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英质玉石的颜色分布及其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英质玉石已成为国内玉石市场上的新宠,其丰富多变的颜色是影响石英质玉石价值最主要的因素,但目前对石英质玉石的致色矿物及颜色形成机理未有深入研究。本文以安徽霍山、云南龙陵地区多种颜色的石英质玉石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设备,对其颜色分布状况、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别进行了定量测量,并对石英质玉石的颜色成因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针铁矿为主要组成的铁质致色矿物质赋存于黄色石英质玉石的裂隙及石英颗粒之间,黄色石英质玉石的颜色为次生色。本次研究对石英质玉石的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英质玉石的成分除α-石英外,还或多或少含有一种低温低压的SiO_2矿物"斜硅石",关于斜硅石的相对含量与石英质玉石结晶程度的关系还未见有研究。本文选取中国云南龙陵、安徽霍山、广西贺州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所产出的不同类型的石英质玉石为研究对象,采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确定了斜硅石的相对含量与石英质玉石结晶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石英质玉石中斜硅石的相对含量越高,石英质玉石的结晶程度越低;其中拉曼光谱中能够描述斜硅石相对含量变化的502 cm~(-1)/465 cm~(-1)两峰强度比值(X)与石英质玉石的结晶度指数(Y)基本上呈负相关关系:Y=-0.36X+6.93(r=-0.94)。此结论为利用无损检测手段大致判断石英质玉石的结晶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定性评价石英质玉石的品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约束。  相似文献   

3.
张勇  周丹怡  陈华  陆太进  柯捷 《岩矿测试》2016,35(5):513-520
质地细腻、颜色多彩的隐晶质-微粒脉石英在我国珠宝行业称为石英质玉石,颜色是石英质玉石价值判断的主要因素之一,揭示其致色矿物及致色机理对于研究石英质玉石的颜色评价指标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但前人并未直接获得致色矿物的准确信息。本文运用上海光源(SSRF)BL15U1线站的同步辐射硬X射线,使用μ-XRF和μ-XRD技术对黄色和红色隐晶质-微粒脉石英中的致色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由赋存于石英颗粒间或微裂纹中的针铁矿(特征衍射峰0.49574、0.41594、0.26887、0.25705、0.25189、0.24510、0.21806、0.17133 nm)或其集合体致色,红色石英质玉石由赋存于石英颗粒间或微裂纹中的赤铁矿(特征衍射峰0.36774、0.27091、0.25200 nm)或其集合体致色,黄色-红色石英质玉的颜色由针铁矿和赤铁矿共同致色,赤铁矿的显色能力要高于针铁矿。本文获得了石英质玉石中致色矿物的直接数据,为玉石结晶温度与致色机理的探讨、石英质玉石的品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色和红色石英质玉石的颜色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英质玉石是由隐晶质-微显晶质石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一种玉石,黄色和红色是石英质玉石最主要的颜色种类,近年来在珠宝市场上备受关注。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的致色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赋存于石英颗粒之间,通过一般的测试方法很难准确鉴定其种属。本文对云南龙陵、安徽霍山、广西贺州3个产地的石英质玉石进行了显微镜观察、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图谱,对石英质玉石的黄色和红色部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石英质玉石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一阶导数图谱的特征峰有545~535 nm和435 nm,主要由针铁矿致色;红色石英质玉石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一阶导数图谱的特征峰介于555~595nm之间,主要由赤铁矿致色;黄色和红色之间的过渡色可同时出现595~555 nm、545~535 nm和435 nm特征峰,主要由针铁矿和赤铁矿共同致色。  相似文献   

5.
