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30亿年前,地球有了第一块真正意义的大陆:一个火山遍布的岩石堆。 在距今38亿到25亿年之间,少年地球曾多次遭受大规模的小行星撞击。近年,有些科学家发表论文提出,在地球的远古时期,小行星撞击可能孕育出了地球大陆的最古老的片段,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并不全是破坏-陛的,它们可能是现今大陆的最古老片段出现的契机显然,发生在太古宙早期的撞击对地球而言不是小事情。  相似文献   

2.
2012年1月23日,太阳上爆发了X射线级别为H9的大耀斑,同时产生了日冕物质抛射。此次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风暴向地球方向迅猛袭来,是自200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射向地球的太阳风暴物质一般包含高能质子、电子、强电磁辐射和磁等离子体等。其中高能带电粒子的速度会非常大,会在一天之内来到地球,慢一些的带电粒子在随后几天内会接连袭击地球。  相似文献   

3.
从零开始     
地球作为一颗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在地球上可以观测到在地球公转一周期间,太阳穿过黄道十二星座和黄道上的二十四个节气点。由于地球的自转轴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66.5°交角,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就有半年落在北半球,半年落在南半球,一年中有两次直射在赤道上,因而地球上就产生了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和极昼极夜。所有这些内容不仅天文课上要讲,地理课上更是必讲的,而且是这两门课的基本点、重点和难点。其难就难在要表现的是一个既有平面上的地球绕太阳运行和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众多生命栖息的行星,数千年来,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大地有过种种猜想、探索。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上出现的圆弧影子曾推测大地是球形的。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做了环绕地球的航行,确证地球为球形。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地动说,认为太阳是行星等天体的主宰中心,地球只是一颗行星,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球人不仅受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还受到失控航天器坠入地球的威胁。2011年,在轨退役的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和德国“伦琴”天文卫星先后再入地球大气层;2012年1月15日,因故障而停留在地球轨道的俄罗斯“火卫——土壤”探测器坠入太平洋智利海岸附近。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世界上四大突发巨大灾难之一,早晚有一天会撞击地球。  相似文献   

7.
8月27日是60000年来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日子,然而火星上正在酝酿的尘暴 影响了地球上的观测者对火星的观测。 5月初,火星环球勘测者飞行器发回了在火星北  相似文献   

8.
宇宙信息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在小行星持续的轰击下地球早期的环境犹如地狱般恶劣,缺乏像大陆类型的现代构造。然而,最近NAU的研究者们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证据,证明在地球形成后5亿年,大陆就已形成了,并且液态水和岩石之间有了相互作用,那时的地球和我们现在的行星颇为类似,包括大陆和海洋。  相似文献   

9.
“星尘”号探测器2001年1月15日飞掠地球,最接近时刻刚好在好望角的东南,距地球表面大约5950千米,运动速度36050千米/小时。地球  相似文献   

10.
两个围绕地球运行,探测范艾伦辐射带的探测器,已经工作了六年半。它们是美国宇航局于2012年发射的,已经证实了范艾伦辐射带理论,发现了新结构,现在进入探测的最后阶段。2019年2月12日,两个探测器中的一个,开始下降,达到轨道最低点,叫做近地点,距离地球190英里,而原来的近地点在375英里处。  相似文献   

11.
《天文爱好者》2014,(1):20-21
我们都知道,太阳是太阳系家族的家长,地位无^能及。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1月4日晚上8点,我们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每年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刻会稍有不同,例如在2012年,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时间为1月5日11点59分。  相似文献   

12.
月亮与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发展与得以延续,除地球自身的自然条件外,太阳的光和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巨大质量的木星吸引了众多的小行星,大大减少了地球遭受小行星碰撞的厄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殊不知,月亮却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神,而且月亮与人的健康、一些战争事例和人的情绪都有密切的联系。月亮与生命1987年,美国的宇航工程师皮尔生(J.Pearson)指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关键之一在于有较强的地磁场。而该磁场的产生又要归功于月亮。皮尔生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描述了这样一幅图景:在太阳系刚形成不久,地球掠过月球的瞬…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水分布和气压变化对固体地球质心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旭华 《天文学报》1998,39(1):61-66
根据IERS决议,国际地球参考系的原点是地球固体部分、海洋和大气的共同质量中心因此,地球上流体部分质量分布变化会改变固体地球质心相对于国际地球参考系原点的位置变化.空间技术如SLR和GPS的观测结果表明,固体地球质心可能有幅度达10毫米的位置变化,所以给出固体地球质心位置变化以及地球物理原因已成为重要问题.本文采用了全球4000多个地面气象台站从1949到1982年的月平均降水、温度和气压值,对水和大气的分布变化引起的固体地球质心位置变化进行了计算,得出水储量分布变化对固体地球质心运动比气压分布变化有更大的贡献,固体地球质心位置变化的最大值可达4毫米.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21年1月5日报道,自去年以来,地球的自转速度比以往加快。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球的自转速度在不断地减慢,为了使原子时与世界时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宇宙信息     
WISE首次发现近地小行星 美国宇航局的大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新发现了它的首颗近地小行星,而预计在整个工作寿命中它总共会发现大约数百颗。:这颗直径1千米的小行星编号为2010 AB78,发现于2010年1月12日。发现时它距离地球大约1.58亿千米,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在未来的几个世纪中它也不会接近地球。这颗小行星在一条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而它的轨道面也并不和地球公转轨道面重合。  相似文献   

16.
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出现,还在洞穴时代的人们便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鸣渐旦,星见而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地球自转看作是一种均匀的周期运动,并以此作为时间计量的标准。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人开始怀疑地球自转的均匀性。1754年德国古典  相似文献   

17.
当20世纪中期人类挣脱地球的束缚,逐渐有能力去探测地球以外的空间时,月球作为地球的惟一天然卫星,首先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1958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航天大国都多次对月球进行了探测,取得了大量探测成果。然而日本这样一个航天技术起步时间并不早的国家,却第三个发射了月球探  相似文献   

18.
地球自转速率对海平面纬向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大伟  萧耐园 《天文学报》1996,37(1):97-104
本文用了太平洋地区内近300个验潮站的海平面观测资料,计算了不同纬度带平均海症状贩 年际变化与地球自转速率年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简化的地球海洋模型,从理论上定性地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影响海洋纬向运动的可能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地球自转与大气、海洋活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叙述了地球自转、大气角动量和热带海洋、大气活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地球自转年际变化与El Nino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表面15千米至30千米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年流层。它能吸收99%队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早在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月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从1995年起,每年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日”,以增加世界人民保护臭氧层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