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丽华  王时麒 《地质科学译丛》2010,(1):23-25,42,I0002
绿帘石透闪石玉是市场上发现的一新品种,主体呈特征的黑绿色和黄绿色,商家称其为“青花玉”。采用薄片观察、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样品的矿物学、宝石学、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和绿帘石,含有少量的石英、方解石、绿泥石、褐铁矿和榍石等,因此,将其定名为“青花玉”不恰当,建议定名为“绿帘石透闪石玉”。其结构致密,硬度高,是一种较好的玉石材料,以特征的颜色和结构易与其它玉石相区分。  相似文献   

2.
贵州罗甸软玉矿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甸玉是贵州首次发现的软玉矿,矿体赋存于晚二叠世辉绿岩与二叠系四大寨组灰岩接触带上。本文对辉绿岩、硅质岩、灰岩、大理岩及玉石共16件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微量及稀土元素总量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明显区别于其它样品;玉石、灰岩、大理岩及硅质岩地球化学性质相似,不同剖面玉石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及Ce与Eu明显负异常。结合玉石矿野外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玉石成矿并非岩浆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与侵入岩浆热驱动和岩浆带来气水热液作用关系更密切,提出罗甸玉两种成矿方式,即热驱动下岩层内部元素交代成矿和热液交代蚀变成矿。  相似文献   

3.
对市场上一种名为宁强"珊瑚玉"的玉石新品种进行了矿物学、玉石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宁强"珊瑚玉"是珊瑚骨骼孔隙被碳酸盐矿物充填所形成的化石,主要组成矿物为方解石,所含的其他矿物较少.宁强"珊瑚玉"密度2.71~2.72 g/cm3,点测折射率1.50,玻璃至油脂光泽,半透明到不透明,质地细腻,光泽温润,颜色丰富,纹理变化多样,是优质的玉石材料.但由于"珊瑚玉"硬度较低,较难进行复杂的加工,比较适合用于加工素面首饰工艺品,着力表现其自身的生物结构和纹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唐河彩玉石的矿物组成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唐河彩玉石成分十分复杂,根据其物相组成可分为4类,分别是透闪石质玉石、透辉石质玉石、石英质玉石和方解石质玉石。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石学命名规则,探讨了关于含有杂质矿物的透闪石玉的命名方法。最后,提出了唐河彩玉石中透闪石玉的无损或微损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产出的蛇纹石玉是传统名玉岫玉的一种,其物理化学特征和矿物岩石学特征与传统岫岩玉有较大差别。本文采用一系列分析技术测试了该地区蛇纹石玉的放射性、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在8~15μm波长带的红外发射率,结果表明:该地区蛇纹石玉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安全无害,有良好的红外辐射功能,至少两类玉石有可能直接用作天然保健材料;玉石的矿物组成越复杂、矿物的红外活性越强、红外吸收波段范围越大,玉石的红外发射率就越高;含有硼镁石的样品的红外发射率较高达0.82。蛇纹石的晶体结构和过渡元素含量是蛇纹石玉红外发射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晶格活性振动强、Fe2O3含量为6.28%的样品红外发射率高达0.83。引入过渡元素可以提高玉石样品的红外发射率。  相似文献   

6.
近期,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商业名称为"翠花玉"的呈紫色、绿色和白色的玉石,容易被误认为是和田玉.为了查明其矿物组成及宝石学特征,笔者选取了3块样品,对其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和偏光显微镜下的观察,并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和电子探针测试等分析方法,重点对"翠花玉"样品的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翠花玉"样品为多矿物集合体玉石,为交代成因产物,主要矿物组成为透辉石、透闪石、萤石、石英、斜长石、方解石,其中透闪石多呈网脉状分布.绿色部分折射率为1.61(点测),紫色部分折射率为1.43(点测),平均密度为3.03 g/cm3左右.样品颜色主要由紫色的萤石和绿色的透闪石致色.  相似文献   