黄龙玉矿床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一带,矿体产于三叠系公养河群板岩与花岗岩接触带上。自古生代以来,除石炭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外,其它地层均有出露。矿区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岩浆侵入。黄龙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矿物成分为石英、玉髓和蛋白石,相对密度2.65~2.70,折射率1.54~1.56,Fe3+为致色离子,颜色成因以内源氧化转色为主,隐晶质—微粒结构,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本文对黄龙玉产出的地质特征、宝石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以及与相似宝玉石—田黄和黄色翡翠对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为市场宝石的鉴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山景区北部及婆溪河流域石英质玉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山景区北部石英质玉石及籽料的地质调查工作,总结了该地区的石英质玉石及籽料的分布范围、结构构造、质量等特征和资源量的估算,分析了该地区石英质玉石及籽料的地质前景和经济价值,为进一步在该地区找到有价值的玉石矿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辽宁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晶体的塑性变形显微裂隙和熔融现象普遍发育,在无矿石英脉中上述现象则不发育或缺失.气液包体在含金石英脉中数量多.成矿温度阶段性明显,沸腾现象也较发育.而在无矿石英脉中则反之.据包体化学成分推测成矿溶液化学成分属CO2-H2O-Cl-Na-Ca型,而无矿石英脉热液成分为CO2-H2O-F(Cl)-K-Ca(Mg)型,石英中微量元素浓集克拉克值(Ck)及相关系数表明Au、Sb、Bi、W、Ag为本区主要成矿元素.且含金石英脉的Ck值均大于无矿石英脉.热发光曲线在含金石英脉中主要为双峰和多峰型,而无矿石英脉则为单峰型,上述石英标型特征作为五龙金矿床石英脉中找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高峰场地区上二叠统发育吴家坪组黑色页岩,为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新层系,但是吴家坪组页岩中石英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影响到该层系储气潜力等的评价。本次研究利用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主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川东高峰场地区吴家坪组页岩的石英成因进行深入解剖。研究认为,在该地区吴家坪组页岩主要发育的黏土质页岩、硅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三种岩相类型,识别出了陆源石英、生物成因石英和成岩转化过程中形成的石英三种类型,不同岩相中石英的成因类型存在差异。黏土质页岩中,石英含量与TOC,Ba(bio)无相关性,SiO_(2)与Zr呈正相关性,表明陆源石英是黏土质页岩中最主要的石英成因类型;混合质页岩中,石英含量与TOC,Ba(bio)具有一定相关性,且SiO_(2)与Zr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具有陆源石英和生物成因石英的复合类型。在硅质页岩中,石英含量与TOC,Ba(bio)具有一定相关性,且SiO_(2)与Zr呈负相关关系,表明生物成因石英为其主要石英类型。从而厘清了岩相与石英成因的耦合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硅(SiO_2)在自然界是很普遍的,并以七种不同的矿物产出,其中有五种表现为结晶结构(石英、鳞石英、方石英,柯石英和超石英),二种为非晶质的(蛋白石—α和焦石英)。焦石英是一种玻璃质二氧化硅,很罕见;柯石英和超石英也是很罕见的,并且仅发现于陨石坑里,它们是在陨石碰撞引起的高压作用下,由石英转变形成的;蛋白石是在低温条件下从二氧化硅水溶液中沉淀形成的。二氧化硅可由与岩浆活动相伴随的热水沉积形成,也由海绵、放射虫和硅藻分秘而产生。最常见的二氧化硅形式是石英。非晶质的二氧化硅是土壤的一个重要组分,它们覆盖在石英、长石和角闪石微细颗粒及粘土矿物的外表(Mckges 等,1974),它们在许多沉积物中,也起一种重要的粘结剂的作  相似文献   

10.
单向固结结构(UST)是浅成侵位的岩浆出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一般由梳状石英与细晶(斑岩)岩交互生长而成,少数产于斑岩与围岩接触部位,其内的原生包裹体被认为是初始流体出溶的可靠记录.作者在西藏驱龙铜矿床中首次发现了具有单向固结结构的石英.研究表明,驱龙UST石英存在于后期侵位的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部位,部分为高温β石英;UST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成分主要为高盐度液相,除石盐子矿物外,还含有硬石膏等其他子矿物.阴极发光及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初始流体的出溶发生在高温(t≥573℃)、高压(P≥150~200 MPa)条件下,出溶的流体为高温、高盐度[w(NaCkeq)为44.5%~58%]流体,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因形成压力较高,判断UST石英不可能由较浅侵位的二长花岗斑岩岩枝冷凝出溶而形成,从而推测驱龙铜矿床深部存在着孕育成矿斑岩的大型岩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显微分析、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实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山炮绿"种、"蓝花钉"种、"夹板冻"种青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炮绿"种样品的主要矿物为白云母,次要矿物为石英;"蓝花钉"种样品主要由叶腊石和刚玉组成;"夹板冻"种样品的主要矿物为白云母,还含有石英、钠长石、钠云母和少量的赤铁矿。同时,还对其颜色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再会  林仕良  丛峰  邹光富  谢韬 《地质学报》2012,86(7):1047-1062
