坡等为重点,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仅"十二五"期间,就累计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87个,新增耕地1080公顷;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及专项整治工程50个项目,整治面积3094公顷。通过"占补平衡",有效缓解了土地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瓶颈制约,为加快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促进了济源市经济  相似文献   

13.
正土地综合整治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土地综合整治事关长远、牵动全局,只有拓宽视野,整体谋划,创新思路,统筹推进,才能实现"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城乡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改善农村使用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且理论与实践也均证明,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以来,湖州市南浔区以"全面提升群众居住水平、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全域建设美丽大花园、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全面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以提高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工作切入点,始终坚持干字当头、效果导向,重规划、盯重点、强推进,全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村庄整治、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等相关项目工程,打造乡村振兴"南浔样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被定义为“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作为土地整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直观、准确的效益评价来促进土地整治的良性发展。但目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方面研究还较少,评价方法多以定性描述为主。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是人类对土地利用混乱、不合理现象进行整治、改造的过程,是人类不断建设、重新配置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土地整理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土地整理,前者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而狭义的土地整理一即农地整理,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主要以项目形式进行组织开展,且农地整理是我国土地整理的主流,土地整理项目从可行性研究、立项、融资、运行到验收的整个过程的良好运作是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农地整理项目应该具备的各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以来,桐庐县聚焦乡村振兴,持续释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破解用地制约、提升农村发展动能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乡镇(街道)全覆盖,预计到2020年行政村覆盖率将达90%以上;共获得省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24个,其中2019年省级试点项目达5个,数量为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已复垦建设用地985亩,盘活土地391亩,新增耕地3362亩,设立永农整备区5700亩,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29个,带动村集体增收4.2亿元,实现了“保农业、促产业、惠民生”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于城乡统筹发展、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村良好生产和生活环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在系统的科学分析基础上,总结土地整治工作实践,探索土地整治路径和策略,为沈阳市及其他城市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  相似文献   

20.
正对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要类型的县域经济模式而言,解决县域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关键是要盘活土地,用活用好土地整治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将土地整治和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钥匙",真正使土地这一农村最大的财富实现保值增值,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蓬勃力量。浚县是河南省典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县域,该县的王庄镇位于浚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