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我不懂得什么是天文。第一次接触天文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带我用胶片看月食。后来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正值太阳黑子爆发,爸爸看报纸得知天津科技馆天文室组织观测太阳黑子,于是又带我去观看,这一次印象比较深刻,那时候就认识了天文室的赵之珩老师,认识了望远镜,也使我对天文知识有了浅显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天文爱好者》2012,(3):56-57
天文学在各门自然科学中发展最早。在古代,天文攀萱接是所谓的“带头科学”。在我国大约自有文字以来,就开始有天文现象的记录。奴隶社会,天文学就确定了它的雏形,形成了具有科学形态的天文学。到元朝初期忽必烈时代,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达到了高峰,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09,(2):24-24
[2009年1月10日,北京]从1609年到2009年,历史从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至今已走过了四百年。这是望远镜光荣与梦想的四百年,是人类宇宙观不断发展的四百年,是人类的目光走向137亿光年的四百年。为纪念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这一事件,联合国宣布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这是一次天文学及其对社会、文化贡献的全球庆典。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徐振韬同志“《周易》丰卦和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一文(载《天文学报》第20卷,第4期,1979年12月),通过对《周易》丰卦“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沬”两条爻辞的考释,认为这两条爻辞就是中国古代太阳黑子记录的表达形式。由此得出结论,“至迟在公元前八百年,中国已经有了文字明确的太阳黑子记录(或记载),而迄今所知这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诞生了很多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制造了一大批天文观测仪器,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就注意到了众多天文现象,并有相当数量古老、丰富的天象记录,这些对日后研究天文学做出了很多宝贵的贡献。可惜能保存下来的古代天文仪器数量较少,现存的古代仪器主要保存在北京古观象台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09,(11):14-15
近十年来,我国业余天文界在彗星发现上,一改过去沉寂,默默无闻的现象,有了质的跨越。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开放,经济的繁荣;国家专业天文机构,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比如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特别是2002年以后,对天文普及,业余天文发现的重视、推动和支持;以及各地天文爱好者的积极交流(包括与境外,两岸三地)和全身心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1950年以来我国大地震与天文相关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统计了近四十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M≥7级)与天文相关的一些特征、并得出一些结论:(1)大地震在太阳黑子活动周谷年及这之前三年易发生、其发生的概率高于太阳活动蜂年及附近年份发生地震的概率。(2)在太阳黑子活动周的偶数周期大地震发生的次数高于在奇数周期发生的次数。(3)大地震在一年中的第一。第三季度发生的概率高于在第二,第四季度发生的概率。(4)大地震在节气日及其前二天和节气日后第五至第七天发生的概率较高。文章对产生这些相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夏寒 《天文爱好者》2014,(12):67-71
明亮的太阳表面,时常会出现一些黑斑,天文学家称之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物理学家热衷的研究对象,关于它仍有许多尚待解决的谜团。天文爱好者对太阳黑子不会陌生,用一个口径10厘米的望远镜,就可以一睹它的芳容。普通百姓或许知道太阳黑子这个天文学名称,若想亲眼看到它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机会还是有的。2014年10月17日至30日,太阳表面就出现了一个特大黑子群,是近24年来最大的,裸眼可以观看。按照天文学家的编号,它为2192号黑子群。  相似文献   

9.
2007/2008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将中国首架南极望远镜阵CSTAR和自动天文观测站到运送到Dome A进行天文选址和天文观测,这是中国天文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天文办期待与注目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中国天文界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天文爱好者》杂志创刊五十周年,也恰好是我订阅《天文爱好者》二十周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正上小学的我偶然在同学家看到一本书,从这本书上知道了第一个星座——天兔座。从那时起就想认识天上其他的星座。限于当时的条件,不可能找到任何有关天文方面的书籍,只好等着机会的来临。1984年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从其中的《天文》分册上学到了一点天文知识。1985年偶然在一位朋友家里的小学课本《自然》上看到四季星图。从此以后就是凭着这简易的四季星图开始了认星之路,也真正开始了天文之路。  相似文献   

11.
《天文爱好者》2011,(8):4-4
在电子星图大行其道的今天,纸质星图仍然是天文爱好者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多年以来,我国天文爱好者们所使用的多是翻译或者翻印自国外的星图。现在,《实用全天星图》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12.
《天文爱好者》2011,(9):3-3
在电子星图大行其道的今天,纸质星图仍然是天文爱好者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多年以来,我国天文爱好者们所使用的多是翻译或者翻印自国外的星图。现在,《实用全天星图》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13.
天爱     
从1958年4月《天文爱好者》创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50年的时间。时代的变迁在她成长的历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在这50年中,《天文爱好者》经历了两次停刊,三次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由最初20页的黑白页到现在100页的全彩印刷,始终不变的是:《天文爱好者》杂志是广大读者和我们一起了解天文、学习天文、喜爱天文最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4.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简要概述了紫外波段的天文卫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介绍可见光波段的空间天文设备。可见光波段也就是人眼看到的电磁波谱范围,由于地球大气在这一波段的透明度很高。所以从天文学诞生开始,人类都是通过眼睛、或是地面上的可见光天文设备直接进行星空观测的,这也是可见光波段天文卫p星的发展滞后于其他波段卫星的原因。人类在可见光波段的第一个天文卫星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上天,这就是欧洲的“依巴谷”卫星。  相似文献   

15.
戊子年全国天文奥赛中,天荒坪的星空犹历历在目。不知不-觉,天文奥赛的道路我已经走了将近两年了。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报编辑部:云南天文台古代黑子记录整理小组的“我国历代太阳黑子记录的整理和活动周期的探讨”一文(《天文学报》第17卷,2期,1976年,217-227),介绍了我国古代112次黑子记录.其中第2次黑子记录是: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见到《天文爱好者》杂志是在1978年。记得1978年10月末,我第一次到邮局订杂志,在刊登了邮发代号和杂志名称的报纸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当翻到北京出版的杂志版面时,我看到了《天文爱好者》。那时我喜欢学习天文知识已有10年,经常为买不到天文书籍而苦恼,突然发现还有这么好的杂志,当时的感觉真是欣喜若狂!于是定购了1979年的《天文爱好者》,从此我与《天文爱好者》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月杂志到手后,总是迫不及待地匆匆浏览一遍后,再一页一页的慢慢地细看,有的文章甚至看了三、四遍,然后,又盼望下一期杂志早点儿到来。  相似文献   

18.
山风 《天文爱好者》2009,(10):56-59
从天文风景摄影开始 初学天文摄影,你不要去想马上就拍到多么精美的天体照片,这是不现实的。你也不要担心需要购买昂贵的天文望远镜或者其他装备,这暂时还用不着。我认为,最初步、最易上手的天文摄影门类是天文风景摄影。它不需要你有任何专业的装备,哪怕是一台最普通的相机都能拍摄许多题材的天文风景。而如果你的器材再稍微专业一点,那你将获得令人惊讶的漂亮天文照片。  相似文献   

19.
2010年3月13日,全国十多个考点同时进行了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怀着对天文的强烈兴趣,BoJone也赶赴广州参加了这一次竞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天文竞赛,所以感触甚多。特别是看到众多的天文牛人,心中甚是激动……不过,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天文奥赛那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杀的光污染!”——所有资深天文爱好者都会认同这句话。光污染的危害性甚至超过了阴天和大气污染,成为天文观测的第一大“杀手”。在城市中心,光污染让你难以看清大部分星座的形状,极限星等可能只有2等,甚至0等。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天文观测都将无法展开,这也是路边天文常常选择观测月亮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