7.
蓝田玉石矿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境内 ,产于中元古界宽坪岩群之大理岩带中 ,在区域上属于秦岭褶皱系之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 ,横跨纸房—永丰褶皱束和太白—商县褶皱束。该矿床主要由蛇纹石化、绿帘石化的白云质石英大理岩组成 ,其成因为区域变质—接触交代变质共同作用而形成。蓝田玉颜色花纹丰富 ,主要玉石品种有墨玉、白玉、彩玉三种  相似文献   

8.
略阳玉首次发现于勉-略缝合带内.该玉石颜色呈翠绿色与白色相间,半透明,具有油脂光泽,致密结构,硬度较大.通过手标本、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方法,综合分析了略阳玉的宏观与微观特征.研究表明:略阳玉主要由石英和菱镁矿组成,岩石名称为菱镁石英岩,是超基性岩蚀变而形成的.玉石矿物分布均匀,矿物结晶程度不好,颗粒细致,成微结构.玉石主量元素分析表明:SiO2的含量分别为30.72%~44.53%,Mg/Fe原子比为9.206~14.297.玉石微量元素显示,玉石中Cr和Ni含量极高,导致玉石呈鲜绿色.略阳玉稀土含量非常低.综合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玉石原岩应为镁质超基性岩,玉石是碳酸岩及部分硅质溶液交代了超基性岩发生蚀变而形成.研究显示略阳玉质地均匀致密,结晶程度差,满足作为玉石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康日仓  张建洪 《现代地质》1993,7(2):200-204
河南省淅川黑绿玉质地细腻,颜色浓绿,为一种新型的玉石材料。本文对黑绿玉的矿物成分作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黑绿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α型叶蛇纹石,含量大于90%,电镜下观察呈细条板状及叶片状,相互穿插,且有较大程度的定向性,具交织结构。其它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阳起石、方解石等,含量较少,主要分布于玉石的显微剪切理中。通过X光衍射、电子探针、红外吸收光谱及热分析等,对主要的蛇纹石矿物进行了种属确定,对其结构特征、结晶程度及成因等作了一些探讨,并对玉石(全岩)作了显微硬度测试。  相似文献   

10.
石炭系上统黄龙组为浙江省重要的非金属矿床含矿层位。建德钦堂大理岩矿床由黄龙组石灰岩受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规模达大型。大理岩矿体位于黄龙组中部,呈单斜产出,受碎斑熔岩破坏,矿体内部结构较复杂。矿石质量较稳定,CaO平均含量为54.8%,白度平均为90.6%,盐酸不溶物含量较低。原岩成分是影响大理岩矿石质量的决定因素,原岩方解石含量高、成分均一有利于形成优质大理岩矿石;碎斑熔岩侵出过程中形成的冷凝壳起到保温作用,不断上涌的岩浆为方解石重结晶提供了持续热源,二者是形成矿床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郧县产有一种矿石,因其色如黄米而俗称为"米黄玉",其质细腻柔润、色泽纯净剔透。本研究选取6件"米黄玉"样品,采用常规宝石学方法、薄片观察、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LA-ICP-MS等测试手段,对其矿物学、宝石学和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品质评价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米黄玉"样品的组分纯净,结构呈短柱状晶体镶嵌排列,单个晶体的颗粒大小在长0.240~0.880 mm、宽0.064~0.160 mm范围内波动,并呈定向排列;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含少量的MgCO3,成分纯净,杂质元素较少。依照GB/T 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对宝石级"米黄玉"应直接采用"大理石"的名称,可在备注中注明:俗称"米黄玉"。  相似文献   

12.
“马衔山玉”是近几年甘肃玉石市场上时常出现的一种玉石品种,由于数量少且价格昂贵。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马衔山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马衔山软玉颜色多为青绿、黄绿色且籽料常见灰白色伴有“水草花”杂质的石皮。马衔山软玉透闪石颗粒细小,主要呈纤维交织结构,质地较新疆软玉稍差,油润度较青海、俄罗斯软玉强。  相似文献   

