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标准宇宙模型及宇宙的未来许梅标准宇宙模型近一、二十年来,大爆炸宇宙学的重要进展之一是与基本粒子物理学相结合,推出了用以说明宇宙早期演化史的所谓标准宇宙模型(StanforQmlloloclcalMedel)。按照标准宇宙模型,宇宙在不断地膨胀,随着膨...  相似文献   

2.
宇宙弦和星系两点相关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宇宙弦模型中的星系两点相关函数ξ进行了计算,并同Davis和Peebles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宇宙弦模型能较好地解释ξ的观测曲线。一个有意义的结果是我们利用宇宙弦图象自然地给出了其他宇宙模型难以给出的r_c≈3Mpch~(-1)处从1+ξ∝r~(-2)幂律到1+ξ∝r~(-0.85)幂律的转变点。  相似文献   

3.
这不是梦想     
浩瀚的宇宙,魅力无穷,无数科学志士为了探索天体和宇宙的奥秘,不屈不挠地为之奋斗。在这宇宙航行的时代,人类已经实现了“飞天”、“登月”的梦想,空间望远镜和探测器不断给人们传来“发现新天体”的喜讯,揭示了许多新的探测结果和新问题,激励人们深深的思考和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宇宙信息     
宇宙信息星系研究的新进展今天天文学家利用空间望远镜已经较为深入地考察了年龄在100~150亿年的宇宙。虽然宇宙微波背景图提供了宇宙幼年时期的一幅模糊图象,然而天文学家对星系是在什么时候和怎样形成的仍感困惑。星系演化难题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已经通过《哈勃深...  相似文献   

5.
人类历史是一部探索宇宙和自然、利用宇宙和自然、改造宇宙和自然的历史。远古时代的人类用肉眼观察星空以及日月的运行和变化,利用其中的规律指导自己的生产和生活。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使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二十世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从此人类探测宇宙的脚步离开地球进入了太空。到目前已有多个探测器飞临太阳系内天体,对其进行近距离探测。信使号(Messenger)是这些探测器中的一个,是地球人派去专门探测水星的使者。  相似文献   

6.
天文学的重要使命是探讨人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人和宇宙的关系,宇宙的构造和演化发展以及为宇航事业的拓展服务,其中也包括探索系外行星、系外类地行星和搜索外星人——具有智慧生命的地外文明。  相似文献   

7.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探测和大尺度结构(LSS)巡天是两种研究宇宙演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高精度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实验和大尺度结构巡天可以对今天的宇宙学模型给出精确测量,比如宇宙曲率、暴胀模型参数和原初非高斯性等。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原初非高斯性揭示了在甚早期宇宙中引发大尺度结构的原初扰动的物理诱发机制,有效地对不同暴胀模型进行区分,是研究甚早期宇宙的有效工具和手段。但是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大尺度结构巡天的数据被系统误差严重污染,如大气视宁度、天光背景等,这些误差导致由大尺度结构巡天数据给出的原初非高斯的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大尺度结构巡天数据的系统误差消除和它对限制宇宙原初非高斯性的改善,对更好地了解甚早期宇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宇宙上演的是一场气势恢宏的星系舞蹈,每一个成员都参演其中。可观测宇宙是一个浩瀚的时空剧场,在这个剧场里的演员是数以千亿计的星系。星系并不喜欢孤零零地独处,它们往往呼朋引伴,群居共舞,跳起了一曲曲优美的宇宙华尔兹。  相似文献   

9.
在Friedmann建立膨胀宇宙模型和Hubble发现膨胀迹象后,宇宙均匀性的假设得到证实是重要的进展,但是此后,由于Hubble常数,宇宙密度和真空能密度未被可靠地确定,宇宙理论尚难以有认真的定量检验,近两年里,这些基本参量的测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标志着宇宙学理论将在今后一十年内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宇宙简史》主编文池 执行主编 陈君线装书局2003年1月出版 32开484页 定价29.8元 邮购价34元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在科学家的心目中,宇宙是茫茫太空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并且处在不断地运动和演化中。现代人利用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使得宇宙的可观测范围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1.
《天文爱好者》2008,(6):45-45
5月19日一个由印度天文学家领导的研究组宣布成功地测量出早期宇宙的温度,那时宇宙温度为零下264摄氏度,这比如今宇宙微波背景的零下270度略暖和一些。研究小组实际测量的是110亿光年之外一个类星体中一氧化碳的温度,他们测量了一氧化碳的波长,该波长受星系中气体温度的影响,而这些气体温度的加热则来自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相似文献   

12.
夜空中除了繁星,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无数神秘的粒子正以接近光的速度在广袠的宇宙中飞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些神秘的粒子就是宇宙线。自发现它们之曰起,科学家对宇宙线的研究一直推动着天体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发展,丰富着人类对宇宙中天体演化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宇宙线给人们带来了太阳系以外的物质样本,携带着其产生地"源"天体及其经过的空间环境,乃至天体演化及宇宙早期的奧秘,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08,(8):16-16
尽管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并不长久,不过我们如今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确实已经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只是科学家们仍然有些疑问,这些规律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是否仍然适用?新研究对此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2008和2009两年中,我国的普通民众、天文爱好者和天文学家,饱受宇宙的恩赐,连续两年在自己的国家目睹宇宙奇观日全食的发生。第一次日全食发生在2008年8月1日,在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和河南等地可以观测到。最佳观测地点为新疆和宁夏等地。  相似文献   

15.
谈反粒子、反物质及反宇宙·冯占良·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但是物质的的性质和形态千差万别。科学家们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在微观世界里也不断取得令人鼓舞的新发现,他们或者成功地制成了一个原子核极不稳定、存在若干毫秒之后即自行分解的新重化学元素,或者找到一个...  相似文献   

16.
黑洞是宇宙的怪物,它激烈地涡旋,疯狂地吞噬进入它视界的一切,连以每秒30万千米速度运行的光线也不放过。佩是偏偏有一些不怕死者与它为邻,这些宇宙“勇士”是一些恒星。它们的命运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这些天文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相比于其他任何学科,天文学中的发现更多地转变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从古希腊人相信的我们居于宇宙的中心到现在的无足轻重,人类只不过是数百亿个星系里一个中等大小星系中一颗行星上的居民。  相似文献   

18.
《天文爱好者》2014,(2):24-31
上个世纪,天文学家有力地证明,我们现在居住的宇宙起源于大约138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之后不久,基本粒子和简单的原子(氢和氦)形成。宇宙在膨胀中冷却,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恒星得以形成。在这些恒星的核心发生的核聚变产生了很多新的元素,如碳、氮、氧等。另外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比如铁,则是在更加猛烈的超新星爆发中产生的。与此同时,宇宙中出现了行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等各种天体。今天,新的恒星依然不断从大爆炸、恒星风和超新星爆发所遗留的气体中产生出来。现在的宇宙似乎有利于行星的形成和生命的发展,不过在遥远的将来,情况将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邮购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1,(8):94-94
宇宙与天体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在蒙昧无知的古老年代,人类把宇宙看成神灵,而今天,我们可以有遥望宇宙的千里眼,有直径达100米的射电望远镜,甚至可以驾驶着飞船邀游太空。  相似文献   

20.
追溯宇宙演化的长河,随着137亿年前大爆炸的余晖逐渐散去,宇宙曾经经历过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忽然有一天,在宇宙的深处,诞生了第一代发光天体,这些天体的光芒逐步照亮了整个宇宙,从此给我们的宇宙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能否让人们亲眼目睹宇宙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整个过程?能否让人们看到宇宙中诞生的第一缕曙光?今天,天文学家们正在努力实现人类的这一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