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在测量平差计算中,不论是三角测量、水准测量或导线测量,不论采用条件观测平差或间接观测平差,当法方程式的个数较多时,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式的计算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且不易为一般人员所掌握。为了减少平差计算的工作量,许多人都在寻求各种各样的方法,不断改进平差工作。例如三角测量间接观测平差中,首先约化误差方程式,减少法方程式个数;国家大规模的Ⅱ等网中,应用逐渐趋近法解算法方程式。在条件观测平差中,典型图形平差可以机械地套用一定的公式,不需组成和解算法方程式;为了减少法方程式的个数,三角网有两组平差、三组平差和逐一分组平差等;大规模的三角网还可采用分区平差。上述种种,都是为了尽量减少解算大量法方程式的繁重过程。  相似文献   

2.
三角网平差工作中常采用坐标平差法。当进行坐标平差时,首先要求出待定点的概略坐标,而且对它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关于概略坐标的精度问题,苏联Ф.Н.克拉索夫斯基教授在其著作(883页)中曾指出“为了用间接观测法进行平差,首先须求出新点的近似坐标;其误差可达1米”。又在И.М.格拉西莫夫的著作中也指出“当用间接观测法平差二等补充网,且用逐次接近法解算法方程式时(§57),各点概略坐标之计算精度,应使从法方程式解算所得之改正数不超过±1米”。  相似文献   

3.
前言众所周知,角度观测的三角测量分组平差法,通常是把不重迭的图形条件作为第一组,其他条件作为第二组。单独解算第一组条件,极易求得第一次改正数和概略平差角。这时,第二组条件方程式,或者按乌尔马耶夫规则改化其系数,或者不进行改化系数的计算,而按类似史赖伯第一法则的方法,把第二组条件的系数,以三角形为单位求和(称为和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时,为了使计算程序更具有规律性,常常采用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法或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此时,在某些情况下,所得到的法方程式系数矩阵本身是非奇异阵,但它的某些主子矩阵是奇异阵。如果按高斯约化法解算这种法方程式,其约化系数就会变为0,使方程不能继续约化解算下去。因此,需要对这种法方程式作一定的处理,使之能够继续解算。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现行天文测量细则中,提出的用水准器检验仪测定水准器格值的计算方法,是一种严格平差方法。但是,这种平差方法只是一般地运用了最小二乘法间接观测平差的原理,从列误差方程式开始,组成法方程式,解算法方程式,  相似文献   

6.
赵长胜 《测绘工程》1997,6(2):17-21
根据相关平差理论,指导出两组相关观测值的逐次间接平差数学模型,提出改化第二组误差方程来消除两组间的相关性。文章给出了多组相关观测值误差方程的改化算法,并根据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协方差阵的特殊性,给出了改化三差误差方程的算法。  相似文献   

7.
水平角观测中,分组观测方向值后要进行联合测站平差。当观测组数或联测共同方向多于两个时,只能采用条件平差法,建立条件方程式后,解法方程得出各个方向值的改正数。采用MATLAB语言编制的测站平差程序,实现了读取数据、搜索共同方向、建立条件方程、解算改正数、首方向归0并同一和标准格式输出整个流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超大规模大地网分区平差快速解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超大规模大地网平差解算这一难题,首先按常规将大规模大地网分解成多个子网,并组成相应子网的误差方程和法方程,然后提出了用解算约化代替求逆约化的新算法,解算约化采用Cholesky分解法,计算过程中对联系误差方程进行压缩存储,并进行相应的有效算法。如此可大大节省大型大地网平差的计算时间,利用PentiumⅣ个人计算机即可解算全国范围的约5万个点(约18万个未知参数)的超大型大地网的整体平差问题,且计算时间只需3h左右。  相似文献   

