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冲击钻进而言,当钻进不同岩层时冲击器工作状态也需相应调整,由于冲击器位于地下,因此不能通过传统的有线或无线方式直接从地表发送控制命令。研究了以泥浆为载体,通过对泥浆压力脉冲进行编码来实现地表控制命令的发送,进而实现孔底电动冲击器的地表遥控。地表通过泥浆泵的开合向钻孔内发送一定编码的泥浆压力脉冲,冲击器控制系统对泥浆压力脉冲进行检测和解析从而获得地表的控制命令,然后控制冲击器完成不同的动作,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孔底电动冲击器的泥浆压力脉冲遥控和电动冲击器功率模块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阿特拉斯·科普科公司最新推出的深眼凿岩设备Simba H 4000配有新型COP4050型液压凿岩机,以提高深孔钻眼效率。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典都已引进了这种设备。新型Cop4050为重型顶部冲击式凿岩机,重390kg,输出功率高达40kW,回转扭矩为2500N.m,可用来钻凿89—127mm的大直径炮眼(以往钻大直径炮眼通常采用潜孔冲击器)。用潜孔冲击器可确保钻孔不偏斜,但凿岩速度相对较慢。然而采用Cop4050型液压凿岩机在确保炮眼不偏斜的条件下,钻眼速度可提高1倍,而且还可用普通钎子,钻杆或两者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YZ-54-Ⅱ型冲击器是勘探所根据部科技司下达的科研任务研制的一种液动正作用式冲击器。经室内试验后,在湖北、浙江两省几个队进行生产试验。1983年冲击回转试验进尺3556.26米。完成钻孔23个,其中斜孔16个。钻进口径为56毫米(少量为66和76毫米)。冲洗液为清水、无固相、低固相泥浆。最高台  相似文献   

4.
高压液体(主要指水)通过喷射装置形成射流,进行粉碎和切割岩石、快速钻孔和隧峒开挖等。本文就高压水射流在钻探方面的应用作一些介绍。高压射流技术在美国和日本已成功地研究应用于凿岩作业,比凿岩机提高效率2~3倍。开挖隧道效率日进尺高达60米。一、高压射流的冲击破坏作用水压为5~20公斤/平方厘米的射流,可以使钻孔冲洗液进行反循环、搅拌泥浆、开挖土层和进行抽水试验;水压提高到200—300公斤/平方厘米时可以采  相似文献   

5.
在复杂层中所用的钻进浆液,对冲击器工作不利。提出:①必须对冲击器进行选型;②尽量使用清水或低固相浆液洗井;③合理选择钻孔口径;④采用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⑤控制泥浆中的含砂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计算和论述了回转冲击钻进中管道液流产生的水击及其影响。使用蓄能器可以改善管道液流动态、提高冲击器的工作能力、减少水击能量的损失。凡冲击器的基础频率越低,蓄能器的安装距离则越大,否则效果相反。从管道各部水压变化实测证明蓄能器确能减小管道压力波动幅值,提高冲击器频率。利用热力学原理可以计算蓄能器每次蓄释的能量。  相似文献   

7.
旋转冲击钻进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硬岩地层钻进困难的问题,冲击器是旋转冲击钻进技术的关键设备。针对目前的液动式冲击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了将钻杆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冲锤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新型重力式冲击器。对新型重力式冲击器的工作机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和重要性能参数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介绍了对其相关的使用和维护。新型重力式冲击器结构简单、对复杂环境适应性强,并且克服了液动式冲击器因易损元件破坏而导致冲击器失效的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钻井提速用振动冲击工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心 《探矿工程》2021,48(2):85-93
振动冲击工具作为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在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同和重视。本文通过详细列举轴向冲击器、扭转冲击器和复合冲击器等工具的最新研究进展,可以看出振动冲击工具通过合理利用泥浆水力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冲击破岩能量,有效提高了破岩效率,改善了钻头破岩环境,降低了破岩阻力。并根据现场应用情况来看,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钻井过程中的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  相似文献   

9.
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工作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春华 《地质与勘探》2010,46(1):137-141
冲击回转钻进是一种提高硬岩钻探效率的有效方法,实现冲击回转钻进的关键设备是冲击器。针对现有液动、风动冲击器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可充电电池组为动力的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的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冲击器的控制系统、电磁驱动部分及电池组供电方案等关键设计技术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新型电磁式孔底冲击器能够克服液动、风动冲击器的众多不足、优点显著,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XN60—1型无簧波动冲击器采取阀式双作用形式,结构件少、加工简单、操作启动容易、效率高,经6个矿区、23个钻孔试验,技术经济效果显著,不失为一种适合金刚石钻进的先进钻具。  相似文献   

