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晓 《天文爱好者》2014,(12):24-31
一部精彩的《星际穿越》让我们熟悉了不少物理名词,也让我们感受了一把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你看过瘾了吗?你看懂了吗?就让我们一起与佛罗里达大学的胡哓来仔细品品这部科学味道浓厚的影片,除了本期聊到的虫洞、黑洞、潮汐、时间膨胀外,下期还将谈谈逃离黑洞以及有意思的航天知识。  相似文献   

2.
李政道先生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常常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反映了人类的创造力。从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角度进行科普,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读毕本刊2010年第1期的《一钩新月》和第2期的《暮色秋江图》,笔者也就月相画中的天文知识谈一点心得吧。  相似文献   

3.
每月双星     
大家收到这期杂志的时候,应该正值农历春节,在此,笔者送上节日的祝福,祝愿广大天文爱好者新春快乐!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大家也不要忘了抬头仰望星空,享受天文观测的乐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适宜在二、三月份观测的双星吧。  相似文献   

4.
星座、神话、古典星图和与希腊星座神话有关的艺术品是我的最爱。我由喜爱星空而喜欢上了星座神话;因感兴趣星座的演变过程而喜欢上了古典星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说星座文化。我开始接触西方艺术,尤其是美术中与此有关的艺术品。我逐渐体会到上述这几项内容正是天文学与文化艺术之间的桥梁,也是探索和研究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化的最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2005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期间,在我国首次公开展示的时间雕塑展成为一个亮点。5月19日~22日的四天展出,观者如云,反响很大。本次展览荣获2005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的"科学与艺术优秀作品奖"。  相似文献   

6.
自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以来,日月星辰就一直忠实的守卫着我们的家园,带给我们光明与温暖。它们东升西落、昼夜轮替,仿佛从来如是,而且亘古不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宇宙的历史中,曾有过一段漫长的"黑暗年代",那个时候没有星光、没有明月,有的只是无边的黑暗。今天,当我们把视野扩展到宇宙最深处,不可避免地要碰上这段黑暗的壁垒。面对"黑暗年代",即便是当今最具威力的望远镜也无能为力,甚至连最优秀的科学家也几乎束手无策。这段神秘时期的来龙去脉究竟是什么?且听秦波研究员为我们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7.
再上兴隆     
2011年4月2日,乍暖还寒,北航北斗巡星会精心组织了一次兴隆国家天文台梅西叶马拉松观测活动。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去了,大一新生和经验老道的天文摄影爱好者齐聚兴隆,“单反”三脚架、长枪短炮.共享梅西叶天体带给我们的天文盛宴。  相似文献   

8.
欢乐的聚会——前奏六辆大巴把我们载往驻地:怀柔碧湖宾馆。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的小雨把一阵阵寒意带给了半睡半醒的大地。XIAO(第十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缓缓地拉开了她的序幕。一路上,我和身旁的老狼谈笑风生之余,也不忘小憩一下。夜幕降临,雨还在静静地下着,华灯已悄悄把苍茫的夜色点亮。  相似文献   

9.
带着广大天文爱好者的鼓励与期待,我们的“天象预告”栏目迈入了新的一年。2010年仍将是精彩天象不断上演的一年,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带给大家准确、丰富的天象信息,为您的天文观测引路导航。新年伊始,精彩天象就接踵而来,下面就给大家细细讲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红外的眼睛去巡视苍穹,那些你原来已很熟悉的天体都呈现出另外一种奇异的景象。波长为2微米的全天巡查(简称2MASS)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直观的天体照片,使我们的近红外天空的知识有了一个很大的扩展,也使我们得到了视觉上一种新的享受。 这次巡天工作是由美国麻省大学等使用亚利桑那的霍普金斯山和智利泛美天文台的两个一样的1.3米自动化望远镜完成  相似文献   

