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气象卫星数据是遥感应用的核心基石,遥感业务平台是遥感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利用广东省气象局数据中心分布式NAS存储,分设FY 3D、FY 4A数据资源池,通过数据同步和用户管理技术,设计了面向桌面级业务应用的广东省气象卫星数据资源池V1.0。利用SMART和SWAP两大气象遥感应用系统,各级业务人员可快速制作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评估产品。通过上述“云+端”的遥感业务架构,有效解决气象遥感数据不易获取的难题和遥感应用的技术壁垒,为推进省、市、县级气象卫星遥感业务一体化提供了一定的应用示范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8月1日召开的沈阳市农业遥感应用研究鉴定会上获悉,该项研究历时4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沈阳市农业遥感应用研究”系沈阳市“八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沈阳市气象局的科研人员在接收大量气象卫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地面接收处理系统设计、地面接  相似文献   

3.
气象卫星云图和遥感资料的应用张晰莹(哈尔滨市气象局150040)1地球同步(地球静止卫星)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地球同步卫星获取的资料范围大、资料连续,弥补了气象观测资料的时空局限,目前已是各级气象台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是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下属的国家级地面接收站之一,也是新疆气象局直属单位和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的组成部分;是集实时业务、气象卫星工程建设、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事业单位,由黑山头极轨业务和天津路静止业务两个站区组成;主要承担我国风云系列和国外气象卫星资料的接收、处理和传输任务,开发利用卫星遥感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广东气象》2005,(2):F003-F003
拥有我国极轨、静止气象卫星地面接收应用系统,美国地球观测卫星EOS/MODIS资料接收系统,广州市气象观象台等大气探测手段的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业务质量在国家卫星中心和广东省气象局一直名列前茅,在重大天气变化和重大灾害监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长期以来从事卫星遥感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会讯     
由区局业务处和新疆气象学会共同筹办的“气象专家系统”、“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应用”学习班,8月8日至25日在乌鲁木齐举办,邀请了国家气象局气象卫星中心肖乾广高级工程师、区局科研所邓子风高级工程师、业务处孟齐辉处长以及张丙午、刘惠云工程师讲课。全疆除巴音郭楞自治州气象局外的各地州处(局)、区气象台、科研所、  相似文献   

7.
基于卫星遥感的“城市热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军昶  王勇 《气象》2006,32(6):71-74
利用2000年4月至2005年7月的卫星遥感资料,采用Surfer软件分析了咸阳“城市热岛”年际变化及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城市热岛现象是可行和有效的,成阳市具有明显的热岛效应,春季是一年中热岛发展最强的季节,热岛效应有明显的日变化,市中心商业区热岛效应最强,并明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影响范围是成阳市城区面积的1.63~1.86倍。  相似文献   

8.
驻马店地区气象局研制的气象卫星云图远程传输显示系统,经对卫星云图的压缩、显示,可使远程用户共享卫星云图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卫星观测能力不断提升,全球气象卫星观测体系逐步形成。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建立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系统,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拥有各自的气象卫星。与卫星发展初期相比,现在的气象卫星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以及波段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伴,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的资料处理方法不断涌现,数据使用也完成了从定性向定量的跨越。本文将在总结目前气象卫星遥感载荷观测能力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环境灾害监测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气象卫星是众多遥感卫星中的一种,其实际应用范围远远不仅在气象方面。特别是我国的“风云一号”和美国TIROS—N/NOAA系列等极轨气象卫星,因其覆盖周期短,星上传感器可以接收多波段(如表1)图像,还设有TOVS垂直探测器,成为目前适合动态和实时监测的主要遥感卫星。1991年初,我所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引进一套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可以接收、处理FY—1和NOAA卫星资料。该系统包括资料入口、预处理、资料处理、产品输出、存档、系统管理等一系列完整的功能。特别是丰富的定量处理结合真彩色图像处理,在地表特征的判识和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极轨气象卫星覆盖频次高,扫描范围广(横向扫描范围约为2800km,地面站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观测天气和气候”。近代气象从十七世纪中叶,西方先后发明了温度表、气压表等气象仪器开始,到现代的无线电探空仪、气象飞机、天气雷达、气象火箭观测等,已经经历了近300年。而气象卫星诞生至今只有30多年,它就显示出了巨大作用和远大前途。可以说:“气象卫星是观测天气和气候的新秀”.新疆气象局从1972年开始接收美国第二代诺阿(NOAA-N)系列低分辨率卫星云图;1979年以后又接收美国第三代泰罗斯一N/诺阿(TIROS-N/NOAA)系列卫星云图,分辨率有所提高。1990年引进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后,…  相似文献   

