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1959—2005年全国824站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以及NCEP/NCAR总云量逐日资料,利用REOF方法,将我国冬、夏季平均气温分别分为4个和6个区。冬季4区为青藏高原以东、东北和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大部、新疆;夏季6区为西北东部和华北、长江黄河流域一带、西南南部和华南、东北和内蒙古东部、新疆中北部、南疆西部。除了夏季II区(长江黄河流域一带),冬季和夏季各区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的上升趋势更显著。消除总云量的影响后,除了冬季II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消除日照的影响后,在夏季I区(西北东部和华北大部)和VI区(南疆西部)以及冬季II区(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平均气温与总云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   总被引:87,自引:3,他引:84  
用REOF法对中国的年和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进行了分区,并研究了各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年平均气温可分为8个变化区,春季7区,夏季9区,秋季7区,冬季5区。从年平均气温看,近46a来中国的主要升温区为东北、华北北部和新疆自治区,升温幅度为1.2℃左右。降温区为四川、贵州,幅度为0.3~0.4℃。东南部、西北东部、西藏和云南地区1970年代初以前降温,以后升温,与北半球气温变化一致。各季节升降温区与年平均有一定的差异。升温区范围和升温幅度最大的为冬季。降温主要集中在春季西部、华南地区和夏季长江流域和新疆南部。降温幅度最大的为夏季。秋冬季全国则无降温趋势。  相似文献   

3.
江苏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根据江苏省60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月气温资料,研究了江苏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近40a来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其中冬季3个月(12月一次年2月)升温最明显,夏季7、8月降温明显。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有降低趋势,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趋势不明显,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气温快速升高,因此,年、春、秋、冬季最高温度出现在90年代。其中夏季气温在90年代后期又有所下降,夏季最高出现在60年代。2)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温度变化幅度上,春、秋、冬和年平均气温在全省都是升高的,其中苏南和江苏北部的徐连地区春、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升高最明显,秋季苏南地区升温最明显;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有下降趋势,其中东部沿海和西南部降温最明显,而北部部分地区则有弱的升温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1951~2007年南疆地区站点月平均气温资料和NCAR/NCEP气候月平均资料,运用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法、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南疆地区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季节—年际气候变化特征,及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结论如下:南疆地区冬季和夏季气温在气候态上差异明显,1980年代以前的冬季主要为气温负异常,1980年代以后呈现气温异常升高,到2000年以后又开始出现偏冷趋势;夏季气温偏差小于冬季,57 a间南疆夏季气温大致出现两波振荡,异常偏热期大致处于1950年代、197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呈20~25 a振荡.冷冬年的频次多于暖冬年,热夏年的频次多于凉夏年.偏冷年在57a时间段内所占比例最多,气温异常低的幅度大于气温异常高的幅度.南疆冬季气温存在2个显著振荡:6~10 a的年际周期和18~20 a的年代际周期;夏季气温有1个最显著的振荡,稳定的20 a为中心的周期.不同的年代和季节气温及气温偏差分布各不相同.从气温长期演变趋势来看不论冬夏南疆北部(天山山脉以南)气温升高,塔里木盆地以及南疆南部地区气温降低.冬季升温区的升温幅度比夏季升温区大,夏季降温区的降温幅度比冬季降温区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全国160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沈阳、北京、黄山、昆明和西宁等5城市的1951--2005年的年平均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和年降水及夏季降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北京和西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沈阳、北京、昆明和西宁4个城市气温年际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而黄山气温年际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上世纪80年代以前5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基本均属于偏低时期,但明显的低温期出现的年代略有不同;90年代之后5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均属于偏高时期。沈阳、北京和西宁冬季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大,昆明和黄山冬季气温年际变化幅度小。沈阳和北京年及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昆明和西宁年及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也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黄山年及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则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东北夏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1951年—1995年5月—9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东北地区65个测站的夏季低温冷害和严重低温冷害频率,结果表明,低温冷害频率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严重低温冷害的频率却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山区的频率要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大。整个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的年份从50年代到90年代在逐渐减少,各省夏季低温冷害出现的次数大体相当,大约为3年—4年一遇,但出现的年份并不完全相同,东北地区夏季低温与“厄尔尼诺”的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7.
