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队用φ46小口径人造金刚石钻进436号孔时,在井深384米处遇到炭质页岩层,坍塌缩径严重,钻具下不到井底.起初采用扩孔下暗管(φ55)保壁,效果较好,挡住了第一层炭质页岩,但进尺十几米后又遇到另一层页岩,此时,决定使用低固相泥浆护壁.泥浆用的是当地粘土(含Si0_267%,Al_2O_320.8%,Fe_2O_36.4%,MgO5.8%).在中南矿冶学院的协  相似文献   

2.
罗冠平 《探矿工程》2011,38(2):19-22
云南富源县大河富煤二矿矿区地层复杂,上部永宁镇组厚层灰岩破碎、掉块、漏水严重,并有溶洞发育,下部煤系地层多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等水敏性强的地层。在钻进过程中易造成水化膨胀、缩径、坍塌等问题,增加了护壁的难度。针对该矿区的地层特征,采用LG植物胶无固相冲洗液顶漏钻进,成功地穿越了6 m厚粉煤,未发生坍塌,取得了较好的护壁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安全、快速地完成了钻孔,为今后施工类似钻孔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9,(7):16-16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孔(WFSD-1)设计孔深1200m,开钻以来遭遇地层破碎、涌水、孔壁坍塌、断层泥严重缩径等复杂情况。2009年3月25日,在孔深625.8m断层泥层位,由于钻孔缩径发生夹钻事故,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又有2根Φ89mm岩心管和1个Φ89mm套管公锥被滞留在孔内625.8m处无法取出,造成孔内事故钻具消灭难度大、需要时间长的严重局面。  相似文献   

4.
我队在某金矿施工中遇到坍塌缩径地层,采用泥浆钻进及水泥灌注无效果,后改用801循环浆治理好4个钻孔,保证钻探生产顺利进行.现将801循环浆配制、使用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队在门头沟矿区采用绳索取心钻探施工多年,一直未很好解决钻孔坍塌缩径和钻杆内壁结垢问题。1991年改用地矿部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制的GSP(现转让江西省萍乡市麻山合成化工厂)泥浆,顺利完成一口孔深1045m钻孔,解决了多年困扰我队的绳索取心钻探泥浆选型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龙永煤田坑柄矿区钻孔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龙永煤田坑柄矿区钻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硬、漏、塌、涌、斜"等复杂现象,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区的钻孔设计结构和钻进方法:开孔用φ130mm合金钻头钻至完整岩层,下φ127mm孔口套管,然后用S95mm金刚石钻具将上部硬岩钻穿,至稳定岩层后下φ89mm套管,最后用φ76.5-77.5mm合金金刚石钻头钻至终孔。另外,把S75mm钻具的钻头外径由φ75mm增加到φ77+0.50mm,一方面可保证经过改扣的φ89mm套管能够继续作为技术套管使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排除岩屑、防止糊钻、缩径卡钻、冲蚀孔壁、降低泵压、减轻抽吸和压裂孔壁造成的钻孔漏水坍塌等故障,更好的起到护壁防塌效果。经统计,该钻孔结构设计将钻孔的平均时效提高到1.68m/h,提高了50%;平均钻效达到626.34m/钻月,提高了21%;单孔最高钻效达到782.27m/钻月。  相似文献   

7.
欧春林 《探矿工程》2010,37(12):19-21
会泽矿区水平钻孔地层复杂,钻孔坍塌、缩径严重,试验采用PAA泥浆,取得较好效果。介绍了PAA泥浆的配方、配制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河南省驻马店汝南县林楼一正阳县张楼一带的煤田勘探中,第三、第四系地层厚达700m,经常遇到水敏性粘土、砂质粘土、砂质泥岩、粉砂岩和卵砾石等地层,易造成缩径、超径、坍塌和掉块等孔内复杂情况。结合该地区的地层特征,采用新型LG植物胶泥浆来解决钻探的“瓶颈”难题。应用实践表明,LG泥浆起到了显著的抑制缩径、超径和防塌作用,大大减少了孔内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9.
金矿,由于受强烈的构造及蚀变的影响,一些岩层具有较强的松散性和流散性.钻进时,极易坍塌,给护壁和钻进带来很大的困难.尽管在泥浆、钻进操作技术上采取措施,也很难制服.为此,我们采用“跟管法”达到了护壁、钻进,并顺利终孔的目的. 方法简述“跟管法”即小径打、大径套(下套管),并随钻孔的逐渐加深,套管逐渐伸长,直至套管座落到较完整的岩层上.由于我队所施工钻孔较浅,且每孔坍塌层数较少,所以采用的是三径钻孔结构,即φ91合金钻头开孔下人孔口管,后采用S75钻进  相似文献   

