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以全国水环境数据库的监测记录为第一手资料,以各大流域片为单位,从宏观上介绍了各大流域片的水质总体概况,包括各类水质所占比例、污染水质的超标物类型等,基本反映了我国各大流域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质状况以及水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的来说,我国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流域片.  相似文献   

2.
突水是地下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和危害严重的工程地质现象。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地下工程中大的涌水和突水大多与地质结构面,特别是断裂有关。文中分析了断裂控制地下水赋存和运移的规律,以及可能导致突水的富水优势断裂的特征。由于断裂突水的复杂性和众多的影响因素,将地质机制分析、经验判断和定量指标与评价模型相结合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文中介绍了一种富水优势断裂的量化分级方法,讨论了相应的预测与防治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管井出水能力的概念及确定管井出水量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的出水量设计和避免过量抽水,是确保管井良好运行、延长管井使用寿命的关键。并以孟加拉国Barapukuria电厂水源地为例,对管井出水量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潜导水的概念,并通过对潜导水主要特征、潜导水压传递原理、潜导水压大小的分析,阐述了潜导水在地下工程洞体突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的水洗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水洗作用是一个以往被忽略,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对3口井、时间间隔为20年的6个原油样品系统的地球化学测试与对比研究,探讨了注水开发过程中水洗作用对原油的改造作用以及各种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洗作用对芳烃的影响远大于饱和烃,主要表现在芳烃组分的含量明显降低,一些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和芳烃参数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认为这些变化是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遭受水洗作用的特征性标志,并对油源对比和油气运移等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的3种趋势评价方法,即矿泉水再生量法、黑箱法和统计法。重点介绍前两种方法。同时对3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实用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生态及环境需水量研究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114,自引:5,他引:1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研究内容、定量计算方法及其研究成果等。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生态、环境需水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流域及河流水系可被河道外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对流域水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体控制,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阐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全国及水资源一级区的可利用总量,同时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限度和潜力。  相似文献   

9.
国外节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外各行业用水特点和节水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及先进的政策法规作了重点介绍,并总结了国外节水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我国节水工作应吸取的教训及应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河流的水权及其有效利用和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彦  何大明 《水科学进展》2003,14(1):124-128
国际河流水资源由于其自然跨越一个或多个国家而成为流域内各国共享的自然资源,这意味着国际河流水资源的所有权也将为多国共同享有,即多国共同享有河流水资源的所有权(简称"水权")。通过对国际河流水权特点的分析,为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国际河流水权市场化和水权保护进行了初步探讨,认识到各国的国际河流水权具有: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权,水资源的保护义务,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水权交易的权利,提出:各国的国际河流水权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流域国间应建立一定的水权协议和水权有效利用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1998~2007年中国农业用水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保国  黄峰 《水科学进展》2010,21(4):575-583
中国农业用水在未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根据国际农业用水研究和政策领域近10年出现的范式变迁的核心内容,建立了基于"绿水"、"蓝水"的中国农业用水的新综合分析框架。并利用广义农业水资源量和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概念和评估方法,分析了全国1998~2007年10年间4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农业用水、耗水以及水分生产力变化趋势和现状。结果表明:中国广义农业水资源量中57%来源于耕地有效降水的"绿水",43%来源于耕地灌溉"蓝水"。主要粮食作物水分生产力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较高水平。未来继续提升水分生产力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因此,为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建议国家设立"粮食安全水资源红线"。同时,根据广义农业水资源量的分析计算,主要粮食作物用水安全红线应该划定在大约7800亿m3左右。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征、量化评价方法及其总体研究的进展。强调了系统研究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用水合理性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水合理性不能简单根据灌溉定额、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的高低来判断.在比较各地灌溉定额、工业用水定额的高低时,应考虑各地种植制度、产业结构的特殊性.用水合理性评价应该考虑用水的可持续性、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三个方面,并建立和采用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其它资源及其开发的空间分布的限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偏离了越是资源紧缺的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越高的一般规律,耗水大的行业如煤炭采选业、火电工业也可能布局在水资源较缺乏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Sixty-one still bottled water samples, representing 41 loca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Hellas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geochemistry of ground water. Since, the dominating lithology comprises limestone, dolomitic limestone, marble, and mafic–ultramafic rocks (ophiolites), the dominant major ions in Hellenic bottled waters are Ca2+, Mg2+, CO32− and HCO3, and are, thus, classified in the Ca2+–Mg2+–HCO3 hydrochemical facies. The source aquifers of Hellenic bottled water are apparently continuously replenished by fresh water. Comparison of values of Ca, Mg, K, Na, Cl, HCO3, NO3, SO42−, p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isplayed on bottle labels with those of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re is a fairly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data sets, suggesting that the geochemistry of source aquifers is relatively stable over time, at least from 1998 to 2008.  相似文献   

15.
矿山采出水的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田东煤矿矿区使用梳理式DDSL过滤技术,对在矿山建设了给水处理工程,既实现了偏僻山区生活给水的集成化、高效化,也实现了就地利用矿山矿井水,减少了水处理基建工程费用,保护了地表环境。达到了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角度,较系统地探讨了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对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中相关且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辨析,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生态缺水是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最直接的依据,而生态需水、生态储水的计算评价则是确定生态缺水的基础.通常,生态系统的水资源配置,必须在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生态目标,然后进行生态需水估算、生态储水评价、生态缺水评估,并通过生态用水的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缺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了全国365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城市需水、供水和缺水分析,并按照六大分区统计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按1999年水平年研究城市总需水量为663.4亿m3,总供水量为599.9亿m3,缺水量达63.5亿m3,如果除去超采的32.2亿m3地下水,缺水量达到95.7亿m3。进一步分析认为全国667座城市缺水达到105亿m3。分析制定了缺水标准,据此,研究城市中有275座城市缺水,其中重度缺水城市达93座,并进行了缺水城市的缺水性质、缺水分布和缺水影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广西果化龙何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及其水资源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区域岩溶水系统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了龙何地区表层带岩溶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及水循环过程,并按水动力条件将区内表层带岩溶水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汇流状或散流状表层带岩溶水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表层岩溶泉长观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本区表层带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为31. 9× 104m3 /a,约占本区年降水总量的9. 5%。在表层带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中,表层岩溶泉的可开采资源量为5. 9×104m3 /a ,可有效利用资源量为7 732. 4m3 /a。   相似文献   

19.
考虑水分胁迫后效应的作物水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分胁迫具有后效应,前期水分胁迫可以影响作物后期叶面积和需水量的增减。以Jensen作物 水模型为基础,引入了水分胁迫后效应影响系数,对原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可以将阶段水分胁迫与前期胁迫后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加以区分,避免了原模型中可能产生的虚缺水现象,并可对作物(以玉米为例)前期水分胁迫处理后,后期需水量增加以及苗期胁迫处理可维持较高产量的原因进行合理解释。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分析,改进后模型的模拟结果符合实际,并具有较好的精度。对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足于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内涵,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框架,以黄山高原地区泾河流域为例,估算其1970-1996年水土保持年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368亿m3.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理论研究,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