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颗,所以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首先是从金星开始的。至今,人类已向金星发射了32个空间探测器,其中22个成功,10个失败。加上各种路过的探测器总数已超过40个。  相似文献   

2.
“伽利略”捕获的木卫新图象陈丹经过NASA(美国航天局)长期精心策划安排的木星探测器“伽利略”号,于1989年10月发射升空。首先飞越金星和地球,利用它们引力加速,然后向木星轨道飞去。1995年12月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在其后23个月期间,将环绕木星...  相似文献   

3.
未来可能探索金星天空的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 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金星的研究,可弄清金星进化过程,这对预测地球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尽管日本“拂晓”金星探测器很可能功亏一篑,但是人类探测金星的脚步将不会停止。目前,世界航天大国正在制定新的金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4.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想弄清楚,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生命。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在月球、火星和金星上登陆。希望能找到一些原始的生命形式。但至今仍然一无所获。天文学家用巨大的射电望远镜监听宇宙中智慧生命发出的信号。但是宇宙里一片寂静。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08,(6):41-41
5月15日,“金星快车”首次在金星大气中发现羟基分子。羟基(Hydroxyl)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金星上的羟基分子被发现于金星的外层大气中,大约离金星表面100千米处。“金星快车”是通过羟基分子发出的红外辐射而发现它们的。金星高层大气中发射红外辐射的羟基分子带非常窄,只有10千米宽。通过观测金星大气的边缘,“金星快车”偶然发现了这条窄带。  相似文献   

6.
一句话新闻     
《天文爱好者》2008,(1):27-27
美国宇航局12月10日宣布将在,2011年发射一个月球探测器,引力分布和内部探测器(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GRAIL),将把两个飞行器送往月球,精确测量它的引力场分布和内部结构,精度比以往探测器高一千倍。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或组织深刻地认识到,探测月球对政治、经济和科技等许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加剧,近几年来(按发射时间顺序)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和美国先后成功发射了各自的月球探测器,并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从而在全球掀起了探月热潮。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5日,美国宇航局新一代木星探测器——“朱诺”(Juno)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升空。至今已有多个空间探测器飞向或接近了木星及其卫星.其中包括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伽利略”、“尤利西斯”和“新视野”空间探测器,其中只有“伽利略”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木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谭乐 《天文爱好者》2008,(12):32-35
一、印度月球初航1号如何奔月 2008年10月22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发射了其首颗探月卫星——月球初航1号(Chandrayaan-1,又叫月船1号)。探测器首先进入了近地点255千米、远地点22860千米的大椭圆轨道。在绕地运行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探测器上的液体发动机适时点火工作5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估计了金星由于受太阳东西向潮汐力矩作用,而引起金星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并根据金星探测器对金星大气的探测结果,表明它具有稳定的向西环流,从而可得其对金星自转的影响。本文的讨论,证明了金星形成初期是一快速顺向自转的天体,仅太阳的潮汐力矩不可能解释它的自转演化。如果取金星形成之后初始自转周期T_0=15小时,则大气逆向环流与太阳潮的合力矩作用引起金星自转速率变化为: ω(T)=[1647″+δ_i×19705′.′5sin(4.°58(T_0/T))]/世纪~2{δ_i=+1,金星顺转 δ_i=-1,金星逆转}可以估计经t_1=3.22×10~9年,其自转与目前的轨道周期同步。又经t_2=1.19×10~7年,达今天的逆转243天周期。  相似文献   

11.
萧仪 《天文爱好者》2008,(12):28-31
2008年10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L-1011“观星者”(Stargazer)飞机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用机载飞马座-XL(Pegasus—XL)火箭,从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环礁上空发射了世界第一个专门探测太阳系边界地带的天文卫星——“星际边界探测器”(IBEX)。虽然要研究的太阳系边界距地球非常遥远,但火箭把它送入高约209千米的近地椭圆轨道后,“星际边界探测器”无需飞到靠近那里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惊心动魄的挑战在金星之旅启程100天后,欧洲空间局(ESA)的“金星快车”探测器在太空成功进行了首次主发动机试验,这是该任务的关键一步。欧洲中部时间2006年2月17日凌晨,在距地4.7×10~7千米处运行的“金星快车”的发动机点火大约3秒。借助发动机燃烧,探测器速度变为3m/s。减慢速度是为了进入金星轨道。约1小时后,“金星快车”地面控制站通过欧  相似文献   

13.
宇宙信息     
金星对地球的警示 科学家终于就欧洲空间局金星快车探测器在金星高空所发现的二氧化硫做出了解释。除了能告诉我们更多有关金星的信息之外,它还将会对缓解地球气候变化的方法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庞征 《天文爱好者》2011,(12):86-89
2011年11月9日零点16分,北京时间凌晨4点16分,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火卫-- -土壤”探测器,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仅仅7个小时后,北京时间9号中午11点左右,俄联邦航天署发布消息。“火卫-- -土壤”探测器及其所搭载的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它们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结果导致此次火星卫星探测失败。  相似文献   

15.
来自NASA的新消息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8年11月向媒体宣布,已将木星定为下一个探索太空的远大目标,NASA将在2011年8月发射一个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Juno),展开对木星的深入探测。“朱诺”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将在太阳系航行近5年的时间:该探测器将首先绕地球运行至2013年,利用地球引力将“朱诺”弹射到外太阳系:预计大约在2016年中期到达木星轨道。  相似文献   

16.
火星一直是公众非常感兴趣和关心的焦点,它是目前太阳系中最有可能找到生命(过去存在过或现在的)的地方,它将成为人类未来探索的主要星球,人类甚至有可能向火星移民。下世纪初,国际上将有多个探测器要探索火星,欧洲自己发射探测器考察火星的梦想终要成为现实,欧空...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开展了多项空间探测与科学观测活动,发射了月球探测器、木星探测器等,尤其是由于2011年有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所以进行了两次重要的火星探测器发射,但有喜有悲:携带了世界最先进火星车“好奇号”的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顺利升空,并奔向火星;而携带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虽然发射成功,但由于探测器本身故障而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导致该任务失败。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14日欧空局批准了两项空间科学探测计划,旨在对行星系统进行探索,了解宇宙的起源。这两个分别命名为远红外和亚毫米波望远镜(简称为FIRST)和“普朗克”(PLANCK)的探测器将于2007年用阿里安5火箭同时发射,并且都将定点于日-地拉格朗日点...  相似文献   

19.
2000年2月Astro-E天文台发射失败曾令全世界的天文学家感到痛惜。最近日本政府批准了Astro-E2计划。该计划安排在2005年2月发射。日本将提供一套X射线照相机和高能X射线探测器。美国宇航局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李启斌主任最近致函本编辑部 “由于空间探测器的新闻性极强,一旦发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所用译名往往不规范、不统一,给读者带来很多不便甚至误解。而一种译名一旦用惯,改起来就难了。如果在发射之前,提出推荐译名,便可避免此弊。为此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2000年11月召开的第17次审定会对近五年中将要发射(包括发射计划尚不十分确切)的空间天文探测器名称提出了推荐译名,共35条,此外还有两条是近年已经发射、而尚未推荐译名的两个空间探测器的译名。现送上,供试用,并请读者对译名提出改进意见。有些探测器还会在研制或发射过程中甚至发射后更改名称,因此,本委员会将在这些探测器发射以后,过一段时间,再做最后审定。” 现将这些推荐译名公布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