10.
桂北地区罗地1井钻探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毅 《探矿工程》2018,45(1):56-59,88
页岩具有较强的水敏性,在页岩气勘查钻进施工中,井内易发生坍塌、剥落造成超径或缩径等井壁失稳现象。罗地1井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工艺进行钻进,完井井深1501.06 m,岩心采取率、井斜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地质设计要求。本文主要从罗地1井的钻井设备、井身结构、施工难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可为今后页岩气调查井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呼和浩特市金山电厂桩基工程施工中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工艺,存在钻孔缩径及坍塌情况,为此采取有针对性地配制并使用泥浆、埋设护筒、改进回转斗结构,钻进过程中控制钻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深层搅拌法在真空预压后地基工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惠中 《世界地质》2005,24(3):304-307
为使经真空预压首期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从80 kPa提高到230kPa,设计采用深层搅拌法-水泥搅拌桩二次加固软弱地基.经现场成桩工艺试验和检测表明,桩身水泥土强度在90 d龄期时>1.80 MPa,单桩承载力标准值>150kN;以φ600桩径、桩长13.5 m、置换率为0.308和φ500桩径、桩长13.5m、置换率为0.267两种方案布置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超过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梁山煤田从1983年开始进行普查钻探。该地区第四系、第三系地层较厚,一般为500~600米。第四系地层为砂质粘土或粘质砂土,并含有砾石层,岩性松散,稳定性很差,水敏性强,遇水膨胀缩径,砂层易坍塌;第三系地层主要为风化泥岩、风化砂岩及中粗砂岩。砂岩无胶结性,泥岩成岩作用极差,有的钻孔夹有大于1米的流砂层及厚薄不均的石膏层,稳定性差,水敏性强,易坍塌、缩径,泥浆易被钙浸。梁山煤田钻孔普遍存在缩径、坍塌、掉块及下钻下不到底等现象,由于钙浸问题未解决,往往孔内遇到较厚的石膏夹层,或含石膏较多的泥岩层,泥浆性能变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阳泉五矿西北、东北采区复杂地层的特点,采用以人工钠土、广谱抑制剂和801堵漏剂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泥浆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在该区钻探中所遇到的坍塌、掉块、漏失、缩径、卡埋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国辉  万道含  杨树强  高元宏 《探矿工程》2015,42(11):34-37,45
针对青海五龙沟矿区3320平硐89线中段布设的坑道钻孔(SZZK8905、孔深700.20 m)在钻探施工中遇到的憋泵、孔壁坍塌、缩径、回次进尺少、岩心采取率低等问题,在钻机选取、钻孔结构设计、破碎带取心技术、钻井液等方面开展坑道钻探工艺研究,成功完成了该孔的钻探任务。  相似文献   

16.
所谓复杂地层,一般指在钻进过程中容易引起孔壁坍塌、掉块、缩径、溶蚀、漏失和涌水等使钻进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地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打捞断在钻孔超径部位的套管及钻杆,最近我们采用了“充填法”寻找套管上头以及用活动偏心割刀和水压偏心割刀“重新造头”打捞钻杆,取得了成效。现将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钻具“充填法”寻找套管上头。ZKd20孔终孔后起拔φ74套管时,在179.59米坍塌超径处发生了套管断脱事故,孔内尚有85米套管找不到头。曾采用弯钻杆、下偏心楔等办法寻找上头,由于事故套管头倒向一边,加之又有坍塌物,费时20余天均不奏效。后来采用钻具“充填法”寻找,共充填两套粗径钻具,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和分析安徽省童亭煤矿采空区的各段地层特性、岩性特征,指出了钻进和取心过程中的控制难点,采用了加大孔径结构、优化钻具组合及强化泥浆性能维护等技术措施;针对极其严重的缩径现象,采用大开小下的方法,克服了缩径造成的套管下放难题;采用加稠水泥浆灌注方法成功处理了φ114 mm套管在采空区段断裂问题和地层严重破碎、漏水问题,最终顺利完成了7个煤系地层钻孔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沙尔湖矿区上部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多为砾岩,下部为泥岩、砂岩、泥质砂岩,地层变化复杂,全孔漏失,极易发生掉块、缩径及超径等孔内事故.针对如此复杂的地层,根据绳索取心技术特点,采用简化钻孔结构、选择孕镶平底唇金刚石钻头,并对泥岩、砂岩和煤层选用了不同的钻进参数和泥浆配方,解决了以前此矿区钻探施工时遇到的成本高,孔内坍塌、掉块、缩径、超径、采取率等问题,而且大大的节约了钻探成本,施工质量也全部合格,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西藏罗布莎科学钻孔施工过程冲洗液应用实践,结合现场试验室试验情况及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泥浆类型、配方、性能特点、使用情况,总结出适合罗布莎铬铁矿区易坍塌、破碎、漏失、缩径等复杂地层钻探施工的冲洗液配方,并对不同类型冲洗液使用情况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对同一配方冲洗液在不同钻探工艺条件下使用所取得的不同效果做出了说明,为今后坍塌、破碎、漏失、缩径等复杂地层深部钻探的冲洗液配方选择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