高黎贡-腾梁花岗岩带是冈底斯花岗岩带的东延部分。腾梁花岗岩中辉长-闪长质包体、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密切共生。辉长-闪长质包体的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岩浆快速冷凝结晶的产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辉长-闪长质包体为钙碱性系列,具有低SiO2、高MgO和Mg#的特征,富集Rb、Sr、Th、Ba和Ce,亏损Nb、Ta、P、Zr、Yb和Y;寄主花岗岩为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到弱过铝质,富集Rb、Th、Zr和Hf,亏损Nb、Ta、Ti、Sr、P和Ba,具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石英闪长岩介于二者之间。锆石U-PbLA-ICP-MS定年显示,石英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27.10±0.96Ma,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23.8±2.5Ma。结合辉长-闪长质包体形成年龄为122.6Ma,三者年龄基本一致,从年代学角度为花岗岩、辉长-闪长质包体和石英闪长岩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提供了证据。石英闪长岩锆石εHf(t)值变化于-7.61~-3.80。结合辉长-闪长质包体、花岗岩的εHf(t)值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花岗岩来源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辉长-闪长质包体来源于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石英闪长岩为幔源岩浆与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完全混合的产物。腾梁地块早白垩世侵入岩很可能与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向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黎贡-腾梁花岗岩带是冈底斯花岗岩带的东延部分.腾梁花岗岩中辉长-闪长质包体、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密切共生.辉长-闪长质包体的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岩浆快速冷凝结晶的产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辉长-闪长质包体为钙碱性系列,具有低SiO2、高MgO和Mg#的特征,富集Rb、Sr、Th、Ba和Ce,亏损Nb、Ta、P、Zr、Yb和Y;寄主花岗岩为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到弱过铝质,富集Rb、Th、Zr和Hf,亏损Nb、Ta、Ti、Sr、P和Ba,具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石英闪长岩介于二者之间.锆石U-Pb LA-ICP-MS定年显示,石英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27.10±0.96 Ma,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23.8±2.5 Ma.结合辉长-闪长质包体形成年龄为122.6 Ma,三者年龄基本一致,从年代学角度为花岗岩、辉长-闪长质包体和石英闪长岩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提供了证据.石英闪长岩锆石εHf(t)值变化于-7.61~-3.80.结合辉长-闪长质包体、花岗岩的εHf(t)值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花岗岩来源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辉长闪长质包体来源于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石英闪长岩为幔源岩浆与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完全混合的产物.腾梁地块早白垩世侵入岩很可能与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向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产于辽宁丹东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外围的五龙与四道沟大型金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五龙与四道沟金矿床成因存在一定差异。五龙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与四道沟金矿床早期石英脉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三股流岩浆活动,而四道沟矿区主矿化阶段成矿流体来源可能与矿区燕山晚期中酸性脉岩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安西县寒山剪切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吉 《甘肃地质》1999,8(1):42-48
寒山金矿床是甘肃地勘局酒泉地质矿产调查队于1995年检查1∶20万重砂异常时发现的,是北祁连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脆性剪切带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主岩为奥陶系安山质、英安质岩石。矿化蚀变以强硅化、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包括绢云母—石英阶段、黄铁矿—金矿化阶段、石英—多金属金矿化阶段、石英—碳酸盐化(方解石)4个成矿阶段,表生期是由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和氧化物的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五龙金矿是辽东半岛形成于早白垩世的代表性石英脉型金矿。本文报道了在五龙矿区边部新发现的热液角砾岩型铅锌矿化及其密切相关的闪长岩的特征,这对进一步认识五龙成矿系统提供了新的指示。热液角砾岩属于岩浆热液爆破角砾岩,铅锌矿化分布在角砾岩石英胶结物和石英脉内。角砾岩下伏和旁侧的闪长岩内可见梳状结构和晶洞结构,也可见蚀变和矿化发育,指示闪长岩与角砾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角砾岩的石英胶结物和含矿石英脉的δ~(18) O_(H_2O)在-2.7‰~0.1‰之间、δD_(V-SMOW)在-71.5‰~-85.9‰之间,指示矿化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成因,与五龙金矿晚阶段成矿流体性质基本相同。闪长岩的锆石U-Pb测年指示其结晶年龄为120.9 ± 1.3Ma,与五龙金矿成矿时代近于一致。闪长岩与五龙成矿系统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可以作为"桥梁"连接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闪长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轻稀土富集、无铕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以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Hf)的微量元素特征,其(~(87)Sr/~(86)Sr)_t值在0.711~0.712之间、ε_(Hf)(t)值在-8.2~-9.0之间、ε_(Hf)(t)值在-21.2~-22.8之间,推测其主要为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认为富含相容元素的幔源岩浆源区是金成矿的重要物质基础。五龙矿床石英脉型金矿与热液角砾岩型铅锌矿化属于同一岩浆热液系统的不同位置的表现样式,预测整个成矿系统深部可能发育有赋存于岩体(株)内外接触带的席状石英脉型矿化和浸染状矿化。  相似文献   

17.
