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出云 《地图》2012,(1):138-139
苏美尔,一个美丽的名字。在历史上,这类动听而又陌生名字往往属于一个失落的文明,苏美尔正是如此。作为一个地名,它已经在地图上消失了数千年。今天我们之所以不断提起它,完全是因为对文明起源的探寻。文明的起源,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告诉我们,华夏文明就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和中心。后来,通过"开眼看世界",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好几个文明古国,中国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里面起源最晚的一个。更令人纠结的是,中国真正有  相似文献   

2.
文明的破晓     
逸风 《地图》2007,(5):34-39
我们今天要体验这次埃及之行最宏大的一个景点:金字塔。它可能代表着绝大多数人长久以来对埃及的梦想,也是全人类古老文明奇迹的一个图腾象征。金字塔之古,让它在公元前的古希腊哲人  相似文献   

3.
逸风 《地图》2010,(2):60-73
很喜欢土耳其旅游广告的一个主题:where cast meets west.它地处欧亚大陆的交接要害,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文明的交汇之地;它从来都不是纯正的文明发源地或中心,但却在各文明冲突与融合的风云变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文明嫁接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卷首     
倪庆华 《地图》2010,(2):5-5
<正>乘坐游船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游曳于亚欧两大洲之间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慨叹这块被称为小亚细亚的土地的魅力。历经数个世纪,它成为各文明之间的纽带,不仅各文明、宗教在此竞争与融合,而且,几乎每个人都试图在此  相似文献   

5.
张燕燕 《地图》2003,(2):1-1
每幅地图的里面都有故事。事实上,地图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因为在地图这样一个精密空间里,盛满了历史的信息。从1876年的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的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在火车与铁轨上,你可以触摸到文明冲突的烙印以及文明提升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制度文明论     
谈到“文明”,通常让人想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样两个范畴。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何以还要论“制度文明”?什么是制度文明?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制度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中处于何种地位,具有什么作用?这便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苏  行人 《地图》2010,(5):44-51
公元前3500年,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的一个苏美尔人,在泥板上记录下这样一幕:"早晨,雨越下越大……我抬头凝视天空,其恐怖程度简直无法形容……人们都以为战争开始了,争先恐后地逃到山里。"  相似文献   

8.
文明,之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集体,具有深入灵魂、没入骨血的重要导向意义,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建局54年以来,文明之花遍地开放!全局2000多名干部职工,秉持“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认真过生活,努力干事业,积极创和谐,越来越多地在枯燥、贫乏、艰辛的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满足、荣耀和愉悦。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生态文明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预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自提出以来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归纳和总结;重点以政府管理实践中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为例,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是带领全体职工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堡垒,是领航掌舵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领导班子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一个单位的整体工作中,必然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担当起两个文明建设和培养德才兼备年轻干部的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建设一个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具有较强凝聚力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1.
李方 《地图》2008,(6):126-129
许多科幻或者魔幻作品提到亚特兰蒂斯,一个消失的文明,一块消失的大陆。但是最早的文本是当作信史来介绍的。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谈到,公元前9000年前后,大西洋中有一个大岛或者大陆名叫亚特兰蒂斯,连同上面高度发达的文明,毁于地震和洪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崛起是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如果历史上的古埃及文明、古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都能够延续至今,并实现现代国家的转型,那么它们今天也可能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确立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生态红线;实施空间管控战略,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土地利用格局;划定城乡发展边界,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乡发展格局;还应强化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维护权益、保护生态,形成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4.
蔡天新 《地图》2009,(1):142-143
地中海几乎是一个内海,适宜于古代商船的航行,加上温暖的天气,这·才产生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文明——希腊文明,由此引发了“古典的地中海”的昌盛。后来,这一文明(在克服了微寒的气候以后)又延伸到了“北方的地中海”,即波罗的海、北海和拉什芒海峡(英吉利海峡),并且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航海技术的改进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大西洋文明”。而在东方,在中国海的右侧,在日本和台湾、菲律宾之间的海面上,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妥善处理国土资源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有利于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代际补偿机制、国土开发理念、资源安全保障格局。开展国土资源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落实中央领导关于科学发展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就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和前进的方向。结合射阳国土资源管理实际,  相似文献   

17.
陈出云 《地图》2014,(6):138-139
说起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人们往往会想到“埃塞俄比亚”这个名字。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100多年以前,在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土地上曾经屹立着一个强大的国家。那个国家名叫“阿比西尼亚帝国”,在西方列强殖民世界的时代,它代表着非洲最后的荣耀。阿比西尼亚源自古老的文明。根据埃及象形文字的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塞俄比亚的土地上就产生了古代文明。埃及人称这里的人民为“哈巴夏特”,并到此购买香料、没药等珍贵货物。“哈巴夏特”后来就逐渐演变为“阿比西尼亚”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8.
蔡天新 《地图》2009,(5):142-143
克罗地亚的领土呈现新月形,三支主要河流(多瑙河和它的两条支流)分别在三个方向组成了与匈牙利、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界河,其中萨瓦河还将其首都萨格勒布(一个非常男性化的名字)和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卢布尔雅那(一个非常女性化的名字)连结在一起。这三支河流围拢的土地组成了半个新月,  相似文献   

19.
黄振中 《今日国土》2008,(10):23-25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向我们走来。她在世界生态面临严峻形势时问世;在我国向生态文明目标进军中诞生!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贺信所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的成立,符合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受到中央的关怀和人民的支持,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生态宣传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在感动之余自然会萌生出许多想法。  相似文献   

20.
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6年12月5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30次会议,3年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共审议通过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29项文件,每项文件都有重大的改革创新.这3年,是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3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围绕主线、打通关节、补齐短板,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