11.
净梵 《天文爱好者》2011,(12):24-28
科学假说与“光锥”概念 现代科学哲学大师玻普尔说过,“那种只把成熟的、教科书中的理论当成科学,而把不成熟的假说当成非科学,是对科学的危险,实际上也是对我们文化的危险。”事实上,许多科学理论在刚产生时都没有充足的证据,这是因为科学理论的前身是科学假说,而任何科学假说,都是在条件不成熟,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猜想。正是因为假说的真理性是或然的,所以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的科学,而宇宙空间的波澜壮阔使得人们往往将天文学看作是一门很“大”的科学。提起天文数字,我们都会倒吸一口凉气,惊叹道“太大了”!这一点虽然不假,但除此以外,天文学往往还与一些很“小”的东西打交道。天文数字中也有许多小得超乎大家的想象,不信?下面我们就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2004年,流星们并没有带给我们太大的惊喜。英仙座流星雨的第一峰值如约而至,但凑巧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都不好,因此可以说只见云不见雨。而2005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流星年。全年中所有适合观测的大中流星雨的峰值时间对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丢勒星图     
丢勒星图一般都是黑白的,笔者最近从一本 英文图书中发现了这幅出自大英图书馆的彩色 版丢勒星图,特别珍贵。 文艺复兴时期是古典星图蓬勃发展而至鼎盛的时代。哥白尼的日心说使天文学从浓厚的神话色彩中脱胎换骨,这个时期所涌现出的许多古典星图也已逐渐上升为高水准的艺术佳作,它们不但有科学和历史上的研究价值,从艺术家的眼光看来,也是精品。丢勒星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彗星,特别是较亮的彗星,常常是天文爱好者不可多得的观测目标。我们在观赏彗星的同时,在科学观测彗星方面是否也应该去做些工作呢? 彗星的目视观测有一些国际通用的规范方法,国内很多爱好者还不熟悉。我们同样进行了观测,只因方法不科学、资料不规范,极少能参加国际的交流,让资料发挥作用,是比较缺憾的事情。本文尝试对这方面的情况做些介绍,希望能引起彗星观测者的重视,错、漏之处也望及时提出并探讨。祝愿我们在迎接4、5月份即将到来的两颗亮彗星的观测活动中,共同提高业余观测彗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12日,北京天文馆新馆中面积为300余平方米的太阳科学厅对广大观众开放了。在世界各大天文馆中,像北京天文馆新馆这样专门用于太阳科学的展厅实属少见。在筹备新馆太阳科学厅展览的过程中,我们专门访问了太阳科学领域的一些国内外研究者,他们的科学思想和独到见解使我们受益匪浅。这里我们计划前后用4篇文章介绍太阳科学中4个相关领域以及对4位国内外学者访谈的节选,希望使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些领域和在这些领域从事第一线科研工作的人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来参观过starry和yvonne的天文小星的朋友,对我们卧室的满天星效果赞不绝口。开关一开,就看到完全根据《全天星图2000》临摹的夏夜星窗,满天繁星一闪一闪的,还可以变化颜色。躺在床上数星星,不可不谓一种浪漫、惬意的享受啊。  相似文献   

18.
星座艺术一直是我的最爱,2004年李元先生和我在编辑《世纪天图》之际,曾把一幅意大利穹顶古典星座图绘,作为封底予以刊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良好的反响。此画构图壮丽,造型生动,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神贯宇宙,是世界文化中星空艺术的珍宝。最近天文景观成为天文科普的一个时髦话题,我就想,如此壮丽的星座图画,如果只能在印刷品中欣赏,岂不可惜,能不能亲眼目睹真物呢?这是眼见为实的天文景观吗?不久,我的志同道合的同事郭霞也参与了这一话题的探讨与研究,于是我们有了惊奇的意外发现,以下就是我们共同寻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理论和实践,向来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两条腿。对于天文学这样一门更加依赖于观测事实的科学,我们所直接能够看到的世界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看得更远更细致,眼睛就要睁得大大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造越来越大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有一句名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确很正确,被我们捧为金科玉律。科学推动了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学。因此,把邓小平的话修改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科学的第一源泉”,也许就可以流传后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