甘肃寒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寒山金矿床是北祁连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脆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主岩为奥陶纪玄武质安山岩类,矿化蚀变以强石英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内生成矿期又分为微晶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白云母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第二阶段成矿含有大量黄铁矿等硫化物,为主要金成矿阶段。表生成矿期由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类,自然金沿风化空洞或裂隙存在。在内生矿化蚀变过程中,大量硅质、碱质、CO2、REE,尤其是LREE带入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区石英质玉宝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区石英质玉属新近发现的一种石英质玉(简称"大别山玉"),具色彩绚丽、质地细腻温润等特点。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重点对"大别山玉"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物理光学性质、微结构、红外吸收光谱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别山玉"具较典型的微粒-细粒结构,主要矿物为石英,含少量的绢云母、绿泥石、萤石、黄铁矿及其它粘土矿物等次要矿物,实属石英质玉;其化学成分相对较纯,主成分为SiO2,含少量的Al2O3,CaO,MgO,Fe2O3,FeO,K2O等;其红外反射光谱以Si—O非对称伸缩振动致特征的1177,1104 cm-1谱带、Si—O—Si对称伸缩振动致800,781cm-1分裂谱带以及由Si—O弯曲振动致492 cm-1较强谱带和542 cm-1弱谱带为特征。同时,还对"大别山玉"的结晶度及水的赋存状态一并给予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都兰县果洛龙洼金矿成矿流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洛龙洼金矿是青海东昆仑地区最典型、最具规模的金矿床之一。在前人资料基础上,将果洛龙洼金矿热液成矿期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贫矿化石英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成矿阶段)、石英-贫硫化物阶段(次要成矿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随后对主要和次要成矿阶段石英脉开展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H-O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原生流体包裹体主要包括气液两相、富CO2三相、纯CO2两相共3类;成矿流体总体以CO2-NaCl-H2O体系为主,均一温度为130.0~357.3 ℃,盐度(w(NaCl))为1.83%~20.1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δ18OV-SMOW值为14.8‰~17.2‰,据此计算流体的δ18OH2O值为5.5‰~8.5‰,流体的δDV-SMOW值为-61‰~-96‰;而石英-贫硫化物阶段石英δ18OV-SMOW值为15.7‰~16.9‰,据此计算流体的δ18OH2O值为4.1‰~5.3‰,流体的δDV-SMOW值为-84‰~-101‰。由此认为: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可能为高温低盐度富CO2变质热液和低温中高盐度岩浆热液两个端元组成的混合流体;次要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混合后更均匀的中低温中低盐度热液,但后期明显有大气降水混入。总之,成矿流体的来源、性质及其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果洛龙洼金矿为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20.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前者岩石组合为辉石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后者为辉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两个系列岩石的组成矿物种类相似,但在不同岩石中的含量不同,主要造岩矿物为斜长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钾长石、石英。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中含有大量的深源包体,包括辉石堆积岩包体、角闪石堆积岩包体和角闪石辉长质堆积岩包体,主要矿物为辉石、角闪石,其次为尖晶石、斜长石、磷灰石、金云母;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中含大量的微粒闪长质包体、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和富云母包体,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在考虑温压计使用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温压计计算了两个系列侵入岩及包体形成的温压条件。结果表明,橄榄安粗岩系列侵入岩侵位深度(4~6km)略小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6~7km),各种堆积包体形成于45~65km的深位岩浆房,微粒闪长质包体形成于12~15km的浅位岩浆房,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是早期侵入岩的边缘相,而富云母包体可能为地壳部分熔融的残余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