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豪然  梁玲 《四川气象》2013,(4):1-7,15
选用1967~2012年青藏高原东部60个站点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东部降水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高值区位于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低值区位于柴达木盆地;降水场可以划分为八个小区,分别是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藏南谷地区、青南高原区、柴达木盆地区、藏北高原区、川西高原北部区、青藏高原东南缘区以及青海东北部区.年降水表现出强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外,其余各区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春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95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相对偏少,20世纪末以来相对偏多;八个分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秋季降水的线性趋势趋近于零且没有表现出年代际变化特征;除川西高原北部区呈减少趋势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增加趋势.冬季降水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别在1986和1996年附近发生由少到多和由多到少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相对偏少,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相对偏多,90年代后期以来相对偏少;除西藏东部和川西高原西部区及青海东北部区外,各区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气候季节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黑龙江省日平均气温资料对黑龙江省气候季节进行划分,并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部和东南部与俄罗斯交界地区属于无夏区,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属于四季分明区。黑龙江省春季起始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呈南早北晚分布;夏季起始时间(四季分明区)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夏季起始时间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呈南早北晚分布,东部地区呈南晚北早分布;秋季起始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全省呈北早南晚分布;冬季起始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呈北早南晚分布。黑龙江省春季平均长度为70 d,西部地区春季短,东部地区春季长;夏季平均长度(四季分明区)为32 d;秋季平均长度为59 d;冬季平均长度为214 d,北部地区冬季长,西南部地区冬季短。1961—2010年黑龙江省入春和入夏时间提前,入秋和入冬时间推迟;夏季长度明显延长,冬季长度明显缩短,非冬季长度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
南京56年来冬季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南京市1951年1月—2007年4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 分析讨论了南京56年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冷积温和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特征, 探讨了南京冬季气温的年代变化和冷冬、暖冬的分布。结果表明: 56年来南京冬季平均气温是明显上升的, 而极端低温和冷积温上升更为显著; 南京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冬季低温期, 冷冬皆分布在80年代以前, 90年代以后没有冷冬, 多为暖冬, 近10年为两年一遇, 80年代以来南京冬季明显升温, 90年代以来的南京冬季出现了持续的偏暖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4,他引:11  
汪宏宇  龚强  孙凤华  杨素英 《高原气象》2005,24(6):1024-1033
采用REOF,SVD分析方法,首先指出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是全国气温异常的第一主分量,进而分析其异常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全区年、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最大,极端低温较极端高温升高明显。近百年来,全区增温幅度明显高于20世纪全球平均增暖水平。冬季,对流层中、低层上,当纬向西风偏强时,东北和华北东部易高温;而当经向风强盛时,易低温。夏季,气温异常与东北冷涡活动有关;1980年代以来气温显著变暖与对流层中、低层气压场的年代际突变有关。冬夏季气温与东亚冬夏季风、Nino3区海温的关系并不显著,但在1990年代以前,东北夏季低温与El Nino的对应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CMIP5逐日最低气温的模拟和预估数据,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历史模拟显示,模式集合的结果低估了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变化趋势,但能够反映出与观测结果相同的减弱趋势,且比单个模式的结果更稳定,其空间分布与观测结果相似度也较高。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式集合方案对不同排放情景下(RCP2.6, RCP4.5, RCP8.5)的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在RCP2.6排放情景下,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减弱趋势较为缓和;在RCP4.5排放情景下,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呈现出显著的减弱趋势;在RCP8.5排放情景下,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减弱趋势更明显。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主要影响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强度和发生频次,对其空间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识别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客观识别方法主要包括4个部分:极端低温阈值的确定、极端低温事件空间区域的识别、空间区域的连续性过程提取和指标体系,结合个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低温事件检测中的有效性。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等角度分析了近50年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较高的纬度带主要位于32°N和42°N附近,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强度和最大覆盖面积等存在总体减弱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存在显著的转折,90年代后期以来变化逐渐趋于平缓。此外,对各种单一指标与我国冷冻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之间的相关分析,构建了体现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多方面影响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3.
Daily maximum/minimum temperatures and relative humidity records from 510 stations in China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geographic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heatwave (HW) events. Dry and wet HW events were compared by different definitions. Regionally, both dry and wet HW events are commonly located in southeastern China in the monsoon area, with neither type occurring in the northeast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while the north-northwest region of the country experiences dry HW events and a few wet HW events.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country, site dry HW events occurred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and mostly in June, while site wet HW events occurred from April to October and mostly in September. In total, 163 regional wet HW events were identified. The ten longest regional wet HW events lasted for more than 20 days, while the mean duration for 163 events was about 11 days. For the top ten events, six occurred after the 1990s, compared with four before this time. Global surface warming was clear since 1979, but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regional wet HW events were relatively low in the 1980s, increasing remarkably since the 1990s.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might be the strong interdecad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region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as well as water transport related directly to temperature contrasts in different regions, rather than global-mean temperature changes.  相似文献   

14.
