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10,(7):89-89
经研究决定,2010年天文奥赛集训于7月8日~14日在北京举行。根据2010年固原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成绩以及各个国际比赛的规则,增选一定候补人数后,组成2010年天文奥赛集训队(名单见后)。本次集训不安排旁听,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天文爱好者》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06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在有关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下,截止到2006年2月5日,共收到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的770份有效报名表(不包括广东地区)。广东地区单独报名。已经报名的同学可以在北京天文馆网站天文奥赛专栏(http://www.bjp.org.cn)查询自己的报名情况。根据各地区预赛报名情况,定于2006年3月18日(星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13日,全国十多个考点同时进行了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怀着对天文的强烈兴趣,BoJone也赶赴广州参加了这一次竞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天文竞赛,所以感触甚多。特别是看到众多的天文牛人,心中甚是激动……不过,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天文奥赛那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文爱好者》2009,(12):34-34
2010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10年春季举行。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均为闭卷考试,决赛包括实地的观测考试,形式类似2009年的预赛和决赛。预赛拟于2010年3月13日(星期六)下午2:00—3:30在国内若干城市同时举行,具体考试地点另行通知。根据预赛成绩确定入围决赛和邀请赛的选手,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北京天文馆、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承办的2019年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将于2019年春季举行。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为闭卷笔试,决赛包括闭卷笔试、望远镜操作、实地观星等。预赛定于2019年3月23日(周六)14:00至15:30分别在北京、广州等城市(根据各地报名情况确定)同时举行,设考点城市名单和具体考试地点另行通知。根据预赛成绩确定高低年组入围决赛的选手。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08,(1):62-62
200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08年春季举行。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均为闭卷考试,形式类似2007年的预赛和决赛。预赛拟于2008年3月8日(星期六)下午在若干城市同时举行,具体考试地点另行通知。根据预赛成绩确定入围决赛的选手,于2008年5月初进行决赛。按照决赛成绩择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依据决赛成绩和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参赛要求(如年龄等限制条件),组成中国国家队参加2008年度各项国际性的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定于2006年5月1~5日在北京举行。根据2006年3月18日预赛成绩,入围决赛名单将在北京天文馆网站(www.bjp.org.cn)发布,并将刊登在2006年第5期《天文爱好者》杂志上。在往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及亚太地区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并仍然具有中小学学籍的选手可以作为高年组选手直接进入决赛。在2006年全国决赛期间同时举办北京国际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另见通知)。所有参加全国决赛的选手应同时参加北京邀请赛(具体通  相似文献   

8.
为在广大中学生中普及天文知识,促进学天文读书活动,同时从他们中间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我刊从2001年开始开设了“备战奥赛”栏目,聘请天文专家讲授历届竞赛试题及相关天文知识。目前国际天文奥赛每年一届,我们也争取每年都能派出选手参赛。  相似文献   

9.
因最近几年连续举办“北京地区天文奥赛预赛”在北京天文科普活动领域而日渐闻名的北京市八一中学是北京百所“科技教育示范校”之一,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八一中学历来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是学校一贯的办学宗旨。该校连续多年开设天文观星等科技实验班和天文校本课程。可以说天文校园科技活动做的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0.
编者注:“大气消光”是天文观测中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在以往的天文奥赛中曾多次作为考点(例如2006年IAO)。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调研和实测,对高年纽选手而言,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低年组选手只需记住基本概念即可,对文中的难点不必过于深究。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预赛在《天文爱好者》杂志登出之后,得到广大天文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共收到答卷966份(包括1份没写名字的答卷,另有1份只有答卷人信息的白卷)。参加比赛的爱好者从最小的9岁小学生到69岁的老人,年龄跨度正好是60年。在参加预赛的966位答卷人中,符合2003年国  相似文献   

12.
“大气消光”是天文观测中不可回避的基础性问题,在以往的天文奥赛中曾多次作为考点(例如2006年IAO)。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调研和实测,并撰写了本文和同好们分享。对高年组选手而言,这是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低年组选手只需记住基本概念即可,对文中的难点不必过于深究。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12年春季举行。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均为闭卷考试,决赛包括实地的观测考试,形式类似2011年的预赛和决赛。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05年第二期奥赛专版的“第58届莫斯科天文奥林匹克竞赛(2004年)”英文原稿由俄罗斯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组委会奥赛协调人Oleg Ugolnikov博士提供,2005年第三期奥赛专版的“第二届罗马尼亚天文奥赛理论试题选登”英文原稿由罗马尼亚天文奥赛组委会CristinaBlaga博士提供,第二期和第三期杂志未予注明,特此声明,并向Oleg Ugolnikov博士和Cristina Blaga博士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5.
戊子年全国天文奥赛中,天荒坪的星空犹历历在目。不知不-觉,天文奥赛的道路我已经走了将近两年了。  相似文献   

16.
与历届国际天文奥赛的试题一样,本试题仍分为理论和实测两部分。关于参赛对象、参赛办法等,请阅读本刊今年第1期第8页“首届全国中学生天文通讯赛通知”,各地参赛者注意按照该通知要求参赛。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7.
备受全国广大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关注的"2007年厦门天文奥林匹克邀请赛暨2007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以下简称天文奥赛),从5月2日开始,经过历时4天的竞赛和交流活动,于5月5日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本届比赛共有来自全国37个代表队的168名(低年组70人,高年组98人)选手参加,这其中包括38名决赛选手和6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国外队员,可以说是历年国内天文奥赛邀请赛参赛选手最多的一次。同学们利用"五·一"黄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01年《天文爱好者》发起天文奥赛并组队参加国际奥赛以来,其影响日益扩大,奥赛仿佛一个纽带将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天文爱好者紧紧联结在了一起。六年的竞赛历程中,参赛的同学们经历了多少欢笑与泪水,又收获了多少友情与关爱……值得回味的实在太多太多。杨轶同学于2004、2005年两次参加国际天文奥赛并分别摘得铜牌和金牌,他的参赛经历,对参加过或即将参加奥赛的同学而言都是一笔值得分享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将于2004年春季举行。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均为闭卷考试。根据报名参赛同学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于三、四月份占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时间,在周边地区报名人数较为集中的若干个省会城市同时举行预赛。根据预赛成绩选出在北京参加决赛的同学,按决赛成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根据决赛成绩在满足国际比赛要求的年龄等条件的同学中组队参加2004年第九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相似文献   

20.
《天文爱好者》期刊从2001年开始宣传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这项国际中学生的重大赛事。2002年10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中国天文学会、北京天文馆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选派了三名中学生赴俄罗斯特殊天体物理台参加了第七届国际天文奥赛,小选手曾理(重庆8中)荣获了低年组银奖和最佳观测奖两个奖牌,显示出我国中学生的实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