12.
耿令平 《山东气象》1996,16(3):62-66
介绍我省“极轨气象卫星遥感动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系统配置、卫星资料的接收、处理、软件开发、产品服务等子系统和资料产品库  相似文献   

13.
立足《我国气象卫星应用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年)》,紧密围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业务应用,上海区域卫星气象业务应用取得了较好进展。总结近10年来上海市气象局卫星遥感业务应用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未来上海卫星遥感气象应用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木全 《气象科技》2001,29(1):38
2000年11月25~27日,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学委员会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在上海市召开了“2000年全国卫星气象学术交流会”。中国气象局颜宏副局长、上海市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学会以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省(地)气象局、北京大学、中科院、航天部、民航、油田、空军等单位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80多人,收集并交流论文70多篇。颜宏副局长做了“卫星气象与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创新”的报告,指出了今后数值天气预报工作应努力的方向。大会代表介绍了国际气象卫星、风云气象卫星、热带降水卫星的应用现状和展望,对卫星资料反演技术、汛期强降水预警方法、大雾、干旱、地震、霜冻等灾害监测以及作物估产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建议成立“气象卫星用户协会”,与会代表对此十分高兴,并提出了许多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办这样的组织十分必要,希望它能真正成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达到用好卫星资料、充分发挥气象卫星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的目的。 (木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译自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国家环境卫星数据及服务局(NESDIS)局长Robert S.Winokur的报告。文章介绍了迈向21世纪的美国诺阿环境卫星坟墓和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进展,使读者了解未来美国极轨气象卫星系统、极具前景的三维温,湿变量卫星遥感反演以及静止气象卫星最新遥感应用技术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FY-1D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各省(区、市)气象局相继配备能接收MODIS资料、风云1D卫星资料、NOAA卫星资料的设备,为省级卫星遥感资料的深层次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另外,气象部门业务服务向气候系统领域的拓展要求利用“3S”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更好地监测资源、环境状况,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供决策服务。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总结过去,认清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气象卫星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年4月1日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1的发射升空,标志着大气探测科学技术进入了现代化空间遥感阶段。40多年来已有美国、日本、前苏联、中国、欧洲空间局、印度等国家研制或发射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目前,中国气象卫星已经成为世界气象卫星网络中的重要成员。1969年初,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一要接收利用国外卫星发送的资料,二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中国气象科技工作者在短短的30多年里,使中国的卫星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今,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我国现有两颗极…  相似文献   

18.
1月30日上午,一种被称之为“EOS/MODIS”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在自治区气象局建成并通过验收,这在全国气象部门是第一家。新疆乌鲁木齐EOS/MODIS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系统验收委员会由中国气象局网络司司长喻纪新任主任委员,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徐羹慧、中国气象局计财司副司长于新文任副主任委员和国家气象卫星中心、新疆气象局等领导和专家共15人组成。验收委员会经实地查看、听取工作报告和测试报告,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质疑,根据有关合同中要求的技术条款和功能规格需求进行了现场验收,一致认为这套系统是国内具…  相似文献   

19.
孙涵  居为民  汤志成 《气象》1997,23(12):18-20
介绍了江苏省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中心开发的气象卫星资料微机处理系统软件的主要特点,功能和运行环境。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遥感资料处理功能。显著的技术特点,适合于省级和省级以下气象部门开展气象卫星遥感研究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故障检修4例赵承旭(吉林省装备处,长春130062)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是一种极轨、静止卫星兼容的气象卫星遥感接收机,它能接收美国的泰罗森NOAA极轨卫星、中国的风云一号极轨卫星的气象数字信号,又能接收日本的G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