11.
李小洋  李宽  张永勤  梁健  吴纪修  王志刚 《探矿工程》2019,46(12):40-43,49
PDC钻头广泛应用于深部硬岩钻井中,在其钻进过程中经常出现粘滑振动现象,导致钻进效率低、钻头寿命较短,针对这一难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涡轮扭力冲击器,不仅能够通过扭转冲击技术来减轻PDC钻头的粘滑振动现象,还能够适应深孔的高温钻井环境。为了充分利用泥浆的能量,考虑使用涡轮组作为动力源,然后通过万向节和减速器进行扭矩传递,最终通过冲击组件旋转实现扭转冲击。根据这一设计思路,进行了扭力冲击器的结构设计、样机试制、测试平台搭建及性能测试等工作。测试表明,新型涡轮扭力冲击器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其冲击频率为4~5 Hz,经过计算可得单次冲击扭力为651.45~814.28 N·m,实现了初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矿井下穿层钻孔硬岩钻进效率低的难题,基于冲击回转钻进机理和Wassara高压液动冲击器主要特点,分析柱齿在冲击荷载下形成的破碎坑形态,并将其划分为崩解区、密实区、开裂区和弹性区。在此基础之上,对柱齿连续破岩的大间隔冲击和小间隔冲击2种情况进行过程分析,结合淮南潘三矿现场试验条件讨论高压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参数,优选高压液动冲击回转钻进配套钻机、冲击器、钻杆、钻头和清水泵,及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清水压力在15 MPa以上时,高压液动冲击回转钻进的平均机械钻速为24.67 m/h,与采用该技术之前的8.48 m/h机械钻速相比提高了约1.9倍;并采用回归分析拟合得到机械钻速与水压之间的线性关系,经过数理统计的F检验,F=8.82大于F0.05(1,7),验证了回归结果是显著的,机械钻速随水压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高压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可有效提高煤矿井下硬岩层钻进效率,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3.
澳门地下重型停车场工程地段属人工堆填整平的山丘地形,地层结构从上而下为杂填土、冲积沙层、风化程度不同花岗岩带,使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因地层岩性因素,易出现漏浆、孔壁坍塌及埋钻事故。通过选用适岩性不同的钻头、合理埋设钢护筒位置、调配性能适宜的泥浆及规范混泥土灌注流程,保证了旋挖钻机在成孔过程中孔壁的稳定性,解决了塌孔埋钻问题,提高了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效率。  相似文献   

14.
张慧  于承朋  夏广强  李文飞 《探矿工程》2014,41(5):33-37,41
银参4井是中石化在银川地区的第一口参数井,设计井深为4300 m,完钻井深4124.23 m,钻探目的是了解银川盆地地层层序及清水营组烃源岩发育情况。针对该井在钻井过程中存在的上部地层胶结疏松易垮塌、干河沟组在砾石层易憋跳钻、清水营组地层流体侵入污染泥浆、钻遇到大段未预知的盐膏层、清水岩组泥岩存在裂缝导致钻井液漏失等复杂情况,在设计井身结构、优选水力参数时考虑了已经预知的潜在复杂因素,施工时全井大段采用直螺杆加防斜钻具组合大排量轻压吊打,有效防止了憋跳钻,避免了钻具事故,取得了较高的钻井速度,控制了良好的井身质量,探索了适用该区盐膏层段的钻井液体系,并且创造了该区块饱444.5 mm钻头机械钻速最高纪录(39.09 m/h)。  相似文献   

15.
空气潜孔锤在松散地层中的钻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气潜孔锤钻探工艺在基岩地区已是首选的一种技术。传统观念认为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适用于坚硬岩石(硬、脆、碎地层),在松散地层中则需要常规泥浆回转钻进或冲击钻进。通过典型松散地层的试验证明:空气潜孔锤在松散覆盖地层中可以实现正常的钻进,并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等优点,在粘土和潮湿粘土地层中钻进效率最高可达87和72 m/h。为解决页岩气、地热、煤层气、地下水等能源资源勘探时上覆地层的开孔或一开钻进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解决了缺水地区或严重漏失地层钻井液用水困难和传统开孔或一开泥浆回转钻探工艺复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钻探工作对液压钻机的回转、给进和升降液压回路都有性能上的要求,传统的手动控制阀与定量泵组成的普通液压系统技术较落后,对不同地层钻进控制能力和适应性差,而负载敏感液压回路对钻进适应性强,可提高钻进效率,且液压系统能耗少、发热少、传动效率高。介绍了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的负载敏感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系统的特点及对钻探工作的负载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口径钻进液循环的流态一直是钻探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作者利用武汉地质学院创建的泥浆循环模拟试验台对小口径循环液流态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观察,提出小口径钻进循环属于非稳定流系统,并认为小口径钻进循环液流基本上不存在层流或层流范围很小。这个新的观点涉及到泥浆水力损失计算、流变学和岩粉携带等一系列理论的磋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