9.
1959年10月,试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直接解算三角网平差中的误差方程,现将解算的情况简述如下。(一)解算的问题解算的问题为二等补充三角网,按角度进行间接观测平差,网中共有待定点12O个,网的周围共有固定点42个。误差方程的总数为872个,所有式中的系数和自由项都是预先给定的。试验的任务在于直接由误差方程式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出各待定点的坐标改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各种物理测距仪器的发展和使用,三边测量的平差问题已经被提到日程上来,目前三边测量平差的方法问题已经解决,不论用角度比较法、面积法(都是条件平差)或者间按法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在研究了这些方法之后,我们不难确信:三边测量用面积法或角度法平差方程式数量较少,易于解算,但组列这些条件方程式则相当复杂:至于间接法(坐标平差)虽然方程式较多,但形式非常简单易于掌握,因此即使当按间接去比按条件法平差的方程式稍多,利用间接法有时也显得有利。但是用间接法平差时需知道点的概略坐标,为要计算坐标则需要解算三角形,这样一来用间接法平差要增加一些工作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提供一个直接用边长计算概略坐标的公式,可不经过解算三角形而直接求出足够精密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用间接法平差三边测量网的工作将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分组平差法     
一、分组平差法的规则及对角度分组平差法应用的简述本文的分组,第一组包括图形条件,以lf…或1为其系数;其余条件为第二组,以ab…为其系数。现叙述一种“改化法方程式的分组平差”如下:“两组条件一併平差的法方程式中,将第一组联系数消去后所剩下的第二组约化法方程式,叫作改化法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重复计算可靠性矩阵QvvP的逐次递归快速算法的观测值自动定权方法。试验证明,在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只要在迭代过程中逐次对各类观测值进行验后权估计和修正,迭代收敛时,虚拟的自检校观测值和漂移误差改正参数的权可被惟一确定,而真实观测值如地面控制点坐标、GPS摄站坐标和GPS天线偏心分量的权却随先验权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尽管如此,区域网平差仍能得到一致收敛的解,并且不会因此增加太大的  相似文献   

13.
GPS载波相位三差观测方程的改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胜 《测绘学报》1997,26(2):155-159
本文根据相关测量平差原理推导出改化GPS载波相位三差观测方程的算法,使改化后的协因数呈分块对角体。这种改化算法不但顾及观测值的相关性,而且节省大量的存储单元。使采用严密平差法平差三差观测值成为一种最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中,用高斯约化法解算数量较多的法方程式由于某种原因使组成或解算过程中产生的偶然性错误,直至解算完了回代到原始法方程式时才被发现,如果全面返工重算,势必造成人力物力上的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15.
三角网平差并用间接法和条件法,在某种情况下十分有利。有些水准网,如果并用间接法和条件法平差,也有利于工作的简化。如在图1水准网中,当采用条件法平差时将产生8个方程式,当采用间接法平差时也将产生8个方程式。如果部分改用间接法,部分用条件法,一并平差,则可使方程式减少至6个;同时,两部分方程式还能自行分开,便于分组解算。方程式解算的工作量也将减少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6.
测边网按条件平差,列图形条件方程式的方法有好多种。本文根据这长闭合原理导出用边长计算条件方程式闭合差及改正数的系数公式。整个平差计算过程中避免了用边长解算角度,从而使之适用于计算机计算。计算公式是按照大地四边形进行推导,但也适用于中点三边形及插点图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的逐一分组平差法,是利用逐次改化条件方程式的方法,使最后列出之法方程式除主对角线之系数外,其它系数皆变为零。从表面上看所提出的方法是较繁的,但实际运用起来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重复计算可靠性矩阵QVVP的逐次递归快速算法的观测值自动定权方法。试验证明,在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只要在迭代过程中逐次对各类观测值进行验后权估计和修正,迭代收敛时,虚拟的自检校观测值和漂移误差改正参数的权可被惟一确定,而真实观测值如地面控制点坐标、GPS摄站坐标和GPS天线偏心分量的权却随先验权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尽管如此,区域网平差仍能得到一致收敛的解,并且不会因此增加太大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圆形建(构)筑物圆周点位坐标解算圆心坐标的过程中,需建立平差模型以消除观测误差对解算结果的影响。首先根据三点法直接计算圆心点位坐标,随后利用特殊参数法和极坐标法建立间接平差模型以消除观测误差影响。为确定模型的可靠性,采用模拟实验验证三种算法的精度,结果表明:特殊参数法解算精度最高,且受参数初始值影响较小,体现出良好的鲁棒性,最后将特殊参数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测量中,以验证算法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区域网平差的方法进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干涉参数定标,是减小大区域、多个干涉像对重叠处反演高程差异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InSAR区域网平差的答解效能,设计一种利用史赖伯规则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干涉参数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史赖伯规则,由连接点误差方程式构建等效误差方程式,可有效减小法方程系数矩阵大小,降低对计算机配置的要求,提高平差的答解效能。采用我国机载双天线InSAR数据进行干涉参数定标试验,改化前后两种方案,干涉参数定标结果没有明显变化,改化后的平差耗时均值减小了,验证了利用史赖伯规则的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干涉参数定标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