13.
"韩国料"是目前软玉市场上出现的一个"新品种"玉石产品。对一批典型的"韩国料"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韩国料"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其常规宝石学特征以及红外光谱均与软玉的吻合;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命名为"软玉"或"和田玉"。同时,有部分测试结果可作为该"韩国料"样品的产地鉴别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彭晶晶  王铎 《地质科学译丛》2010,(2):29-31,I0002
近期在云南和广州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玉石,与翡翠混合镶嵌,其外观与翡翠极为相似,对检测工作造成了复杂性。通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岩矿鉴定和IR与XRD分析,对该玉石成品和原料样品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玉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符山石,含少量的钙铝榴石,为一种符山石玉,其产地不详。根据该玉石的常规宝石学特征、偏光显微镜下的特征以及IR和XRD特征可明显地与翡翠相区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泰山玉"是玉石市场上出现的一个"新品种"。对一批"泰山玉"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等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泰山玉"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蛇纹石,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命名为"岫玉"或"蛇纹石玉"。其中,以透闪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泰山玉"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与研究。"泰山玉"中Cr,Fe,Ni的质量分数较高,这是区别辽宁岫玉的重要特征之一。泰山文化与传统玉石文化相结合,是"泰山玉"的良好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期,笔者在检测中见到一批黄绿色玉石原石样品,外观呈油脂光泽、黄绿色,可见白色斑点,外形似软玉。为查明其成分,经客户同意后对样品进行切磨抛光。利用宝石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等仪器进行了测试分析以及岩石薄片分析。宝石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的结果分析,很容易将结果误判为长石质玉,岩石薄片分析表明该样品基质由火山玻璃组成,含微斜长石以及石英斑晶,属于花岗岩类的松脂岩,根据国标应定名为松脂岩玉。  相似文献   

17.
以墨绿色钠长石玉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方法,从宝石学特征、矿物组成、结构特征、有序度等方面,对该钠长石玉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墨绿色钠长石玉的折射率为1.53(点测),密度约为2.64g/cm^3;其薄片中矿物晶体的形态主要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短柱状和纤维状,结构主要有糜棱结构和纤维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钠长石和角闪石。电子探针的化学成分分析显示,样品中钠长石的An值小于0.006,说明钠长石的成分很纯;所含的角闪石种类主要为镁钠铁闪石。由X射线粉末衍射峰数据计算出钠长石的结构有序度极接近于1,其为完全有序的低钠长石,形成温度低于300℃。本文填补了钠长石玉研究中的一些空缺,为钠长石玉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广西陆川蛇纹石玉的岩相结构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永亚  干福熹 《岩矿测试》2012,31(5):788-793
应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衍射、激光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无损分析技术,对广西陆川蛇纹石玉的成分、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样品的衍射峰主要位于0.724、0.456、0.362、0.248、0.153和0.150 nm处,表明陆川蛇纹石玉主要矿物成分是蛇纹石,同时伴生方解石矿物与蛇纹石形成穿插交织结构。成矿机理分析表明,陆川蛇纹石玉是由白云质大理岩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和广东的信宜玉均属于富镁碳酸盐型蛇纹石。拉曼光谱显示叶蛇纹石的特征峰位于229、376、457、686和1046 cm-1处,纤蛇纹石的特征峰位于228、345、386、624、690和1102 cm-1处,通过激光拉曼光谱可以快速区分陆川蛇纹石玉中纤蛇纹石和叶蛇纹石两种不同结构的蛇纹石亚种。  相似文献   

19.
高娃  杨春  马利 《地质科学译丛》2010,(4):36-39,I0002
近几年,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美国苹果绿"新玉石产品,其主要作为摆件和雕件销售,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美国苹果绿"为苹果绿色,有的可见大小不同的白色斑点,折射率为1.560,密度为2.555g/cm3,与磷铝石的折射率(约1.560)和密度(2.500±0.080g/cm3)相近。通过常规宝石学检测、激光诱导离解光谱(LIBS)、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方法,确认该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磷铝石,含少量的磷钙铝石,白色斑点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隐晶质石英。初步断定,"美国苹果绿"应为产自美国的绿磷铝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