该文探讨了贵州区域性低温阴雨过程的识别方法和综合强度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利用8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71—2018年11月—次年4月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0—20时降水量及日照资料,首先在给定区域性低温阴雨过程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出248次区域性低温阴雨过程;其次选取低温强度、覆盖范围、持续时间3项作为低温阴雨过程指标,并对低温强度和覆盖范围指标进行了正态化转换,对持续时间指标进行了Γ分布拟合,然后利用正态和Γ分布的反函数确定其数年一遇的概率,将反函数所对应的数值作为等级划分标准;最后运用客观分析法确定3个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贵州低温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并将综合强度划分为4个等级。应用此模型对历史重大事件进行了试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效果较好,可以在实际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NCEP/NCAR提供的1949—2009年sig995层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近60 a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年际变化的地区差异,并讨论了强冷空气活动的区域特征以及各区域强冷空气活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强冷空气活动可分为34个变化区,按照年代际变化及地理位置相邻可进一步归纳为9类地区。9类地区的强冷空气活动年频次存在共同变化特征,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普遍偏少;但也存在差异,例如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高纬度地区偏多,而较低纬度的中国以及周边地区偏少。值得注意的是,新地岛周边地区以及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下降趋势延续至今,近几年欧亚大陆多数地区强冷空气活动频次偏少。  相似文献   

16.
Identifying Regional Prolonged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Chi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study examined regional prolonged low temperature (PLT) events in China from the observational station data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using the new criteria. The new definition of a site PLT event is that th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oes not exceed the 10th percentile threshold of the local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climatology for at least 5 days at a station. The regional PLT event is defined as at least five adjacent stations exhibiting site PLT simultaneously for >5 d. Under the new definition, 552 regional PLT events were identified, and three indices: duration, extent, and intensity, as well as a comprehensive index (CI) were used to quantify the event severity. In addition, geographic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regional PLT eve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ree event categories: strong, moderate, and weak. Spatially, strong event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Xinjiang and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moderate events occurred in Xinjiang and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weak events occurred south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variation for the annual frequency of regional PLT events in China in the last 49 years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with a rate of-1.99 times per decade, and the significant transition decade was the 1980s.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冬半年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前期信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宗婕  钱维宏 《大气科学》2012,36(6):1269-1279
大气变量物理分解的方法应用于寻找中国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前期信号。1960~2008年的冬半年期间, 总数115次强的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对流层低层出现了天气尺度温度的负值扰动, 而在对流层中高层至平流层出现了天气尺度位势高度的负值扰动。其中, 112次事件分别在850 hPa和300 hPa上出现了温度扰动负值中心和位势高度扰动负值中心。追踪850 hPa层的温度扰动能够提前5~9天预示中国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Changes in subtropical precipitation and the Hadley circulation (HC)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The original Halley–Hadley model cannot explain certain aspects of the Earth’s meridional circulation in the tropics and is of limited use in understanding regional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Here, we expand on previous work on the regional and seasonal aspects of the HC, in particular how land–sea temperature contrasts contribute to the strength and width of the HC. We show that the Earth’s HC is well described by three regionally distinct cells along the eastern edges of the major ocean basins with opposite circulations elsewhere. Moreover, comparable summertime hemisphere cells emerge in each region. While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continents modify the meridional pressure gradient, we demonstrate that a substantial part of the Earth’s HC is driven by zonal pressure gradients (ZPGs) that only exist due to continental heating and air–sea interaction. Projected changes in land–sea temperature contrasts in a warming climate due to the relatively low thermal capacity of land will also affect ZPGs and thus HC strength and width, with implications for extremes in hydroclimate and freshwater resources across the increasingly vulnerable subtropics.  相似文献   

19.
近46a黑龙江水稻障碍型冷害及其与气候生产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稻作区46 a(1961—2006年)每年7—8月逐日平均气温、5—9月逐旬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自然低温下障碍型冷害发生的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基于logistic曲线方程模拟粳稻气候生产力,建立起5个区域粳稻气候生产力与障碍型冷害期间平均温度和冷害持续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近46 a间,20世纪70年代是障碍型冷害高发期,20世纪80年代是障碍型冷害发生频率由多至少的转折期,21世纪初为低发期。黑龙江省北部稻作区、东部稻作区和中部稻作区为障碍型冷害重发区,南部稻作区为中等发生区,西部稻作区为轻发区。5个区域障碍型冷害发生期间的平均温度与粳稻气候生产力相关性均不显著,而冷害持续时间对粳稻气候生产力影响显著,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部、东部和南部极显著(通过0.01信度的显著性检验),冷害持续时间每延长1 d,北部、东部和南部粳稻气候生产力分别下降119.89 kg/hm^2、213.60 kg/hm^2、133.84 kg/hm^2,西部和中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Illustrative examples are discussed of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features of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signal in 5 AOGCM transient simulations. It is shown that the regional precipitation change signal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variability at decadal to multidecadal scales,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 variability varying markedly across regions. Conversely, the regional temperature change signal shows low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Results are compared across scenarios, models and different realizations with the same model.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t the decadal scale, linear scaling of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signal by the global temperature change works relatively well for temperature but less so for precipitation. The nonlinear fraction of the climate change signal tends to decrease with the magnitude of the signal. The implications of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for the generation of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re discussed, in particular concerning the use of multi-experiment ensembles to produce such scenar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